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願所有善緣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淨空法師談親證往生極樂

倓老法師《念佛論》裡,近代往生的三個例子。以及他在香港佛七中的開示,他親眼見到念佛往生的例子。這是佛法裡「三轉法輪」中的「作證轉」。我們見到、聽到、不能不承認。早年在台灣,有台南將軍鄉的老太太,念佛站著往生。台北李濟華老居士預知時至,為大眾講了一個半小時的開示,與大家告別,下台之後在客廳沙發上坐著往生。現在舊金山的甘老居士,當天參加念佛會親眼所見。

我們特別節錄出這幾位近代往生的實例,其中每一個人都走得那麼自在瀟灑,真正讓學佛的人羨慕不已!我們也想有他們的成就,這是真實的成就。絕對不像世間功名利祿的成就,都是虛妄不實在的。就像《金剛經》上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決定不實。唯獨念佛往生是真實的成就,是無與倫比的成就。學佛的人,尤其是念佛人,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不求取。

這些往生的人看起來都是極平凡之人,他們能做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菩薩,就是作佛。這的確是「當生成就的佛法」,「希有難逢的因緣」。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而在這一生中同生極樂國,將來大家都能在西方淨土聚會。以西方淨土為我們共修的道場,進一步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作弘法利生的工作。幫助彌陀、幫助諸佛如來接引一切眾生。我們這一生就過得真正充實,真實的意義與價值。

如果不能往生,不要說是得到世間的功名富貴,即使得到佛法裡的禪定智慧也都是空過的。原因是不能超越六道,則免不了長劫輪迴。這個事實是我們應當警惕、覺悟的。看清楚了這兩個世界,謂之「看破」。而後自然能捨娑婆取極樂,這才是「住真實慧」,才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才是「得真實的利益」。佛在經上這樣教導我們。這些往生的大德,做出最好的榜樣,為我們證明佛所說的完全是事實,決非虛妄。我們應當自己認真努力修學,並且要把這些事實多多的說給別人聽,讓大家都了解這事實的真相,讓大家都能發心求生淨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淨空法師談輪迴

悟泓師近日讀美國布來恩-魏斯醫生寫的《生命輪迴-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中文譯本),內容是說他用催眠的方法給病人治病,收到很好的效果。他發現近代有不少的病人,患了嚴重的憂鬱症,一切醫療藥物都不能得到治療效果。於是他用催眠的方法,追溯發現病人的憂慮、恐怖、不安等等症狀,與他過去生中所造的業有密切的關係。這種催眠的方法可追蹤到過去一世、二世、能追蹤很多世時,發現他所造的業因,與現前的疾病有密切的關聯。他把原因找到了,告訴病人。病人了解之後,就能看破。而後他的憂慮、恐懼、不安都放下了,所以不需要醫藥,無需要醫療,他的病就治好了。這醫生用這種方法治好了許多病患,於是寫出他治療這些病例的報告-「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

泓師告訴我,書上所說的與佛法所講的「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因此,這位醫生對於因果報應深信不疑。他不但相信「因果報應」,也相信「輪迴」的事實。其實他所發現的只是當然的事相,其所以然的原理,他還是沒有發現。他只知道有因果報應,有輪迴,而輪迴是怎麼來,這個問題他無法突破。古印度,許多高級的宗教家,他們皆有很深的禪定功夫,所以對於六道裡的情況相當理解,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然而輪迴究竟是怎麼回事,怎樣產生的?他們始終也沒有能克服。而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人間,實在也就是因為這一個因緣。所謂「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換句話說,世間人可以解決得了的,用不著佛菩薩再來;世間人實在無法解決的,佛菩薩則不能不出現在世間,幫助大家解決問題。所以,真正的答案在佛家經論裡。

佛告訴我們六道輪迴的真相。世間這些人用催眠的方法,還不算是第一手的資料;真正禪定功夫見到的是「現量境界」,那才是第一手的發現。說到定功,世間人的定力比不上阿羅漢;阿羅漢的定力比不上菩薩;菩薩的定力當然比不上佛。所以,佛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是現量境界。也就是說,是他現前的境界,而不是推想,不是比量得來的。

佛告訴我們「因緣果報」的道理,完全是真實的。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我們的心自然就平了、定了。無論處人,處事;無論家庭、事業、朋友;或者是順境、逆境,一切恩恩怨怨都與前世有密切的關聯。如果我們都明白,自然就看淡了,也就「看破」、「放下」了。能夠再進一步修學佛法就不難獲得清淨心。如果有緣遇到淨宗法門,以清淨心念佛,一定能得到「一心不亂」,自在往生,不退成佛。此中關鍵就看世人有沒有福分遇到大乘佛法,修學淨宗法門。這也是《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能深信「因緣果報」,可以說是修學佛法良好的基礎。這是我們應該要鼓勵的。

淨空法師談堵塞惡緣

同修們常常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要如何避免,現代日見頻繁的災難?這問題是每個人都感到迫切需要解決的。我們學佛的人,對於佛法稍稍有粗淺的認識,都能「深信因果」。其實世出世法都不出因果定律。俗話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在一生中,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也是命中注定的。

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一樁往事。他說,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事變」的前三個月,當時他還很年輕,在蘇州一家銀行裡擔任經理的職務。平常沒事,就與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聚會。其中有兩位是中國人講「走陰差」的,也就是通靈的人,就是夜晚時,他要到陰間城隍處當差辦事。在閒聊時,這個朋友有一個疑惑,說最近上海城隍送了一批生死簿過來,他是接辦這樁事的。他翻閱生死簿,感覺很迷惑。其中名字都是五、六個字的?中國人的姓名縱然是複姓,有四個字的,但是沒有五個字的。然而送來一大堆名冊都是這類的,令人大惑不解。朱老居士等人聽了也想不出原因來。過了三個月之後,日本人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件」。在這次戰役裡雙方都有很重的傷亡。這才恍然大悟,才知道那一份生死名冊,就是當時在上海戰爭中陣亡日本人的名冊。

在陽間,當時蘇州是縣,上海是特別市(院轄市)。但是在陰間,蘇州都城隍就像是省主席(省長),上海還是縣。所以,上海那邊有什麼事發生,都要來向蘇州都城隍報告。於是朱老居士告訴我們,世間人在一生中縱然遇到災橫,都是命中注定的。換句話說,即使是在戰爭裡死亡的也是命中注定的。你看,戰爭還沒有爆發,三個月之前就把應該在這次戰役中死亡的名冊,早就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去了。這全是事實,絕不是他編造的故事。由此可知,我們一生中的際遇,縱然遇到橫逆也是命中注定的。

命中注定的災難,可不可以倖免?答案是肯定的,決定可以消災免難。所以,消災是因為你有災才消,消災免難有它的理論與修學方法。災難之「因」,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惡業,這是無法消除的。可是業因要形成果報,當中一定要有「緣」。「因」無法消滅,但是「緣」控制在自己手中。所以佛法講「緣生論」,不講「因生」而講「緣生」,就是緣我們可以控制。如果不希望惡的果報現前,我們在這一生中必須把惡緣斷掉。

我們提倡「四好」: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做好人。這就是消災免難,改變命運的具體修學法,就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才是真正杜絕惡緣,使惡因沒有機會形成惡果。這是合情合理的說法,當然也是事實。可是必須知道,如果不能超越三界,只在這一生把惡緣堵住,使惡的因不起現行,來生能不能再一次的把惡緣消除!要是沒有把握,惡業的果報還是有可能會遇到,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何況果報通三世,未離三界,決定不能避免。

要想永遠斷絕惡業的果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六道輪迴對凡夫而言,唯一可行的就是「念佛求生淨土」。由此可知,念佛必能消業;念佛必能轉業。因為超越三界是第一等的大事,小小的消災免難都變成小事。大的業能轉;小的當然不必提,一定就附帶轉了。由此可知,真實的結論是「淨念相繼」,「老實念佛」就能消一切災,免一切難。這是最有效的修行方法。所以,念佛人不必再用其他的方法:如拜梁皇,拜水懺,打水陸等等。正如慈雲灌頂法師所云,極重的惡業,所有一切經懺都消除不了的,最後這一句「阿彌陀佛」淨念相繼,就能把它消除。從消災來說,念佛的力量超過所有的法門。如果能夠深信不疑,依教奉行,這人就真正有福。有福的人必是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李炳南老居士教人念佛求生淨土,是唯一徹底的消除災厄之法。

淨空法師談不能往生淨土的魔障

(十)

念佛人為什麼不能往生?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也是個大問題。古德說,念佛法門乃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一萬個念佛人,難得有兩、三個往生,原因究竟何在?是不是古人看錯了,說錯了?其實古大德沒說錯,也沒看錯。念佛求生卻不能生淨土,原因都在自己。歸納其因素不外兩大類:一、是對於淨宗的理論、方法和境界並不清楚。修學時有懷疑,有夾雜,有間斷,於是功夫不得力。二、雖然對於淨宗的理論、方法與境界相當明瞭。但是沒有徹底放下世緣,於是臨終時產生了阻力,障礙往生,非常可惜!

世間流通的一本書,古本稱《飭終津梁》,後人以白話文重寫,改稱《飭終須知》,一般人都能看得懂。這本書最重要的就是教念佛人臨終的時候,家親眷屬最好能避開,以免觸動親情,而把希有難逢的因緣障礙住了,真是可惜!由此可知,幾個人能保證臨終沒有障緣!不要說過去生,就是這一生,我們與眾生結的恩恩怨怨,實在太多。這些冤親債主,時時刻刻心存報復,所以處處有魔障;自己修行功夫要不是真正得力,臨終往往被他們障礙,造成極大的遺憾。

因此,平時我們必須成就真實的功夫,才能超越障礙,達到往生淨土的目的。這其中最要緊的就是「覺悟」。要認識娑婆世界、六道輪迴真正是苦,決定不能再住,決心要離開。認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真實的成就,是究竟離苦得樂,是我們一生了生死出三界,不退成佛的不二法門。要真正相信這一生中一定可以證得;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讓自己的清淨心顯露,清淨心中一絲不掛。

世間人所貪戀的財富、功名、富貴、地位、權勢,物質和精神種種享受;乃至於親情,全是魔障。不能不捨棄,不能不放下。這樣對自己求生淨土就沒有障礙。

倓虛法師的《念佛論》後面,記載倓老親眼看見的幾個往生的例子,我特別節錄出來,再附上老法師在佛七中的開示。其中有諦閑老法師的兩個徒弟,一位參禪的、一位念佛的;還有老法師早年在頭陀寺當住持的時候,寺廟裡一隻大公雞念佛往生的事蹟。這是近代往生真實的事例,合印小冊子流通。我們仔細觀察這幾位善知識,他們走得為什麼那麼瀟灑自在?沒有別的,就是他們真正把世緣放下。所以,不僅預知時至,而且沒有病苦,有站著走的;有坐著走的。這真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大事因緣」。絕對不是三界中大梵天王能相比的。我們要認識清楚,真正發願,以這幾個人作榜樣,向他們學習。他能成就,我為什麼不能成就!一定要把自己不能成就的原因找出來,消除掉。看看人家成就的原因何在?我們一定要學習,一定要具足。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圓滿成就佛法中所謂的「大事因緣」。

自己成就必定能感化眾生,所以自行就是化他。身教-現身說法,比言教的效果大很多,能令一切親見者與聽聞的人,生起覺悟之心;生起念佛求生的大願。這樣的功德真正是無量無邊,福、慧自然都在其中。

淨空法師談放下

「佛」字是覺悟的意思。學佛就是學覺悟,即是「破迷開悟」。覺悟的心就是菩薩心;相反的迷惑顛倒的心就是輪迴心。以輪迴心修一切善法,都不能出輪迴。縱然得福報,像經上講的三界六道之中,福報最大的無過於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還是凡夫,沒有辦法超越六道。福報享盡了,還是會墮落,輪迴。這是不究竟的。

學佛要有一個覺悟的心。覺心就是清淨心。所以,學佛的人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清淨心就是覺心,心地裡沒有疑惑、妄想、分別、執著,以清淨心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無論你從事任何行業,處事待人接物,皆是在修清淨心,保持清淨心,這就是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可見得菩薩行並沒有離開生活,就以自己現前生活方式及工作中,修成圓滿的菩薩行。並不一定要換生活方式或工作環境,那就錯了!那不是大乘佛法。

大乘經論中常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要深深體會這個意思。生活方式、工作性質、工作方法不同的人,也都可以圓圓滿滿的修菩薩行,成就圓滿的菩薩道。這樣才顯示出理事、事事無礙。「菩薩心」是真誠、清淨、慈悲;「菩薩行」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現前即得幸福、美滿、快樂。菩薩與凡夫的差別,在於凡夫只顧自己;菩薩則念念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雖然勤勞的工作,心裡不著相,不分別,所以是「作而無做;無作而做」。也就是說,雖然做了,心裡則若無其事,所以他的心永遠是清淨、光明的。這是菩薩跟凡夫不同之處。

凡夫做事總離不開分別、執著;有修、有得。只要有此念頭,就是迷情、執著。凡是離不開迷、情、執,就決定不能超越輪迴,因而不能修行證果。不要說是大乘果位,連小乘初果也沒份,就是念佛也不能往生。念佛人往生的條件就是身心清淨。心對世界,對六道裡若還有絲毫情執而不能放下,就不能往生。這一點是真正希望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的。至於三界六道裡的生活與超越三界之外的生活,有什麼不同,我們必須很透徹的理解,而後才能把輪迴捨掉,直取佛菩薩的成就!

人要是不能離開三界,他的生活範圍,就局限在六道輪迴之內,生活的空間非常小,當然他生活就很苦。譬如大梵天王,他是六道裡生活空間最大的,但是不能超越六道。我們今天得人身,在六道裡就更可憐!我們生活的範圍不能離開地球。如果是畜生道,譬如人家養的一條狗,牠的生活範圍不能離開一戶人家。你就曉得,在六道裡,層次愈低,生活範圍就愈小,就愈可憐!這是佛為什麼教我們要成佛,成菩薩的道理。目的就是擴大我們本有的生活空間。

我們這一生有把握,有可能成就的一樁大事,只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生活的空間就像《無量壽經》上講的盡虛空遍法界,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十方諸佛剎土,想去就去,想來就來,那多自在!在六道裡總免不了「捨身受身」的生死果報,真是苦不堪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得無量壽,永遠沒有生死,身體的相狀隨著一切眾生的意念而起變化,就像《普門品》裡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孫悟空能有七十二變,世間人羨慕不已,諸佛菩薩的變化無量無邊,不是一切人思惟想像能得到的,還有殊勝的果報與幸福的生活,我們為什麼不要!如果真的希望得到,那就必須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以清淨心「老實念佛」。這一生一定成就,絕不空過!

淨空法師談因果

(八)

佛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財富與功名富貴是果報,而修財布施是因緣;聰明智慧是果報,法布施是因緣;健康長壽也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緣。

世間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擁有財富、地位,聰明智慧,與健康長壽。但是他不知道修因。沒有「因」,那裡來的「果」?所以我們要想得到如意的果報,一定要知道修因。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因果的道理,是真理,是事實。諸位細讀《了凡四訓》,就能有相當的認識與明瞭。而後才知道如何修因而感得圓滿的果報。我們看到現前世間有不少富貴之人。可是仔細觀察他,似乎他並沒有過人之處,好像是一個平凡的人。為什麼他在社會上擁有崇高的地位?擁有大量的財富?世間人往往看到這個現象,覺得不平。認為老天爺不公平,我的智慧、能力都比他強,為什麼我得不到地位與財富,過著貧窮困苦的日子?這是世間人只看到眼前,沒有看到過去與來生,所以才有不平的感觸。

如果一個人能看到過去、現在、未來,他的心就平了。為什麼呢?這一生中所得的富貴,原來是他前生所修的善因;這一世雖然有智慧,有能力卻貧窮潦倒,是前世沒種福。所以,修什麼因得什麼果,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中的報應,絲毫不爽。也許有些人問,我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這一生中能不能得一些財富,滿足自己的物質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知道這個道理及事實真相,現在開始認真努力,如理如法的修學,幾年之後果報就會現前。《了凡四訓》就是我們最好的證明。

其實世間像袁了凡先生這樣修行,而獲得果報的人很多。只是了凡居士把他自己修因所得的果報寫出來;還有許多像了凡先生一樣,甚至於果報比他還要殊勝多少倍,這些人沒寫出來。如果我們細細去觀察,古今中外這些果報的事實都在眼前。可見得這樁事真實不虛。因此,我們不必羡慕別人的富貴,要緊的是開始認真的修學。

如果不知道積極的斷惡修善,縱得富貴也是很難保持的。自古以來,享富貴的人家,能保持三代的就很稀少,甚至於一生都不能保全。這樣的事在現前的社會裡我們看到太多。某人發達了,積財億萬,地位崇高,沒過幾年他倒閉了;他犯罪被判刑了。其中的因果非常複雜。一時的發達是他前生種善因的果報現前。他不能保住,是愚昧無知,狂妄造作罪業所致。所以,敗亡往往只在眼前,這是多麼的可惜。這些現象就是我們最好的教訓。

我們見到成功的人,要向他學習;見到失敗的人,要認真反省,決不能走他錯誤的道路。這就是真正的聰明人,懂得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創造美好的明天。要是眼光更利的,看得更遠的,能接受世尊的教誨,「修福而不受福德」,也就是我們盡心盡力的修福而不享福,那這個福報就大了!為什麼修福而不享福才是大福呢?佛門常講「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以這個功德求生淨土,必定增高品位,早日成佛則是無比不可思議的福德。如果享福,則不容易超越三界。享福如果還繼續不斷修福,來生可以獲得人天福報;若享福而不能繼續修福,那很可能這一生壽命到了之後,來生就不能再得人身。這是佛在經典中常說的「可憐愍者」。我們要知道警惕,要認真的在佛法中學習,使我們自身、家庭、事業,樣樣都能美滿,而真正能求得事事如意。這在佛法中是可以得到的。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就在合理合法,如理如法必能求得!

正好念佛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 若人貧窮,家累甚小,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祠得祀,正好念佛。 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受恩愛,正好念佛。 若人無病,趁今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 若人孤寡,孑然無礙,正好念佛。 若人遇難,遭逢如此,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處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 若人處忙,忙裡偷閒,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經義,正好念佛。 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學禪,悟得唯心,正好念佛。 若人求仙,求無量壽,正好念佛.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寒山,拾得(文殊,普賢)談忍辱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
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
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
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悟得真常理,日月为邻伴。”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為亡人誦經超度

不用說,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
  不過,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種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時間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後,由活人超度死人,雖以修善的功德迴向給死人,地藏經中說,死人也僅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其餘的六分,乃屬活人所得。
  同時,正信的佛教,對於超度的方式,跟民間習俗的信仰,也頗有出入。所謂超度,乃是超生樂土而度脫苦趣的意思,是仗著家屬親友們為其所修善業力量的感應,並不是僧尼誦經的本身有著超度的功能,乃是藉著超度者的善業及誦經者的修持而起的感應。
  因此,正信的佛教,超度工作的主體不是僧尼,而是亡者的家屬。亡者的家屬,若能在亡者臨終之際將亡者心愛的東西,供奉三寶,施捨貧窮,並且使得亡者明白代他作了如此的功德,那對亡者的死後,有著很大的幫助。那是由於一念的善業感應,以及臨終之際的心境安慰,所以他的業識也將感生善處。這是物以類聚的原理,不能說是迷信。若於亡者死後,兒女家屬以懇切虔敬之心,齋僧布施,作大善業,以其慇懃的孝心,也可感應亡者的超生,但此已經不如在亡者未死之前所作的受用大了。唯其孝心至誠,如地藏救母那樣的發大悲願,願為救母而生生世世救度苦海的眾生,憑這偉大的願力,尚可感通亡者,減少乃至滅除亡者的罪業,這不是無理的迷信,而是由於大孝心及大願心的感通,使得超度者的心力願力,化入感通了被超度者的業力,乃至彼此連通一氣,所以能夠超度。所以,在正信的佛教,死人的家屬,若要薦拔亡者,乃是供養三寶及布施貧窮,並不一定要求僧尼誦經,僧尼接受布施供養,僅為齋供者祝願而已;因僧尼誦經是日常的恒課,誦經是一種修持,也是為求明白修持的方法,目的不是超度亡者,施主供僧的功德,是由於成就了僧尼的修持生活而來,不是由於計工折價的誦經而來。佛教中雖有指示以誦經來超度亡者,那是希望各人親自誦經,萬一自己不會誦經,或以為自己誦的太少,才請出家人代誦。其實,僧尼是為佛法的住世及化世而設,不是專為超度亡靈而設。誦經的功德,是由於信仰佛法並修持佛法而來,所以並不限於僧尼才可誦經,更不是一定要在人死之後,才來誦經。
  再說,超度的期限,最好是在死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前;因為佛教相信,就凡夫而言,除了福業特別大的人,死後立即上生六欲天,定業深的人,死後立即上生禪定天,罪業特別重的人,死後立即墮地獄,至於一般的人,死了之後尚有四十九日的緩衝期間,等待業緣的成熟,再決定輪迴的去向。在這期間,如有男女家屬以供養三寶及齋僧布施的功德為之迴向超度,亡者便會由於善業功德的感應而得到超生的幫助,促成生於善道如人間天上之因緣的成熟。過了四十九日之後,已經隨著亡者自己的業力而去投生,那時再作超度的功德,只能增加他的福力,或減少他的苦難,但已不能改變他已經投生的處所了。
  不過也有例外,如果是枉死,或者死得悽慘,由於怨結不解,他們縱然已經化生鬼道,還會在人間作崇,這就是通常傳聞的「鬧鬼」。這樣的情形,需要誦經超度(向其說法使其知所去處),佛力引薦往生善道。佛教通常稱鬼道眾生為「餓生」或「餓鬼」,所以往往用密法的咒力加持,變食施食的燄口及蒙山,對於平安鬼類的作崇,有特別顯著的效驗,這種功能的佛事,對於其他的宗教──神教而言,他們簡直沒有辦法。
  當然,以上是就佛教本身的立場而說,事實上,向來請僧尼做佛事的中國人,未必就是佛教徒,甚至是不折不扣的儒者,如近人唐君毅先生,他是著名的新儒學者,但他母親去世之後,仍到香港的寺院中做佛事,並把靈位供在佛寺中,他因自嘆他的哲學,在這一方面用不上力,所以仍抱著「祀如在」的儒家觀念,尋求「慎終追遠」的安慰。像這檥的例子,可謂多極,如要他們完全照著佛教的觀念來做,恐怕不易,所以這是中國佛教必須求一解決途徑的一大課題。

節錄自 聖嚴法師著《正信的佛教》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談唸佛號

如何念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我們要問,「一心不亂專持名號」行嗎?能滅罪嗎?古大德曾經說,這一句佛號,「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想這很多我們淨土宗的佛弟子都聽說過,這祖師說的,這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我們想想,有這麼大的力量嗎? 
我們看這句經文,這裡頭有門道,為什麼?那個念佛一聲怎麼念?一心不亂專持名號,就有這麼大的力量。我們今天念佛,這心妄念很多,夾雜著妄念,我們功力就被破壞了。如果念佛的時候,誠心誠意的念,一個妄念都沒有,力量真是像這個地方所說的「諸罪消滅」。為什麼?
佛在經上常說,說了一個原理一個原則,「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造作罪業是不善念頭生的,我們今天念一句佛號是善念,而且這句佛號是圓滿性德的流露,那什麼罪滅不掉?在以前,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念這句佛號力量就很薄弱。為什麼?我們對它打了很多疑問,懷疑它,懷疑也把你念佛的功德破壞了。
所以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有道理,那個一聲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都攝六根」,我們眼見色、耳聞聲,第六意識在六根往外頭跑,都攝是拉回來。怎麼拉?眼見色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耳聞聲不起心不動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那叫都攝六根。這個人還得了嗎?這人是聖人,他不是凡人,凡人怎麼能控制得住?心就是往外跑。所以我們今天用什麼心?散亂心念佛,我們要能一心念佛那還得了嗎?念佛是一樣的,用心不一樣,所以它效果不相同,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我們學教學這麼多年了,對這個了解,不再懷疑,這個一心念佛功德真不得了。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它相應,與誰相應?與自性相應,與性德相應。與性德相應就是跟阿彌陀佛相應,怎麼個相應法?跟阿彌陀佛同心、同德、同願、同行。能做到這四個同,你跟阿彌陀佛是一體,你說什麼樣的罪不滅?
〈本篇摘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71集〉

 
念佛確實能滅罪
「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諦,故一稱嘉名,萬德齊彰。彌陀萬德慧日,既已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自然當念消乎塵劫」,這是講滅罪。罪有沒有?真有,怎麼樣滅?念頭一轉就滅掉了,覺就滅了,罪是從迷才感的,覺悟就沒有了。佛在經上舉個比喻好,很好懂,罪業像黑暗,叫千年暗室,我這個罪業重!時間久了,點一盞燈,黑暗就沒有了。那一盞燈是什麼?覺悟,智慧開了,智慧光明一照,黑暗就沒有了。
所以造作一切罪業不怕,怕你不覺。你要不覺,感得的果報就是地獄三途,這個東西現前;真正覺悟,這就沒有了。所以這個經上給我們講的,一念十念,五逆十惡,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那邊皆是阿惟越致菩薩,一生決定證得究竟圓滿。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什麼道理?這個道理還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就是原理。
「據上鈔義,一稱名號,功德尚然,況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者乎」。這是根據《圓中鈔》所講的意思,一稱名號,功德尚且如此,一稱嘉名,萬德齊彰。一稱,這個一字,我們要重視,關鍵就在這個字,一是什麼?一心。這一心是什麼?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那才叫一,純一。如果我們有懷疑,真的嗎?真有這麼多好處嗎?這就不行了,摻雜著妄念在裡頭,這就不靈了。一稱是一心稱念,萬德齊彰,這是我們前面也念到過的,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這一念跟阿彌陀佛相不相應?肯定相應,你不要懷疑,為什麼?《還源觀》上給我們講的,極其微細的那個一念才動,它的速度就周遍法界,絕對不是光的速度、電磁波的速度,沒有辦法跟它比的。太陽的光照射到地球,還要八分鐘才能達到;我們這心裡動個念頭立刻周遍法界,光怎麼能比?所以念頭才生,遍法界虛空界的佛菩薩全部已經接收到了。
你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怕不怕?不要以為動一個惡念沒人知道,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全都知道了,你能瞞誰?只能瞞六道裡面這些愚痴眾生,他不知道。甚至於鬼神,鬼神有五通,小的事情,很近的事情,他也能知道得很清楚。二、三個月以後的事情,他曉得;二、三年,那就未必了,他那個神通不大。所以有時候你看他吉凶禍福講得很靈,很靈驗,那是什麼?那是很近的事情;講遠,遠就靠不住。
  所以念佛確確實實能滅罪,不管它明顯不明顯,滅罪是肯定的。我們的罪滅不掉就是那一邊滅,這一邊又生,所以永遠滅不掉,道理在此地;那一邊滅,這一邊不生,就滅掉了,一定要曉得。像《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要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別的辦法,老祖宗教給我們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問題解決了。
你真有耐心,真有恆心,守住一門,定!心定在這一部經上,把這部經好好的訓練十年,心定了,沒有別的雜念,效果就出來了。這個經,我們看看古來大德為我們所開導的,真正是佛門第一經。真正可以代表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間來,住世八十年,講經說法教學四十九年,第一部經是什麼?這就是第一經。這一部經能代表一切,只要你肯相信它,你真正受持,放下萬緣,一心讀誦、稱念,你的成就就非常非常的快速。確確實實快速的成就,那就是你業障消除了,你智慧現前。


念佛不要拘束
這一句佛號下手最容易,無量法門裡面沒有比這個更容易的,這是最容易的,這一句佛號。所以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智愚閑忙,每個人都能念,隨時隨地都能念。
念佛不要拘束,我們睡覺能不能念?能念。睡覺不要出聲,為什麼?出聲傷身體,傷氣,一樣的功德。我們在洗手間,好像不恭敬?不恭敬就不出聲。不出聲不能攝心,那你就出聲好了。出聲是不是不恭敬?不恭敬事小,為什麼?佛菩薩不會怪你,你自己攝心的事大。洗手間大聲念佛,佛就怪我們,他就不是佛,他生煩惱了,佛怎麼會生煩惱?哪有這種道理,佛只是希望你有成就,希望這句佛號真的能把你煩惱控制住。
念佛不是別的,就是為這個,你不念佛,妄念就起來,用這句佛號來換代你的妄念;妄念都沒有了,都是這句佛號,那你功夫成片了,真到功夫成片,你什麼時候都可以往生。功夫成片裡頭也有三輩九品,上輩三品往生自在,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多住幾年也沒妨礙。這是阿彌陀佛、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期望,這叫什麼?這叫真恭敬,恭敬不是在我們一般這個世間所執著的這種形式。
這種形式我們也得要重視,為什麼?避免別人造口業,主要是在這個地方。初學的他不知道,認為你這個不恭敬,他造口業,他看在眼裡不舒服,他來批評你,他對於佛法沒有透徹了解。透徹了解,人家看到你這個現象不起心不動念,他哪有分別執著。理跟事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所以要曉得,人人能念,個個能行。
 〈本篇摘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7集〉
 


造作惡業臨命終肯念佛還是可以往生
《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現在迷了,無論做什麼錯事,做了五逆十惡,佛眼當中他還是一尊佛。會不會有責備的念頭?沒有。有責備的念頭,我們自己已經墮落了,是凡夫,凡夫他有煩惱,有妄想分別執著,他才會責備人;佛菩薩這個斷乾淨了,佛菩薩不會責備造五逆十惡的人。造作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時他念這句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還是往生。問題就怕他不相信、他不肯念,這就沒有辦法,那就沒有緣。我們本來跟阿彌陀佛一樣,所以要學,這就是修行!
不懂事的時候,迷惑顛倒的時候,我們會責備自己,我們也會責備別人,尤其是毀謗我們的人、侮辱我們的人、羞辱我們的人、陷害我們的人。我們有沒有怨恨?肯定有。不但有怨恨,還得想辦法去報復,那就製造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覺悟之後,這些境界現前,心地還是清淨,絲毫不染著,若無其事,這就真的是功夫,世間人叫修養,若無其事。
為什麼他能夠這樣若無其事?因為他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是《般若經》上所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是記在心上,你錯了,你跟他的迷惑是一樣的,所以你才會記在心上。你根本不走心的時候,那完全不一樣,他用心意識,你用戒定慧,那怎麼會一樣!他用的是妄心,你用的是真心,真心是清淨平等覺。你才曉得佛菩薩那叫真善,至善,不但六道裡面找不到,四聖法界也找不到。
到哪裡去找?到一真法界,到實報莊嚴土,他們是住實報土的。示現在人間,跟我們住在一起,和光同塵,實際上他還是住實報莊嚴土。我們凡夫住六道輪迴,他住實報莊嚴土,絕對不是說他從實報土退到這裡來,沒有這回事情。無量無邊法界是重疊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同時、同處,重疊又不妨礙,這是《華嚴》十玄門的境界。《無量壽經》古大德有稱它為中本《華嚴》,為什麼?《無量壽經》也具備了十玄門,下面我們會學到。
「隨其或散或定」,這是念佛功夫,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從散亂要念到清淨心現前,這個重要。清淨心現前,那一定要禁得起考驗,順境,你是不是還有歡喜心?有沒有貪戀的心?有這個心不行,你在散,你不在定;逆境現前,你有沒有怨恨心?有怨恨心,你還是在散,你沒有得到定。得定你才有把握往生,不得定沒有把握,這個關係太大了。
臨終一念不是佛號,肯定又搞輪迴去了,這一下掉到輪迴這個坑裡頭,不知道要經多少生、多少劫的災難,你才能回得了頭。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了,世間的事你就會一切放下,再沒有一樁事情留戀。我們要幫助別人,要度眾生,首先要想想,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拿什麼去度人?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度眾生就是度自己,自己度了就度了眾生。為什麼?人家看到你這個樣子就跟你學,信心生起來了。
劉素雲沒有動這個念頭度眾生,她度了多少人!她念佛這個信願行給大家帶來無比的信心。所以,只有真的自己自度了,自然是真的度了眾生;自己沒度,說要度眾生,全是假的,這個我們自己心裡要有數。花多少時間?我們看到劉素雲不過是十年,十年時間不長,她真成就了。我有理由相信她,她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走能走得了,此地這些有緣眾生需要她幫忙,她多住幾年也不妨礙。不到這個境界,不行!自己搖搖擺擺的,美其名而度眾生,自己生死一點把握都沒有,這不是真的,說得不好聽叫自欺欺人。所以不真幹怎麼行?真念佛,記住這四句話,與阿彌陀佛同心,一樣的心、一樣的願、一樣的德、一樣的行,行就是十方世界接引上中下一切眾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念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

消災

當有災難臨近,急急作善事補救有用嗎?災與禍的感召的因是惡業與劣根性(雖然這兩個因之間又有著因果循環的關係),由於知道了起因,對症下藥就變得有可能。雖然禍已注定,可是在沒有助緣的情況下,禍可能會: 1.延遲發生 2.稍至即逝 3.有人化解 4.減輕,分開成不造成傷害的程度。當然,若不作惡業便不會有災禍降臨,但因無明障道,輪迴劫長,難免曾犯下惡業而又不盡知原委,直到災難現前,方暸解曾種諸惡,只好亡羊補牢,找一絲躲避的方法。

說回對症下藥,知道自己大難臨頭時,可以做的:1.稱念佛號,因一聲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2.速作善事,所以很多末期病患者都大舉放生;3.承認從前所作之不善,默想不會再作,這也是功德一件


ॐ मणि पद्मे हूँ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災難

轉載自yahoo 知識http://tw.m.yahoo.com/w/kplus/question?qid=1509082909979

為何還是有人強調宗教可以消災免難?
宗教絕對有其價值
但是不是消災免難

有人提到台灣因為殺業過重
所以災難是應該的

全世界哪個國家不殺生阿

其實天災也是人禍
人類的濫墾濫挖
砍伐森林
大量燃燒
製造溫室氣體
等等科學已知
但是無力解決的事情
都是造成氣象亂象、山河色變的原因
如果人類不圖環境保護
減少享受
只圖宗教免災
就是顛倒妄想
2009-08-30 21:32:55
有人提到行善止惡
請問開路是善是惡?
做水庫是善還是惡?
有人提到現在很多怪病
醫學救不了
但是事實上人類的壽命比一個世紀前
多出將近40歲
一百多年以前是
人生七十古來稀
現在許多國家平均壽命
超過80歲
一千年以前的人遇到瘟疫只有聽天由命祈神降福
並沒有比現在更幸福
2009-08-30 21:52:24
有大德說道
禍福自招
好似在說那些死的人
都是以前做壞事
阿彌陀佛
死者已矣
倒是
回答者: little boy
說道:
林村罹難的村民們來說,他們可能都是菩薩,犧牲他們自己的生命,用來引發後人的警惕之心。
真慈悲心也
2009-08-30 22:15:26
回答者: 半天出水咖啡~expert
提到:真理在哪裡
老者也很感興趣
老者想了一下
真理就是自然
就是存在
就是佛說的如實知、如實見的那個如實
可學就是真理的一部分
但是不是全部
人心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請善知識慈悲
2009-08-30 22:16:31
修正:科學就是真理的一部分
2009-08-30 22:24:00
對回答者: 金剛
"大道失傳一兩千年"很感興趣
如果今天您知道了
表示沒有失傳
否則您是怎麼知道的
您要是知道
可別再讓他失傳
2009-08-29

最佳解答
little boy回答:

宗教的價值在勸善遠惡,希望大家都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換個角度說,宗教的作用是在淨化人心,希望人們都能時時維持善念,改善自己的人品。


一個人品高的人,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做一些危害眾人的事情。反而一個人品高的人,會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全大眾的權益。


災害一旦發生,事後再來救災,無論怎麼快,都是「慢了一步」。


最快的救災方法,就是「預防」,就像最好不要等生病了再來醫,而要事先打疫苗、預防針,讓病根本生不起來。


宗教的用處就在預防,告訴人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預防造出惡業、以及惡業引來的惡報。


問題出在人心,人心裡的貪嗔癡太強,預防針有沒有真的注射進去?劑量夠不夠?嘴巴信、心裡還是一樣只顧自我,得到的結果自然會不同。


就像疫苗是引發我們自體免疫系統一樣,以小林村罹難的村民們來說,他們可能都是菩薩,犧牲他們自己的生命,用來引發後人的警惕之心。在這麼多的犧牲人數震撼之下,後人才會怕,才會想到要環保、要水土保持。


如果只是像以往的颱風只是淹淹水,小痛小癢,人們根本不放在心上,年年颱風年年淹,習慣了就好。


如果後人繼續「皮」,只要自己好不管別人死活,那麼上天就只好一次一次逐漸用更嚴厲的手段,來促使人們警醒。


真的一再加強提醒都沒有效的話,那只好全部洗牌重來了。


2012 並不遙遠,只有三年的時間而已,是虛驚一場,還是瑪雅預言正確?看「人」怎麼做了!
2009-08-30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香港紅十字會呼籲B+血型人士捐血(救助有需要人士)

緊急呼籲B正型血人士前來捐血

鑑於近日醫院對B正型血持續處於高需求,令B正型的血貯存量遞減;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現呼籲屬B正型血市民,踴躍前來捐血,以確保各醫院可維持充足的血液供應。

有關各捐血站的地址及開放時間,歡迎致電2710 1234 或瀏覽中心網頁http://www.ha.org.hk/rcbts。

請攜手穩定香港的血液供應及拯救生命! 請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

施衣濟貧人,世世好衣褖

各同修可把不穿的衣物捐贈到救世軍二手家品店,較新淨的救世軍會把它出售然後作社會福利用途;其他衣物會轉贈予有需要人士。
捐贈方法:於開店時間直接把衣物拿給工作人員便可以。

   旺角家品店
家品店地址:  九龍旺角上海街433號興華中心地下一號舖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觀塘家品店
  九龍觀塘花園大廈喜鵲樓地下233及237號舖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新界沙田乙明村明耀樓地下70-72號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2636-6113)


   南昌家品店 
  南昌西鐵站3-4號鋪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一時三十分 至 晚上八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 七時正
  (電話:2387-4933)

[返回頁頂]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捐錢給慈善機構

若同修想佈施金錢積功德,又碰不到乞丐,可考慮直接到ATM櫃員機轉賬入紅十字會,宣明會,救世軍,聯合國...
操作:按password後,於選項中選「慈善捐款」,再選你想捐款的機構就可以。
捐款數目不限,自己輸入銀碼。

這種積福的方法很好,由於沒有最低捐款額,同修可按自己的能力捐輸,而且這是一筆過的捐款,不會對收入不穩定的人構成負擔。

關於供佛的种种問題

 

 

1、問題:請來的佛像一定要經法師開光嗎?

妙祥法師:

有了佛像,就有佛在。凡夫是不能夠給佛開光的。

 

2、問題:開光有什麼意義嗎?

妙祥法師:

開光的意義是,高僧大德們,通過自己的修持,來感染學人。給予他們信心、鼓勵和加持。

 

3、問題:不開光供佛,有過嗎?

妙祥法師:

此供佛,功德無量。因為,見佛就禮拜,是虔誠心的體現。更加深入、更加廣泛的禮佛、拜佛,供養佛。故此供佛,功德無量。

 

4、問題:已經皈依的佛弟子可以在某些場合去拜別的教的像嗎?如孔子、神像、基督教的像等?

妙祥法師:

不能拜。皈依之後,再拜外道,認為他們和佛是一樣的,是不如法行為。很容易失去了皈依戒體。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要恭敬,都是未來之佛。但我們的老師只是佛陀。

 

5、問題:在懺悔的儀式中,總要禮敬很多的佛,菩薩,不像平時念佛號,只禮敬一位佛,有什麼原因嗎,求開示,謝謝。

妙祥法師:

因為我們心念不誠,如果心念誠,禮一佛就是禮千佛。

 

6、問題:原先為了引導父親向佛,請了一張淨空法師的《中華民族萬姓先祖記念堂落成典禮》光盤,因為我父母還未完全從**功中走出來,從練習FLG後自己家裡供的神位都不怎麼管了。

父親之前一直在負責我們整個地區本姓的族譜的編輯,可能對此有興趣,我想以此為機引他歸於正信。誰知他看了光盤,倒覺得供神的重要了。於是又在弟弟家安了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神位,有三尊菩薩像卻放在茶幾上。請問師傅幾個問題:

(1)   如何加供三尊菩薩像?

(2)能在客廳供佛像嗎?

(3)   如何讓父母擺脫對練功的依賴?因為練**功的確讓我多病的母親身體好了許多。我如何才能讓她輕易放棄?

妙祥法師:

先供佛,慢慢來吧;只要干淨、清淨就可以;對佛教要有深刻、正確的認識。**功的現像是佛教不興旺的關系。

 

7、問題:根據《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中說學佛要行十種行願: 禮敬諸佛 稱贊如來 廣修供養 懺悔業障。那麼可以不照字面意思理解為用善念善行學佛禮敬諸佛,用善念善行學佛稱贊如來,用善行善念去廣修供養。

用善行善念學佛,對以往所做不如法的觸犯戒律的行為後悔誓不再犯,所修功德反向眾生,這樣來懺悔業障,這樣也行嗎?是不是和純粹的燒香拜佛念經用世間之物品一樣啊?請問師傅用善行善念學佛回向眾生這樣消業和在佛前光用世俗供品語言稱贊供養能起同樣效果嗎?

妙祥法師:

這樣做很好,是正確的。佛法是止惡不止善。種種供養、善行都是必要的。

 

8、問題:居士請回佛菩薩聖像可以自行開光嗎?

妙祥法師:

佛菩薩像是不用開光的,只要我們如法的按照佛的要求去做,是真正的供養,也是真正的開光。

 

9、問題:為何我一戴關於佛教的飾物念珠佛像咒文護身符就有被囚禁監督的感覺?無法佩帶請教師傅何原因啊!

妙祥法師:

佛法是止惡,不止善的。

 

10、問題:請問師父,捻佛珠到佛頭那兒要求返回來捻麼?我很疑惑,請師兄幫忙轉問。阿彌陀佛!

妙祥法師:

為了捻念珠方便,可能是這樣吧。

 

11、問題:請問佛菩薩像會被附體嗎?我看了一篇文章,面說,有很多佛菩薩像都被一些妖魔魍魎給附上了 這些靈體吃人類給佛菩薩的供品受人膜拜,請問真的有這種事嗎?  如果是真的,那豈不是很多人天天都在拜鬼,給鬼上供品?

妙祥法師:

不管是誰,我們都要以佛的戒律為標准,來對待。

 

12、問題:為什麼拜佛會哭?妙祥法師,前幾天我跟同學一起去廟裡,看見一個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我就開始拜,一邊拜一邊在心裡默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不知道為什麼,頭一底下去,我就淚如泉湧,很想很想哭,但是我心裡並沒有什麼悲傷的感覺,反而是覺得好親切,好像找到了歸宿一樣。當時旁邊有人,我覺得就那樣哭好丟臉,可是真的忍不住,沒辦法控制。

妙祥法師:

流浪的人回到母親的身邊,是一種清淨表現。

 

13、問題:骨灰放到寺院對逝者有什麼好處?

妙祥法師:

沒有什麼好處,寺院是給僧人修行用的。

 

14、問題:我買過很多香,裝香的紙盒子上面都印有菩薩像,用完了我不敢丟掉,這樣越積越多,不知怎麼辦才好,請問妙祥法師,盒子可以丟或燒掉嗎?謝謝開示。

妙祥法師:

剪下來,保存好。

 

15、問題:祭拜祖先時可否用齋菜?可否當場誦經回向?

妙祥法師:

可以,應該這樣做

 

16、問題:在祖廟,如:黃帝廟、炎帝廟、二在媽祖廟,三玉帝廟、閻王廟、土地廟。居士能進嗎? 如果可以進如何行禮?合掌?上香?鞠躬?磕頭?

妙祥法師:

最好回避,那裡不是皈依處。

 

17、問題:請問,我看文章說供養、造佛菩薩半身像不好,有罪過。。那麼大德的半身像呢?我打印了一些宣化上人的相, 一些都是半身的,還有我每天禮拜的上人像也是半身的,這樣要不要緊?

妙祥法師:

造佛、菩薩像,應該全身為如法。禮拜照的半身法相和禮拜全身像,功德是一樣的。

 

18、問題:我家已經供奉了觀音菩薩(已開光的佛像),請問還可以在同一個佛龕裡再供地藏菩薩畫像(未開光)嗎?謝謝師父!

妙祥法師:

供佛、菩薩像不用開光,只要心誠就靈。可以同一個佛龕供地藏菩薩像

 

19、問題:1. 古人說用字紙包東西是折福的. 而我們現在的時代報紙,書刊, 雜志很多. 像我們一般都會用報紙墊飯桌, 小孩子上學用的參考書特別多, 幾年下來累積了幾百本, 又沒什麼用處了. 請問應如何處理呢? 城市裡不能在戶外隨便點火焚燒東西, 而且燒出來灰怎麼處理呢? 我們很想惜福, 可是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如理如法的。

妙祥法師:

(1)應珍惜保管好做資料。

(2)可以結緣農村貧困學生。

(3)只能燒對人有害的書報,應做垃圾處理。

(4)如果一張紙有好有壞,好的留下來,壞的剪下來燒掉以免害人。

 

20、我記得宣化上人好像說過佛教是不求簽,最近看見有些師兄抽觀音菩薩靈簽,請問法師這個是佛教的還是民間衍生出的?

妙祥法師:

抽簽不是佛教,不應做。

 

21、問題四:家有”太上老君“守護靈。請問一切法不出佛法,“太上老君”是否是菩薩果位?(看宣化上人開示為“迦葉尊者”的化身,如是否?)

妙祥法師:

佛教弟子不應供奉“太上老君”的,如果認為與供佛菩薩一樣,與三寶一樣,三皈依戒體就會失去了。一定要小心!

 

22、問題:我受居住條件的限制,想在自己臥室的牆壁上懸掛觀世音菩薩畫像,以便常常禮拜、供養。我以前聽說在臥室裡擺放佛像是不恭敬的行為,所以我每次禮佛菩薩時,就把佛像從櫃子裡請出來,懸掛在牆上,燃香、禮拜、念《普門品》《大悲咒》等。過後,再把佛菩薩像收藏到櫃子裡。我現在想把佛像長期掛在臥室牆上,不知這樣是否如法?請師父慈悲開示。

妙祥法師:

條件限制,可以掛。但應注意不可腳衝像、換衣等等。像邊可掛簾。

 

23、我家的觀音菩薩像是請一個道士來家開光的,他往裡面還裝了一些茶葉,米,銀色小珠子一類的東西。我那時什麼也不懂。只覺得他的收費很貴,但店老板說他開光的像很靈,就請了他。開光時,他給菩薩供的是茶,我就覺得奇怪。一問才知道他是道士。現在,我已經歸依了,想起這事總覺得不安。不知道現在要怎麼辦才能彌補?阿彌陀佛!

妙祥法師:

  供佛、菩薩像不用開光,只要心誠就靈。開光要錢的不靈。把裝的東西,放高山山洞裡,無人地方,不要亂放,像繼續供。多念佛咒、佛號、禮佛即可。

 

24、問題:(1).我所在單位的樓梯轉角處,由公司老總(新加坡人)供了一個牌位,上寫“五方五土龍神、唐番地主財神”兩行字。單位經理常去燒香、供水果,有些職工也去上香。我也曾去燒香、供清水,還從家中帶香,放在供桌上給他人使用。我這麼做並不是皈依龍神、財神,只是出於恭敬心,略做布施供養。不知這樣是否如法?

        (2) .現在許多生意人都在店堂裡供奉財神,以期招財進寶,皈依三寶的弟子,能否這樣做,請師父慈悲開示。

妙祥法師:

應供佛菩薩,以免供外道而失去三皈依戒體。修布施法為正確。

 

25、問題:我能不能為基督教徒的母親做超度?

妙祥法師:

超度是不分別的,極樂世界是所有眾生的家。各類眾生,各個教派。都需要回家的,這是真理。

 

26、問題:今日做完晚課發現中間的那根香滅拉,香滅的原因好像是香灰沒有及時掉落導致(香的質量是很好的)就又重新上拉一根(在原位置)請問這樣如法嗎?在有這樣的情況該如何做?另..香滅會不會表示有不好的事情?

妙祥法師:

可以再立一根,是如法的,不要看香譜。

 

27、問題:我家有個彌勒佛像我一直放在櫃子裡,不知到該不該請到供桌上。原因有三 1.太小拉彌勒佛只有十機釐米高和觀世音菩薩的像差距太大 2這個.彌勒佛像外面還有個玻璃罩(不能打開) 3.佛像是 黑顏色的不知到如法不如法。

妙祥法師:

應於清淨處供養,大小……(記錄人員按:因為傳真文件,字跡不清楚)

 

28、問題:由於居住條件有限,因而將佛菩薩的像供奉在我媽媽房間裡,請問是否如法?

妙祥法師:

要清淨、至誠、尊敬供養才如法。

 

29、問題:一尊瓷制的彌勒菩薩(未開光)和開光的印有藥師佛、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的木制的屏風(豎立的藝術品、開光過,上海龍華寺請的),還有一尊財神(未開光)供奉在一起,請教師父是否如法?

妙祥法師:

財神不能供。

 

30、問題:請問大悲水是不是就是把一杯水放在觀音菩薩像前,然後念誦大悲咒,這杯水就成了大悲水?我想給我母親喝大悲水,因為她得了癌症,所有治療方法都沒用,我真地不知道該怎麼救她啊。我母親是佛教徒,而且在我還沒有上學前她就帶著我拜佛。

妙祥法師:

大悲水,是大悲心所化。多放生。

 

31、問題:我哥家的佛像沒有合適的地方供,請問可以先收起來嗎?

妙祥法師:

建議早晚請出禮拜,其他時間收好,放到高處。

 

32、問題:在做功德或法事時,有一些祈禱文,如祈禱佛菩薩加持使國泰民安,眾生離苦得樂;還有經咒中本身就有的祈禱佛菩薩之內容,讀誦算不算求人?(准確說是求佛菩薩了)

妙祥法師:

不為自己求是正確的,在做功德時,回向是必要的。以免產生我、法二執。而達到無我目的。

 

33、問題:請問法師:

(1).應邀請在寺裡吃飯,算否占四方僧物呢?我們在家人如何做,更合適呢?

(2).供養佛菩薩後的飯菜,是否可以供在家及出家人繼續食用呢?

(3).供養金翅鳥後剩余的飯菜,是否可以食用呢?

妙祥法師:

應補償,或者在寺院干些活。或帶些食物供養佛菩薩是可以的。

 

34、頂禮上妙下祥師父!我每天做早、晚課時,在觀世音菩薩畫像前,一般都點燃檀香、杯子盛裝淨水,有時也擺放鮮花、食物等,來供養觀世音菩薩及佛法僧三寶。昨天忽然想起師傅曾說過,佛是過午不食的。那麼中午以後直至晚上,燃香、供淨水、鮮花、食物等,是否不對呀?不如法?

妙祥法師:

晚上可以供佛,應時時供佛。中午以後不供食物,因為佛戒是日中一食。特殊列外。比如打楞嚴七,半夜也要供佛。但不是給自己用。

 

35、我會畫佛像,造佛像。如我以此為生是否會有過失。我現在,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也在為流通處或佛具店定制銷售。

妙祥法師:

佛像就是我們的父母,流通佛像是對的。但不可銷售,以金錢來買賣佛像。久了會使心變壞。

 

36、問題:怎樣對待以佛菩薩來命名的商品?頂禮妙祥法師!

    有的商品,以佛菩薩來命名:茶葉“鐵觀音”,齋菜:“羅漢齋”、”佛跳牆“等,還有其他的地名等,流傳程度很廣,令人無所適叢,該跟著念嗎?應如何對待?

妙祥法師:

不正確的,應該回避。

 

37、問題(1)、家中供奉的佛像日久會有塵土,何時(日期)可洗?用什麼方法來清洗?問題(2)、末學在北京,求受八關戒齋一日或幾日,可通過電話哀請妙祥師授戒嗎?問題(3)、曾為逝去的父親抄寫《金剛經》,祭掃過後如何處理?

妙祥法師:

(1)、隨時都可以洗,以淨水及供佛的巾布。擦洗前要以最虔誠的心頂禮佛,擦時念偈:我今(*)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受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擦洗後再頂禮。

(2)、懺悔不當處。

(3)、應該面授。

(4)、流通供養。

 

38、問題:師父,因我生病,找大仙看,結果叫我供仙堂。因我那時沒有學佛,不懂,現在請師父看,我應該怎麼處理?求師父慈悲開示。

妙祥法師:

過去,因為我們不學佛,我們找不到我們自己很好的大夫,而且不能正信。

有些民間的信仰,比如所謂的大仙,就趁虛而入。

他(他們)用不正確的方法,引導我們,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有時候,醫生找錯了,會導致我們的病,這個病沒有治好,又添了新的一種病。

本來我們身體就很弱,而且又添了精神上的傷害。

心靈的傷害,有時候比身體有病還重。

所以說,剛才這個居士問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應該把他送走。所謂的送走,就是不再供養。

處理的方法,因為現在我們的覺悟程度還有一定限度,(所以說方法}可以這麼處理:可以念三皈依,念大悲咒,念往生咒,念心經,各三遍。

所謂仙位的牌子或匾子,可以裝在一個塑料袋裡,放到一個山坡裡的樹洞或石洞裡就可以了。

這樣的話我們就放心,這樣避免了我們有燒毀,有恐懼心,等等的事情。

通過這麼處理以後,效果還都不錯。

但是,首先要認識到這種供養方法,不是佛教的方法。

所以說,我們不管身體怎麼有病,我們一定要采取正念,正信,這才是真正的良藥。

因為,只有良藥才能治病,錯誤的藥會導致中毒的。就算有一點小小的效果,但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佛法裡的藥不光解除我們身體的病苦,同樣解除我們整個苦的根本,能把苦的根本能清除去。

所以說,(它)不是世間這種做法所能比擬的。

 

39、問題:家中供佛、菩薩像,民間有人說,家中不好供銅像,此種說法對嗎?

妙祥法師:

這是沒有道理的。

不管是銅像、木像、紙像、石像,只要是能供佛、菩薩像,都是對的。

 

40、問題:師父好,弟子以前請人治病,不知此人是大仙,到我家後,把我供的三聖佛、地藏佛裡裝的心經拿走,後來裝上了棉花和線,請問我該怎麼辦才如法?

妙祥法師:

這個呢,就是佛像啊,裝芯這個問題,密宗也有,裝藏等等,他裝藏裝了很多的珍寶啊、檀香木啊等等這些東西,散發出一種香氣,莊嚴佛像,這是[確實]有這麼說頭。

但是咱們寺院是這樣的,也不搞裝藏活動,倒不是說將來不裝檀香木,要裝了檀香木呢,可以使佛像放出香氣來,這是很好的事情。

但是有時候把心經裝裡了,又裝上棉花裝上線等等的開光活動,咱不搞。

為什麼不搞,因為並不是說不好,因為開光啊,有些大德舉行了開光的儀式,能教育我們的人,能對佛生起歡喜心,是這樣,大德的加持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話說回來,我們凡夫是不能給佛開光的,佛只能給我們開光,我們信佛,就信個虔誠。

它哪怕是個土塊,我們也當成佛來供養。

信佛,目的是我們把佛看成無處不是佛,通過敬佛我們敬一切眾生。

所以說我們通過供養佛,我們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通過供佛,我們知道我們真正的有父母,有家,我們雖然離一切相,但是我們有實相。

不像外道,住入空裡,我們是有實相的,所以說我們用虔誠心來進行這些事情。

所以說,越不開光,反而更真誠。

這個像開光了這個像靈,那不開光的你就會說不靈,你(不)說不靈本身就謗佛法了,說這個像沒裝,沒開光,這個像不靈,你就失去了和佛教你開悟的利益或回家的利益,這就產生了分別心,我們不應該這樣。

開光的目的是讓大伙認識佛法,無處不是佛。

所以說大仙呢也利用了這種方式,他們是,目的是要錢。

所以說咱寺院一個避免這個麻煩,另外呢,也讓大伙警惕,不能隨順做一種拿著佛像去掙錢的這個,這種做法,出賣佛法不對。

所以說咱們不搞開光,所以說不開光的佛像更靈,更真實,所以說以後呢就不要找這個。

另外呢裝上棉花和線,這都是外道做法,你把它清除就完事了,不用它,你裝什麼也不用你,連我也不用裝,用裝什麼,佛本來就是空亡了,空而不空。

見到一張紙,它就是真實的,我們就虔誠地拜,就可以了。


 

41、問題:家供佛像,換一下位置,還要做什麼儀式嗎?

妙祥法師:

你想,你父母奶奶在那住得挺好,你將你父母請到另外一個位置上,你是不是得跟父母說一聲?你得把那兒打掃干淨啊,鋪上軟臥座叫父母高興換個位置,比原先還要好,是不是?叫父母歡喜,你就像供養父母一樣,那樣真誠。

就是換一下位置,但換的位置一定比原先要好,不能越換越壞。

說你把從大屋換到小屋,小屋換到外地,外地換個那個平台,平台不知道下一步換到哪兒去了,那就不合適了。

所以說我們住下,佛要住上,這是原則,不能把佛給換沒了。

 

 

42、問題:我請教一個問題,就是說咱們一般居士領著人上誰家念三五期,就是亡者念像,念一、三、五期, 在這個期間中午吃飯的時候可不可交大供?

妙祥法師:

好,第一個是能不能交大供,這個交大供是好事,我們吃飯必須供養佛、法、僧,供養佛、法、僧,我們應該是交供的。這個是比較如法,比較好。

如果我們吃飯,如果我們不供養佛、法、僧,為畜生,我們就忘本了,所以作為我們佛弟子,首先得供養佛、法、僧的,這是正確的。

 

43、問題:阿彌陀佛,請師父示教,上面有居士問了,在這齋堂吃的供果,咱們居士有時候在法會或其他有時候到寺院,或者到念佛堂,有的供果比較多,師父給大家分一分,通過客堂,並不是在這裡,私自的通過誰要啊什麼的,如果說通過客堂,都拿到客堂都已經,就是供果撤完了都拿到客堂,客堂的師父統一給居士拿,作為我們居士來這是十方供養,我們覺得合適的做法,就是往功德箱,有的雖然有功德箱的放點兒錢,因為這是十方供養,我們覺得這樣做合適。

但是我請教師父,就是說,師父通過客堂,師父給的我們供果是否合理,他意思給我們就是讓我們拿出去寺院,往家拿,我請教師父,我們怎麼做比較合適?阿彌陀佛。

妙祥法師:

好。這個呢就是有兩種存在,一種就是水果要壞了,常住呢做過羯摩,要舍掉,必須由僧人做羯摩,不是哪個人說了算的事,如果沒有做羯摩,這個食物是不允許離開的,所以說我們常住有困難,不吃水果就壞了,要舍給大家,所以說大家,如果確實做過羯摩舍的,大家可以拿走;如果沒有舍,是不允許的。

但作為我們居士,應該考慮到常住是他有一定難度,所以說應該變成另外一種物質再供養寺院,最好不是供養錢,而他舍給你的水果,怕壞,那你有機會你給帶點兒鹹菜,就完事了。

 

44、問題:尊敬的法師,在家居士每天禮佛、念佛,供水、供水果,又聽人說,在家居士每天必須供齋飯,不供齋飯是否如法?

妙祥法師:

在家居士每天禮佛、念佛,供水、供水果,這是很正確的,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必須供齋飯,這個齋飯指的是午前的齋飯,我們必須要供的,因為我們不光吃水果,吃飯首先要供養三寶,不供養三寶是有罪過的,所以說我們必須應該是供,這是如法的,這是很了不起,在供養三寶的時候,我們就真正地體會到什麼叫三皈依。

 

45、問:第三個,師父說我們在家做供啊,這水果啊、水啊、飯食啊,做供,那麼菜用不用供?是不是每頓都得供?就這三個問題。

妙祥法師:

好,我從後面往前講啊,那個就是說,我們不光要供飯、供水果,按道理來講,我們每口食物都應該先供養佛的,每個水都要供養三寶的。

這是不是供一杯水,這杯水啊,或是這碗飯,或是這碟菜,這是供佛的,剩下是供養我的,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所有的飯菜都要供養佛,所有的水都要供養佛,我們通過這個儀式來聯想到我們所有的東西已經都是供養了,並不是供養一碟或供養那個,應該全面的供養,這是正確的。

(居士:供養是不是這個樣,供養是不是都做到這心想啊,還是做,都得做送到佛堂去吧?)

這個就是說必須用我們的虔誠心送到佛堂上去,而且恭敬,這比較好,如果有時間我們出外,又沒有佛堂,怎麼辦?我們就在我們眼前進行觀想供佛。

(居士:用不用誦念那個供養啊?)

那當然,如果我們沒有那種,做不到的特別的虔誠心,而且我們應該念供養文的,供養文能提起我們虔誠心。

 

 

46、問:阿彌陀佛,就是那個一天早晨忙,或者是成天出差,我就沒有時間上香,我就初一、十五我吃素上香,行不行?

妙祥法師:

這個問題啊是這樣,我們每天都能吃飯,我們上香時間也應該是有的。

(居士:那我在外地工作)

在外地工作別人替你上香,初一、十五,這都可以,我們可以個小香爐 ,也可以帶在身邊也可以。

(居士:反正我從小孤獨無家的現在,從小就經常到廟上,這才信佛的,對佛印像特別好,這樣的 )

我講啊,這個上香是什麼道理,香為信使,爐香乍熱,法界蒙熏,我們的虔誠心一到位,我們就和佛相應了,而且還有一種作用,它是檀香,它能提起我們正知見。味道,世間的味道,比如我們聞到米飯的香味,我們會想起米飯;我們聞到了花粉的香味,我們想到了花粉和花,和一些不正確的概念,如果我們聞到檀香,我們馬上就產生了一種清淨的定力,它能促使我們有正念,所以香按道理來講應該常上,如果確實在外面有困難,我們可以弄個小香爐,可以點,實在有困難,你可以帶點檀香木在身邊,也可以提醒,提醒我們的正念,或是做一種儀式,上三顆香,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和佛就近了,因為上香是一種教育,這是很好的,應該常上的。

 

http://www.suyuan.org/fbyd/miaoxiangfs/mxfsjd/200609/51.html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一心不亂念佛是爲大善

信愿念佛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大安法师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一面,我如何有多善根多福德。这种理解,用通途教理的理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在净土的特别法门,这种理解是不到位的。
净土一法是以佛的果地觉作我们众生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的互动、交摄。所以这样的多善根是什么?多善根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蕅益大师说,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是阿弥陀佛的大行,就是他发愿以后,无量劫积功累德,菩萨六度万行的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所以这样的因和缘,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赐予。我们只要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福德。是这样理解的。
  所以省庵大师也说,什么叫多福德?多福德就是执持名号。不是我们赶紧去做某种事业,赶紧去积累福德,你念佛号就是多福,而且是福中之福啊!为什么?因为这个名号当中具足着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无量的福德宝藏。你只要念佛开显出来,把阿弥陀佛的福德转为我们自己的福德,你就是多福德。所以你只要暂时地念一下阿弥陀佛圣号,就胜过你布施百年。你自己去布施,所得到的一点福德,远不如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来得多。这是圆顿的佛法,很难相信的。所以一个人能在家里老实念佛,胜过他天天去做其它的事情。念佛是第一善,你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

  一般讲,菩提正道就是善根,菩提心是善根,善中之王,这怎么跟净土法门来圆融?蕅益大师有个很好的判言: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能对净土有深切的信心,有恳切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望,这就是无上菩提啊!厌离娑婆就含摄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欣求极乐就包含着“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欣求极乐,往生净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什么?成佛是为了度众生。所以一发起信愿持名、往生净土、成佛度众生的心,这一念心就超过修行多少劫的功德。所以莲池大师也说:“执持名号、愿见弥陀,就是多善根,就是大善根,就是最胜善根,就是不可思议善根。”历代祖师都是这么赞叹的。
那么持名念佛也是福中之福。为什么说念佛是福中之福呢?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洪名,你只要一念这个名号,那弥陀名号的万德就促起来了,这万德里面包含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福德。所以你不用去求福,这个福已经来了,已经具足了。再就是我们用念佛的心力,自然就能摄住自己的心,那就可以诸恶不作、众善奉行。那以这样持念佛号的心力来修福,这个福就容易聚集,这就是福中之福,就叫多福德。所以善根为因,福德为缘,这种因缘都是来自阿弥陀佛。我们净土宗祖师对这个见地都是一致的。
       (摘自大安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佛说:“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曹魏朝三藏菩提流支奉 诏译

……又舍利弗,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舍利弗,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一、《阿弥陀经》要旨(三段文两重因果)

(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先简非因

(二)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乱。——提出正因。

(三)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佛圣来迎之果(因)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正念往生之果(果)

1.得生彼国 —— 目的

2.愿生 —— 净宗大根大本,净宗宗旨(「宗旨四句偈」)

3.愿生 —— 人生目的。人生何去何从 —— 愿生

4.愿生 —— 是智慧的结晶。不知往生,不知生死大事,是愚者,可怜愍者。

5.弘扬净土 —— 大慈悲、大智慧。

6.《大悲经》说:「若能辗转相劝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

7.修持净土,专称佛名 —— 大善根、大福德。若非宿昔福兼慧,于此正法不能闻。

8.印光大师言:「成就一众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9.劝人念佛合生净土(《念佛感应录》(一),二一二页)

10.《佛说阿弥陀经》中 —— 佛三次劝愿。三劝即常劝、无量劝。

11.正因 —— 纯正、正确、主要、必定。

12.先简非因。非因者何?有多少?没讲,很多。
若将正因提出,即知除此是正因,余皆非正因。

13.经中明言「多善福在念佛」,此外不言,不言三学六度是多善福。

14.梵文《阿弥陀经》说:「众生不因此世所作善行,得生彼国。」

15.《大悲经》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16.《大阿弥陀经》说:「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17.《大经》说:「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18.《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19.善导大师言:「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20.善导大师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21.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22.《西方要诀》言:「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佛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

23.《弥陀经要解》言:「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非九界众生自力所能信解也。」

24.《大经》说:「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25.莲池大师言:「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故知: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26.彻悟大师言:「一句弥陀,开往生门,是多福德,非少善根。」

27.法然上人言:「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也。」

28.心不颠倒 ——《法然上人全集》三九五、四三○、六八○页。



二、经文、祖释、批注

(一) 经文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二) 祖释

善导大师《法事赞》释此经文言: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
临终圣众持花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
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三) 批注

1.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多以为发菩提心、广行六度、修诸万行、积善累德,谓之“多善根多福德”;而不知“只要『执持名号』,即是多善根多福德。”

2.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多以圣道法门之观点,曲解净土特别法门「一心不乱」之真义,以为念佛功深,证入三昧,或者伏断惑业,不生烦恼,谓之一心不乱。而不知「执持名号」即是「心信弥陀救度,口称弥陀名号」;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专」;「不乱」即是「不杂乱」,不杂亦是「专」;是故善导和尚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谓之「念弥陀专复专」。故,不论何人,但能尽其形寿(若一日若七日之意,亦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之意),专念弥陀名号、愿生极乐世界者,即是乘佛愿力,已得往生,甚为易解易行,毫无别义玄义也。

3.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多以为命终之时,必须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颠倒,方能感得弥陀现前,接引往生。而不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现前」,所谓「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也。盖「平生专持佛名故,临终佛必现前;因佛现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颠倒。」此两重因果,经文分明,祖释显然,若静心思维,则其义自现。


三、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曹魏朝三藏菩提流支奉 诏译

……又舍利弗,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舍利弗,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此经中【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21字,亦见于六朝襄阳石经《佛说阿弥陀经》,足以证明是佛金口亲说,非后人注解。删经文者当堕地狱)


四、《佛说阿弥陀经》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两译对照


《佛说阿弥陀经 》(鸠摩罗什译)·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玄奘大师 译)
————————————————————————————————————
舍利弗 · 又舍利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 · 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执持名号 · 闻已思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
一心不乱 · 系念不乱
其人 ·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临命终时 · 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 · 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
现在其前 · 前后围绕.来住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即舍命已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 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意译法(依梵文采佛理意义翻译的方法)
特点:(1)不省略原梵文经文;
(2)顺中国人好略习性;
(3)文法修饰,合中文文法
直译法(依梵文采逐句直接翻译的方法)
特点:(1)不省略原梵文经文;
(2)不顺中国人好略习性;
(3)文法不修饰,合梵文文法


五、经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其它译文

1. 梵文汉译(玄奘)--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

2. 梵文英译(穆勒)--众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得生彼国。

3. 梵文日译(中村元)--不得仅以微小善行,往生无量寿如来佛国。

4. 藏文日译(寺本婉雅)--不得以少量善根,往生彼世尊无量寿如来国。


六、祖师诠释

(一) 法然上人《阿弥陀经释》言:

1. 「小善」者,谓不足为往生因,诸小善根也。而大小义,异说纷纭,今依善导,即以杂善名为小善,专念佛名名为大善。

2.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者,是乃指念佛行者也。此文虽曰,善男善女,意兼恶人,是故善导(观念法门)释此文云:「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能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即得往生。」

3. 「执持名号」者:此正修念佛也。

4. 「若一日乃至七日」者:修念佛三昧时节之延促也。文虽但举一日七日,意兼一生乃至十声一声等,是故善导(观念法门)释此文云:「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以此案之,今此经意,非但明于善人一日七日往生,亦兼明于十恶轻罪、破戒次罪、五逆重罪之人往生也。

5. 「一心不乱」者:修念佛时,心不散乱,至诚信心,专念佛名,是即往生之修因也。

(二) 法然上人《逆修说法》言:

行者命欲终时,疾苦逼身,必起境界、自体、当生三种爱心。尔时,阿弥陀如来放大光明,现行者前;行者既见未曾有事,专心归敬,更无他念。

又,佛之慈悲加佑行者,由之,妄念忽止,正念安静。是故《称赞净土经》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即得往生,住不退转。」《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令心不乱」与「心不颠倒」,此即「令住正念」之义也。

明知:「非临终正念故有来迎,由来迎故临终正念」也。凡平生之时已成往生行业之人,临终必得圣众来迎;已得来迎之时,即由佛力住正念也。

然今时行者,多不辨其旨,于寻常行懒惰不营,至临终时俄祈正念,是僻见也。行者能得此旨,于寻常行业,不起怯弱心,此是行业至要。

(三) 法然上人《覆秀实书》言:

真有愿生之志,不疑弥陀本愿而念佛者,临终无颠倒之事也;其故者:佛之来迎,正为临终正念故也。不知此理之人,皆以为临终正念念佛时,佛即来迎;此既不信佛愿,亦不知经文也。《称赞净土经》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平时常念佛故,临终佛必来迎;见佛现前,即住正念。

然而,以为平生念佛徒然,唯无理祈求临终正念之人,甚为谬误之事也。是故,信弥陀本愿之人,不可先有怀疑临终之心,唯应更至心于日常之念佛。何时佛愿唯誓迎接临终方念佛之人乎?临终念佛往生之人,乃是日常既无往生之愿,亦不念佛之造罪恶人,临终始遇善知识之劝导,念佛而往生,《观经》已言之。本来念佛之人,不别作临终之准备;应思佛之来迎一定故,临终正念亦是一定也。

(四) 道镜大师、善道大师《念佛镜》言:

问曰:准《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未知何者是少善根,何者是多善根?

答曰:如来八万四千法门,若望念佛法门,自余杂善总是少善根,唯有念佛一门,是多善根多福德。何以得知?准《观经》中,下品下生人,十念成就,即生净土,一声念佛,定得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既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明知还得八十亿劫微妙功德,故知念佛一法即是多善根。

又自余杂善是自力,修行之者,多劫乃成;念佛修道,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疾则一日,迟则七日,便生净土,住不退地。故《阿弥陀经》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故知念佛一法即是多善根、多福德。

(五) 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言:

如来欲明持名功德,先贬余善为少善根:所谓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礼诵、坐禅、忏念、苦行,一切福业,若无正信,回向愿求,皆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决定往生,即知称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昔作此解,人尚迟疑,近得襄阳石碑经本,文理冥符,始怀深信,彼云:「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缘。」

(六) 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又言:

问:四字名号,凡下常闻,有何胜能超众善?

答:佛身非相,果德深高,不立嘉名,莫彰妙体,十方三世,皆有异名。况我弥陀,以名接物!是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七)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言:

极乐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言佛便周;一切功德,言佛便周。
弥陀万德之名,无一愿不包罗,无一行不体备,无一佛不贯彻。
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
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
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余。
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八) 藕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言: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九) 观彻大师《阿弥陀经合赞》言: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因前称佛,罪灭障除,净业内熏,慈光外摄,脱苦得乐,一刹那间。《赞》曰:「临终圣众持花现,身心踊跃坐金莲,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十) 藕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言:

问:临终佛现,宁保非魔?

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见佛,已是相应。况临终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十一)元照大师《观经疏》言:

问曰:或有人云:「临终见佛菩萨,放光持台,天乐异香,来迎往生,并是魔事。」此说如何?

答曰:有依《首楞严经》修习三昧,或发动阴魔;有依《摩诃衍论》修习三昧,或发动外魔(谓天魔也);有依《止观论》修习三昧,或发动时魅。此等并是修禅定人,约其自力先有魔种,被定击发故现此事。傥能明识,各用对治,即能除遣。若作圣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则发魔事)。

今约所修念佛三昧,乃凭佛力,如近帝王,无敢干犯。盖由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力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有如是等不可思议功德之力,岂不能护持念佛之人,至临终时令无障碍耶!若不为护持者,则慈悲力何在?若不能除魔障者,智慧力、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降魔力复何在耶?若不能鉴察被魔为障者,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复何在耶?

《经》(观经)云:「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谓念佛,临终被魔障者,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复何在耶?

况念佛人,临终感相,出自众经,皆是佛言,何得贬为魔境乎!今为决破邪疑,当生正信。


(十二)黄念祖:信愿持名之功德不可思议

 承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何以临终一念亦得往生?此问切要。盖信愿持名之功德,超情离见,不可思议。正如蕅益大师所示:“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盖直指称名即是多善根多福德。蕅师所示,正与古经相符。六朝襄阳石经于“一心不乱”下,尚有二十一字,文为“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古灵芝、大估诸师皆尊石经。幽溪大师更谓今经讹脱,读经者应补入此二十一字。若补入此二十一字,则《阿弥陀经》与《大经》之十念必生,《观经》之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往生,《宝王论》之临终一念得生,均一味无殊矣。

 称名妙法,以佛果德作我因心,故我因心顿显果德。蕅益大师谓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一念亦得往生。夏师云:“念佛即是自心现。”古云:“一声佛号一声心。”盖信愿称名时,即是当人妙明真心显现之时,故其功德微妙难思。莲池大师谓《观经》临终十念得生,因念者顿契理一心故,故必得往生也。至于近世念佛者多,而往生者罕睹,皆以信愿有缺故。蕅益大师曰:“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净土十劝

劝君一,长时念佛须真实,归依佛语莫生疑,制护心猿无放逸。
劝君二,唯思念佛无余事,澄心决定愿西方,临终自见如来至。
劝君三,念佛先须断爱贪,临终心净见如来,似月清光照碧潭。
劝君四,莫令念佛心移忘,临终极乐宝华迎,观音势至俱来至。
劝君五,莫辞念佛多辛苦,思惟长劫生死轮,更向何人求出路?
劝君六,念佛时中恒相续,假使不念顺凡情,何日得离生死狱?
劝君七,念佛莫令三业失,专专敬礼愿西方,去见弥陀无上日。
劝君八,教修念佛牟尼法,应须遵奉本师言,命尽得往弥陀刹。
劝君九,念佛真心为上首,临终化佛共来迎,七宝莲华随愿诱。
劝君十,念佛常须戒乘急,思量业海苦轮深,生死无常悔难及。


业力相牵入娑婆,几人醒悟出网罗。
净心始可登觉岸,开口只宜念弥陀。
佛号万千犹恨少,俗缘半句已嫌多。
念佛做事两无碍,智慧光中自在活。


《望江南·净土词》(十二首)
白云法师 撰
西方好 随念即超群 一点灵光随落日 万端尘事付浮云 人世自纷纷
凝望处 决定去栖神 金地经行光里步 玉楼宴坐定中身 方好任天真

西方好 琼树耸高空 弥覆七重珠宝网 庄严百亿妙华宫 宫里众天童
金地上 栏循绕重重 华雨飘飘香散漫 乐音寥亮鼓清风 闻者乐无穷

西方好 七宝甃成池 四色好花敷菡萏 八功德水泛清漪 除渴又除饥
池岸上 楼殿势飞翚 碧玉雕栏填玛瑙 黄金危栋闲玻璃 随处发光辉

西方好 群鸟发音声 华下和鸣歌六度 光中哀雅赞三乘 闻者悟无生
三恶道 犹自不知名 皆是佛慈亲变化 欲宣法语警迷情 心地顿圆明

西方好 清旦供尤佳 缥缈仙云随宝仗 轻盈衣祴贮天花 十万去非赊
诸佛土 随念遍河沙 莲掌抚摩亲授记 潮音清妙响频伽 时至即还家

西方好 我佛大慈悲 但具三心圆十念 即登九品越三祇 神力不思议
临报尽 接引定无疑 普愿众生同系念 金台天乐共迎时 弹指到莲池

娑婆苦 长劫受轮回 不断苦因离火宅 只随业报入胞胎 辜负这灵台
朝又暮 寒暑急相催 一个幻身能几日 百般机巧衮尘埃 何得出头来

娑婆苦 身世一浮萍 蚊蚋睫中争小利 锅牛角上窃虚名 一点气难平
人我盛 日夜长无明 地狱争头成队入 西方无个肯修行 空死复空生

娑婆苦 情念骤如风 六贼村中无暂息 四蛇箧内更相攻 谁是主人翁
无慧力 爱网转关笼 一向四楞但担地 不思两脚无梢空 前路更忽忽

娑婆苦 生老病无常 九窍腥臊流秽污 一包脓血贮皮囊 争弱又争强
随妄想 耽欲更荒唐 念佛看经云著相 破斋毁戒却无妨 只恐有阎王

娑婆苦 终日走尘寰 不觉年光随逝水 那堪白发换朱颜 六趣任循环
今与古 谁肯死前闲 危脆利名才入手 虚华财色便追攀 荣辱片时间

娑婆苦 光景急如流 宠辱悲欢何日了 是非人我几时休 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 水面一浮沤 纵使英雄功盖世 只留白骨掩荒邱 何似早回头



净土修行 http://www.ygjtxx.com/
高僧大德 http://www.xynf.com/12.htm
印祖专辑 http://www.lzgh.org/ygds/
印光大师 http://www.jingtu.org/ygds
印祖文钞 http://www.buddhism.com.cn/ygfs/
印祖全集 http://a.bonze.cn/wlsjwz/yzwc/index.htm
印祖文集 http://www.dizang.org/wj/yg/index.htm
印祖专题 http://www.nmamtf.cn/list.php?fid=13
著作下载 http://www.dizang.org/down/xz/p01.htm

东林寺 http://www.donglin.org
大悲寺 http://www.jietuozhilu.net
弘化社 http://www.honghuashe.com
弘愿寺 http://www.hongyuansi.org
指归净土 http://www.nmwlgrl.cn
净土经典 http://a.bonze.cn
净土专页 http://www.jingtu.org
净土导航 http://www.jt8421.com
净土资料 http://www.pureland.info
净土文本 http://www.txt7.com.cn/jingtu/
净土典籍 http://www.zhibeifw.com/jingtu.htm
净土文集 http://www.dizang.org/bk/jt/index.htm
净土著作 http://www.fofaseng.cn/article_15.htm
净土修学 http://www.fowg.cn/fjzy/List/List_159.html
净土专集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2Dread/004/

净修丛林 http://www.jxcl.org/
信愿念佛 http://www.xynf.com
觉海慈航 http://www.amtfamtf.net/
教育在线 http://www.nmamtf.cn
蜀中净土 http://www.szjt.org/
回家 http://www.huijia.com
呼唤 http://www.huhuan.net
净土教育 http://www.amtb.cn
佛陀教育 http://www.buddedu.com
因果教育 http://www.amtfweb.org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成人之美的功德

佛眼觀人生—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5.成人之善,成人之美

[日期:2011-03-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皇法師 [字體:大 中 小]
  5.成人之善,成人之美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

  ——禪語人生

  我們這個世間人,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容不得人,看到別人有好處,自己心裏就很難過。你發心學佛,你周圍的這些人,看到你想學好,心裏很難受,想方法障礙你,想方法陷害你,這個事情很普遍,到處都是。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心裏就嫉妒、難過,這個毛病是眾生無量劫以來都有的,不要教的,與生俱來的。

  我們一般凡夫,最嚴重的習氣就是嫉妒!嫉妒會引起嗔恚,嗔恚是墮地獄的業因,這是我們要覺悟的!佛法教給我們隨喜功德,隨喜功德是對治嫉妒的,懂得隨喜功德,懂得成人之美,就能把嫉妒的障礙打掉。一定要懂得隨喜功德!隨喜是什么?是成人之善,成人之美。看到人家做好事,我們生歡喜心,不但生歡喜心,我們還要盡心盡力地幫助他,這就是隨喜。諸位要曉得,我有能力,我幫助他;我沒有能力,我生歡喜心,他有多大功德,我得多大功德。他修那個功德好辛苦,我得來毫不費力,這個要有智慧!現在世間人心量很小,我們要示現大心量;現在世間人都不能包容,我們要表現能包容,我們要做好樣子給人看!

  淨空法師《淨空法師開示》

  與人為善,就是對任何一個人,我們都要用善心去關心他,不要動不動就用嗔心。我們要把每一個人,都作為修行中的善緣,要珍惜、愛惜他,要成人之美。也就是說,我們學佛的居士,要經常贊揚人家的優點,不要成天說人家的缺點。當人家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誠心去幫助他們。要把人家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還重一些,盡可能去幫助他,這樣才是在扶持正法。

  海空法師《覺源》

  人的差異性,有來自先天的業力,及後天的努力與學習。一般人基於此差別的大小,再加上自己自私的角度給予批判,就益發的更不平衡了。其實,以佛法的觀點,這種種的不同、相異、對立,卻極為公平。因為,眾生一切的身、心、環境,皆取決於自己的業力。我們要突破意識的觀念,就要放下錯誤的標准,因為,每個人都會為自己訂出一個范圍,跟自己看法不同的就是敵人,而加以排斥。這都是由意識造成我們內心的一種主觀,如果不能突破,就會一直生活在意識的阻礙裏而痛苦不堪。

  而當了解了這個道理,你就再也不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憤世嫉俗了。那么,爭執中,如一方能夠將沖動忍耐一下,那么必能有一番新的境界,明天也會比較好。

  就像夫妻吵架時,有一方能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說:“我尊重你!而且我並不想改變你。”這樣,想吵也吵不起來了。

  哲學家也告訴我們:“不要讓你今天的無知,增加你明天的後悔。”

  遇到什么事,先訓練自己不要馬上生氣,後悔自然減少。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六字大明咒(二)

轉載自:開開運指南

http://hkluck.com/kn/b04-02.php

嗡 嘛 呢 唄 咪 吽
拼音:om-ma-ni-pad-me-hum
廣東話拼音:晏 孖 呢 啤 咩 空

梵 語 , 意 為 「 皈 依 蓮 華 上 之 摩 尼 珠 」 。

此 是 西 藏 佛 教 徒 像 蓮 華 手 菩 薩 ( 觀 世 音 ) 祈 求 未 來 往 生 極 樂 之 時
所 唱 之 六 字 明 咒 。 西 藏 佛 教 徒 相 信 此 菩 薩 在 極 樂 世 界 之 蓮 臺 救 濟 祈 禱 者 , 另 出 離 生 死 , 故 不 分 僧 俗 , 盛 行 口 唱 此 明 咒 。

相 傳 約 西 元 四 世 紀 , 西 藏 一 贊 王 曾 由 天 上 得 四 寶 , 六 字 明 咒 便 為 其 一 。 此 六 字 被 讚 稱 為 智 慧 、 解 脫 、 救 濟 、 快 樂 之 本 源 , 若 唱 念 此 六 字 , 可 分 別 免 去 流 轉 輪 迴 於 天 界 、 修 羅 、 人 間 、 畜 生 、 餓 鬼 、 地 獄 等 六 道 之 苦 。 又 有 描 繪 顏 色 者 , 以 白 、 青 、 黃 、 綠 、 紅 、 黑 六 色 配 合 六 道 , 分 別 表 示 六 字 明 咒 。 「 嗡 」 表 天 道 , 「 嘛 」 表 阿 修 羅 道 , 「 呢 」 表 人 道 , 「 唄 」 表 畜 牲 道 , 「 咪 」 表 鬼 道 , 「 吽 」 表 地 獄 道 。

以 淨 化 惡 業 、 惡 習 及 障 礙 而 脫 離 輪 迴 之 苦 , 走 向 六 成 就 悉 地 。 此 完 美 之 咒 語 極 為 寶 貴 , 只 要 有 一 次 以 清 淨 、 恭 敬 的 心 聽 到 此 咒 , 即 可 令 修 行 人 不 會 退 心 , 如 服 少 金 剛 , 決 定 不 消 , 終 必 成 就 無 上 菩 提 。 如 果 任 何 動 物 或 是 昆 蟲 在 死 前 聽 到 此 咒 , 則 於 死 後 即 可 脫 離 三 惡 道 並 修 持 佛 法 。 只 要 想 著 六 字 大 明 咒 , 即 能 將 無 始 以 來 所 積 聚 的 一 切 罪 惡 、 業 障 消 除 , 可 往 生 極 樂 世 界 , 只 要 接 觸 此 咒 的 字 , 即 是 接 受 無 量 佛 菩 薩 的 灌 頂 。

又 曰 不 單 口 唱 此 明 咒 始 有 功 德 , 即 著 於 身 、 持 於 手 、 蒙 於 家 , 亦
得 解 脫 生 死 之 因 。 西 藏 多 書 此 明 咒 於 長 布 片 , 藏 於 經 筒 , 稱 為 法 輪 ; 一 般 以 手 轉 , 或 一 風 車 、 水 車 之 力 轉 之 , 稱 為 轉 法 輪 , 可 了 脫 生 死 輪 迴 之 苦 。 亦 有 書 於 旗 旆 , 飄 揚 空 中 , 或 見 於 碑 者 。

此 咒 利 益 能 ﹔ 一 降 魔 , 二 治 病 , 三 免 劫 , 四 各 種 成 就 , 五 去 障 , 六 登 佛 位 , 即 得 定 開 慧 是 也 。 此 咒 雖 只 六 個 字 , 而 光 大 圓 明 , 妙 用 無 盡 , 故 名 六 字 大 明 咒 。 此 法 威 德 無 上 , 為 密 部 極 重 要 之 法 。

ॐ मणि पद्मे हूँ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衣物捐贈

      
   香港仔家品店
  香港仔東勝道8號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正 至 晚上八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八時正
  (電話:2873-4666)
    
 
 
[返回頁頂]          
        


   灣仔家品店
  香港灣仔活道三十一號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2572-2879)

[返回頁頂]          
 
 


  灣仔軒尼詩道家品店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37號聯和大廈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三十分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三十分
  (電話:2836-6246)
 

[返回頁頂]  


   赤柱家品店
  香港赤柱大街98號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正 至 晚上六時三十分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公眾假期                    上午九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3197-0070)

[返回頁頂]          

   大坑東家品店
  九龍大坑東龍珠街一號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2784-0689)

[返回頁頂]          

   天后家品店
  香港銅鑼灣永興街29號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一時正 至 晚上七時三十分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三十分
  (電話:2887-5577)

[返回頁頂]          

   油麻地家品店
  九龍油麻地石壁道一號A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2332-4448)

[返回頁頂]          

   漁灣家品店
  香港柴灣漁灣村漁安樓地下29至30號舖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2558-8655)

[返回頁頂]          

   旺角家品店
  九龍旺角上海街433號興華中心地下一號舖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3422-3205)

[返回頁頂]          

   觀塘家品店
  九龍觀塘花園大廈喜鵲樓地下233及237號舖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2331-2577)

[返回頁頂]          

   沙田家品店 
  新界沙田乙明村明耀樓地下70-72號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七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七時正
  (電話:2636-6113)

[返回頁頂]          

   南昌家品店 
  南昌西鐵站3-4號鋪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一時三十分 至 晚上八時正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 七時正
  (電話:2387-4933)

[返回頁頂]          

   屯門家品店 
  新界屯門置樂花園41-42號舖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九時三十分 至 晚上六時三十分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六時三十分
  (電話:2618-2241)

[返回頁頂]          
 
         

   西環家品店
  香港西環堅尼地城士美菲路12 F-12G 文光閣地下A2鋪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三十分 至 晚上八時三十分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八時三十分
  (電話:2974-0882)

[返回頁頂]          

   筲箕灣家品店
  筲箕灣東大街139號東康樓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九時三十分 至 晚上八時三十分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八時三十分
  (電話:2535-8113)
 
 
[返回頁頂]          
 


   北角家品店
  北角英皇道379-381號褔英大廈地下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九時三十分 至 晚上八時三十分
星期日                 下午二時正 至 晚上八時三十分
  (電話:2570-0138)
                                                                                                                           
澳門家品店
  澳門巴波沙大馬路S/N新城市花園第9座萬勝閣地下CF
  營業時間:
星期一 至 星期六            上午十時正 至 晚上上七時正 
星期日                      休息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簡介

救世軍自60年代起已開始回收可循環物資,每年回收衣物用品超過2,000噸,一方面鼓勵市民善用資源,另方面把收集所得的物資,部分贈予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如獨居長者、露宿者、釋囚及領綜援人士等,去年受惠人數超過10,000人;部分透過轄下港九新界共17間的家品店,以廉宜價錢售予市民大眾,收入所得用於其他未受政府資助的社會服務,以及中國內地的扶貧項目等。「循環再用計劃」既能教育市民珍惜資源,又可以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一群,去年我們與超過300個間機構合作推動回收運動,另港九新界各區有超過200個回收點,並為民政事務總署管理「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深得政府及市民大眾的認同及支持。

 


捐贈物品須知

1. 收集物品種類

包括新舊衣物、性能良好的家庭電器、辦公室文儀器材(如電腦、顯示屏、打印機、影印機、傳真機等)、禮品、手袋、鞋、玩具、書籍、節日裝飾用品 (如聖誕節、春節)、正版電腦軟件及影音光碟等。

註: 捐贈電器須操作正常、結構完整及配件齊備。

2. 不接收物品種類

傢俬、藥物、殘舊、不潔淨或操作有問題物品、曾使用的廚房碗碟、毛巾、內衣等。

3. 捐贈衣物安排

市民可把衣物交到救世軍任何一間家品店,或救世軍於各區擺放的回收箱。如捐贈物品數量龐大,或屬大型物件如雪櫃、電視、洗衣機、鋼琴等,可安排免費上門回收.由於資源所限,請早一至兩星期通知,以便人手安排。(唐樓恕不上樓回收)

佛理解虛偽

虛偽和驕傲的人 為的是「我執」o


常常虛偽和驕傲, 業報在三惡道o




虛偽 – 騙人騙己, 冇朋友, 冇信用, 事業于迥。


驕傲 – 人緣差, 波折多。




虛偽和驕傲是不好o

虛偽和驕傲, 得人驚!


虛偽 – 食左你都不知。


驕傲 –不可一世, 目中冇人。


-------------------------------------------------------------------------------------------------------


A]虛偽 – 佛教稱「覆藏」


屬於「心所」的「小隨煩惱」:有忿、恨、惱、嫉、慳、諂、誑、害、憍、覆。


「第六意識」與「小隨煩惱」相應,但前五識、第七識、第八識則與它完全不相應,而且各別生起,不能同時生起,有局限性。


 


惠能大師在廣州法性寺說:「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見性時,就看到魔性是想去覆藏、欺誤、迷住佛性的,它是妄心的派生,亦是真如心[佛性]的顛倒起用。而佛性卻能揭露、降伏魔性。所以佛性又叫自性,就是心最根本的性質;也就是禪宗最愛講的「本來面目」。

  佛性是能揭露,並覺悟,乃至滅度那「顛倒、虛妄、欺誤、傷毀、苦」的魔性,所以又說這「覺」(佛)的性質是:「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而「真我」之性,亦稱:「自性」。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禍福相依

禍福相依

  道德經曰:「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意思是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甚至是受到傷害,其實不完全是壞事,其中也有好的一面,最簡單的例子是「失敗乃成功之母」。另一方面,當你成功的時候,其實也有不好的一面,因為一個人,如果成功,很容易由自信變成自大,從而產生驕傲;經驗主義有其優點,但其缺點是很容易令我們片面看問題,只聽一方面意見便下結論。這樣,挫折與失敗便會跟著而來,所以俗語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禍福相依在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其中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衰極必旺,旺極必衰。」另外,從「因果律」的角度去看,當你遇到挫折或傷害,是以前所欠的債,當你還了債,而你以前有做過好事,自然有收成。這樣,好的事情就會到來,所以達摩祖師教我們在生活中要持「報冤行,隨緣行」的心態。

  道理雖然很簡單,但當我們受到挫折時,受到傷害時的感受是不好過的。應如何面對?其中方法是:我們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現實,但我們可以改變對待事物的心態。例如,地震發生了,許多人受到傷害,事實是不能改變的,但我們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呢?這個主動權則在於我們,是被悲傷的感情牽著我們走呢?還是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呢?若我們整天沉迷在悲痛的情緒中,於事無補,可能更壞;若我們能從中反省、檢查因由,誠心懺悔……若能為社會,為眾生廣發善願,誠心善行,那麼,壞事就會變成好事。所以永嘉禪師說:「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一句話「事在人為」。

  怎樣才能防止禍之產生而令福降臨呢?道理很簡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日子一到,一切都報。」靜觀世事,屢見不鮮。所以,我們勸人不要做損人不利己,以及損人利己之事,要做利己利人的事。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很容易被慣性所蒙蔽。當我們成功了,自然就會滿懷信心,驕傲自大。所以,要防止失敗,務必培養警覺性、危機意識。只有警覺性和危機感才能令我們保持謙虛的態度,謹慎的態度。所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是防止禍害的良方。

  細閱一下我們自己與我們的企業,有哪些是由禍而變福呢?又有哪些由福又向禍的方向移動呢?其中較為明顯的是我們賴以成功的結構:垂直綜合,因為我們有了垂直綜合一條龍的結構,令我們能不分彼此,團結一致,大大地提高了戰鬥力和競爭力。因為一加一不只等於二,所以我們取得了比想像中大的成功。但是時至今日,我們有些公司、有些部門沒有繼續發揚「垂直綜合一條龍」的優勢;沒有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補缺點、互補優勢的原則;沒有堅持每人多走一步、改善由自己做起的原則;反而是互相依賴、互食老本;認為底子豐厚,走慢一步也死不了的心態;令到我們由優勢變成劣勢,由領先而變為落後,令我們的對手在某些領域超越了我們。

  另一例子,就是ISO9000 ,我們的企業由於引入了ISO9000,令我們能夠更加地規範化、系統化,從而減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品牌,從而獲得了飛躍,上了一個台階。時至今日,ISO9000是否對我們屬下的每間公司,每個部門都產生正面的效益,那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是否會流於形式主義而令我們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更嚴重者是誤導我們以為持有成功的工具,產生麻痺大意。可幸者我們的制度還存在:自負盈虧、獨立核算提醒了我們,令我們不致於一沉不起,旭日文化中堅持的企業精神是效果主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但願我們能保持不斷改善,改善由自己做起的優良傳統,我們這樣才能從挫折中成長,從失敗中取得勝利。


回頭是岸

  佛教禪宗利害的招式其中有:「一棒到底」、「當下即是」、「回頭是岸」和「平常心是道」,今天,在這裏介紹一下「回頭是岸」這一重要和利害的招式。

  佛教徒的最終目的是成佛,成為覺悟的人;不只自己能是一個覺悟的人,並且能幫助別人成為覺悟的人。當這種事業達到圓滿階段時,稱為「覺滿」。「自覺」、「覺他」,「覺滿」便是佛。在學習成佛的過程中,其中主要的一個過程是學習菩薩行,也就是學習「覺悟的有情」行為。而佛經中比喻,眾生就像是在此岸,而成佛就好像是彼岸;眾生要成佛,就好像由此岸到彼岸一樣。而眾生成佛本來就有無數的方法,稱之為「八萬四千」法門,而主要的方法有六種,稱之為「六波羅密」,也就是六種到彼岸的方法,其中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這就是此岸、彼岸的典故。

  本來方法是很簡單、很直接,但由於眾生天生有其反叛性,因此捨去「六波羅密」,而另創其他方法,並認為佛經中說有「八萬四千」法門,所以我們自創的方法也沒有不對呀!說得不錯,但「六波羅密」之外,成就之人是有,但數量是少之又少。為了幫助這些另闢道路的人,禪宗便應機開創了「回頭是岸」的法門,也就是當我們用一種方法要達到目的,但長期間行不通時,我們是否可選用另一種方法,甚至是與我們完全相反的方法呢?大家都要到彼岸,如果沒辦法到達「彼岸」,回頭也是「岸」呀!最低限度不要在河中「淹死」!

  使用這種方法、這種思維的人,令很多本來無法解決問題的人,找到了解決的方法;所以在禪門中稱之為「回頭是岸」並且推廣到現實生活中也很靈驗;「回頭是岸」便這樣留傳下來了。

  關於「回頭是岸」的案例在禪門中還有很多,在這裏提供二個與大家分享。

  其一是:

  「不向空門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這是形容一隻蒼蠅,為了飛出屋外,不知道有門可以出到屋外,卻拼命地往「紙窗」裏鑽,到底甚麼時候才能鑽穿「紙做的窗」呢?那就不知道了。

  其二是:

  「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信從前被眼瞞。」

  這一則也是以蒼蠅為例,為了貪求戶外的光而拼命鑽窗門的紙,但始終沒辦法通過,忽然發覺,我是由甚麼地方來的呀?不妨往飛來的原路看一看,結果解決了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反思」、「反省」、「自省」的方法,而這種方法也是令我們改正錯誤,走向光明的重要方法。

  而在科學思維中,其中一派是「反向思維」和「逆向思維」。這派的學說認為,人類大多是羊群心理,如果大多數人不問理由地相信一種事物,那就會很危險了。在投資學中,認為這是抽身而出的時候了;雖然是不容易做到,但發大財、成大事,往往是很管用的。
作者:楊釗
轉載自:香港佛教494期,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494/494_12.html
〔首頁〕 〔前頁〕
香港佛教聯合會
香港灣仔駱克道338號
電話 : 2574 9371

〔E-mail address電郵地址〕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陰德例子

《迷悟之間》
陰 德
什麼是陰德?行善為人所知是陽善,為善不為人知就是陰德。陰德就是無所求的成就好事;陰德就是面對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視,心不罣礙;陰德就如《趙氏孤兒》裡捨身救趙武的公孫杵臼,以及犧牲親生兒子的程嬰,他們扶忠除奸不求回饋的陰德,令人稱揚。

古人的「憐蛾不點燈,為鼠常留飯」是積陰德;分粥賑饑是積陰德;築橋鋪路、鑿井引水、點燈施茶、捐棺義葬、急難救助是積陰德;功成不居、不稱己善、不揚人過更是陰德;見人危急,勇於搭救;甚至隨手撿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陰德;乃至於給人喜悅的面容,令鬱悶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用心,讓領導者安心、同事們歡心,都是積陰德。

積陰德是「給人」,但不為人所知,是「為人」但不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相功德。如寺院裡,以「無名氏」作功德者,他們都希望成為無相的陰德;佛世時比丘的忍苦護鵝;隋朝智舜的割耳救雉;孫叔敖埋蛇去害;梁武帝頒令禁屠之詔;阿育王立碑明令保護動物;美國林肯總統解放黑奴;晉朝僧群的護鴨絕飲等,都是與樂拔苦的陰德。......轉載自yahoo 知識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陽善易爲,陰德難積

無極瑤池金母洪慈普渡救劫真經
作善,欲與人知,謂之陽善;
為善,不求人見,謂之陰德。
勸人為陽善易;
勉人為陰德難。
陰德者,福之基也。基固,而福自降。
陽善者,福之墉也。墉薄,而福不久。
 
【節義詮釋】
  每行一善舉,皆希望別人知悉、知曉,或有蓄意沽名釣譽,博取佳評者,這概稱為顯明或表面之行善,名為「陽善」。
    反之,若默默行善積德,本自性流露,隨各種因緣之方便,無所為而為,如道德經載:「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廣德若不足」,實際而行,卻不希盼人知、人曉,暗藏隱密的這種好德性,這便是所謂之「陰功、陰騭、陰德」。
    人之為善,縱然非一定皆有沽名釣譽、博取佳評的動機,但卻常願顯露為人所知之常情,故勸人為顯明人見,甚至刻名留字,或虛榮心作祟等而為之陽善較易。
    反之,有以上之存心者,本已難行陰德之善,況又懷疑默默之行,人既不如,鬼神又是否知?或行善恐被埋沒,或被私吞等,故勉勵人無所為而為,默默行善修身,積功累德之事困難。
    陰德行為之人,乃蒙天眷賜福遠禍之基礎。如建築之物,基礎愈穩固,則相對的愈能承載愈高、愈大之建築物,行陰德之人,所獲之福報亦如此義。
    反之,陽善者,固非無功,但其動心、動機、動念之間,功過同時相形,立即互相砥消,有所為而為,如同交易,故福德之感應自甚微,如牆之某面,只承其部份,但其因厚度薄,終不若基礎之穩固與承載,故其福亦不久,隨因果報應而消失。
【真諦論證】
  善德一事,隨機隨緣,方便行持,無有執著之心相,無所為而為,這不假意者,便是直接自性起用,道心發出、天性流露,若用以布施,則如佛經云:「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故知若有所施,蓄意人知或求福報,福報雖有,卻有限,既著人知、報相,感應亦微矣!
    人有理性、良知,為默默之善,則理性充,性光隨,而呈瑞靄禎祥之光、炁。又良知所知,心安理得。人身又有三尸神,善惡亦能自呈感應,況天地有職司,如三臺北斗神君、值月、值日、值時等功曹與遍滿虛空界及四週之靈氣,以及一切神聖仙佛,自然無邊感應。如此,則動念萌心,內外感應昭然,豈必陽善而為,而昧陰德之功哉!
    太上云:「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真是深覺大道之尊貴,使貪婪之人,生沾沽之心,若破其名相,則真仁義方顯明,因智慧之名,而有大虛偽巧詐之者,起而仿效之。
    經云:「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與諺之:「執功執德,反為無功無德」,於理昭然矣!
    德分有為之福德、陽德及無為之功德、陰德,福則亦有入世之洪福與出世之清福,德與福感應正亦如是。
【字辭註解】
陽善=顯明於外為人所知,或表面化之善事、善舉。
陰德=無形中發自內心純正動機,或無所求,或隨時方便之天性自然流露等不求人知以估名釣譽,或真心而不求報之心德、口德、行德等無形善德、善舉。
基=基礎,凡事或物之根本奠定處。
墉=音(庸),意指小城、牆壁等浮現於外之結構、軀架。

問如何分善惡

請問如何明是非辨善惡?
明是非對一個人很重要,
分辨善惡對一個人何種事能否去做?

答:積善之事詳細來說,有真善假善,有端正之善與歪曲之善,有陰善陽善,有是善非善,有偏善正善,有半善滿善,有大小之善,難易之善等之分別,必須作進一步的瞭解,不然為善而不明理,往往就會產生自認是行善而其實是造孽的行為,枉費苦心,一點好處也沒有。將善惡的情況了解就能明是非。
轉載自yahoo 知識http://tw.m.yahoo.com/w/kplus/question?qid=1507122701861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