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天律聖典第一百四十七章-卷七跋
天律卷七跋
大梵湛寂太玄天北極玄天上帝
感從心起,應從心致。心為感應之樞機,感應為心之發啟。徵感於心,善惡為之端倪。徵應於心,禍福為之印證。無感弗應,念動則心馳而神往,心役而意逐而身行。感行則應至,證應於感,物引則情遷而志移,氣役則兆隨於機動。如桴振鼓,聲隨鼓而震聞,若火然薪,燄逐火以燎焚。感應之機,捷於影響,感應之證,確於徵見。惟其所感以徵所應,即其所應以知所感。
冰鑑無求於影,而影自投,禍福無求於人,而人自召。暗室無倖於弗見,念一動而屋漏已通於虛空。淵默勿謂其弗聞,聲未發而雷震早驚於神鬼。無形之感潛伏,有朕之應孔昭。勿矯妄以欺天,降災莫逭。毋奸私而昧己,自孽難逃,水火盜賊官非,豈有枉遭之理?疾病口舌死喪,詎無應得之情。
卷內若諸善功,吾其有否?篇中如是等罪,我將無乎?即善惡兩途,條條自鑑。將禍福一致,件件皆明。平時逐事靜思,是非默忖。凡事究理詳閱,善惡心知。人人由此行為,自易同趨於善路。念念持茲鑑照,何難咸避乎惡途?即不能盡善而無惡,惡斯無跋扈之倫。亦可以斂惡而就善,善將有易轍之望,由斂惡而惡少,漸善而善多,日就月將,庶乎人皆致福。禍亂潛消,世風敦龐,返古道而致昇平,可希也夫。爰跋卷末,以勵將來。
感應從心妙發機,此中至理甚精微;
能於靜處詳參究,禍福開頭自識危。
太歲在甲子年三月溯四日降於西邑玄天觀之棲霞軒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