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只少有一個宿命,無論你信,或是不信,它是確實存在的。這就像地球是循一個軌跡圍繞著太陽行走,無論你信不信,一種特定的力(業力),一直影響著被動的你,-假設你不發覺這力的存在,也假設你不想對這力軌作出抵抗。
這命運運行之力,來自業力的其中一個影響,是你這一世的一個重要的力因,--你的性格。你的性格,大部份來自你的基因,然而你的基因又取決於誰是你的父母。誰是你的父母緣自你多生多世的所作所為。所以,業使你受報托生某父母,緣基因促成性格,性格影響你人生每一個細碎的決定,例如擇友,選科,入職,擇偶,搬遷等,終其一生。有人先好後差,這是惡性格假借短因緣而成短好的假像,循這軌跡往後走,終必走至家散,入囚,傷病,孤單之軌跡,這是所謂宿命。有人相反,先差後好,或先差後差,或先好後好,也循性格而進,循宿命而進。
以上所說,皆可因察宿命而改之。首先,察宿命,代表曾種善因,這善因或使你得慧眼善感,或誘使善神來提醒。當宿命一察,如大夢一醒,得改變軌跡而獲改一生之機會。
改宿命,可由改姓名,或改性格而成,也要知因果,種善因。這就是時空的扞擾。一個大的扞擾可把時空扭曲,可把原本的軌道推開。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耗損元氣的不善業
問:怎樣的情況下易耗氣﹖
鍾:一般人在行住坐臥中都是會耗損元氣的。要減低元氣 的耗損最重要的是要穩住氣,不要常常有情緒化的表現, 如果對人對事常以挑惕、不滿意的態度那就很容易散氣。 慾望太多、得失心太重、分別心太強這些都會耗氣,這也 是佛教說的五毒貪真疾曼疑。五毒會讓人的情緒大起大落 讓人五勞七傷。如果能對得失之間以平常心看待,能如金 剛經中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能降低人生命能量的 消耗。
舉例來說一店員每天面對許多不同的客戶,又要把貨品 推銷出去,要如何才能減低氣的耗損呢?要有無是非心、 無分別心。如果這店員看到這客人穿著不怎樣大概不會買 這就是有了分別心。如果看客人說話太挑惕就很生氣,這 念一動就散氣了。而在介紹產品時念頭一直在想「他會不 會買」、「怎樣要他買下來」,這些都耗氣。如果這店員 能以無分別心看待每一顧客,不要判斷這客人的居心是如 何,還是一樣盡力地介紹產品。客人沒購買離開了也不要 太放在心上。在沒有分別心的態度下做事就自在、自然、 心中自然會在溫和的力量,較能讓顧客安心、較能得到顧 客的信任,即使他這次沒有購買,但下次有恰當的時機下 他還是很有機會再來的。
要使自己達到無是非心無分別心的修養領要靠鍛練。透 過練氣可讓自己的能量增強、氣能凝聚,心能更穩定,日 常生活中就自然能減少氣的消耗。損耗降低儲存便相對地 增加,儲存增加氣能便增加,氣旺了做任何事都可更順遂 了。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
鍾:一般人在行住坐臥中都是會耗損元氣的。要減低元氣 的耗損最重要的是要穩住氣,不要常常有情緒化的表現, 如果對人對事常以挑惕、不滿意的態度那就很容易散氣。 慾望太多、得失心太重、分別心太強這些都會耗氣,這也 是佛教說的五毒貪真疾曼疑。五毒會讓人的情緒大起大落 讓人五勞七傷。如果能對得失之間以平常心看待,能如金 剛經中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能降低人生命能量的 消耗。
舉例來說一店員每天面對許多不同的客戶,又要把貨品 推銷出去,要如何才能減低氣的耗損呢?要有無是非心、 無分別心。如果這店員看到這客人穿著不怎樣大概不會買 這就是有了分別心。如果看客人說話太挑惕就很生氣,這 念一動就散氣了。而在介紹產品時念頭一直在想「他會不 會買」、「怎樣要他買下來」,這些都耗氣。如果這店員 能以無分別心看待每一顧客,不要判斷這客人的居心是如 何,還是一樣盡力地介紹產品。客人沒購買離開了也不要 太放在心上。在沒有分別心的態度下做事就自在、自然、 心中自然會在溫和的力量,較能讓顧客安心、較能得到顧 客的信任,即使他這次沒有購買,但下次有恰當的時機下 他還是很有機會再來的。
要使自己達到無是非心無分別心的修養領要靠鍛練。透 過練氣可讓自己的能量增強、氣能凝聚,心能更穩定,日 常生活中就自然能減少氣的消耗。損耗降低儲存便相對地 增加,儲存增加氣能便增加,氣旺了做任何事都可更順遂 了。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論氣場對環境的影響
惡業多種的人,身體會被一些壞氣場包圍,連帶把身邊的事物,親人,環境給破壞。所以,有些人,種花永遠枯萎,親人一接近就遭刑克,所屬物件容易損壞,破壞力甚大。如家中一入此類人等,六親被克,家業盡散。
相反,另一類人則被好的氣埸包圍,好生周邊環境,喜旺親人,家中一出此人,喜氣洋溢,小至家中植物茁壯成長,大至光耀家業,為大家的貴人。
要分清一個人是前者還是後者,有幾個方法:
第一,一個帶破壞力的人,會令身邊的人無故緊張,使其做事易生錯漏.
第二,這人必揮霍至親的金錢。
第三,一近此人,必得怪病,作伴侶更甚。
如一人帶貴,他會:
第一,他出現不會使你緊張不安。
第二,他常在經濟上與人分擔。
第三,他不多管閒事。
第四,和此人同遊,則獲他喜。
這些氣場之分別從業中得來。累世之善業所引,使善神圍護,不單其人運好心清,尙有餘力潤澤四方。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善神的氣埸圈稱為正能量,名子雖有異,實則同指生旺環境的力量。
而累世的惡業會引至魔力繞身,不單其人心煩氣躁,也構成一股破壞力,從科學角度看,就是帶負能量。
選伴侶,選朋友,不可不擦。
相反,另一類人則被好的氣埸包圍,好生周邊環境,喜旺親人,家中一出此人,喜氣洋溢,小至家中植物茁壯成長,大至光耀家業,為大家的貴人。
要分清一個人是前者還是後者,有幾個方法:
第一,一個帶破壞力的人,會令身邊的人無故緊張,使其做事易生錯漏.
第二,這人必揮霍至親的金錢。
第三,一近此人,必得怪病,作伴侶更甚。
如一人帶貴,他會:
第一,他出現不會使你緊張不安。
第二,他常在經濟上與人分擔。
第三,他不多管閒事。
第四,和此人同遊,則獲他喜。
這些氣場之分別從業中得來。累世之善業所引,使善神圍護,不單其人運好心清,尙有餘力潤澤四方。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善神的氣埸圈稱為正能量,名子雖有異,實則同指生旺環境的力量。
而累世的惡業會引至魔力繞身,不單其人心煩氣躁,也構成一股破壞力,從科學角度看,就是帶負能量。
選伴侶,選朋友,不可不擦。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入楞伽經遮食肉品十六
我憶過去有王名師子奴。
食種種肉愛著肉味。次第乃至食於人肉。
因食人肉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皆悉捨離。
一切臣民國土聚落即便謀反共斷其命。以食肉者有如是過。
是故不應食一切肉。復次大慧。
自在天王化身為鴿。釋提桓因是諸天主。
因於過去食肉習氣。化身作鷹驚逐此鴿。鴿來投我。
我於爾時。作尸毘王。憐愍眾生更相食噉。
稱己身肉與鷹代鴿。
割肉不足身上秤上受大苦惱。大慧。如是無量世來食肉熏習。
自身他身有如是過。何況無愧常食肉者。
大慧。復有餘王不食肉者。
乘馬遊戲為馬驚波牽入深山。失於侍從不知歸路。
不食肉故師子虎狼見無害心。
與雌師子共行欲事。乃至生子斑足王等。
以過去世食肉熏習。及作人王亦常食肉。
在七家村多樂食肉。食肉太過遂食人肉。
生諸男女盡為羅剎。大慧。
食肉眾生依於過去食肉熏習。
多生羅剎師子虎狼豺豹貓狸鴟梟雕鷲鷹雞等中。
有命之類各自護身不令得便。受飢餓苦常生惡心念食他肉。
命終復墮惡道。受生人身難得。
何況當有得涅槃道。大慧當知。
食肉之人有如是等無量諸過。不食肉者即是無量功德之聚。大慧。
而諸凡夫不知如是食肉之過不食功德。
我今略說不聽食肉。大慧。若一切人不食肉者。
亦無有人殺害眾生。
由人食肉若無可食處處求買。為財利者殺以販賣。為買者殺。
是故買者與殺無異。是故食肉能障聖道。
大慧。食肉之人愛著肉味。
至無畜生乃食人肉。
何況獐鹿雉兔鵝鴈豬羊雞狗駝驢象馬龍蛇魚鱉。水陸有命得而不食。
由著肉味設諸方便殺害眾生。
造作種種罝羅機網。羅山罝地截河堰海。
遍諸水陸安置罟網機撥坑埳弓刀毒箭間無空處。
虛空地水種種眾生皆被殺害。為食肉故。大慧。
獵師屠兒食肉人等。惡心堅固能行不忍。
見諸眾生形體鮮肥膚肉充悅生食味心。
更相指示言是可噉。不生一念不忍之心。
是故我說食肉之人斷大慈種。
大慧。我觀世間無有是肉而非命者。
自己不殺不教人殺他不為殺。
不從命來而是肉者。無有是處。
若有是肉不從命出而是美食。我以何故不聽人食。
遍求世間無如是肉。是故我說食肉是罪。
斷如來種故不聽食。
大慧。我涅槃後於未來世法欲滅時。
於我法中有出家者。
剃除鬚髮自稱我是沙門釋子。披我袈裟癡如小兒。
自稱律師墮在二邊。種種虛妄覺觀亂心貪著肉味。
隨自心見說毘尼中言得食肉。
亦謗我言諸佛如來聽人食肉。亦說因制而聽食肉。
亦謗我言如來世尊亦自食肉。大慧。
我於象腋.央掘魔.涅槃.
大雲等一切修多羅中不聽食肉。亦不說肉入於食味。大慧。
我若聽諸聲聞弟子肉為食者。
我終不得口常讚歎修大慈悲行如實行者。
亦不讚歎屍陀林中頭陀行者。
亦不讚歎修行大乘住大乘者。亦不讚歎不食肉者。
我不自食不聽他食。是故我勸修菩薩行歎不食肉。
勸觀眾生應如一子。云何唱言我聽食肉。
我為弟子修三乘行者速得果故。
遮一切肉悉不聽食。云何說言我毘尼中聽人食肉。
又復說言如來餘修多羅中說三種肉聽人食者。
當知是人不解毘尼次第斷故唱言得食。何以故。大慧。肉有二種。一者他殺。
二者自死。以世人言有肉得食有不得者。
象馬龍蛇人鬼獼猴豬狗及牛。
言不得食餘者得食。屠兒不問得食不得。
一切盡殺處處衒賣。眾生無過橫被殺害。
是故我制他殺自死悉不得食。見聞疑者所謂他殺。
不見聞疑者所謂自死。是故大慧。
我毘尼中唱如是言。凡所有肉於一切沙門釋子皆不淨食。
污清淨命障聖道分無有方便而可得食。
若有說言佛毘尼中說三種肉為不聽食非為聽食。
當知是人堅住毘尼是不謗我。大慧。今此楞伽修多羅中。
一切時一切肉。亦無方便而可得食。是故大慧。
我遮食肉不為一人。現在未來一切不得。
是故大慧。若彼癡人自言律師。
言毘尼中聽人食肉。亦謗我言如來自食。
彼愚癡人成大罪障。
長夜墮於無利益處無聖人處不聞法處。亦不得見現在未來賢聖弟子。
況當得見諸佛如來。大慧。諸聲聞人常所應食。
米麵油蜜種種麻豆能生淨命。
非法貯畜非法受取。我說不淨尚不聽食。
何況聽食血肉不淨。大慧。
我諸聲聞辟支佛菩薩弟子食於法食。非食飲食何況如來。大慧。
諸佛如來法食法住非飲食身。非諸一切飲食住身。
離諸資生愛有求等。遠離一切煩惱習過。
善分別知心心智慧一切智一切見。
見諸眾生平等憐愍。是故大慧。
我見一切諸眾生等猶如一子。云何而聽以肉為食。
亦不隨喜。何況自食。大慧。
如是一切蔥韭蒜薤臭穢不淨能障聖道。亦障世間人天淨處。
何況諸佛淨土果報。
酒亦如是能障聖道能損善業能生諸過。是故大慧。
來聖道者酒肉蔥韭及蒜薤等能熏之味悉不應食。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大慧菩薩問 酒肉蔥韭蒜
佛言是不淨 一切不聽食
羅剎等食噉 非聖所食味
食者聖呵嘖 及惡名流布
願佛分別說 食不食罪福
大慧汝諦聽 我說食中過
酒肉蔥韭蒜 是障聖道分
我觀三界中 及得聖道眾
無始世界來 展轉莫非親
云何於其中 而有食不食
觀肉所從來 出處最不淨
膿血和雜生 尿屎膿涕合
修行淨行者 當觀不應食
種種肉及蔥 酒亦不得飲
種種韭及蒜 修行常遠離
常遠離麻油 穿孔床不眠
飛揚諸細蟲 斷害他命故
肉食長身力 由力生邪念
邪念生貪欲 故不聽食肉
由食肉生貪 貪心致迷醉
迷醉長愛欲 不解脫生死
為利殺眾生 為肉追錢財
彼二人惡業 死墮叫喚獄
三種名淨肉 不見聞不疑
世無如是肉 生墮食肉中
臭穢可厭患 常生顛狂中
多生旃陀羅 獵師屠兒家
或生羅剎女 及諸食肉處
羅剎貓狸種 食肉生彼中
象腋與大雲 涅槃.勝鬘經
及入楞伽經 我不聽食肉
諸佛及菩薩 聲聞亦呵嘖
食肉無慚愧 生生常顛狂
先說見聞疑 已斷一切肉
妄想不覺知 故生食肉想
如彼貪欲過 障礙聖解脫
酒肉蔥韭蒜 悉為聖道障
未來世眾生 於肉愚癡說
言此淨無罪 佛聽我等食
淨食如藥想 猶如食子肉
知足生厭離 修行行乞食
安住慈心者 我說常厭離
師子豺虎狼 恒可同遊止
食肉見者怖 云何而可食
是故修行者 慈心不食肉
食肉斷慈心 離涅槃解脫
及違聖人教 故不聽食肉
不食生梵種 及諸修行道
智慧及富貴 斯由不食肉
【入楞伽經遮食肉品第十六】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與佛有緣嗎?(轉載)
佛緣
轉載自維基百科
佛緣,佛教用語,指某人和佛教中的人物有感性上的聯繫,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聯繫可以是佛教中所認為的前世,也可以是今世。有佛教信仰的人認為:有佛緣的人一般都可以在人間受到佛、普薩及其它佛教人物的愛護和關照。
[編輯]如何判定佛緣
一般來講,和佛有緣的人有以下幾種特徵:
長相,和佛教中某個人物相似。
出生日期,和佛教中某個人物的出生、出道日相同。
這是與宗教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轉載自一位修行者:
佛緣,是過去世生生世世中,和佛教結緣而來的。此世無佛緣的人,只要多多接近佛教,就會產生佛緣。
學佛是生生世世的功課,有的人已經接觸了千百世,而有的人可能才剛開始,因此就會有深淺不等的佛緣。
而佛緣深的,這世只要看到佛教的東西,就會升起好感,也很自然的會再度投入佛教事業,也可能投入佛教的修行或度化眾生。
一個人有沒有佛緣,只要觀察一下即便可知。
當你聽到佛法時,會引起你的關注或傾聽嗎?若會的話,代表佛緣相當的深。
當你遇到佛寺佛像之類,會引起你注目眼光嗎?若會的話,也代表與佛有緣。
以上兩者,有人是不痛不癢的,則代表此人缺少佛緣。
一個人若有佛緣,則可維持不墮惡道,而讓生命更幸福美麗。
而缺佛緣之人,遇到困境往往缺少解脫資糧,不知如何是好,沒有好的方法可以解決。因此,有佛緣是相當珍貴的。
參考資料
修行者http://budda99.myweb.hinet.net/
轉載自維基百科
佛緣,佛教用語,指某人和佛教中的人物有感性上的聯繫,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聯繫可以是佛教中所認為的前世,也可以是今世。有佛教信仰的人認為:有佛緣的人一般都可以在人間受到佛、普薩及其它佛教人物的愛護和關照。
[編輯]如何判定佛緣
一般來講,和佛有緣的人有以下幾種特徵:
長相,和佛教中某個人物相似。
出生日期,和佛教中某個人物的出生、出道日相同。
這是與宗教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轉載自一位修行者:
佛緣,是過去世生生世世中,和佛教結緣而來的。此世無佛緣的人,只要多多接近佛教,就會產生佛緣。
學佛是生生世世的功課,有的人已經接觸了千百世,而有的人可能才剛開始,因此就會有深淺不等的佛緣。
而佛緣深的,這世只要看到佛教的東西,就會升起好感,也很自然的會再度投入佛教事業,也可能投入佛教的修行或度化眾生。
一個人有沒有佛緣,只要觀察一下即便可知。
當你聽到佛法時,會引起你的關注或傾聽嗎?若會的話,代表佛緣相當的深。
當你遇到佛寺佛像之類,會引起你注目眼光嗎?若會的話,也代表與佛有緣。
以上兩者,有人是不痛不癢的,則代表此人缺少佛緣。
一個人若有佛緣,則可維持不墮惡道,而讓生命更幸福美麗。
而缺佛緣之人,遇到困境往往缺少解脫資糧,不知如何是好,沒有好的方法可以解決。因此,有佛緣是相當珍貴的。
參考資料
修行者http://budda99.myweb.hinet.net/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伽樓羅、緊那羅、摩候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伽樓羅、緊那羅、摩候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伽樓羅、緊那羅、摩候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伽樓羅、緊那羅、摩候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準提陀羅尼(咒)
認識準提菩薩
準提菩薩漢譯有準胝觀音、準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準提菩薩為顯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薩,在禪宗,則稱之為天人丈夫觀音。
在中國佛教徒的心目中,準提菩薩是一位感應甚強、對崇敬者至為關懷的大菩薩,更是三世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感應至深,滿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的願望,無微不至的守護眾生。在《準提陀羅尼經》中記載,佛陀為了愍念未來的薄福惡業眾生,所以入於準提三摩地,宣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的準提咒。
稱為神咒之王的準提神咒,其加持威力不可思議,他的感應甚為疾速與強大,持誦者可祈求聰明智慧,辯論勝利、夫婦相互敬愛、使他人生起敬愛、增進人際關係、求得子嗣、延長壽命、治療疾病、滅除罪業、祈求降雨、脫離拘禁以及遠離惡鬼、惡賊之難等等,種種的祈願,無不滿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orr5Nc4Qg
準提菩薩的真言為:
南無 颯哆喃 三貌三勃陀 俱胝南 怛姪他
唵 折隸 主隸 準提 娑婆訶
一般念的準提咒為:唵 折隸 主隸 準提 娑婆訶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此為短咒。
準提菩薩法要
準提菩薩為觀世音菩薩的一種神變像,其身常出現在人道與天道以渡此兩道的眾生。人天兩道的眾生,不論其食肉、喝酒、嫁娶與否,只要能有清淨心能不著世間諸相者皆可修準提法。
(一)在顯教可念誦「南無準提菩薩」聖號,可消無始以來及現世所造之貪業,可免除因貪所起之地獄苦報。恭敬一心稱念此聖號可得人天褔報,求官位得官位,求子女得子女,求財富、健康、長壽等亦皆能如願。
(二)念誦「準提神咒」有如下之功德:
(1)可得人天褔報,如財富、子女、健康、官位、智慧、得他人尊敬等。
(2)水火、毒藥、盜賊、怨家、惡鬼、毒龍不能加害。
(3)可請帝釋天、四天王、閻羅天子等。
(4)可得生淨土,得見觀音、普賢諸大士、可住十方淨土,常侍諸佛而得證菩提。
(5)得消無始以來諸種業障(即潛意識之障礙),「七俱低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唐朝開元年間密宗不空法師譯)上說,若誦神咒滿壹萬遍,會夢見佛菩薩,行者口吐黑物。滿兩萬遍會夢見天宮,寺院或登高山,或見天女,或見說法、拔髮、剃髮,或食甘露,或渡過江、海,或夢見坐獅子座,見日月,或見童男童女,或趕走惡馬、水牛等。經中這些話是表示修持準提咒的人,其重大惡業已被消除,潛意識已變好,因此出現好的夢境,但不是說每個持咒的人都會出現相同的這些夢境。
準提陀羅尼
準提菩薩漢譯有準胝觀音、準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準提菩薩為顯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薩,在禪宗,則稱之為天人丈夫觀音。
在中國佛教徒的心目中,準提菩薩是一位感應甚強、對崇敬者至為關懷的大菩薩,更是三世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感應至深,滿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的願望,無微不至的守護眾生。在《準提陀羅尼經》中記載,佛陀為了愍念未來的薄福惡業眾生,所以入於準提三摩地,宣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的準提咒。
稱為神咒之王的準提神咒,其加持威力不可思議,他的感應甚為疾速與強大,持誦者可祈求聰明智慧,辯論勝利、夫婦相互敬愛、使他人生起敬愛、增進人際關係、求得子嗣、延長壽命、治療疾病、滅除罪業、祈求降雨、脫離拘禁以及遠離惡鬼、惡賊之難等等,種種的祈願,無不滿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orr5Nc4Qg
準提菩薩的真言為:
南無 颯哆喃 三貌三勃陀 俱胝南 怛姪他
唵 折隸 主隸 準提 娑婆訶
一般念的準提咒為:唵 折隸 主隸 準提 娑婆訶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此為短咒。
準提菩薩法要
準提菩薩為觀世音菩薩的一種神變像,其身常出現在人道與天道以渡此兩道的眾生。人天兩道的眾生,不論其食肉、喝酒、嫁娶與否,只要能有清淨心能不著世間諸相者皆可修準提法。
(一)在顯教可念誦「南無準提菩薩」聖號,可消無始以來及現世所造之貪業,可免除因貪所起之地獄苦報。恭敬一心稱念此聖號可得人天褔報,求官位得官位,求子女得子女,求財富、健康、長壽等亦皆能如願。
(二)念誦「準提神咒」有如下之功德:
(1)可得人天褔報,如財富、子女、健康、官位、智慧、得他人尊敬等。
(2)水火、毒藥、盜賊、怨家、惡鬼、毒龍不能加害。
(3)可請帝釋天、四天王、閻羅天子等。
(4)可得生淨土,得見觀音、普賢諸大士、可住十方淨土,常侍諸佛而得證菩提。
(5)得消無始以來諸種業障(即潛意識之障礙),「七俱低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唐朝開元年間密宗不空法師譯)上說,若誦神咒滿壹萬遍,會夢見佛菩薩,行者口吐黑物。滿兩萬遍會夢見天宮,寺院或登高山,或見天女,或見說法、拔髮、剃髮,或食甘露,或渡過江、海,或夢見坐獅子座,見日月,或見童男童女,或趕走惡馬、水牛等。經中這些話是表示修持準提咒的人,其重大惡業已被消除,潛意識已變好,因此出現好的夢境,但不是說每個持咒的人都會出現相同的這些夢境。
準提陀羅尼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佛眼
「金剛經」曰有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礙,就不能見;
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禪定可得之,不問遠近內外晝夜皆能得見。天眼是天人的眼,遠近晝夜都能得見;
三、慧眼----謂二乘之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之智慧。慧眼是聲聞的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
四、法眼----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法眼是菩薩的眼,能澈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門;
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備前四眼者。佛眼是如來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種眼,能無事不知,無事不見,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乘願再來的聖人
文‧林聰
藏傳佛教--
乘願再來的聖人
在上卷《「活佛」不是活的「佛」》一文中,已談過西藏的轉世者情況。這種大修行人(註:筆者並不用「高僧」這個詞,是因為有許多大師及大修行者不一定是出家人)的乘願轉世,後世年幼時能認出前一生的友人及法物,自幼就顯出非凡的慈悲與智慧,再被原寺院或上一世之弟子依傳統考核確認,再依傳統昇座恢復其先世名位的情況,其實並不局限於藏區。這些大行者既然為了利益所有眾生而乘願再來,自然便不會只在藏族中轉生。
西班牙小活佛
國際知名大導演貝托魯奇的《小活佛》一片中,說及一位西方小孩被認定為轉世者。此片雖然只是虛構的情節劇本,但卻是由一宗真實的事件所啟發的。
西班牙小活佛曾訪港。圖為小活佛在港參與放生活動時的照片,右為其導師之一的祈竹仁寶哲
自六零年代,西方的嬉皮士大批大批地湧至印度及尼泊爾等地,一位名叫耶喜喇嘛的西藏高僧開始向他們開示佛法,引發了藏傳佛教大規模地向西方弘揚的熱潮。這股浪潮發展至今未艾,耶喜喇嘛的弟子在二十多個國家創立了近百間西方的佛法中心、禪修中心、寺院及佛法出版社等,在香港及台灣現在也有分會(香港分會是大乘佛學會,台北分會是經續法林),在這些團體中出家的洋僧尼數以百計。
耶喜喇嘛在一九八四年圓寂。在一九八五年,在一個平凡的西班牙家庭中,有一個嬰孩在雷電交加中出生了。這個小孩出生時,母親沒感到絲毫分娩的痛苦,而且從不哭泣。有一次,母親整天忘記了餵奶,小孩也只會耐心地等待,沒有一點吵鬧或要求。這個小孩不多與兄弟姊妹玩耍,反而喜歡獨自沉思。小孩的母親有一次帶他去一間佛法中心,小孩的舉止便變得奇怪起來。他首先是與西藏人顯得極為親近,然後便私自取僧人的法器把玩,而且使用得甚為熟練。
種種奇怪顯示
耶喜喇嘛的先前弟子梭巴仁寶哲此時便開始注意他。梭巴仁寶哲在耶喜喇嘛死後,便曾多次請真正有神通能力的人查詢其師轉世之下落,這些預告一致指出轉世者之父名為巴高,母為瑪麗亞,兩個名字顯然並沒有西藏的味道。梭巴仁寶哲在夢中,曾夢見其先師轉成了一個西方小孩,爬在地上,有一對很明亮的眼睛。在一見到這個西班牙小孩時,梭巴仁寶哲馬上便認出這便是夢中見到的小孩。
仁寶哲召來了小孩的父母,問明了他們的名字,父親名叫巴高,母名瑪麗亞。這時,仁寶哲便詳細追問他們在小孩出生前的事,發現小孩的母親曾夢見耶喜喇嘛手抱嬰孩硬塞在她的懷抱中。瑪麗亞在多年前曾見過耶喜喇嘛,在翻看舊錄像帶時,大家猛然發現耶喜喇嘛當年曾說過一些當時未有人深究的話:「西班牙這地方很好,我願來住一段很長的日子!」又曾對巴高說:「我與你有很特別的緣份,我永不會忘記你,即使我在死後也不會忘記你!」另外有一次,瑪麗亞邀請耶喜喇嘛再度到她家作客時,喇嘛手摸了一下她的肚皮(這種舉止對一位僧人來說,是甚不尋常的),很高興地自言自語:「來!會再來!」。梭巴喇嘛又注意到,小孩的舉止與先世耶喜喇嘛十分相似。
沒多久後,達賴喇嘛召見小孩及其父母。在一見到達賴喇嘛時,小孩便笑起來,跌跌碰碰的採了一朵白花,再把花獻給了達賴喇嘛。這時候小孩才十四個月大。在見到先世耶喜喇嘛的先師之肖像時,小孩又不需人教,自行頂禮多次,眼中流露出淚光。沒多久後,小孩通過了辨認前世用過的法器及私人物品等考驗,正式昇座繼承了耶喜喇嘛的名位,名為奧色仁寶哲。
在小孩正式被藏傳佛教寺院高僧承認後,不少耶喜喇嘛的舊洋人徒弟都甚為懷疑。他們事後都表示:「要相信輪迴,對我們洋人來說已是一番內心的掙扎,但要親身見著活生生的轉世案例,說我們的藏族老師變成了這個洋小孩,是很難令我們真心相信的!」。他們又找機會自己考驗小孩,最終都不得不相信。有一位洋人曾擔任耶喜喇嘛的司機職位,喇嘛曾多次私下叫他把破爛的車牌修好,但她一直沒有辦妥。有一次,西班牙小孩見到了這位耶喜喇嘛的弟子及喇嘛的舊車,便淡淡地幽了這弟子一默說:「你還是沒修好車牌?」這位弟子驚詫之下,話也答不上來,只懂流眼淚。
刻意展示轉世現象
耶喜喇嘛生前推崇把佛教的神秘面紗除去,喜歡用佛教及佛法接受西方科學的挑戰。在病重時,他刻意選擇在最先進的美國加州醫院內圓寂,讓西方記者見証他的死亡。在死後,喇嘛又戲劇性地轉生於洋人家中,自被注意開始便不斷面對西方傳媒的大規模追訪及刻意挑疑點的眼光,似乎便是有意地讓西方見証高僧轉世的實證。這位小孩曾兩度訪問香港,兩次都受到香港傳媒的大幅報導。他的轉世事跡,被著成了The Boy Lama(Vicki Mckenzie著,中譯本為《少年耶喜喇嘛》)。二○○○年,他到訪台灣,出席了其先世耶喜喇嘛著作中譯本的發行儀式。大部份的時間,小孩在印度色拉寺中接受西藏僧伽教育。
乘願再來眾聖人
在西班牙轉世者奧色仁寶哲之前,西方也曾有好幾位被正式承認的洋人轉世者。他們之中的一位,生於對東方宗教完全沒有認識的家庭中,自幼不大說話,也未顯示出太多靈異的現象。但在他剛滿成人年齡的生日會後,他留下了一封答謝父母養育恩情的信,便自己找到了去印度,成為了一位僧人,最後被確認出其先世身份。
現今的轉世者中,也包括了巴西土著、美國土著及港台兩地區的漢人。
在轉世現象中,也有大成就者轉生為女性的先例,其中包括女成就者轉為男孩、女成就者轉生為女孩、男成就者轉生為女孩等情況。
耶喜喇嘛的第一批洋僧尼弟子中,有一位名叫冼娜的俄國貴族後代,在死後轉生為藏族男孩,現在便在寺院中修學。還有一位阿貢諾布拉姆,生為意大利及猶太血統,生於美國紐約,年青時雖並無宗教訓練,卻成立了一間教授愛心及處世的中心。遲至一九八五年,她教導的課程內容被寧瑪派現任宗座注意到,發現其講座內容全為佛法開示,最終認定她為十七世紀女聖人的乘願再來,這時候她已年屆中年。阿貢諾布拉姆是首位西方女性被確認為轉世者,又因已屆中年方正式昇座,成為一個傳奇性人物。她的傳記被記載於《在西方轉世》(Reborn in the West, Vicki Mckenzie著)中。這位女轉世者在西方建立了一個六十五公畝的道場,創辦了英語的七年佛法課程及自一九九一年開始,至今未曾中斷過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世界和平祈願活動。
轉世者未必作僧尼
在本文結束前,筆者順帶回應一下一個常聽到的疑問:「為甚麼有些轉世者有妻子?」轉世者不一定是出家人,其中有好一些是現居士相而利益眾生的。他們並不是「有妻子的僧人」,而是居家的修行者,並沒有受出家戒,或是因著某種原因而還俗現居士相。
外蒙古的宗座哲布尊丹巴法王,便是一位居士身份的法王。薩迦派的薩迦天津法王,也是束髮有家室的居士身份。內地的班禪大師、嘉木漾仁寶哲及多識仁寶哲,都是因各種歷史原因而還戒重復居士相的修行人。
上述這幾位大師,雖並不現比丘的身份,對佛教的重大貢獻及所付出的心血卻是眾所周知而不容忽略的。由此可見,轉世者為利益眾生而乘願轉生為他們各別選擇的地方,以不同身份利益眾生,並不一定在西藏轉生、生為男性、出家而後說法。
轉世者生為洋人的也有,生為女性的也有,其中有些選擇出家,有些選擇在家,也有些如阿貢諾布拉姆的情況,以佛法的內容但非佛法的名義來教育弘揚,甚至還有很多默默地在利益眾生,不選擇被認定而昇座,反而隱於凡夫當中,不為人知地做其發願要做的事。
(全篇完)
佛教顯密研修院﹝香港﹞網址:www.b-i-a.net/iblphk
林聰電子郵箱:tlim@hkstar.com
回首頁
藏傳佛教--
乘願再來的聖人
在上卷《「活佛」不是活的「佛」》一文中,已談過西藏的轉世者情況。這種大修行人(註:筆者並不用「高僧」這個詞,是因為有許多大師及大修行者不一定是出家人)的乘願轉世,後世年幼時能認出前一生的友人及法物,自幼就顯出非凡的慈悲與智慧,再被原寺院或上一世之弟子依傳統考核確認,再依傳統昇座恢復其先世名位的情況,其實並不局限於藏區。這些大行者既然為了利益所有眾生而乘願再來,自然便不會只在藏族中轉生。
西班牙小活佛
國際知名大導演貝托魯奇的《小活佛》一片中,說及一位西方小孩被認定為轉世者。此片雖然只是虛構的情節劇本,但卻是由一宗真實的事件所啟發的。
西班牙小活佛曾訪港。圖為小活佛在港參與放生活動時的照片,右為其導師之一的祈竹仁寶哲
自六零年代,西方的嬉皮士大批大批地湧至印度及尼泊爾等地,一位名叫耶喜喇嘛的西藏高僧開始向他們開示佛法,引發了藏傳佛教大規模地向西方弘揚的熱潮。這股浪潮發展至今未艾,耶喜喇嘛的弟子在二十多個國家創立了近百間西方的佛法中心、禪修中心、寺院及佛法出版社等,在香港及台灣現在也有分會(香港分會是大乘佛學會,台北分會是經續法林),在這些團體中出家的洋僧尼數以百計。
耶喜喇嘛在一九八四年圓寂。在一九八五年,在一個平凡的西班牙家庭中,有一個嬰孩在雷電交加中出生了。這個小孩出生時,母親沒感到絲毫分娩的痛苦,而且從不哭泣。有一次,母親整天忘記了餵奶,小孩也只會耐心地等待,沒有一點吵鬧或要求。這個小孩不多與兄弟姊妹玩耍,反而喜歡獨自沉思。小孩的母親有一次帶他去一間佛法中心,小孩的舉止便變得奇怪起來。他首先是與西藏人顯得極為親近,然後便私自取僧人的法器把玩,而且使用得甚為熟練。
種種奇怪顯示
耶喜喇嘛的先前弟子梭巴仁寶哲此時便開始注意他。梭巴仁寶哲在耶喜喇嘛死後,便曾多次請真正有神通能力的人查詢其師轉世之下落,這些預告一致指出轉世者之父名為巴高,母為瑪麗亞,兩個名字顯然並沒有西藏的味道。梭巴仁寶哲在夢中,曾夢見其先師轉成了一個西方小孩,爬在地上,有一對很明亮的眼睛。在一見到這個西班牙小孩時,梭巴仁寶哲馬上便認出這便是夢中見到的小孩。
仁寶哲召來了小孩的父母,問明了他們的名字,父親名叫巴高,母名瑪麗亞。這時,仁寶哲便詳細追問他們在小孩出生前的事,發現小孩的母親曾夢見耶喜喇嘛手抱嬰孩硬塞在她的懷抱中。瑪麗亞在多年前曾見過耶喜喇嘛,在翻看舊錄像帶時,大家猛然發現耶喜喇嘛當年曾說過一些當時未有人深究的話:「西班牙這地方很好,我願來住一段很長的日子!」又曾對巴高說:「我與你有很特別的緣份,我永不會忘記你,即使我在死後也不會忘記你!」另外有一次,瑪麗亞邀請耶喜喇嘛再度到她家作客時,喇嘛手摸了一下她的肚皮(這種舉止對一位僧人來說,是甚不尋常的),很高興地自言自語:「來!會再來!」。梭巴喇嘛又注意到,小孩的舉止與先世耶喜喇嘛十分相似。
沒多久後,達賴喇嘛召見小孩及其父母。在一見到達賴喇嘛時,小孩便笑起來,跌跌碰碰的採了一朵白花,再把花獻給了達賴喇嘛。這時候小孩才十四個月大。在見到先世耶喜喇嘛的先師之肖像時,小孩又不需人教,自行頂禮多次,眼中流露出淚光。沒多久後,小孩通過了辨認前世用過的法器及私人物品等考驗,正式昇座繼承了耶喜喇嘛的名位,名為奧色仁寶哲。
在小孩正式被藏傳佛教寺院高僧承認後,不少耶喜喇嘛的舊洋人徒弟都甚為懷疑。他們事後都表示:「要相信輪迴,對我們洋人來說已是一番內心的掙扎,但要親身見著活生生的轉世案例,說我們的藏族老師變成了這個洋小孩,是很難令我們真心相信的!」。他們又找機會自己考驗小孩,最終都不得不相信。有一位洋人曾擔任耶喜喇嘛的司機職位,喇嘛曾多次私下叫他把破爛的車牌修好,但她一直沒有辦妥。有一次,西班牙小孩見到了這位耶喜喇嘛的弟子及喇嘛的舊車,便淡淡地幽了這弟子一默說:「你還是沒修好車牌?」這位弟子驚詫之下,話也答不上來,只懂流眼淚。
刻意展示轉世現象
耶喜喇嘛生前推崇把佛教的神秘面紗除去,喜歡用佛教及佛法接受西方科學的挑戰。在病重時,他刻意選擇在最先進的美國加州醫院內圓寂,讓西方記者見証他的死亡。在死後,喇嘛又戲劇性地轉生於洋人家中,自被注意開始便不斷面對西方傳媒的大規模追訪及刻意挑疑點的眼光,似乎便是有意地讓西方見証高僧轉世的實證。這位小孩曾兩度訪問香港,兩次都受到香港傳媒的大幅報導。他的轉世事跡,被著成了The Boy Lama(Vicki Mckenzie著,中譯本為《少年耶喜喇嘛》)。二○○○年,他到訪台灣,出席了其先世耶喜喇嘛著作中譯本的發行儀式。大部份的時間,小孩在印度色拉寺中接受西藏僧伽教育。
乘願再來眾聖人
在西班牙轉世者奧色仁寶哲之前,西方也曾有好幾位被正式承認的洋人轉世者。他們之中的一位,生於對東方宗教完全沒有認識的家庭中,自幼不大說話,也未顯示出太多靈異的現象。但在他剛滿成人年齡的生日會後,他留下了一封答謝父母養育恩情的信,便自己找到了去印度,成為了一位僧人,最後被確認出其先世身份。
現今的轉世者中,也包括了巴西土著、美國土著及港台兩地區的漢人。
在轉世現象中,也有大成就者轉生為女性的先例,其中包括女成就者轉為男孩、女成就者轉生為女孩、男成就者轉生為女孩等情況。
耶喜喇嘛的第一批洋僧尼弟子中,有一位名叫冼娜的俄國貴族後代,在死後轉生為藏族男孩,現在便在寺院中修學。還有一位阿貢諾布拉姆,生為意大利及猶太血統,生於美國紐約,年青時雖並無宗教訓練,卻成立了一間教授愛心及處世的中心。遲至一九八五年,她教導的課程內容被寧瑪派現任宗座注意到,發現其講座內容全為佛法開示,最終認定她為十七世紀女聖人的乘願再來,這時候她已年屆中年。阿貢諾布拉姆是首位西方女性被確認為轉世者,又因已屆中年方正式昇座,成為一個傳奇性人物。她的傳記被記載於《在西方轉世》(Reborn in the West, Vicki Mckenzie著)中。這位女轉世者在西方建立了一個六十五公畝的道場,創辦了英語的七年佛法課程及自一九九一年開始,至今未曾中斷過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世界和平祈願活動。
轉世者未必作僧尼
在本文結束前,筆者順帶回應一下一個常聽到的疑問:「為甚麼有些轉世者有妻子?」轉世者不一定是出家人,其中有好一些是現居士相而利益眾生的。他們並不是「有妻子的僧人」,而是居家的修行者,並沒有受出家戒,或是因著某種原因而還俗現居士相。
外蒙古的宗座哲布尊丹巴法王,便是一位居士身份的法王。薩迦派的薩迦天津法王,也是束髮有家室的居士身份。內地的班禪大師、嘉木漾仁寶哲及多識仁寶哲,都是因各種歷史原因而還戒重復居士相的修行人。
上述這幾位大師,雖並不現比丘的身份,對佛教的重大貢獻及所付出的心血卻是眾所周知而不容忽略的。由此可見,轉世者為利益眾生而乘願轉生為他們各別選擇的地方,以不同身份利益眾生,並不一定在西藏轉生、生為男性、出家而後說法。
轉世者生為洋人的也有,生為女性的也有,其中有些選擇出家,有些選擇在家,也有些如阿貢諾布拉姆的情況,以佛法的內容但非佛法的名義來教育弘揚,甚至還有很多默默地在利益眾生,不選擇被認定而昇座,反而隱於凡夫當中,不為人知地做其發願要做的事。
(全篇完)
佛教顯密研修院﹝香港﹞網址:www.b-i-a.net/iblphk
林聰電子郵箱:tlim@hkstar.com
回首頁
六字大明咒(解釋與功德)
索巴寧波車撰述
請先看:駁 斥 “修密 法 不 需 要 灌 頂 ”
index_topic.php?did=104526&didpath=/32391/104526
念誦六字大明咒的利益廣如無量虛空。如德行圓滿,發心清淨,即使念誦一遍,已能消除無量惡業。舉例來說,違犯四條主要別解脫戒的具足戒比丘,可藉著念誦一遍六字明,淨除極大惡業,足見此咒的威力非同凡響。
每日念一千遍六字明的利益
據經典所說,念六字明的利益多得不可勝數。每日念一千遍,七代子孫也不會墮入三惡道。換言之,如果為人父母者每日如法修持,子女、孫兒,以至七代後裔也無須受三途之苦。由此可見,父母的責任何等重大!這也是父母利益後代的一種方法。
此咒也能加持身體。念一千遍六字明的話,如涉足河流或大海,河水或海水會得到加持,只要接觸到魚類、大小生物,以至細小的昆蟲,這些眾生的惡業也得以淨化,不再投生惡道。
持咒者死去後,軀體被焚化時,不論誰觸到或嗅到從遺體冒出來的煙,惡業也會消除,不會墮入下三道。
十五大利益
事實上,此咒的利益數不勝數,而不論念長咒或短咒,緊記下列十五大利益已經足夠︰
1.
生生世世值遇仁王、法王或其他賢明的領袖,並能投生於仁王在世之處,具足修法的順緣。
2.
恆常生於善法昌盛之地,例如佛法興盛、寺廟林立,聖物、佛像、佛塔眾多的地方,讓你廣修供養,修持佛法,積聚資糧,廣眾善因。身處的地方行者眾多,更促使你去效法他們,締造樂因。
3.
恆常值遇順緣良機,助你修持佛法。一切順順利利,便會推動你勵力修行,聞思佛法。
4.
常遇善知識。
5.
常得暇滿人身。
6.
對道次第了然於心,樂於行善。
7.
嚴持戒律。
8.
與家人、同修和同事相處和睦。
9.
不乏財富。
10.
常得他人護蔭,並獲他人侍奉。
11.
不為他人竊取財富。
12.
心想事成。
13.
常獲善法龍天護持。
14.
生生世世見佛聞法。
15.
聽聞清淨教法,進而證得甚深空義。
據經典所說,不論人道或天道眾生,發大悲心念誦此咒,都能獲得上述功德。此咒更能治療多種疾病,免除諸種災害。
六自大明咒是觀音的化身,帶領我們成佛開悟。我們向觀音的聖身獻供、積資懺罪,沈思默想,觀音便以六字大明咒示現。念誦此咒,能淨化我們的惡業,令我們圓滿菩提道的修持,了達依止上師、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以至密乘二次第,進而引領眾生,臻至無上正等正覺。這便是此咒的利益所在。由此可見,觀音的聖語化成外在的音聲,藉此惠澤無數生靈。
六字大明咒的意義
念誦六字明利益雖然數不勝數,但念誦時也要思惟其義,因為當中的意義十分深廣。"唵"字由三個音節組成,分別是"啊、嗚、嘛",代表行者不淨的身、語、意,也代表佛清淨殊勝的身、語、意。
不淨的身、語、意,究竟能否轉化成清淨的身、語、意?抑或兩者是否不能混為一談?未覺悟前,佛和我們一模一樣,但他依止菩提道而修成正覺。佛教不認為人一開始便毫無障垢,而且具備種種功德。只要淨除業障,身、語、意便會逐步變得清淨。
怎樣才可做得到呢?餘下的四個音節便說明了修持的方法。"嘛呢"(意指寶珠)象徵為利他而成佛開悟之心,亦即是慈悲心。正如如意寶珠能除貧困之苦,這種心念不但能除去輪迴的苦困,更能補足下劣寂滅的不足之處。同樣,正如寶珠能滿眾生的願望,利他之心也能圓滿眾生的願求。
另外兩個音節"啤咩"(意指蓮花)象徵智慧。正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智慧能令你不為困惑所惱亂。欠缺這種智慧,人生便充滿矛盾。說到智慧,有悟無常、悟自我無獨立真實的存在、悟二重見的空性(即無主客二體之分),以及了達無自性空的智慧。即使智慧種類不一,但最重要的是了悟空性的智慧。
要達到清淨的境界,必須配合智慧道和方便道的修持。這便是最後一個音節"吽"字的象徵意義,亦即契合無間的意思。據經乘的說法,智慧和方便道合而為一,是指智慧道中融合方便道,方便道中包含智慧道;據密咒乘或金剛乘的說法,即是指心識已臻於圓滿,智慧和方便道融合為一,就像不動佛的種子字"吽"字的意義一樣,不為一切所動搖。
綜上所述,六字大明咒的意思是,行者依智慧道和方便道合一的方法修行,便能把不淨的身、語、意,轉化為佛清淨殊勝的身、語、意。經典上說,我們不能向外求法,成佛的本質全在內心。正如彌勒菩薩在《大乘經莊嚴論》中說,眾生的心相續中本來就有佛性。我們具足清淨的種子,如來藏的精華,有待我們加以轉化,臻至圓滿開悟。
葵涌 華星街1-7號 美華工業大廈9/F C座 16
(舉行法事之佛堂位於旺角!)
電話: 23845538 / 96702042 郭生
如果臨終之人能聞六字大明咒,或甚至死後才向其屍體或骨骸誦六字大明咒,該人之意識即刻由下三道之中得到解脫,往生上三道,終得證果。如是此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不可勝數。
歡迎連結,功德無量。
願此殊勝功德 迴向法界有情
盡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願以此網站所有佛經之功德迴向法界有情,一切中陰身眾生,蒙諸佛菩薩接引、業障消除、善業增長,隨願往生西方淨土。
請先看:駁 斥 “修密 法 不 需 要 灌 頂 ”
index_topic.php?did=104526&didpath=/32391/104526
念誦六字大明咒的利益廣如無量虛空。如德行圓滿,發心清淨,即使念誦一遍,已能消除無量惡業。舉例來說,違犯四條主要別解脫戒的具足戒比丘,可藉著念誦一遍六字明,淨除極大惡業,足見此咒的威力非同凡響。
每日念一千遍六字明的利益
據經典所說,念六字明的利益多得不可勝數。每日念一千遍,七代子孫也不會墮入三惡道。換言之,如果為人父母者每日如法修持,子女、孫兒,以至七代後裔也無須受三途之苦。由此可見,父母的責任何等重大!這也是父母利益後代的一種方法。
此咒也能加持身體。念一千遍六字明的話,如涉足河流或大海,河水或海水會得到加持,只要接觸到魚類、大小生物,以至細小的昆蟲,這些眾生的惡業也得以淨化,不再投生惡道。
持咒者死去後,軀體被焚化時,不論誰觸到或嗅到從遺體冒出來的煙,惡業也會消除,不會墮入下三道。
十五大利益
事實上,此咒的利益數不勝數,而不論念長咒或短咒,緊記下列十五大利益已經足夠︰
1.
生生世世值遇仁王、法王或其他賢明的領袖,並能投生於仁王在世之處,具足修法的順緣。
2.
恆常生於善法昌盛之地,例如佛法興盛、寺廟林立,聖物、佛像、佛塔眾多的地方,讓你廣修供養,修持佛法,積聚資糧,廣眾善因。身處的地方行者眾多,更促使你去效法他們,締造樂因。
3.
恆常值遇順緣良機,助你修持佛法。一切順順利利,便會推動你勵力修行,聞思佛法。
4.
常遇善知識。
5.
常得暇滿人身。
6.
對道次第了然於心,樂於行善。
7.
嚴持戒律。
8.
與家人、同修和同事相處和睦。
9.
不乏財富。
10.
常得他人護蔭,並獲他人侍奉。
11.
不為他人竊取財富。
12.
心想事成。
13.
常獲善法龍天護持。
14.
生生世世見佛聞法。
15.
聽聞清淨教法,進而證得甚深空義。
據經典所說,不論人道或天道眾生,發大悲心念誦此咒,都能獲得上述功德。此咒更能治療多種疾病,免除諸種災害。
六自大明咒是觀音的化身,帶領我們成佛開悟。我們向觀音的聖身獻供、積資懺罪,沈思默想,觀音便以六字大明咒示現。念誦此咒,能淨化我們的惡業,令我們圓滿菩提道的修持,了達依止上師、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以至密乘二次第,進而引領眾生,臻至無上正等正覺。這便是此咒的利益所在。由此可見,觀音的聖語化成外在的音聲,藉此惠澤無數生靈。
六字大明咒的意義
念誦六字明利益雖然數不勝數,但念誦時也要思惟其義,因為當中的意義十分深廣。"唵"字由三個音節組成,分別是"啊、嗚、嘛",代表行者不淨的身、語、意,也代表佛清淨殊勝的身、語、意。
不淨的身、語、意,究竟能否轉化成清淨的身、語、意?抑或兩者是否不能混為一談?未覺悟前,佛和我們一模一樣,但他依止菩提道而修成正覺。佛教不認為人一開始便毫無障垢,而且具備種種功德。只要淨除業障,身、語、意便會逐步變得清淨。
怎樣才可做得到呢?餘下的四個音節便說明了修持的方法。"嘛呢"(意指寶珠)象徵為利他而成佛開悟之心,亦即是慈悲心。正如如意寶珠能除貧困之苦,這種心念不但能除去輪迴的苦困,更能補足下劣寂滅的不足之處。同樣,正如寶珠能滿眾生的願望,利他之心也能圓滿眾生的願求。
另外兩個音節"啤咩"(意指蓮花)象徵智慧。正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智慧能令你不為困惑所惱亂。欠缺這種智慧,人生便充滿矛盾。說到智慧,有悟無常、悟自我無獨立真實的存在、悟二重見的空性(即無主客二體之分),以及了達無自性空的智慧。即使智慧種類不一,但最重要的是了悟空性的智慧。
要達到清淨的境界,必須配合智慧道和方便道的修持。這便是最後一個音節"吽"字的象徵意義,亦即契合無間的意思。據經乘的說法,智慧和方便道合而為一,是指智慧道中融合方便道,方便道中包含智慧道;據密咒乘或金剛乘的說法,即是指心識已臻於圓滿,智慧和方便道融合為一,就像不動佛的種子字"吽"字的意義一樣,不為一切所動搖。
綜上所述,六字大明咒的意思是,行者依智慧道和方便道合一的方法修行,便能把不淨的身、語、意,轉化為佛清淨殊勝的身、語、意。經典上說,我們不能向外求法,成佛的本質全在內心。正如彌勒菩薩在《大乘經莊嚴論》中說,眾生的心相續中本來就有佛性。我們具足清淨的種子,如來藏的精華,有待我們加以轉化,臻至圓滿開悟。
葵涌 華星街1-7號 美華工業大廈9/F C座 16
(舉行法事之佛堂位於旺角!)
電話: 23845538 / 96702042 郭生
如果臨終之人能聞六字大明咒,或甚至死後才向其屍體或骨骸誦六字大明咒,該人之意識即刻由下三道之中得到解脫,往生上三道,終得證果。如是此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不可勝數。
歡迎連結,功德無量。
願此殊勝功德 迴向法界有情
盡除一切罪障 共成無上菩提
願以此網站所有佛經之功德迴向法界有情,一切中陰身眾生,蒙諸佛菩薩接引、業障消除、善業增長,隨願往生西方淨土。
死後入六道的特徵
在我沒遇到佛法之前,我們村有個老人,在去世前逮什麼吃什麼,沒個夠,而且夜裡爬起來找東西吃,兒女看他那個吃相非常害怕,餓狼一般。
現在想想,這其實是墮入餓鬼道的先兆。
亡人在死去之後,其實是可以通過身體的溫度來得知這個亡者的去向的。
有一口訣:
頂聖眼天生,
人心餓鬼腹。
畜生膝蓋離,
地獄腳板出。
如果探測亡人身體時,全身冰冷,惟有頭頂餘溫尚存,這是往生的徵兆,死者神識出離了三界,是好現象。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眼部餘溫尚存,說明死者投入天道。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心口餘溫尚存,說明死者投入人道。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腹部餘溫尚存,說明死者投入餓鬼道。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膝蓋餘溫尚存,說明死者投入畜生道。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腳心餘溫尚存,說明死者墮入地獄道。
有人看了肯定會問,不是六道輪迴嗎,怎麼少了一道,注意,這個修羅道散居其它五道,天道有修落,人道也有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有。比如有些人,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總想尋些事端,喜好吵架、鬥爭,這就是修羅性,這種人其實非常痛苦,一天到晚胸中氣亂竄。
在密宗有個《中有救度密法》,就是通過中陰身時在你眼前出現的各色各樣的光,來選擇所要投生的去處,你可以選擇重新投入人道——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乘願再來」。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在圓寂後,心窩一連幾天都是暖的(又重新投到人道中),弟子非常有信心的說,法王為了我們又回來了!
在西藏,有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有些大修行者,在圓寂前會留下下一世的轉世預言信,在信中把下一世將要出生的地點、父母的名字都已經寫出來了,他們確實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死、達到生死自如的地步。
大圓滿中有中陰身的修法,它將死亡的過程描述得非常清楚。相信大家都聽過甚至看過《西藏度亡經》,其對死亡情境的敘述,使西方一些有瀕死經驗的人大為震驚,因為他們對死亡的初步感受,早在幾千年前西藏就記載得清清楚楚了。西方人的經驗只在死亡的初期,而《西藏度亡經》不僅是描述了死亡的全程,更具體告知該如何掌控全程。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就可藉著修習中陰身的方法去掌控,利用死亡的過程。
[ 本帖最後由 cocowat 於 2010-4-5 07:29 PM 編輯 ]
現在想想,這其實是墮入餓鬼道的先兆。
亡人在死去之後,其實是可以通過身體的溫度來得知這個亡者的去向的。
有一口訣:
頂聖眼天生,
人心餓鬼腹。
畜生膝蓋離,
地獄腳板出。
如果探測亡人身體時,全身冰冷,惟有頭頂餘溫尚存,這是往生的徵兆,死者神識出離了三界,是好現象。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眼部餘溫尚存,說明死者投入天道。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心口餘溫尚存,說明死者投入人道。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腹部餘溫尚存,說明死者投入餓鬼道。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膝蓋餘溫尚存,說明死者投入畜生道。
如果全身冰冷,惟有腳心餘溫尚存,說明死者墮入地獄道。
有人看了肯定會問,不是六道輪迴嗎,怎麼少了一道,注意,這個修羅道散居其它五道,天道有修落,人道也有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有。比如有些人,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總想尋些事端,喜好吵架、鬥爭,這就是修羅性,這種人其實非常痛苦,一天到晚胸中氣亂竄。
在密宗有個《中有救度密法》,就是通過中陰身時在你眼前出現的各色各樣的光,來選擇所要投生的去處,你可以選擇重新投入人道——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乘願再來」。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在圓寂後,心窩一連幾天都是暖的(又重新投到人道中),弟子非常有信心的說,法王為了我們又回來了!
在西藏,有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有些大修行者,在圓寂前會留下下一世的轉世預言信,在信中把下一世將要出生的地點、父母的名字都已經寫出來了,他們確實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死、達到生死自如的地步。
大圓滿中有中陰身的修法,它將死亡的過程描述得非常清楚。相信大家都聽過甚至看過《西藏度亡經》,其對死亡情境的敘述,使西方一些有瀕死經驗的人大為震驚,因為他們對死亡的初步感受,早在幾千年前西藏就記載得清清楚楚了。西方人的經驗只在死亡的初期,而《西藏度亡經》不僅是描述了死亡的全程,更具體告知該如何掌控全程。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就可藉著修習中陰身的方法去掌控,利用死亡的過程。
[ 本帖最後由 cocowat 於 2010-4-5 07:29 PM 編輯 ]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素食車仔麵推界
食素.人都變得靚靚
靚靚健康素食車仔麵
地址 : 尖沙咀柯士甸路15號地下A
電話 : 2369 3693
類別 : 港式、車仔麵、素食
午市有套飯
豉汁雲乳賣晒轉素梅菜扣肉, 3菜一湯, 仲有紅米飯都係$29!!!
個霸王花湯好夠料
湯, 菜色每天都轉款, 日日黎都唔厭
今天的南瓜湯香濃味美, 湯裡還加入大量腰果, 飽飽!
真係日日新款
別緻的木枱木椅, 如行經柯士甸路不妨來座座!
認住呢個門面
靚靚健康素食車仔麵
地址 : 尖沙咀柯士甸路15號地下A
電話 : 2369 3693
類別 : 港式、車仔麵、素食
午市有套飯
豉汁雲乳賣晒轉素梅菜扣肉, 3菜一湯, 仲有紅米飯都係$29!!!
個霸王花湯好夠料
湯, 菜色每天都轉款, 日日黎都唔厭
今天的南瓜湯香濃味美, 湯裡還加入大量腰果, 飽飽!
真係日日新款
別緻的木枱木椅, 如行經柯士甸路不妨來座座!
認住呢個門面
放生(補充)
佛經動畫短片VIDEO :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續上文
吉 慶 佳 日宜 戒 殺 放 生
放生有許多的功德,能使諸事呈吉祥,蓮池大師云:「戒殺之家,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可俱陳。」殺生則廣積怨業,並使宿世所累積的福壽逐漸消減毀滅,故每當逢年過節、慶賀生日、或喜慶婚禮、生意開業、宴請賓客等吉慶佳日,皆應廣行放生,而不應於此時宰殺生靈、暴殄天物,廣行殺業。
原本是喜慶吉日,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逢年過節則希望來年五穀豐登、人事興隆、諸事吉祥,為何反而於此時廣殺生靈,埋種禍根?世人肆意宰殺生物,殘忍成風,致使冤孽重重,天也不喜,故有水火饑饉以及刀兵,普庵祖師《戒殺文》云:「三荒二旱,為人豈不思量?」
生日慶賀則希望父母以及自己福壽綿長、離苦得樂,正應當為己為父母放生持齋,增福延壽,為何反而於此時頓忘父母養育之恩,而殺害生靈,徒增罪業?上貽累於雙親,下不利於己,本欲求生,反倒傷生,本欲長命,反倒喪命。以前有一位大官的太太,她的生日來臨時準備大宴賓客,買了大批的雞鴨豬羊魚蝦水產等,但當殺雞宰羊時,她的魂魄附在了這些被殺動物的身上,痛得她大聲叫喊,在床上滾來滾去,比死還難受,這時候她突然覺悟到禽獸被殺時的痛苦和內心的怨恨,只是不會講話,不會用言語表達而已。最後她覺悟到,今後一定要戒殺放生,不再屠殺禽獸以滿足自己的享受。後來,這位夫人享壽高年,這都是因為她一念慈心改惡遷善的緣故。
婚慶之日,原本希望來日能夠家庭和睦,得生貴子,為何反而與理相悖,於生兒育女之始而廣行殺生,致使婚後多爭鬥煩惱,甚或關糸破裂,其後所生之子也多凶煞疾病,或至夭折,試問其婚禮是否吉祥?慈壽禪師戒殺放生偈云:「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
生意人則期望開業大吉,往後財源茂盛,為何反而於此時屠殺生靈,使怨聲載於道,生財之日而廣行滅殺之業,試想開業是吉抑或是凶也?所為是得利抑或是失利乎?《楞伽經》中云:「為利殺眾生,因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喚獄。」古人云:「持齋一日,天下殺生無我分;債有誰知,披毛戴角古今還。」又《大智度論》云:「令不殺生,得何等利?答曰:得無所畏,安樂無怖。我以無害於彼故,彼亦無害於我。好殺之人,雖復位極人王,亦不自安。又不殺之人,單行獨遊無所畏難,好殺之人,有情動物皆不喜見之。若不好殺,一切眾生皆樂依附。復次不殺之人,命欲終時,其心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在人中,常得長壽,是為得道因緣,乃至得佛住壽無量。復次殺生之人,今世後世受種種身心苦痛,不殺之人無此眾難,是為大利。」
同樣,超度亡靈、喪禮或消災免難皆應戒殺放生以祈福,而不應背道而馳,徒增亡人之業障,《地藏經》云:「閻浮提人,命終之後,慎勿殺害,拜祭鬼神,無絲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亡人,在生修善,應得超升,遇此陽眷殺生,反落惡道,何況不修之人?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如是祈禱上師住世也應廣行戒殺放生,以增眾生善業,消減惡業,以期感上師長久住世,廣利群生!
放 生增 福 延 壽 命
若想長壽,則應放生,《放生贊》云:「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需求己,汝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他若死時你救他,你若死時天救你,延生生子無別方,戒殺放生而已矣。」又彌勒菩薩偈云:「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佛經中說人天七德:「種姓高貴、形色端嚴、長壽、無病、緣分優異、財勢富足和智慧廣大。」其中長壽和無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放生也是其餘五德之助緣。世親論師說:「釋放遭殺眾,如是賜生命,斷除害有情,獲得長壽命,護士醫師者,施藥不損眾,即成無病者。」
有些病人,以前世或今生殺業報應,醫生也無法治療,若立即放生,便有痊癒者,杭州有一個打鳥為業的人,背上突然長瘡,大夫無能為力,此時自己知道是今生殺生果報,於是發誓不再殺生,並作放生,此後診治便有了效力而逐漸痊癒了。在藏地也有很多被醫生診斷為必定死亡的病人,若家人去放生、唸經、就有逐漸恢復生命的希望。尤其是醫生不能診斷的怪病,均是自己前世或今世殺害眾生的業感現前,此時,惟有放生為好。佛經中也說,放生能延壽。
佛經云:「雖有殺百人百馬之罪,若放一眾生,清淨彼罪障。若放十三眾生,淨除萬劫之罪障。若有眾生盡壽命,為彼作放生,延長其壽命。若三日內必定死亡,即放十三眾生,此人能延壽三年。若殺害已經放生過之眾生,則有殺百人之過失也。」
在清朝道光年間有一位太守,身患重病,正在生命垂危之際,他發誓願:從今之後,饒益一切有情,懺悔自己的業障,捨棄一切世間俗事。當夜,觀世音在夢中示現對他說:「你昔日殺業重,今得短命報,幸好此時,能發堅固誓願,惟有放生可以延壽,且可增福祿。」他醒後大有感悟,於是全家戒殺,常常放生,其病體終於痊癒了。確實,放生者現見其延壽,最近藏地爐霍縣有一位牧民,多年患疾,十分痛苦,去過很多醫院,皆無效益,後來有一位僧人打卦說她前世殺生極多,若不放生,則短命多病。此後她發心放生,便成無病無苦,如今她特別相信因果,每年皆捐款放生。
若遭遇嚴重之疾病而接近死亡壽盡之時,只有放生,才能延壽無病。從前蘇州有一位王大林,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常常放生,每當看見村中的小孩們捕捉玩弄魚鳥等動物時,他就致力勸止並給錢以放生,他平時勸人說:「少年時,必須培養愛惜仁慈物命的美德,不可令他養成殘人好殺的壞習氣。」他如是於一生中勸人行善斷惡,後來得重病將死時,於自己覺知的境界中聖尊告訴曰:「你平生放生,有極大功德,將可增福延壽三十六年。」因而得以復活,九十七歲時無病善逝。
同樣近有一位叫果才的藏族人,由很多空行母等具神通者說,他只能活三十一歲,若能放生誦咒,尚可延壽,他立即放生甚多,每年放生護生,今已五十歲。還有相同的實事,從前有一位屈師,到市鎮去買一條赤色鯉魚放生,後來屈師生病時夢見龍王,邀請他到龍宮,並對他說:「先生本來壽命已盡,因救龍子一命,增延福壽十二年。」他救鯉魚時四十八歲,後來活到六十歲。所以,在人間壽命不長的人,應當發心放生,才能增福長壽。
在佛教徒中,深信因果是十分的重要,感應也是非常地奇妙,目前有很多出名醫師亦依放生而治病。四川遂寧市有一位醫生,她在海內外影響極大,她的家裡掛滿了省市中央、及國外經其治療而痊癒的病人敬獻的錦旗,以感謝表彰其醫術的高明,現在她已是成千上萬人的救命恩人。我問過經她治癒的那些人,他們都說,經醫療無效時,這位醫生就勸我們放生、唸經等,遵照囑咐,廣行放生等善行後,身體就痊癒了。當我聽到此語時,對佛語更加生起定解。所以放生也是一種特異功能的治病方法。
相反,殺生則是短命多病的唯一直接之因,本來能活久時的人,若喜歡殺生,則成短命,藏地阿闍梨阿旺扎巴云:「若行救命放生者,短命亦成延壽命,若殺魚蛇等含生,長壽者亦成短命。」自古以來,放生轉短命為長壽者,不勝枚舉。
我們若能時時以慈心推及物類,自己做到戒殺放生,又廣勸他人戒殺放生,則一切事必能吉祥如意,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吉神祐之,福祿隨之。」全知華智仁波切亦云:「恆時行善放生者,護法地神常佑彼。」《護生的故事》云:「如影隨形,古今善惡報應,昭昭分明,感應事跡,歷歷在目,尚有何疑?」
放 生得 利 無 邊
一切有漏善法中,無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其它善業,若自心不淨,就無有功德,但放生時,無論其心淨或不淨,其事皆是直接對眾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議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條生命的功德也無法衡量。因為這些所放的眾生,暫時已經解脫難忍遭殺的病苦,再加上放生時念佛號、心咒來加持後,究竟彼等眾生也獲得不退果位,如《不退輪經》云:「凡聞本師釋迦牟尼佛名號者,皆得不退果,傍生聞佛號,亦播下無上菩提之種子,此後得果。」其餘佛經云:「聞佛名、或見佛像,生無量德,將得解脫。」《釋迦佛傳》云:「曾有一大鱉魚,欲食眾多商人,其中商主念佛名號,聞此佛號之功德,鱉魚轉成人身,在釋尊教下已得羅漢果。」因此在放生時,切莫忘記念佛號!
我認為放生就是度化眾生,大菩薩度化眾生也是暫時令眾生離苦得樂,享受人天福報,究竟解脫生死輪迴,放生也同樣具備此功德。因此無論出家人或在家居士,凡喜歡放生的人,真是大菩薩,咱們應當時時隨喜和學習他們的無上行為。比如我們學院裡的某位大堪布,他生來喜歡放生,別人對他供養的錢全用為放生。
如今時逢末法,真正能作利益有情的大德亦屬罕見,然一些具備錢財的大法師、大居士,建設工廠等,發心為國家造福,動輒上萬上億,或廣為修建、裝飾廟宇,而內卻無甚僧眾聞思修行,或塑造外觀既不合佛經要求規範,內又無裝藏的佛像等……,這些雖是一種善事,但若能將此錢財用於放生,直接度化無量的眾生,豈非更具有無邊的功德呀!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云:「諸余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藏地的梗桑曲扎大師云:「應斷殺生,救護放生,於一切身語之善法中,放生功德最大。」《地藏十輪經》云:「設使能戒諸殺生,諸眾恭敬成無上,恆時無病延壽命,安樂暢適無損害,一切生生世世處,深信如來之行境,現見佛法及僧眾,速得無上菩提果。」
藏地著名空行母根桑曲珍遊行中陰教言《深道總集空行耳傳深義蓮花心滴》云:「一切高貴卑賤眾,今生來世安樂法,無此放生更殊勝,轉繞瞻洲之功德,等同放生一牛犢,念誦七億觀音咒,等同放生一小牛,吾至閻羅境見此,今莫忘失空行語,厲力放生牛犢等,乃有無量功德也。」根據《俱捨論》說,所放生眾生軀體愈大,其功德也越大,宰殺愈粗大之有情,其過患亦更大,因為身體大者,有粗相之苦樂感受。
印光大師總結了放生的十功德:無刀兵劫、集諸吉祥、長壽健康、多子宜男、諸佛歡喜、物類感恩、無諸災難、得生天上、消滅惡業及四季安寧、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古往今來有眾多高僧大德致力於放生事業,昔日智者大師,買臨海四百多里海灘,作放生池,唐肅宗命天下各州建立放生池,顏魯公作放生碑文。宋真宗也命天下建立放生池,並把整個西湖劃為放生之用,明朝蓮池大師建多處放生池,並作《戒殺放生文》流傳至今。
建放生池,立放生碑,或以著文立說等方式勸人放生,隨喜讚歎他人的放生功德,捐資或出力助成他人放生善舉,建立放生功德會或動物保護委員會等慈善機構,為放生集積順緣,這些雖不是直接放生,但其功德,與自己親自放生等同。相反,善眾捐獻的用於放生的錢財則千萬不能供作自己使用,比如請客吃飯及旅費等開銷,因為這些錢財已變成了眾生的生命,挪作它用與殺生過失等同。此外,阻止他人放生,或為其製造違緣,也等同於殺生。《俱捨論》云:「造善作惡,隨喜得同樣果報。」
凡放生者,都得四果功德:放生之異熟果者,解脫三惡趣痛苦,其下等發心,放生量少,能轉於人道,中等發心,放生量亦為中品,能轉於欲界天,若上等發心,放生數量極多,則轉生色界無色界,漸次脫離輪迴苦海;放生等流果分二:一感受等流果者,將來生生世世轉為長壽無病者;二同行等流果者,未來得人身時,喜歡斷殺放生,具足慈悲善心,行持殊勝菩薩道;放生的增上果者,放生者將來不轉生於深淵險地,轉生之境,全是樂意美境,具有飲食花果等;放生的士用果者,一切生世中,增上所放生之善德。
放 生能 得 解 脫 往 生
若能放生,從金剛地獄中也能得解脫。在大藏經中有一公案:「曾於印度,有一外道名為赤建,歡喜食肉飲血,殺生上萬。以此果報,死後徑墮十八地獄,後生金剛地獄,每剎那中感受百死百活,受無邊痛苦。爾時,阿難陀觀見其不淨眾生之苦,白佛陀而言此事。佛告阿難:此人在世喜食肉血,現即受殺生之報。復次阿難乞求閻羅法王言:於此人有何解脫之方便?法王答言:若欲此人從惡趣中得解脫,於此世間,當作大量放生。次後此人因阿難為之廣作放生,即從金剛地獄中解脫也。」
從前捨衛城有一富貴人家,生了一個具各種相好的兒子。有一天在河邊,因高興而互相爭抱此子,突然失手掉入河中,遭一大魚所吞,在河下游的一戶無子女的人家網到了這條大魚,打開魚腹時,見有一活生生的小孩,遂高興抱起,將其養大,長大後出家,證得了阿羅漢果。眾弟子問釋迦牟尼佛,何以此小孩掉入河中不死,佛說,往昔毗婆屍佛講述斷殺放生的功德時,有一施主,立誓戒殺放生。此施主因而在生生世世中感得身色端嚴,即使落入巨鰲口中也能安然脫身,並在今生證得阿羅漢果。
以前有一施主經常供養一塔,名觀音塔。施主無子,一日在塔下立誓,如不賜給我兒子,則將摧毀此塔。塔裡的神人非常害怕,但又無法使其生子,便往帝釋天那裡請求,帝釋天乃派一將死的天人投胎。此天人因欲往人間出家,不願轉生到這施主家,帝釋天答應如投胎後父母不讓其出家,則盡力相助。於是這天人便投胎到施主家,長大後父母果然不許其出家。這天人轉生的小孩想,得此寶貴人生若不能出家,則無甚意義,便想自殺。但跳河時,河水倒流,跳崖時,亦不能死。當時國王的法律很嚴厲,便又故意作強盜,使己被捕,但執刑時射出的弓箭,都一一返回,國王很吃驚,向其道謙。後在國王的幫助下,其家人終於准許他出家,不久證得阿羅漢果。佛陀告訴眾弟子此人的前世因緣,因以前他曾救過一個行將被殺的人,因而在五百世中不受畏懼,地水火風也不能加害,並在今生證得阿羅漢果。
放生是無畏佈施,如云:「無畏佈施即放生」,又《念住經》云:「一切律儀中,生善趣之勝因,即是施命戒。」《放生功德論》云:「若欲善趣之樂,放生能得人天福報;若欲自得寂滅,放生即得聲聞羅漢果;若以菩提心所攝,放生則成佛果之因;若願上師住世,放生即能感得上師長久住世;若欲自己長壽,放生成為殊勝長壽法;此有無等之功德。」
放生也是往生淨土的主因,《壽無量光功德莊嚴經》說十種往生因,此十種因雖有不同解釋法,但放生及勸人放生多被解釋是其中二種因。
又據《中陰教言論》,今生放生,到中陰時,其所放之眾生會來到面前為你引接指路,而往生自己所欲的淨土;若殺生,則其所殺之眾生,彼時會顯現為極為憤恨,而致使自己被強力引入地獄中。
經常放生的人,能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如藏地恰美仁波切終生勸請他人放生,圓寂時直生西方極樂剎土。在漢地宋朝永明大師,平常買魚蝦等精進放生,後來以此功德力,其已往生極樂世界,證得上品上生,此類故事皆為許多歷史所記載。
結 語
關於放生的功德與殺生的過失,在浩如煙海的佛經論典中,尚有甚多的教言及公案,其理論論述也不可窮盡。本文所及只是大海中的一滴,限於篇幅,不再贅述。藉此,具智之人定會舉一反三,明知得失,慎重取捨,而遵照聖者法王晉美彭措金剛上師所極力倡導的那樣,廣行放生事業,利益群生。
科技外物高潮時 內心煩惱亦增盛
悲心減滅增殘殺 見此世界真悲傷
吾等大師釋迦尊 利眾捨生難窮計
吾等弟子應沉思 以何行為作追隨
一切證悟深境界 皆依大悲及信心
若無此因僅精進 如同空中覓鮮花
一切有漏善法中 戒殺放生最殊勝
我此再三作祈禱 勸請行此勝妙道
此善為主三世善 回向遍空三界眾
願彼暫得人天福 究竟往生極樂剎
此文若有利眾義 上師空行諸護法
恆時守護此妙法 願將周遍瞻部洲
此《放生功德甘露妙雨》是由漢地虔誠信眾勸請,索朗達吉於法務繁忙中,依印藏漢甚深經論造於五
明佛學院南方摩尼寶洲,善也!
藏歷丁丑年四月二十五日
公元一九九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放生儀軌甘露妙藥
頂禮根本上師足!
把所放之眾生置於一處,大眾一起誦念:
□ 皈依、發心(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 發四無量心(一遍):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願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捨。
□ 供養偈(一遍)並觀想將此眾生供養於諸佛菩薩:
諸佛菩薩垂念我,乃至究竟菩提果,
此等眾生作供養,祈以悲愍而納受。
□ 心經(一遍)
□ 誦佛菩薩名號(各三或七遍):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寶月蓮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法海雷音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法海勝慧遊戲神通王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藥師琉璃光王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寶積佛
頂禮、供養、皈依文殊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地藏王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彌勒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觀音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除蓋障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金剛手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普賢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虛空藏菩薩
□ 誦咒(各數十遍或一百零八遍):
釋迦牟尼佛心咒:嗡摩尼摩尼瑪哈 摩那耶 娑哈
觀世音菩薩心咒:嗡嘛呢叭美吽啥
彌陀心咒:嗡阿彌德瓦 阿依斯得吽啥
往生咒:
□ 回向文(一遍):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湧濤,願度有海諸有情。
若時間充裕,能誦念《普賢行願品》中偈頌部分(從「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到「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偈頌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花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佛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 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 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 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 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 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 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花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 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 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 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 我見恆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 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 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 恆轉理趣妙法輪 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 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 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 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 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 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 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餘 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 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花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恆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 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 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 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 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 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 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與《大圓滿基道果無二之發願文》,則最為殊勝。
注意事項:
1 時間:放生在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佛菩薩的紀念日較為殊勝,尤其在神變月(農曆正月)的功德更大。但也可以不定期放生。
2 地點:宜在放生池、以及遠離捕殺之水域、山林等盡量能使所放眾生生存悅意且能長壽之地。
3 類別:蟲類、魚類、飛禽、畜類等,所放眾生之軀體越大,則所獲之功德也越大。
4 方式:動作輕柔,若有甘露丸、解脫丸等則預先化於水中,在放生前灑在所放動物上。用密宗《系解脫》在其上方加持則更為殊勝。
5 發心:應發利益眾生之清淨心,一心一意為其獲得暫時之安樂及究竟之解脫而祈禱。
吉 慶 佳 日宜 戒 殺 放 生
放生有許多的功德,能使諸事呈吉祥,蓮池大師云:「戒殺之家,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可俱陳。」殺生則廣積怨業,並使宿世所累積的福壽逐漸消減毀滅,故每當逢年過節、慶賀生日、或喜慶婚禮、生意開業、宴請賓客等吉慶佳日,皆應廣行放生,而不應於此時宰殺生靈、暴殄天物,廣行殺業。
原本是喜慶吉日,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逢年過節則希望來年五穀豐登、人事興隆、諸事吉祥,為何反而於此時廣殺生靈,埋種禍根?世人肆意宰殺生物,殘忍成風,致使冤孽重重,天也不喜,故有水火饑饉以及刀兵,普庵祖師《戒殺文》云:「三荒二旱,為人豈不思量?」
生日慶賀則希望父母以及自己福壽綿長、離苦得樂,正應當為己為父母放生持齋,增福延壽,為何反而於此時頓忘父母養育之恩,而殺害生靈,徒增罪業?上貽累於雙親,下不利於己,本欲求生,反倒傷生,本欲長命,反倒喪命。以前有一位大官的太太,她的生日來臨時準備大宴賓客,買了大批的雞鴨豬羊魚蝦水產等,但當殺雞宰羊時,她的魂魄附在了這些被殺動物的身上,痛得她大聲叫喊,在床上滾來滾去,比死還難受,這時候她突然覺悟到禽獸被殺時的痛苦和內心的怨恨,只是不會講話,不會用言語表達而已。最後她覺悟到,今後一定要戒殺放生,不再屠殺禽獸以滿足自己的享受。後來,這位夫人享壽高年,這都是因為她一念慈心改惡遷善的緣故。
婚慶之日,原本希望來日能夠家庭和睦,得生貴子,為何反而與理相悖,於生兒育女之始而廣行殺生,致使婚後多爭鬥煩惱,甚或關糸破裂,其後所生之子也多凶煞疾病,或至夭折,試問其婚禮是否吉祥?慈壽禪師戒殺放生偈云:「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
生意人則期望開業大吉,往後財源茂盛,為何反而於此時屠殺生靈,使怨聲載於道,生財之日而廣行滅殺之業,試想開業是吉抑或是凶也?所為是得利抑或是失利乎?《楞伽經》中云:「為利殺眾生,因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喚獄。」古人云:「持齋一日,天下殺生無我分;債有誰知,披毛戴角古今還。」又《大智度論》云:「令不殺生,得何等利?答曰:得無所畏,安樂無怖。我以無害於彼故,彼亦無害於我。好殺之人,雖復位極人王,亦不自安。又不殺之人,單行獨遊無所畏難,好殺之人,有情動物皆不喜見之。若不好殺,一切眾生皆樂依附。復次不殺之人,命欲終時,其心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在人中,常得長壽,是為得道因緣,乃至得佛住壽無量。復次殺生之人,今世後世受種種身心苦痛,不殺之人無此眾難,是為大利。」
同樣,超度亡靈、喪禮或消災免難皆應戒殺放生以祈福,而不應背道而馳,徒增亡人之業障,《地藏經》云:「閻浮提人,命終之後,慎勿殺害,拜祭鬼神,無絲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亡人,在生修善,應得超升,遇此陽眷殺生,反落惡道,何況不修之人?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如是祈禱上師住世也應廣行戒殺放生,以增眾生善業,消減惡業,以期感上師長久住世,廣利群生!
放 生增 福 延 壽 命
若想長壽,則應放生,《放生贊》云:「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需求己,汝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他若死時你救他,你若死時天救你,延生生子無別方,戒殺放生而已矣。」又彌勒菩薩偈云:「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佛經中說人天七德:「種姓高貴、形色端嚴、長壽、無病、緣分優異、財勢富足和智慧廣大。」其中長壽和無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放生也是其餘五德之助緣。世親論師說:「釋放遭殺眾,如是賜生命,斷除害有情,獲得長壽命,護士醫師者,施藥不損眾,即成無病者。」
有些病人,以前世或今生殺業報應,醫生也無法治療,若立即放生,便有痊癒者,杭州有一個打鳥為業的人,背上突然長瘡,大夫無能為力,此時自己知道是今生殺生果報,於是發誓不再殺生,並作放生,此後診治便有了效力而逐漸痊癒了。在藏地也有很多被醫生診斷為必定死亡的病人,若家人去放生、唸經、就有逐漸恢復生命的希望。尤其是醫生不能診斷的怪病,均是自己前世或今世殺害眾生的業感現前,此時,惟有放生為好。佛經中也說,放生能延壽。
佛經云:「雖有殺百人百馬之罪,若放一眾生,清淨彼罪障。若放十三眾生,淨除萬劫之罪障。若有眾生盡壽命,為彼作放生,延長其壽命。若三日內必定死亡,即放十三眾生,此人能延壽三年。若殺害已經放生過之眾生,則有殺百人之過失也。」
在清朝道光年間有一位太守,身患重病,正在生命垂危之際,他發誓願:從今之後,饒益一切有情,懺悔自己的業障,捨棄一切世間俗事。當夜,觀世音在夢中示現對他說:「你昔日殺業重,今得短命報,幸好此時,能發堅固誓願,惟有放生可以延壽,且可增福祿。」他醒後大有感悟,於是全家戒殺,常常放生,其病體終於痊癒了。確實,放生者現見其延壽,最近藏地爐霍縣有一位牧民,多年患疾,十分痛苦,去過很多醫院,皆無效益,後來有一位僧人打卦說她前世殺生極多,若不放生,則短命多病。此後她發心放生,便成無病無苦,如今她特別相信因果,每年皆捐款放生。
若遭遇嚴重之疾病而接近死亡壽盡之時,只有放生,才能延壽無病。從前蘇州有一位王大林,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常常放生,每當看見村中的小孩們捕捉玩弄魚鳥等動物時,他就致力勸止並給錢以放生,他平時勸人說:「少年時,必須培養愛惜仁慈物命的美德,不可令他養成殘人好殺的壞習氣。」他如是於一生中勸人行善斷惡,後來得重病將死時,於自己覺知的境界中聖尊告訴曰:「你平生放生,有極大功德,將可增福延壽三十六年。」因而得以復活,九十七歲時無病善逝。
同樣近有一位叫果才的藏族人,由很多空行母等具神通者說,他只能活三十一歲,若能放生誦咒,尚可延壽,他立即放生甚多,每年放生護生,今已五十歲。還有相同的實事,從前有一位屈師,到市鎮去買一條赤色鯉魚放生,後來屈師生病時夢見龍王,邀請他到龍宮,並對他說:「先生本來壽命已盡,因救龍子一命,增延福壽十二年。」他救鯉魚時四十八歲,後來活到六十歲。所以,在人間壽命不長的人,應當發心放生,才能增福長壽。
在佛教徒中,深信因果是十分的重要,感應也是非常地奇妙,目前有很多出名醫師亦依放生而治病。四川遂寧市有一位醫生,她在海內外影響極大,她的家裡掛滿了省市中央、及國外經其治療而痊癒的病人敬獻的錦旗,以感謝表彰其醫術的高明,現在她已是成千上萬人的救命恩人。我問過經她治癒的那些人,他們都說,經醫療無效時,這位醫生就勸我們放生、唸經等,遵照囑咐,廣行放生等善行後,身體就痊癒了。當我聽到此語時,對佛語更加生起定解。所以放生也是一種特異功能的治病方法。
相反,殺生則是短命多病的唯一直接之因,本來能活久時的人,若喜歡殺生,則成短命,藏地阿闍梨阿旺扎巴云:「若行救命放生者,短命亦成延壽命,若殺魚蛇等含生,長壽者亦成短命。」自古以來,放生轉短命為長壽者,不勝枚舉。
我們若能時時以慈心推及物類,自己做到戒殺放生,又廣勸他人戒殺放生,則一切事必能吉祥如意,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吉神祐之,福祿隨之。」全知華智仁波切亦云:「恆時行善放生者,護法地神常佑彼。」《護生的故事》云:「如影隨形,古今善惡報應,昭昭分明,感應事跡,歷歷在目,尚有何疑?」
放 生得 利 無 邊
一切有漏善法中,無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其它善業,若自心不淨,就無有功德,但放生時,無論其心淨或不淨,其事皆是直接對眾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議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條生命的功德也無法衡量。因為這些所放的眾生,暫時已經解脫難忍遭殺的病苦,再加上放生時念佛號、心咒來加持後,究竟彼等眾生也獲得不退果位,如《不退輪經》云:「凡聞本師釋迦牟尼佛名號者,皆得不退果,傍生聞佛號,亦播下無上菩提之種子,此後得果。」其餘佛經云:「聞佛名、或見佛像,生無量德,將得解脫。」《釋迦佛傳》云:「曾有一大鱉魚,欲食眾多商人,其中商主念佛名號,聞此佛號之功德,鱉魚轉成人身,在釋尊教下已得羅漢果。」因此在放生時,切莫忘記念佛號!
我認為放生就是度化眾生,大菩薩度化眾生也是暫時令眾生離苦得樂,享受人天福報,究竟解脫生死輪迴,放生也同樣具備此功德。因此無論出家人或在家居士,凡喜歡放生的人,真是大菩薩,咱們應當時時隨喜和學習他們的無上行為。比如我們學院裡的某位大堪布,他生來喜歡放生,別人對他供養的錢全用為放生。
如今時逢末法,真正能作利益有情的大德亦屬罕見,然一些具備錢財的大法師、大居士,建設工廠等,發心為國家造福,動輒上萬上億,或廣為修建、裝飾廟宇,而內卻無甚僧眾聞思修行,或塑造外觀既不合佛經要求規範,內又無裝藏的佛像等……,這些雖是一種善事,但若能將此錢財用於放生,直接度化無量的眾生,豈非更具有無邊的功德呀!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云:「諸余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藏地的梗桑曲扎大師云:「應斷殺生,救護放生,於一切身語之善法中,放生功德最大。」《地藏十輪經》云:「設使能戒諸殺生,諸眾恭敬成無上,恆時無病延壽命,安樂暢適無損害,一切生生世世處,深信如來之行境,現見佛法及僧眾,速得無上菩提果。」
藏地著名空行母根桑曲珍遊行中陰教言《深道總集空行耳傳深義蓮花心滴》云:「一切高貴卑賤眾,今生來世安樂法,無此放生更殊勝,轉繞瞻洲之功德,等同放生一牛犢,念誦七億觀音咒,等同放生一小牛,吾至閻羅境見此,今莫忘失空行語,厲力放生牛犢等,乃有無量功德也。」根據《俱捨論》說,所放生眾生軀體愈大,其功德也越大,宰殺愈粗大之有情,其過患亦更大,因為身體大者,有粗相之苦樂感受。
印光大師總結了放生的十功德:無刀兵劫、集諸吉祥、長壽健康、多子宜男、諸佛歡喜、物類感恩、無諸災難、得生天上、消滅惡業及四季安寧、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古往今來有眾多高僧大德致力於放生事業,昔日智者大師,買臨海四百多里海灘,作放生池,唐肅宗命天下各州建立放生池,顏魯公作放生碑文。宋真宗也命天下建立放生池,並把整個西湖劃為放生之用,明朝蓮池大師建多處放生池,並作《戒殺放生文》流傳至今。
建放生池,立放生碑,或以著文立說等方式勸人放生,隨喜讚歎他人的放生功德,捐資或出力助成他人放生善舉,建立放生功德會或動物保護委員會等慈善機構,為放生集積順緣,這些雖不是直接放生,但其功德,與自己親自放生等同。相反,善眾捐獻的用於放生的錢財則千萬不能供作自己使用,比如請客吃飯及旅費等開銷,因為這些錢財已變成了眾生的生命,挪作它用與殺生過失等同。此外,阻止他人放生,或為其製造違緣,也等同於殺生。《俱捨論》云:「造善作惡,隨喜得同樣果報。」
凡放生者,都得四果功德:放生之異熟果者,解脫三惡趣痛苦,其下等發心,放生量少,能轉於人道,中等發心,放生量亦為中品,能轉於欲界天,若上等發心,放生數量極多,則轉生色界無色界,漸次脫離輪迴苦海;放生等流果分二:一感受等流果者,將來生生世世轉為長壽無病者;二同行等流果者,未來得人身時,喜歡斷殺放生,具足慈悲善心,行持殊勝菩薩道;放生的增上果者,放生者將來不轉生於深淵險地,轉生之境,全是樂意美境,具有飲食花果等;放生的士用果者,一切生世中,增上所放生之善德。
放 生能 得 解 脫 往 生
若能放生,從金剛地獄中也能得解脫。在大藏經中有一公案:「曾於印度,有一外道名為赤建,歡喜食肉飲血,殺生上萬。以此果報,死後徑墮十八地獄,後生金剛地獄,每剎那中感受百死百活,受無邊痛苦。爾時,阿難陀觀見其不淨眾生之苦,白佛陀而言此事。佛告阿難:此人在世喜食肉血,現即受殺生之報。復次阿難乞求閻羅法王言:於此人有何解脫之方便?法王答言:若欲此人從惡趣中得解脫,於此世間,當作大量放生。次後此人因阿難為之廣作放生,即從金剛地獄中解脫也。」
從前捨衛城有一富貴人家,生了一個具各種相好的兒子。有一天在河邊,因高興而互相爭抱此子,突然失手掉入河中,遭一大魚所吞,在河下游的一戶無子女的人家網到了這條大魚,打開魚腹時,見有一活生生的小孩,遂高興抱起,將其養大,長大後出家,證得了阿羅漢果。眾弟子問釋迦牟尼佛,何以此小孩掉入河中不死,佛說,往昔毗婆屍佛講述斷殺放生的功德時,有一施主,立誓戒殺放生。此施主因而在生生世世中感得身色端嚴,即使落入巨鰲口中也能安然脫身,並在今生證得阿羅漢果。
以前有一施主經常供養一塔,名觀音塔。施主無子,一日在塔下立誓,如不賜給我兒子,則將摧毀此塔。塔裡的神人非常害怕,但又無法使其生子,便往帝釋天那裡請求,帝釋天乃派一將死的天人投胎。此天人因欲往人間出家,不願轉生到這施主家,帝釋天答應如投胎後父母不讓其出家,則盡力相助。於是這天人便投胎到施主家,長大後父母果然不許其出家。這天人轉生的小孩想,得此寶貴人生若不能出家,則無甚意義,便想自殺。但跳河時,河水倒流,跳崖時,亦不能死。當時國王的法律很嚴厲,便又故意作強盜,使己被捕,但執刑時射出的弓箭,都一一返回,國王很吃驚,向其道謙。後在國王的幫助下,其家人終於准許他出家,不久證得阿羅漢果。佛陀告訴眾弟子此人的前世因緣,因以前他曾救過一個行將被殺的人,因而在五百世中不受畏懼,地水火風也不能加害,並在今生證得阿羅漢果。
放生是無畏佈施,如云:「無畏佈施即放生」,又《念住經》云:「一切律儀中,生善趣之勝因,即是施命戒。」《放生功德論》云:「若欲善趣之樂,放生能得人天福報;若欲自得寂滅,放生即得聲聞羅漢果;若以菩提心所攝,放生則成佛果之因;若願上師住世,放生即能感得上師長久住世;若欲自己長壽,放生成為殊勝長壽法;此有無等之功德。」
放生也是往生淨土的主因,《壽無量光功德莊嚴經》說十種往生因,此十種因雖有不同解釋法,但放生及勸人放生多被解釋是其中二種因。
又據《中陰教言論》,今生放生,到中陰時,其所放之眾生會來到面前為你引接指路,而往生自己所欲的淨土;若殺生,則其所殺之眾生,彼時會顯現為極為憤恨,而致使自己被強力引入地獄中。
經常放生的人,能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如藏地恰美仁波切終生勸請他人放生,圓寂時直生西方極樂剎土。在漢地宋朝永明大師,平常買魚蝦等精進放生,後來以此功德力,其已往生極樂世界,證得上品上生,此類故事皆為許多歷史所記載。
結 語
關於放生的功德與殺生的過失,在浩如煙海的佛經論典中,尚有甚多的教言及公案,其理論論述也不可窮盡。本文所及只是大海中的一滴,限於篇幅,不再贅述。藉此,具智之人定會舉一反三,明知得失,慎重取捨,而遵照聖者法王晉美彭措金剛上師所極力倡導的那樣,廣行放生事業,利益群生。
科技外物高潮時 內心煩惱亦增盛
悲心減滅增殘殺 見此世界真悲傷
吾等大師釋迦尊 利眾捨生難窮計
吾等弟子應沉思 以何行為作追隨
一切證悟深境界 皆依大悲及信心
若無此因僅精進 如同空中覓鮮花
一切有漏善法中 戒殺放生最殊勝
我此再三作祈禱 勸請行此勝妙道
此善為主三世善 回向遍空三界眾
願彼暫得人天福 究竟往生極樂剎
此文若有利眾義 上師空行諸護法
恆時守護此妙法 願將周遍瞻部洲
此《放生功德甘露妙雨》是由漢地虔誠信眾勸請,索朗達吉於法務繁忙中,依印藏漢甚深經論造於五
明佛學院南方摩尼寶洲,善也!
藏歷丁丑年四月二十五日
公元一九九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放生儀軌甘露妙藥
頂禮根本上師足!
把所放之眾生置於一處,大眾一起誦念:
□ 皈依、發心(三遍):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 發四無量心(一遍):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願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捨。
□ 供養偈(一遍)並觀想將此眾生供養於諸佛菩薩:
諸佛菩薩垂念我,乃至究竟菩提果,
此等眾生作供養,祈以悲愍而納受。
□ 心經(一遍)
□ 誦佛菩薩名號(各三或七遍):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寶月蓮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法海雷音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法海勝慧遊戲神通王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藥師琉璃光王如來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頂禮、供養、皈依出有壞善逝應供正等覺寶積佛
頂禮、供養、皈依文殊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地藏王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彌勒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觀音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除蓋障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金剛手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普賢菩薩
頂禮、供養、皈依虛空藏菩薩
□ 誦咒(各數十遍或一百零八遍):
釋迦牟尼佛心咒:嗡摩尼摩尼瑪哈 摩那耶 娑哈
觀世音菩薩心咒:嗡嘛呢叭美吽啥
彌陀心咒:嗡阿彌德瓦 阿依斯得吽啥
往生咒:
□ 回向文(一遍):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湧濤,願度有海諸有情。
若時間充裕,能誦念《普賢行願品》中偈頌部分(從「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到「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偈頌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花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佛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 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 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 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 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 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 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花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 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 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 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 我見恆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 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 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 恆轉理趣妙法輪 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 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 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 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 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 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 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餘 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 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花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恆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 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 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 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 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 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 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與《大圓滿基道果無二之發願文》,則最為殊勝。
注意事項:
1 時間:放生在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佛菩薩的紀念日較為殊勝,尤其在神變月(農曆正月)的功德更大。但也可以不定期放生。
2 地點:宜在放生池、以及遠離捕殺之水域、山林等盡量能使所放眾生生存悅意且能長壽之地。
3 類別:蟲類、魚類、飛禽、畜類等,所放眾生之軀體越大,則所獲之功德也越大。
4 方式:動作輕柔,若有甘露丸、解脫丸等則預先化於水中,在放生前灑在所放動物上。用密宗《系解脫》在其上方加持則更為殊勝。
5 發心:應發利益眾生之清淨心,一心一意為其獲得暫時之安樂及究竟之解脫而祈禱。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五利使」和「五鈍使」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佛性、智慧為「無明」所障敝。
三毒,又称三根,佛教术语,分别指贪、嗔、痴。
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称“三毒”,它是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本。
无明
十二因緣:
無明
↓
行
↓
識
↓
名色
↓
六入
↓
觸
↓
受
↓
愛
↓
取
↓
有
↓
生
↓
老死
贪,又称贪毒,指世人引取各种事物、名分的欲望。它使人迷醉于一切顺情的境,贪取无厌。[4]
嗔,又称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恼怒打骂伤害他人。三毒中此毒为最恶。[5]
痴,又称痴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钝,迷惘于事理。或对事理颠倒,因果迷乱。也称无明。[6] 无明为十二缘起之首,为有情生死流转的根本。无明,即对世间道理及佛法义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种种烦恼,即“一切杂染所依为业”。无明就是没有智慧,也即是愚痴。
轉載自wikipedia
三毒,又称三根,佛教术语,分别指贪、嗔、痴。
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称“三毒”,它是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本。
无明
十二因緣:
無明
↓
行
↓
識
↓
名色
↓
六入
↓
觸
↓
受
↓
愛
↓
取
↓
有
↓
生
↓
老死
贪,又称贪毒,指世人引取各种事物、名分的欲望。它使人迷醉于一切顺情的境,贪取无厌。[4]
嗔,又称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恼怒打骂伤害他人。三毒中此毒为最恶。[5]
痴,又称痴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钝,迷惘于事理。或对事理颠倒,因果迷乱。也称无明。[6] 无明为十二缘起之首,为有情生死流转的根本。无明,即对世间道理及佛法义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种种烦恼,即“一切杂染所依为业”。无明就是没有智慧,也即是愚痴。
轉載自wikipedia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世尊釋迦牟尼佛
[隱藏]
族姓
釋迦世尊未成佛前,為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國王淨飯王長子,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母親為拘利族天臂城主善覺大王胞妹摩耶。
太子降生
淨飯王與摩耶夫妻多年,卻苦無兒子。一夜,摩那夫人夢見六牙白象進入她的右脅,不久,摩耶夫人便宣告有孕。淨飯王得知這消息後十分高興。摩耶夫人將要生產時,按照古印度規矩,女子必需回娘家產子。淨飯王遂派遣宮中大臣、宮女等,護送夫人回娘家。摩耶夫人途經嵐毗尼園時,看見一棵枝葉茂盛、花朵艷麗的無憂樹,當她舉右手欲採花時,太子即從她的右脅出生。惟摩耶夫人熙怡坦然,身體安常,不傷不痛。
太子降生時出現種種吉祥瑞相:─後園樹木自然生果;地生青蓮;枯樹皆生花葉;天雨澤香,熏遍遠近;天樂鳴空,天女或執金瓶或執幢蓋現虛空中;濁水變清;毒蟲隱藏;吉鳥翔鳴;寶藏自然出現;地為大動等等,共有三十二種吉祥瑞應。
太子從母胎出時,天帝釋以天妙衣裹手,最先承接太子身;四大天王抱持太子而示其母。是時太子即立於地,向東西南北各行七步,行時有七寶蓮花承足。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語畢,四天王即以天繒接太子於寶几上。九龍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即時有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太子降生後七天,摩耶夫人命終,生到忉利天上。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受王付囑養育太子。她於太子成佛後亦隨佛出家,成為佛弟子中第一位比丘尼。
問:摩耶夫人為何生太子後七日便命終?
答:有二因緣:
(一)摩耶夫人生太子後,其福轉勝,應在天上享福,故在人間歿而上升忉利天。
(二)世上母親多不願見兒子出家。若太子出家時其母仍在,母必心碎欲死。今摩耶夫人早生忉利便可避過此傷痛之事。
占相
有五百相士受王命為太子占相言:「王子有三十二相,若出家則成佛,若在家則為轉輪聖王。」當時有一仙人名阿私陀,知道宮中有聖人出世,特意跑來為王相之。仙人相太子後忽然痛哭不止。淨飯王及夫人見仙人悲哭,以為太子有甚麼不祥之相,生大憂惱,舉身戰怖。仙人言:「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挺特殊妙,分明炳著,此非轉輪聖王之相,此人必成佛無疑。但是我今年已一百二十歲,不久命終後生無想天,不能見佛,不能聞經法,失此大利益之事,所以悲傷得很。不是太子有甚麼不吉之事。」
淨飯王聞已,決定盡一切辦法阻止太子出家。
太子自幼天資聰敏,無論文武都比當時最傑出的文人和武士還要好。太子十七歲時,淨飯王立即為太子選了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名叫耶輸陀羅為妻。太子因多劫修行,貪瞋痴煩惱已斷,內心清淨,所以與妻子沒有夫妻之實。
淨飯王又為太子造三殿:暖殿以擬隆冬,涼殿以避夏暑,中殿用擬春秋。又派眾多釆女侍奉,希望太子不捨出家。
[ 本帖最後由 cocowat 於 2010-4-16 07:39 PM 編輯 ]
族姓
釋迦世尊未成佛前,為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國王淨飯王長子,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母親為拘利族天臂城主善覺大王胞妹摩耶。
太子降生
淨飯王與摩耶夫妻多年,卻苦無兒子。一夜,摩那夫人夢見六牙白象進入她的右脅,不久,摩耶夫人便宣告有孕。淨飯王得知這消息後十分高興。摩耶夫人將要生產時,按照古印度規矩,女子必需回娘家產子。淨飯王遂派遣宮中大臣、宮女等,護送夫人回娘家。摩耶夫人途經嵐毗尼園時,看見一棵枝葉茂盛、花朵艷麗的無憂樹,當她舉右手欲採花時,太子即從她的右脅出生。惟摩耶夫人熙怡坦然,身體安常,不傷不痛。
太子降生時出現種種吉祥瑞相:─後園樹木自然生果;地生青蓮;枯樹皆生花葉;天雨澤香,熏遍遠近;天樂鳴空,天女或執金瓶或執幢蓋現虛空中;濁水變清;毒蟲隱藏;吉鳥翔鳴;寶藏自然出現;地為大動等等,共有三十二種吉祥瑞應。
太子從母胎出時,天帝釋以天妙衣裹手,最先承接太子身;四大天王抱持太子而示其母。是時太子即立於地,向東西南北各行七步,行時有七寶蓮花承足。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語畢,四天王即以天繒接太子於寶几上。九龍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即時有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太子降生後七天,摩耶夫人命終,生到忉利天上。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受王付囑養育太子。她於太子成佛後亦隨佛出家,成為佛弟子中第一位比丘尼。
問:摩耶夫人為何生太子後七日便命終?
答:有二因緣:
(一)摩耶夫人生太子後,其福轉勝,應在天上享福,故在人間歿而上升忉利天。
(二)世上母親多不願見兒子出家。若太子出家時其母仍在,母必心碎欲死。今摩耶夫人早生忉利便可避過此傷痛之事。
占相
有五百相士受王命為太子占相言:「王子有三十二相,若出家則成佛,若在家則為轉輪聖王。」當時有一仙人名阿私陀,知道宮中有聖人出世,特意跑來為王相之。仙人相太子後忽然痛哭不止。淨飯王及夫人見仙人悲哭,以為太子有甚麼不祥之相,生大憂惱,舉身戰怖。仙人言:「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挺特殊妙,分明炳著,此非轉輪聖王之相,此人必成佛無疑。但是我今年已一百二十歲,不久命終後生無想天,不能見佛,不能聞經法,失此大利益之事,所以悲傷得很。不是太子有甚麼不吉之事。」
淨飯王聞已,決定盡一切辦法阻止太子出家。
太子自幼天資聰敏,無論文武都比當時最傑出的文人和武士還要好。太子十七歲時,淨飯王立即為太子選了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名叫耶輸陀羅為妻。太子因多劫修行,貪瞋痴煩惱已斷,內心清淨,所以與妻子沒有夫妻之實。
淨飯王又為太子造三殿:暖殿以擬隆冬,涼殿以避夏暑,中殿用擬春秋。又派眾多釆女侍奉,希望太子不捨出家。
[ 本帖最後由 cocowat 於 2010-4-16 07:39 PM 編輯 ]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四聖諦-苦諦
苦谛(Dukkha):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蕴熾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7],即所谓“苦諦”。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谓有漏皆苦。
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把“苦”分为十一种:生、老、死、愁、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8]。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还有五蕴中的显现,还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获得的内容等,都为“生”[9]。生是许多苦的基础。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变白、皮肤变质、六根的成熟等各种现象[10]。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11]。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死亡、灭亡、五蕴的分离等[12]。
愁,是指由于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忧愁、哀愁、悲伤等[13]。因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称为苦苦[14]。
悲,是指因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欢、悲哀、悲痛等[15]。
苦,是指身体的疼痛和疾病不适等[16]。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17]。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气、憔悴、绝望等[18]。
怨憎會,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异同交往聚会而产生的怨憎[19]。
愛別離,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对希望有利、有益的、快乐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亲戚,却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交往、聚会而产生的痛苦[20]。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众生,对于以上的各种苦而生的诉求,希望它们不要来到、却无法实现,从此而生的痛苦[21]。
佛陀把以上这些苦归纳为“五取蘊即苦”,即指这些苦是因为五取蕴而生的[22]。這五法称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23]。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無我”[24][25]。
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把“苦”分为十一种:生、老、死、愁、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8]。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还有五蕴中的显现,还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获得的内容等,都为“生”[9]。生是许多苦的基础。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变白、皮肤变质、六根的成熟等各种现象[10]。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11]。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死亡、灭亡、五蕴的分离等[12]。
愁,是指由于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忧愁、哀愁、悲伤等[13]。因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称为苦苦[14]。
悲,是指因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欢、悲哀、悲痛等[15]。
苦,是指身体的疼痛和疾病不适等[16]。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17]。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气、憔悴、绝望等[18]。
怨憎會,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异同交往聚会而产生的怨憎[19]。
愛別離,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对希望有利、有益的、快乐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亲戚,却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交往、聚会而产生的痛苦[20]。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众生,对于以上的各种苦而生的诉求,希望它们不要来到、却无法实现,从此而生的痛苦[21]。
佛陀把以上这些苦归纳为“五取蘊即苦”,即指这些苦是因为五取蕴而生的[22]。這五法称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23]。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無我”[24][25]。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六字大明咒
唵 嘛呢 啤咩 吽
念誦六字大明咒的利益
索巴寧波車撰述
(二零零一年一月/二月會訊)
念誦六字大明咒的利益廣如無量虛空。如德行圓滿,發心清淨,即使念誦一遍,已能消除無量惡業。舉例來說,違犯四條主要別解脫戒的具足戒比丘,可藉著念誦一遍六字明,淨除極大惡業,足見此咒的威力非同凡響。
每日念一千遍六字明的利益
據經典所說,念六字明的利益多得不可勝數。每日念一千遍,七代子孫也不會墮入三惡道。換言之,如果為人父母者每日如法修持,子女、孫兒,以至七代後裔也無須受三途之苦。由此可見,父母的責任何等重大!這也是父母利益後代的一種方法。
此咒也能加持身體。念一千遍六字明的話,如涉足河流或大海,河水或海水會得到加持,只要接觸到魚類、大小生物,以至細小的昆蟲,這些眾生的惡業也得以淨化,不再投生惡道。
持咒者死去後,軀體被焚化時,不論誰觸到或嗅到從遺體冒出來的煙,惡業也會消除,不會墮入下三道。
十五大利益
事實上,此咒的利益數不勝數,而不論念長咒或短咒,緊記下列十五大利益已經足夠︰
1. 生生世世值遇仁王、法王或其他賢明的領袖,並能投生於仁王在世之處,具足修法的順緣。
2. 恆常生於善法昌盛之地,例如佛法興盛、寺廟林立,聖物、佛像、佛塔眾多的地方,讓你廣修供養,修持佛法,積聚資糧,廣眾善因。身處的地方行者眾多,更促使你去效法他們,締造樂因。
3. 恆常值遇順緣良機,助你修持佛法。一切順順利利,便會推動你勵力修行,聞思佛法。
4. 常遇善知識。
5. 常得暇滿人身。
6. 對道次第了然於心,樂於行善。
7. 嚴持戒律。
8. 與家人、同修和同事相處和睦。
9. 不乏財富。
10. 常得他人護蔭,並獲他人侍奉。
11. 不為他人竊取財富。
12. 心想事成。
13. 常獲善法龍天護持。
14. 生生世世見佛聞法。
15. 聽聞清淨教法,進而證得甚深空義。
據經典所說,不論人道或天道眾生,發大悲心念誦此咒,都能獲得上述功德。此咒更能治療多種疾病,免除諸種災害。
六自大明咒是觀音的化身,帶領我們成佛開悟。我們向觀音的聖身獻供、積資懺罪,沈思默想,觀音便以六字大明咒示現。念誦此咒,能淨化我們的惡業,令我們圓滿菩提道的修持,了達依止上師、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以至密乘二次第,進而引領眾生,臻至無上正等正覺。這便是此咒的利益所在。由此可見,觀音的聖語化成外在的音聲,藉此惠澤無數生靈。
六字大明咒的意義
念誦六字明利益雖然數不勝數,但念誦時也要思惟其義,因為當中的意義十分深廣。"唵"字由三個音節組成,分別是"啊、嗚、嘛",代表行者不淨的身、語、意,也代表佛清淨殊勝的身、語、意。
不淨的身、語、意,究竟能否轉化成清淨的身、語、意?抑或兩者是否不能混為一談?未覺悟前,佛和我們一模一樣,但他依止菩提道而修成正覺。佛教不認為人一開始便毫無障垢,而且具備種種功德。只要淨除業障,身、語、意便會逐步變得清淨。
怎樣才可做得到呢?餘下的四個音節便說明了修持的方法。"嘛呢"(意指寶珠)象徵為利他而成佛開悟之心,亦即是慈悲心。正如如意寶珠能除貧困之苦,這種心念不但能除去輪迴的苦困,更能補足下劣寂滅的不足之處。同樣,正如寶珠能滿眾生的願望,利他之心也能圓滿眾生的願求。
另外兩個音節"啤咩"(意指蓮花)象徵智慧。正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智慧能令你不為困惑所惱亂。欠缺這種智慧,人生便充滿矛盾。說到智慧,有悟無常、悟自我無獨立真實的存在、悟二重見的空性(即無主客二體之分),以及了達無自性空的智慧。即使智慧種類不一,但最重要的是了悟空性的智慧。
要達到清淨的境界,必須配合智慧道和方便道的修持。這便是最後一個音節"吽"字的象徵意義,亦即契合無間的意思。據經乘的說法,智慧和方便道合而為一,是指智慧道中融合方便道,方便道中包含智慧道;據密咒乘或金剛乘的說法,即是指心識已臻於圓滿,智慧和方便道融合為一,就像不動佛的種子字"吽"字的意義一樣,不為一切所動搖。
綜上所述,六字大明咒的意思是,行者依智慧道和方便道合一的方法修行,便能把不淨的身、語、意,轉化為佛清淨殊勝的身、語、意。經典上說,我們不能向外求法,成佛的本質全在內心。正如彌勒菩薩在《大乘經莊嚴論》中說,眾生的心相續中本來就有佛性。我們具足清淨的種子,如來藏的精華,有待我們加以轉化,臻至圓滿開悟。
念誦六字大明咒的利益
索巴寧波車撰述
(二零零一年一月/二月會訊)
念誦六字大明咒的利益廣如無量虛空。如德行圓滿,發心清淨,即使念誦一遍,已能消除無量惡業。舉例來說,違犯四條主要別解脫戒的具足戒比丘,可藉著念誦一遍六字明,淨除極大惡業,足見此咒的威力非同凡響。
每日念一千遍六字明的利益
據經典所說,念六字明的利益多得不可勝數。每日念一千遍,七代子孫也不會墮入三惡道。換言之,如果為人父母者每日如法修持,子女、孫兒,以至七代後裔也無須受三途之苦。由此可見,父母的責任何等重大!這也是父母利益後代的一種方法。
此咒也能加持身體。念一千遍六字明的話,如涉足河流或大海,河水或海水會得到加持,只要接觸到魚類、大小生物,以至細小的昆蟲,這些眾生的惡業也得以淨化,不再投生惡道。
持咒者死去後,軀體被焚化時,不論誰觸到或嗅到從遺體冒出來的煙,惡業也會消除,不會墮入下三道。
十五大利益
事實上,此咒的利益數不勝數,而不論念長咒或短咒,緊記下列十五大利益已經足夠︰
1. 生生世世值遇仁王、法王或其他賢明的領袖,並能投生於仁王在世之處,具足修法的順緣。
2. 恆常生於善法昌盛之地,例如佛法興盛、寺廟林立,聖物、佛像、佛塔眾多的地方,讓你廣修供養,修持佛法,積聚資糧,廣眾善因。身處的地方行者眾多,更促使你去效法他們,締造樂因。
3. 恆常值遇順緣良機,助你修持佛法。一切順順利利,便會推動你勵力修行,聞思佛法。
4. 常遇善知識。
5. 常得暇滿人身。
6. 對道次第了然於心,樂於行善。
7. 嚴持戒律。
8. 與家人、同修和同事相處和睦。
9. 不乏財富。
10. 常得他人護蔭,並獲他人侍奉。
11. 不為他人竊取財富。
12. 心想事成。
13. 常獲善法龍天護持。
14. 生生世世見佛聞法。
15. 聽聞清淨教法,進而證得甚深空義。
據經典所說,不論人道或天道眾生,發大悲心念誦此咒,都能獲得上述功德。此咒更能治療多種疾病,免除諸種災害。
六自大明咒是觀音的化身,帶領我們成佛開悟。我們向觀音的聖身獻供、積資懺罪,沈思默想,觀音便以六字大明咒示現。念誦此咒,能淨化我們的惡業,令我們圓滿菩提道的修持,了達依止上師、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以至密乘二次第,進而引領眾生,臻至無上正等正覺。這便是此咒的利益所在。由此可見,觀音的聖語化成外在的音聲,藉此惠澤無數生靈。
六字大明咒的意義
念誦六字明利益雖然數不勝數,但念誦時也要思惟其義,因為當中的意義十分深廣。"唵"字由三個音節組成,分別是"啊、嗚、嘛",代表行者不淨的身、語、意,也代表佛清淨殊勝的身、語、意。
不淨的身、語、意,究竟能否轉化成清淨的身、語、意?抑或兩者是否不能混為一談?未覺悟前,佛和我們一模一樣,但他依止菩提道而修成正覺。佛教不認為人一開始便毫無障垢,而且具備種種功德。只要淨除業障,身、語、意便會逐步變得清淨。
怎樣才可做得到呢?餘下的四個音節便說明了修持的方法。"嘛呢"(意指寶珠)象徵為利他而成佛開悟之心,亦即是慈悲心。正如如意寶珠能除貧困之苦,這種心念不但能除去輪迴的苦困,更能補足下劣寂滅的不足之處。同樣,正如寶珠能滿眾生的願望,利他之心也能圓滿眾生的願求。
另外兩個音節"啤咩"(意指蓮花)象徵智慧。正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智慧能令你不為困惑所惱亂。欠缺這種智慧,人生便充滿矛盾。說到智慧,有悟無常、悟自我無獨立真實的存在、悟二重見的空性(即無主客二體之分),以及了達無自性空的智慧。即使智慧種類不一,但最重要的是了悟空性的智慧。
要達到清淨的境界,必須配合智慧道和方便道的修持。這便是最後一個音節"吽"字的象徵意義,亦即契合無間的意思。據經乘的說法,智慧和方便道合而為一,是指智慧道中融合方便道,方便道中包含智慧道;據密咒乘或金剛乘的說法,即是指心識已臻於圓滿,智慧和方便道融合為一,就像不動佛的種子字"吽"字的意義一樣,不為一切所動搖。
綜上所述,六字大明咒的意思是,行者依智慧道和方便道合一的方法修行,便能把不淨的身、語、意,轉化為佛清淨殊勝的身、語、意。經典上說,我們不能向外求法,成佛的本質全在內心。正如彌勒菩薩在《大乘經莊嚴論》中說,眾生的心相續中本來就有佛性。我們具足清淨的種子,如來藏的精華,有待我們加以轉化,臻至圓滿開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