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一攤血
出生於1937年的證嚴法師,俗名景雲,自幼過繼給叔父為長女,隨家人住在台中豐原,出家前自號靜思。1960年,證嚴法師正值壯年的父親因腦溢血驟逝,讓她傷慟欲絕,開始思索生、老、病、死的人生。
在父親生病期間,證嚴法師前往一傢俬人醫院探視信徒的父親,突然望見地上有一攤血跡,詢問後才得知,這是一位原住民婦女流產了,急需開刀,卻因為付不起台幣八千元的保證金而被婉拒在外,只能由失望的族人帶回部落,證嚴法師聞言後十分不忍。
“一攤血事件”過後,證嚴法師于1962年因為沒有剃度師父而自行落髮,隔年,因緣際會地皈依了台灣比丘界的第一位博士“印順長老”門下,法名“證嚴”、法號“慧璋”,就此踏上修行之路。證嚴法師出家的過程並不順利,後來只能暫居花蓮“普明寺”旁的小木屋,直到她拜託母親出資,在多地震、多颱風的台灣後山—花蓮買下一塊地,興建“靜思精舍”,才有了穩定的修行之所。
而後,她在普明寺研修佛法,巧遇三位花蓮海星中學任教的天主教修女,在彼此討論佛教與天主教的教義時,其中一位修女提及:“佛教信徒這麼多、力量這麼大,如果做社會服務的工作,影響會更大。”證嚴法師聽了之後,心頭一沉,決定匯集社會的愛心,將來要在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台灣後山,蓋一家“不收保證金的醫院”,濟世救人。
就這樣,一攤血和三位修女,促使證嚴法師下定決心在1966年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後更名為“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她砍下竹子製成三十個竹筒,交給跟隨她的三十位大多半不識字、上了年紀的“歐巴桑”(老太太),大家每天從菜錢裏省下五毛錢投進竹筒裏,幫助弱勢者,這一股從菜市場開始的柔性能量,開啟了慈濟的“竹筒歲月”,第一位援助的對象,就是從福建漳州來臺的獨居長輩、八十六歲林曾老太太。
來源:http://big5.huaxia.com/tslj/cfht/2011/07/2511050.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