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願所有善緣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口業

眾生口業如天雨

  綿綿不斷造成大業海

  禍從口出少省察

  唯有持咒

  密教確確實實的修法

  口能遮止

  意也能轉

  一一融入光明海

轉載:http://tw.m.yahoo.com/w/kplus/question?qid=1105041906735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東非大旱,支持樂施會救援作救援工作

Redirected from:http://weboss001.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1067.html

東非大旱饑荒


東非大旱饑荒千萬人缺糧挨餓

東非大旱饑荒皮包骨的垂死嬰兒、餓死旱田的牛隻,一張張觸目驚心的圖片,彷彿向世界呼喚:“求你救救他們。”全球至貧的非洲東部,遭遇六十年來最大旱災,加上糧食價格飆升,令千萬人在饑荒中垂死掙扎。

肯雅、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是重災區。索馬里武裝組織也破天荒准許非回教機構來救援。聯合國和大型救援組織呼籲全球緊急援助,給生命一個希望。

東非兩億人口當中,一向有40%營養不良。這個脆弱的地方,自去年以來遭受另一大衝擊──拉尼娜現象引發十年不遇的東非大旱饑荒,降雨量急降至正常值的5%至50%,農作物嚴重失收。旱災又遇上糧價高漲,粟米自去年七月以來飆升160%,紅高梁零售價也急升169%,令人畜都要捱餓,估計48萬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東非大旱饑荒索馬里難民逃亡

內戰不斷的索馬里,是災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1/3人口糧食不足,1/3兒童營養不良,部份地區有60%牲口死亡。樂施會人道救援部主管科金說:“這是二十一世紀最糟的糧食危機,恐怕很快會失去大量生命。”埃塞俄比亞南部和肯雅北部,都有大量民眾捱餓。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發言人畢爾斯說:“我們六十年來沒見過這樣嚴重的旱情。”估計飢民達到千萬人。

飢民處處,連痛恨異教徒的索馬里伊斯蘭激進武裝組織‘青年黨’,也破天荒宣佈‘歡迎所有回教和非回教’外國援助組織,到他們控制的區域救援,並保證他們可自由活動。

東非大旱饑荒引發難民潮

饑荒引發難民潮。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統計,今年以來索馬里有六萬名難民逃到肯雅,逃往埃塞俄比亞求助的已達十三萬人。在肯雅達達布全球最大的難民營,已住了三十五萬人,現時每天仍有八百名兒童徒步數天抵達。他們嚴重營養不良,但能夠來到已很幸運,因為許多人在途中死亡。救助兒童會引述一名母親說,她留下六個孩子獨自逃走,只因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餓死。

旱情可能還要持續半年,由樂施會等英國十四個救援機構組成的災難應急委員會表示,急需8,500萬鎊向災民提供糧水。天主教救援機構Cafod的非洲人道救援主管康米說:我們必須立即行動。

引用:東非大旱饑荒





東非大旱饑荒缺糧 垂死嬰兒皮包骨

Redirected from 東非大旱饑荒


東非大旱饑荒千萬人缺糧挨餓

東非大旱饑荒皮包骨的垂死嬰兒、餓死旱田的牛隻,一張張觸目驚心的圖片,彷彿向世界呼喚:“求你救救他們。”全球至貧的非洲東部,遭遇六十年來最大旱災,加上糧食價格飆升,令千萬人在饑荒中垂死掙扎。

肯雅、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是重災區。索馬里武裝組織也破天荒准許非回教機構來救援。聯合國和大型救援組織呼籲全球緊急援助,給生命一個希望。

東非兩億人口當中,一向有40%營養不良。這個脆弱的地方,自去年以來遭受另一大衝擊──拉尼娜現象引發十年不遇的東非大旱饑荒,降雨量急降至正常值的5%至50%,農作物嚴重失收。旱災又遇上糧價高漲,粟米自去年七月以來飆升160%,紅高梁零售價也急升169%,令人畜都要捱餓,估計48萬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東非大旱饑荒索馬里難民逃亡

內戰不斷的索馬里,是災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1/3人口糧食不足,1/3兒童營養不良,部份地區有60%牲口死亡。樂施會人道救援部主管科金說:“這是二十一世紀最糟的糧食危機,恐怕很快會失去大量生命。”埃塞俄比亞南部和肯雅北部,都有大量民眾捱餓。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發言人畢爾斯說:“我們六十年來沒見過這樣嚴重的旱情。”估計飢民達到千萬人。

飢民處處,連痛恨異教徒的索馬里伊斯蘭激進武裝組織‘青年黨’,也破天荒宣佈‘歡迎所有回教和非回教’外國援助組織,到他們控制的區域救援,並保證他們可自由活動。

東非大旱饑荒引發難民潮

饑荒引發難民潮。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統計,今年以來索馬里有六萬名難民逃到肯雅,逃往埃塞俄比亞求助的已達十三萬人。在肯雅達達布全球最大的難民營,已住了三十五萬人,現時每天仍有八百名兒童徒步數天抵達。他們嚴重營養不良,但能夠來到已很幸運,因為許多人在途中死亡。救助兒童會引述一名母親說,她留下六個孩子獨自逃走,只因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餓死。

旱情可能還要持續半年,由樂施會等英國十四個救援機構組成的災難應急委員會表示,急需8,500萬鎊向災民提供糧水。天主教救援機構Cafod的非洲人道救援主管康米說:我們必須立即行動。

引用:東非大旱饑荒





東非大旱饑荒缺糧 垂死嬰兒皮包骨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地藏本願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Redirected from:http://blog.udn.com/magic/3196918


14-07地藏本願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夢參老法師2007普)
地藏本願經14-07(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咱們前一段講的墮無間地獄,無間就是不間斷,也就是受苦沒有間斷的時候,苦連著苦,這解釋什麼叫無間地獄。

【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圍。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

地藏菩薩就向聖母說,就向佛母說,地獄有很多類、有很多種,在大鐵圍山之內的是大地獄。大地獄有好多呢?有十八所,就是十八處。除了大地獄之外,還有五百地獄,每個地獄都有每個地獄的名字。大地獄之外有五百,五百之外有千百,就十萬了,還有十萬,各個有各個的名號。這個諸有就是三界二十五有,就是有生死的,這類所有過去的因果都不亡,不亡就是不亡失掉。有一個頌專頌二十五有的,四洲、四惡趣、六欲天和梵天、四禪、四空、無想、阿那含,這一共合計是二十五有。這三界二十五有就說三界輪轉生死的,有生有死的。在生死過程當中,有墮地獄的,有輪轉到五道的。不論男人女人那不分了,不分男女了,只是按他所造的業,由他業所受的報。有所造罪那就有地獄,沒有造罪的沒有地獄了,但是只限制在大鐵圍山之內,大鐵圍山之外沒有。咱們經常的說夜間遇到鬼,可不是這個鬼,這鬼出不來的,那是孤魂野鬼,就是咱們放焰口時候孤魂野鬼,沒有管的,他也有他的頭頭,有鬼的眷屬,鬼也有鬼頭頭。這個是說地獄裡頭,地獄道,不是餓鬼道。咱們人間所跟鬼界摻雜的說遇見鬼,那是鬼道,不是地獄道,單有一道餓鬼道。人是人道,餓鬼是餓鬼道,畜生是畜生道,這個一類的專指是地獄道的。

聖母(就是摩耶夫人)問地藏菩薩說:這些個地獄都有好多類、好多種?地藏菩薩跟聖母說大致分,這是大致分的,大致有十八所的大地獄。咱們說十八層地獄,人間傳說十八層地獄,不是一層一層的,是十八個處所叫十八層地獄。這個是地獄時間最長的,在人間做五逆十惡最重的;中等的五百,每個地獄有每個地獄的名號;其次就是千百,那是一般的罪惡,不是太嚴重的,墮到地獄裡頭去。

那為什麼叫無間地獄呢?就是無間斷,就是大地獄,無間斷。這個周匝有八萬餘里,因為這個給人間說法,拿人間的里程計算,這個大地獄周圍有八萬餘里。那地獄很大了,佔的地很寬了。但是城是業感的,不是誰去打造的,全是鐵城。獄牆高好多呢?一萬里高,獄牆高一萬里。你要看這個城全是火,就是城上都是火聚。同時地獄跟地獄是相連著的,只是名字不同。有一個地獄專叫無間地獄,就是受苦無間。

在閻羅王城,先經過處理那個城,不是這個地獄。人死了,到了閻王城那了,也有獄官,也有各層的官級,是鬼中之官。地獄經講閻王城,不是地藏經,講這個閻王城,閻王城它也像咱們這個城門一樣的,有四個城對外的。人要死了之後,你把五蘊身捨掉之後死了,這是靈魂,你那個神識,還沒有再投胎之前,這叫中蘊身,沒有形相的,只有形識,識就是咱們死那個意識,到這個城裡去了。你這個罪惡得經過審判,罪的大小,在這個人身之間做了好多壞事,那個城叫泥犁城。那時候還沒有判罪的,剛死了之後魂識。有種業風,又名叫巧風,你所造的業變成風,業識叫業風,隨那個業的大小,風就輕重,大風、小風、中風。業大,受的身量就大,那個風吹起來,人家說業風所吹,把你吹到送你一個地方去。你這個魂識被那個風,你自己沒有身體了,但是你感覺著有身體,感覺自己身體大,那就是你業很大,業大罪要受得多,到處都是苦難,那個鬼的形狀就很醜惡,罪愈大愈醜惡。有福的人他那個風不是嗅風,是香風,你感覺微細的體,那個你就不受這個地獄道苦了,閻王就派你又轉到人間或者轉到哪一道去了。生天的不經過地獄,生天的你魂識一死,魂識直接生到天上去,沒有這些個境相。

這是專指地獄道說的。每個地獄跟每個地獄相連著的,有熱地獄,有寒地獄,十八個地獄都有名字的。有七個大地獄,有極熱的全是火,有焰熱的那火就次一點,有大叫地獄、豪叫地獄、眾合地獄、黑繩地獄,這七大地獄。這可能我們受過,不曉得什麼時候受過,都忘了,一離神識就沒有了。這七個大地獄再加上八無間,八無間是八熱地獄。一個大地獄連繫很多小地獄,叫眷屬地獄,這一個大地獄它附屬些個小地獄,跟這個大地獄相連貫的。在這個地獄中間叫無間地獄,什麼叫無間?受苦沒有間斷,沒有停歇的時候,苦難是連著的。所以在大地獄之中的小地獄,大地獄整個的面積是八萬餘里,那一個地獄周匝八千里,大的地獄總的高一萬里,小地獄高一千里,有到太原兩個半這麼遠。咱們到太原四百里,兩個半就一千里了,這說它的周圍。

地獄當中鐵蛇鐵狗,像是生物一樣的,它不是肉體,是鐵的,它的身體是鐵的,鐵蛇鐵狗吐出來都是火,在這個獄牆上來回跑,反正你這鬼魂,你這鬼靈魂是出不去這個地獄的。大家知道鐵都是黑顏色的,為什麼地獄都是鐵的?我是想過的,研究過它的。想到人為什麼造罪,造罪有兩種原因,或者為名為色為什麼,都是為一個是食,吃的東西,第二就是鐵,離不開鐵,人的生活,就是你身體都有鐵質,失掉鐵質了不行的,像骨骼等都屬於鐵一類的。咱們知道鐵的性情,鐵是什麼性情?剛、冷,一摸到鐵就是涼的,隨你什麼時候摸到鐵都是涼的,它是冷的。比別的東西堅硬,能破壞別的東西,你拿鐵打刀子、打器具、打鍋,人的生活離不開鐵。所以一說到地獄裡頭,形容都是鐵的,黑金的。你看惡人那個心殘酷得很,善人的心他不忍,做什麼事忍不下去心,就是不肯做壞事,傷人傷害別人,看著打得別人出血,有些人見著血就害怕,因為心地的善良。所以拿那鐵來形容人的心,所以感的報,說那心堅硬,一點慈善心沒有,一點柔軟心沒有,所以死了下地獄。

但是地獄出火的時候多,在起世因緣經講受惡報的人,形容著受惡報的人不是做的惡業太多了,他做惡業的時候心裡頭非常的剛,剛就是堅硬,心不軟;心軟了下不去手,你傷害別人,舉手打別人的時候,心裡下不去手,就是慈善的意思。剛硬的心,他打到別人,看到別人痛苦在那流血,他高興了,他那心非常硬,就是沒有人性,咱們說喪失人性的,就是不善良的意思,那他死後一定感到惡報。地獄都是鐵成的,地藏菩薩說地獄,鐵、石頭、火就這幾種組成的,一切惡具受罪的器具都是鐵。

【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眾業所感。獲報如是。】

獄中有床。監獄也睡覺嗎?那個床可是受罪的,不是舒服的。床好大?遍滿萬里。這個地獄有大小一萬里,這個床就是一萬里。一人受罪,看見你這個身把這床佔滿了,自己見到自己身遍臥滿床。身量愈大,痛苦愈大。假使有千萬人受罪,也在這個床上,也是遍滿床上。這個床可是受罪的,倒在這個床上睡不著覺的,是不舒服的。這是什麼呢?眾業所感的。人做的業不是一種,人的一生幾十年,你起心動念;像我們不同了,我們現在的善念多惡念少,當我們一起惡念了,我們用三寶教授我們的方法,我們就把它對治了,讓它消失了,善念我們就繼續讓它增長。惡人,做壞事的人,你要接觸那些個壞人,他舉心動念盡是壞主意。我在監獄裡頭,那裡頭壞人就多了,最惡的大家起個外號,「三天不害人,走路沒精神」,他要不害人,他吃飯都吃不下去了。怎麼害法呢?監獄裡,他怎麼害到人呢?他一會兒向這個管理員報告某某人反動了,在那說反動話了,瞎編一套害別人,他對哪個不高興了,就是這樣子。那惡人表現的特別突出的,那裡頭還能怎麼害人嗎?就是打報告讓別人受罪,他一報告,管理員就把那個人調出去了,到特別監裡頭上刑,各種刑具都有。類似這些個,我是拿這個來形容著那些受罪的人,受的苦難很多的,凡是六根都在受罪。

但是這個地獄沒有肉體,他精神上感覺,所受的罪苦就是精神的感覺,這是化現的,化身,化身感覺著。由於你果報,那是自己的果報感的。所謂那些鐵,形容著床,乃至於惡鬼、夜叉,是你自己的業所現,實際上沒有。那時候能不能覺悟?假使說你還有憶念著念一聲地藏王菩薩,地獄馬上就空了,那個地獄現相就沒有了。那個時候沒有了,地藏王菩薩想不起來了,不現前。這個我們大家可以這樣感覺,我們睡覺時候,如果做一個不好的夢,惡夢,碰見狼了,或者碰見野獸了,或者碰見別人來害你了,或者抓你來了,那你這時候要想到南無地藏王菩薩或者觀世音菩薩,隨便哪一佛名號,哪個阿羅漢名號,你一念馬上境界沒有了,那個惡夢馬上境界空了。下地獄也是那樣子,想不起來了。如果能憶念三寶的時候,你也下不到地獄了;到了地獄什麼都忘了,那個神識當中什麼都忘了。像我們做惡夢,遇見什麼惡境界相,如果你念佛號的時候,一念馬上就醒了。

【又諸罪人。備受眾苦。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復有鐵鷹啗罪人目。復有鐵蛇絞罪人頸。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

這個地獄裡頭千百夜叉,夜叉就是鬼,就是夜叉鬼,或者就是惡鬼。口牙如劍,他口裡的牙齒像在人間的寶劍一樣的,殺人的利器一樣的,你看見就害怕。眼裡頭的鬼火冒,就是電光電力。電力是怎麼來的呢?是業力發現。那個電力也不用火、風、水,不用這水火風發電,也不要火力,自身帶電,叫業風電、業障電。也有十指,都像銅鐵爪一樣的,爪指來抓這個罪人、拖這個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拿那個鐵戟往人身上投,往那個罪人身上投。或中口鼻,或者扎到口上、扎到鼻子上,或中其腹背。有時候那個惡鬼把人的魂識罪人拋到空中去,或者把他擱到床上。這是形容詞,形容受罪的過程。

復有鐵鷹,人間的鷹咱們看到了,人間鷹並不敢抓人的眼睛,在地獄的鷹專抓那些個罪人的眼睛,他以罪人的眼目為食。還有鐵蛇纏罪人的頸項上。百肢節內,悉下長釘,人的身體每一個環節上就是長釘扎進去,釘的釘子。把你舌頭拔出來,拿耕地的犁頭耕你的舌頭,你的舌頭變得很大,業所感。

抽腸剉斬。我那時候治療癌症的時候,醫生把你肚皮劃開之後,把腸子拿出來,當時是麻藥麻醉不知道,我好了之後看那照片,我說這就是地獄,抽腸剉斬,把你腸子離開,有癌細胞給剪斷、有癌細胞給剪斷,一寸一寸的,身陷地獄,等於下地獄一樣。但是打了麻藥針了不知道痛,那麻藥一過去,那滋味就很不好受,那就痛了。那我們痛了怎麼辦?念聖號,念念一陣觀音菩薩,再念地藏菩薩,所有菩薩佛號都念到了,它還是痛。那緊念吧!醫生說打麻醉藥,我說麻醉藥沒有念聖號好,念聖號念念他就睡著了;神智也是麻醉,比麻醉好,麻醉麻久了神經受傷了,如果你麻藥久了,你神智受傷了。

所以這些個罪,咱們在人間有時候現象都有,在人間有時候都有,監獄裡頭有些個刑相類似。抽腸剉斬,把你腸子拿出來,那是魂識,不是真正的。把那銅鐵燒火把它化成汁,在口裡灌下去,一灌下去那個靈魂就燒死了,燒死又化現,死了又化,死了又化,就這麼受苦受難。熱鐵纏身。

這個苦難是哪來的呢?自己造的。知道這個苦了就不造了,不造了就沒有了,你不造業就沒有。我們經常說到地獄裡頭去,還能念佛嗎?他不能念佛了。能念佛下不到地獄,一到那裡去,三寶早都忘了,這是一種。二,他也不信三寶,信三寶的他也不會下地獄。這兩方面說。在地獄裡經好長時間呢?億劫,等這個時間滿了,罪受完了就出來了。罪業沒滿,業沒消失的時候,求出無期。那不是像人間判你好多年,沒有期限的,就是業消完了。但是舊業消完了,新業又來了。為什麼離開地獄完了又回去了呢?他不記得了。哪能記得?不記得了。

所以閻羅王就問佛,在第八卷上,地藏菩薩把他度脫出去了,他又回來了,又回來是他業繫。你看做壞事的人真是不可想像,我們信三寶弟子跟我們做善事的人,跟那做惡的人真不可想像。我舉一個例子,我在廈門南普陀寺,我們那前頭有個四肢不全的癱的,兩腿站不起來的,靠兩手拄地下爬。我勸他做點好事,他壞到這樣程度還在做壞事。怎麼做壞事?人家汽車來了,他就在那汽車擋著,他不動,你敢壓他嗎?我跟他說:你往旁邊躲一躲。他說:我幹什麼讓他過?他給我錢,我才讓他過。我說:人家在汽車裡,給你什麼錢?他一時看不見把你壓死。他說:誰壓死我,誰負責。多壞,壞那個時候。或你走路上去,或者特別是女道友到廟上燒香的一個婦女,他拉著人家,不讓人家走,你不給我錢,你不要走。你也不敢打他,他一個殘廢的,就是兩個手能動,兩個腿全癱在一起,兩手拄著走。我說:你壞到這個程度了,你做點好事嘛!讓他念念佛。他說:我夠倒楣的了,我還念佛呢?他說我念佛比他還倒楣,他怎麼樣看法?類似這樣的人很多。咱們認為人心地善良,那是咱們想,有些人惡的很,真惡的很!

像我在法源寺,在佛學院教書的時候,我一個老道友他在那守門,在法源寺守門,他跟我講,他看見一個老太太領個小孫孫,他就問說:他媽媽呢?她說:她媽媽都死了。他說:你們兩個,你也太老了,這個孩子很小,你這樣多困難。我那有個空房子,我現在回廟裡住了,你到我那住去,讓這小孩學佛法,出家吧!你也有個地方住,生活我來照顧你們。那個老太太說什麼?她說:我們討口子就夠倒楣的了,你還讓我們去當和尚。你說她怎麼看的?她把當和尚比那討口子還倒楣,你說這不是業障嗎?

社會上你到處都可以看見。咱們認為信仰三寶,功德無量,福德無量。有些個你給他念佛,他把兩耳朵堵上,他不願意聽,你說他業障重不重?你要沒看見那個業障的人,你可以看看現象。咱們認為這是無上的、功德無量的,他那個業障促使他,因為這叫業障。如果咱們不認得業障,看看吧!看看社會的人,看看現象,特別到監獄裡頭。我每次到臺灣,淨耀法師他領我到監獄去,他跟幾個監獄都很熟,給那個罪人說法。他問你問得很多問題,不是咱們所想像的,真教業障重。如果咱們不知道業障輕重的話,看看社會上的惡人。你說轉化他,讓他做好事,他連一句聖號都聽不進去。為什麼?就是可憐,可憐他那個業障,他那業障把他障住了。

就在地獄裡頭,萬死千生,過去所造的業,惡人害善人的時候,那手段太多了。這是地藏經上這樣說,咱們到過地獄,出來不記得了,怎麼能說?地藏王菩薩說,地藏王菩薩到地獄,他看見眾生造業的時候。這個時間經好長時間?動經億劫,想求出來,那時間長了,求出無期。

【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那這個世界壞了,成住壞空四大劫,整個的世界壞了,地獄還有嗎?地獄也壞了,寄生他界,把他轉移了。這個世界壞了,成住壞空,這個世界是空劫壞劫,他的業力所感,自然把他轉到另一個世界去了,還是地獄。那個世界又壞了,又把他轉到另一個世界去了。等他原來這個娑婆世界地獄成就好了,又成了,又把他轉回來了。就這麼反覆來回的轉,不會空的;說地獄不空,地獄不會空的。這就世間相講,不是咱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是本空的。但眾生的業不空,有業就有地獄,眾生不造業了,地獄沒有了。眾生生到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是有地獄的。你生到極樂世界去,沒有地獄了,根本不存在空不空的問題了,那裡都是做善的。極樂世界不講餓鬼,也沒有地藏經可講,只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

無間罪報,其事如是。你要造了無間罪了,他所感的果報就這樣子。地獄在哪裡?閻浮提的下邊,就咱們南贍部洲的底下。壞的時候從地獄先壞,一直壞到初禪天,二禪是空的,三禪是空的,空還壞啥?沒有壞劫,壞不到空。從地獄開始,地獄壞了,壞到人間,人間壞了,壞到天。咱們講大乘起信論上講,要能知道真如一心法界,不要動,動則有苦,一動苦難就來了。動,已經受果了,是因動而產生的果。不動,不動沒事。說業相,大乘起信論上講業相,業相一動,起心動念就感果了。那你要念佛呢?這是善念,也是起心動念,那你生淨土世界去了,也感果,果不同。

這個地獄是在南閻浮提的下面,等到遇到劫難,大火三災八難的時候,火災的時候,先壞地獄,地獄又轉移到他方。火災起的時候,你受罪還沒滿,又轉移到他方世界去了,又受了。就是輾轉相續,無間!凡是你受苦沒有間斷的,不受大三災的影響。這是一種大地獄,總說。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有五件事做錯了,感應你日夜受罪,沒有間斷時候。在我們講戒律,講毘婆沙部的時候,它地獄的名字又不同。第一個叫等活地獄,第二個叫黑繩地獄,第三個叫眾合地獄,第四個叫叫喚地獄,叫喚有大叫喚、有小叫喚,第五個是大叫喚地獄,第六個就是熱,第七個是眾熱,第八個叫無擇,無擇就是無間斷的意思,這是八大地獄,總讓你受苦,永遠不會間斷的。哪些個無間斷?五種。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日夜受罪,無論黑天白天,也沒有時間,受罪不停,沒有間斷的時候。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第二個就像那個床一樣的,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地獄受罪的人不多,不多也是滿的,一個人也滿,佔滿全地獄,多人亦滿。說地獄不空,不空是不間斷,永遠是滿。因為他作惡的事情很尖利很鋒利,看那眾生發脾氣造惡的時候,非常的猛利,受地獄苦也如是。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第三個受罪的器械,叉、棒、鷹、蛇。器具有些個是化現的,不是真正的,都是鐵的,鐵蛇、鐵狗、鐵狼,而且那些身上都帶火。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全是鐵的,就是你的業化現的。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你要想吃東西,餓,吞鐵丸,吃了就化了。鐵丸吃到肚裡還不化嗎?一化了又化下了,這個死了又化下了,一死了又化下了,不停的化現變化。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或者一個時間變成無量無量的時間,永遠沒有間斷的,因此這叫無間地獄。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沒有這個相分的,沒有什麼人的種類,不分狄人,或者是漢人,漢滿蒙回藏,沒有民族,沒有種姓,沒有男女,沒有老幼,老的小的,平等平等。什麼富貴、貴賤,龍、神、天、鬼,一到了那裡同樣,受那個業報的時候平等。這五道眾生,凡是你業障發現了,該你受報的時候了,沒有間斷的時候。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若墮這個地獄裡的時候,第五種,從你最初入的時候,經的時間非常長,有百千劫,百千劫時間很長。這個跟大家說過幾次了,人的壽命一百歲,每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的壽命十歲。在這一增一減叫一劫,十個增減叫十劫,一百個增減叫一百劫,至百千劫。在這百千劫當中的一天,一個夜間,萬死萬生,一下死了一下生了,一下死了一下生了。一受刑,一受刑死了,死了又生,生了又受,受了又生,沒有一念間間斷的,都在受苦。這個業還完了,欠的債還清楚了,那又受生。你還有福業,跟你的福業受生,受生時貧富、貴賤、壽夭不一定了,也是根據你業報,相續連鎖不斷的,沒有間斷的時候,所以這叫無間。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說到這了,地藏菩薩跟摩耶夫人說,摩耶夫人問他地獄受罪的形相,地藏答覆就是這些個。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我大略的簡單的說就是這個樣子。若把它開廣了詳細一件一件的說,它的罪器,它的名字,它受苦的事情,我說一劫也說不完;求說不盡,用語言來把地獄所受的苦說不盡了,時間非常長。這一段就是摩耶夫人問地藏菩薩地獄的受苦現象,地藏菩薩簡略的這麼答覆了。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在摩耶夫人問完之後,地藏菩薩向佛表白說,世尊,我是承佛威神力,佛加持我,我使我的身遍百千萬億世界,就是有眾生地方、有地獄地方都有我的身形,都有我到那去救拔這些個業報眾生。但是這我感到是佛的加持力,以佛的大慈悲加持力,我能做這些變化。這表現我所能到地獄救度眾生的是因為佛的加持力,佛的神力加持我的。這個名詞我們都不分析了,主要說這苦難的事。

因為我現在能在地獄度眾生,就是無量諸佛加持;現在對釋迦牟尼佛說,就是釋迦牟尼佛加持;要不是佛的加持力,我這種慈悲事業做不成。就是稱讚佛的功德,把他所有利益眾生事,把這個功德推之於佛,這是過去了。那現在呢?佛又囑託我,佛又付囑我,說到阿逸多成佛之前,在這個中段的時間。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但是彌勒菩薩翻的不同,這個阿逸多翻無能勝,沒有能再勝過的了,他馬上就成佛了,所以他的名字叫無能勝,無能勝就是彌勒。佛囑託我,在彌勒佛沒下生度生之前,在這段時間,佛令我來度閻浮提這些眾生。請佛你放心,我一定做得到。唯然世尊,你不要顧慮,願不有慮。那就是地藏菩薩接受釋迦牟尼佛囑託他,在這個時間利益娑婆世界。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或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佛又對地藏菩薩說,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現在這些眾生沒有達到解脫的時候,就是沒有把業障消的時候,性識無定,他那個識神沒有一定,一會兒信了,一會兒不信了,一會兒作善,一會兒又作惡了,惡習不改。由於過去的惡習他造了一些事業,惡習結業,由於過去的惡習造成他造業。這個我們大家都有感覺,我們依著佛的教導,我們知道想成佛、想修道,但是你煩惱不斷,煩惱就是過去的習氣,過去作惡的習氣,它不使你向善,它從中給你做障礙。我想每位道友都體會到吧!我們現在想求解脫,不被煩惱所束縛,心裡頭是這樣發願,一會兒業障發現了,退墮了,精勤不起來;乃再加上生老病死苦,生、死咱們做不了主的;還有病,病我們能自己做得主,在病中要做得主,不為病患所困,能夠修道,念佛;稱名號最好了,或者地藏名號,稱阿彌陀佛,或念觀世音菩薩,都好!

地藏菩薩接受佛的教授囑託利益眾生,但是眾生並不能接受,還有謗毀地藏菩薩的,他不信。佛上文所說的地獄苦並不是鬼,地獄不是鬼道,一定要分清楚,是地獄道。墮到地獄去是沒有你的自由的,你想到處遊晃還行啊?鬼道有自由,他可以到處走,地獄道不可以。

爾時佛又囑託地藏菩薩讓他度眾生,讓一切眾生解脫;很難,不是容易的。眾生的性情不定,一會兒又好,一會兒又壞,並不是他一聞佛法就定了,辦不到。尤其他過去那個習慣勢力使他作惡,成了他自然現象。例如說開口罵人,這個我們現在沒有,我們三寶弟子不會開口罵人的。有些他的地區習慣,像我們這老和尚、我們出家道友也經常罵人,為什麼?他地區的習慣。我舉個例子,我在四川,四川見著人,兒子格老子,也說你這龜兒子,他成了習慣了,跟誰,你這龜兒子,這口頭語,無論任何人都說你龜兒子,都叫你龜兒子,這個就是惡言,罵人!兒子管老漢叫龜兒子,這不是罵老漢嗎?他那風俗習慣,不說龜兒子不說話,你來怎麼講?沒辦法。還有我到一個阿哈地區,就在黑龍江的北部北部,跟俄國交界地方,地名叫阿哈,語言很少,咱們叫爸爸媽媽,他連叫爸爸媽媽都不叫,叫老夥計,那爸爸媽媽管兒子叫小夥計,就叫老夥計、小夥計,兩句話就代表了。你聽著很彆扭,你跟他說什麼話,他聽不懂。這是語言的問題,因此這個惡業沒辦法。

像我們東北人,現在沒有了,開化了,文明進步了,媽了巴子,不說媽了巴子不說話,媽了巴子是什麼?是免票,軍人坐火車不給錢,開口就罵人。那時候我小時候有兩句話,「後腦杓子是護照,媽了巴子是免票」。我們東北人沒後腦杓,後頭是扁的,不給錢,很惡,野蠻時代。現代不行了,沒有這個了。風俗習慣自然就造業,惡口,很多地區惡口,他那地方風俗習慣。類似這樣的地區很多,語言隨時在改的。我活的這個時間也不長,我看見各地方語言都在改,東北以前的語言沒有了,現在國際上開放,見面「你這龜兒子」,人家不打你才怪,不把你送到警察局去才怪。你信不信?人家說你罵人惡口,你不改也不行吧!風俗習慣是大家共同的。但是這個惡習結業的這個習慣,我們每個人一舉一動,語言,身體的行為,身三口四意三。現在的做貿易,我們跟這些貿易弟子說,我說:你都是真誠的嗎?他說:不敢跟師父說假話,哪能都是真誠的?我想賺錢,我真誠,我還能賺到錢嗎?就是這樣子。過去這個毛巾是棉織品,現在是化學用品,很多化學能夠製這些東西,咱們穿的衣服很多化學製品,這個大家都知道嗎?是皮毛,也是假的,藥材也很多作假的,有效果嗎?

所以惡習結業,這是慣力,業的力量,你沒辦法。經的時間非常長,動經塵劫,迷惑障難。佛跟地藏菩薩說,佛是一切智慧人,說度眾生太難了,要想眾生都解脫,不是那麼容易。解(音:謝)脫有兩種,有時候念解脫,人家把我們捆上了,我們把繩子解開了,脫了,解脫。解(音:謝)脫,這是煩惱,煩惱像繩索把我們捆上一樣的,我們把它解脫了。現在我們心裡上經常的煩煩惱腦,都是愁吃愁穿,想發財;但是我們出家人沒有了,這個事情沒有了,但是你還要想成道,想斷煩惱,你想精進,想多念念佛,多拜佛,那身體不幫你忙,你心裡頭想做,身體做不到。例如說我們念經,這佛給我們規定的,沒有休息時間,中夜的時候讀誦大乘,但是你精力沒有那麼大,你念念就睡著了;你看很多念經的時候,念經睡覺。甚至繞佛的時候,走著都能睡覺,一邊跟著你繞,他睡著了,這是障礙,這是睡眠蓋。你想要了道、要解脫,它並不跟你一樣做。心裡想的不錯,心比天高,那業呢?業比天更高,那就把你這個障住了。我們每位道友都想精進吧?都想了生死吧?都想斷煩惱吧?就是斷不了煩惱,不但不斷還增加,所以惡習跟善習兩個非常的難。

在占察經上講,由於無明痴闇來熏習你,就是你的業用,你沒法斷除;等你善業要能把惡業斷除了,結了善果了,這在大乘起信論說的二種熏習,才能得到解脫。咱們是以善熏惡,善法的增長,惡習慣就消失了,這個我們每位道友都有感覺的。你做惡事、做善事是你遇著什麼環境,你在什麼環境當中,你受什麼熏習,那個環境得你自己選,得你有善根的選。你在普壽寺裡頭要想殺生、要想吃葷的,那辦不到,這個環境不許可的。你在社會上可就不一樣了,你到那打魚的鄉間,你要不吃魚,菜蔬很少的,你在屠宰業的當中,看你在什麼環境裡頭。所以環境由你選擇,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熏習力量非常大,咱們都知道昔孟母,擇鄰處,他的媽媽帶著孟子的時候,最初住在屠宰房,那個孟子就學的怎麼樣殺豬、怎麼樣殺羊,怎麼樣殺畜生,他媽媽就看這可不得了,後來就搬了,搬來搬去,搬了一個讀書的地方,一個小書院的旁邊,他就跟著那些小孩學讀書去了,擇鄰處,所以熏習的力量非常大。像咱們在普壽寺裡頭,你都是善業熏習,惡的你看也看不到、聽也聽不到,所以為善為惡是根據客觀環境形成的。

人就像那魚游水一樣的,魚游網一樣的。那個游網你把牠放生放了,他又把牠抓回來了,離不開。就像我們在這個六道輪迴脫入暫出,也有離脫的時候,暫時出去了,他後來又回來了;就像那魚游網似的,脫了,又遭網把牠網住了。佛跟地藏菩薩說,因為這種原因,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我所以感覺著我沒度完的眾生,這些個眾生我對他們還是憂念的。把這個含義告訴給地藏菩薩,汝既畢是往願,你隨然是聽我的囑託,但是你自己發的有願,你要把你過去的願完成。累劫重誓,每一個時間你又發願,每一個時間你又發願,累劫重誓就是說地藏菩薩自身。廣度罪輩,現在根據你遵照我的囑託,再根據你自己的意願,廣度未來一切眾生。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懃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正在佛跟地藏菩薩說這段因緣的話的時候,囑託地藏菩薩。這個會中有一個大菩薩,摩訶薩叫大菩薩,這個大菩薩叫定自在王,他就向佛請求,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他發的都是哪些個大願,佛這麼讚歎他?他現在蒙佛慇懃讚歎,佛讚歎完了又讚歎、讚歎完了又讚歎,什麼原因?唯願世尊,略而說之,大概的在會中說一說。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釋迦牟尼佛就跟定自在王說了。爾時,就是定自在王菩薩請求的時候,佛就跟定自在王菩薩說諦聽諦聽。凡是加諦,就是你注意,不要在事上想,在理上想,諦是法理、真理。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你聽完了,要用你的智慧考慮判斷一下。判斷什麼?等我跟你說,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我一件一件跟你說,說說地藏菩薩過去功德,還是讚歎地藏王菩薩功德的。今天講到這裡。【以上文字依夢參老法師法音自行整理,仰請參考】

夢參老法師地藏經法音下載,請至普壽寺吉祥法音:地藏經

夢參老法師地藏經文字下載,請至普壽寺普壽文苑:地藏經

太上感應篇(附故事)

原名:感應篇彙編白話精簡本

集福消災之道 【精簡本】

釋淨空 敬題



◎ 建議善心人士:大力提倡閱讀受持本書,果能如此;則人人定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改變自己命運;而希聖希賢(志在聖賢)之心,油然而生;一心向善,正念現前;一切邪思、邪想、惡言、惡行,自然污染不上;人人若此,則人心純善,天下太平矣!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暨精簡本之緣起



科技愈發達,人心愈迷失;物質愈文明,道德愈墮落;心靈愈染污,治安愈敗壞。究竟如何才能挽救世道人心?如何才能減少犯罪?如何才能自求多福?如何才能消災免難?乃至如何才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永息戰爭、天下太平?相信這些都是現代人最關心也是最憂心的課題了。



然而盡(儘)管是關心憂心,但對於世間亂象天災人禍的解決,似乎效果不大,甚至每況愈下,問題愈趨嚴重。世人自求多福的結果,往往卻反而變成了自求多禍;歸結其原因,就是現代人過於迷信科學,對於善惡的標準、因果報應的道理,認識的不夠清楚,甚至還誤解得的很深;因此反其道而行的結果,自然就會求福不得,反招來了災難和苦果;這就是人心墮落犯罪飆漲世界大亂的根本原因。



『感應篇彙編』一書博大精深,撮取了惠吉逆凶福善禍淫的至理,發而為掀天動地觸目驚心的議論,對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為善得何善報、做惡得何惡報,均能洞悉明察其根源,使人閱讀之後,徹底明瞭善惡因果禍福的道理,知道自私自利,反而會失去大利得到大禍,因而人人自勉為善,以期集福消災;所以本書之利益世道人心,有其極為深遠的影響。清朝彭凝祉尚書題此書為「元宰必讀書」,又說:「並非讀了此書,即可做狀元宰相;而是狀元宰相,絕不可不讀此書。」彭尚書的說法,可謂透徹之極;印光大師說:「此書究極而論,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圓成佛道。」印祖一生對於此書的弘揚,更是不遺餘力;淨空老法師更勸佛弟子,要將本書視為戒律來讀誦受持,並且為本書賜名為『集福消災之道。』,均有其甚深的道理。



本會深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所以對於因果教化人心的傳揚全力以赴;前有了凡四訓的整理,今有『彙編白話節本』的譯整,為廣流通,並再加以精簡,名為『彙編白話精簡本』,即是此一理念的體現;在此感謝本會導師淨空老法師的鼓勵督促,鄭 居士對譯整工作長期耐心的指導, 鍾 居士的倡請潤筆和校對, 阮 居士及多位教授資料的協助查對等,使得本書得以順利完成,利益十方。深盼人人讀了此書,都能深信因果,力行斷惡修善;此種風氣一開,自然禮讓興行、災難干戈永息、人民安樂而天下太平!



西元 二○○○年一月廿五日 序於了凡法學會 





勸讀感應篇彙編啟

感應篇雖然是出自於道藏,然而在彙編的註解中,多是引證了儒書和佛經;所以讀一書而得到三教的精義,實在是第一件值得稱快的事情啊!彙編乃是彙集古今各種註解的讀本,經過詳細的審查抉擇,精益求精而編輯成書的;所以讀了彙編,就等於是已經讀盡感應篇各種註解的本子,實在是第二件值得稱快的事情啊!編者的手眼,實在是高明的無與倫比,讀者能夠得到此一良導,心量就會因此而開拓,福緣也會因此而廣植,實在是第三件值得稱快的事情啊!儒教的至理名言,誠意正心的工夫,修身齊家的要訣,彙編裡面已經收錄超過了一半以上;而佛門的文字般若,在本編中也可以略見一斑;至於道家攝心的要義,也已經彙萃在彙編裡,實在是第四件值得稱快的事情啊!所以說彙編不只是感應篇的註解之王,實在是一切的善書之王啊!



凡是能夠看到本書的,就是有福的人;若是能夠一氣到底的讀去,息念靜心,反覆的咀嚼玩味,去體會其中的道理,並且踏實的奉行照做,就是大福之人啊!若是能夠再更進一步精益求精,則成聖成賢作佛作祖的道理,都在本書之中了。人生在世,若是不能夠見到這本書王,則就長劫的沉淪,很難能夠出離輪迴,這樣豈不是太不幸了嗎!而且感應篇的註解,是如此的明白,如此的詳盡,如此的透徹,如此的懇切,不僅只是耳提面命,不但只是大聲疾呼,而且悲天憫人的胸懷,可以說是聲淚俱下啊!所以有緣讀到本書的人,自然應該立刻的回頭,又有什麼好再猶豫懷疑的呢?



彙編中所記載得到惡報的人,他們就像野鴨一般的趨向死亡,甚至到了死的時侯,都不能夠覺悟;這都是因為他們一生當中,?有機緣能夠讀到感應篇啊!所以感應篇對人生的裨益,豈只是轉禍為福的唯一捷徑,而且為超凡入聖的不二法門啊!願大家慎讀之!











太上感應篇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衒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見善不為。自罪引他,壅塞方術。訕謗聖賢,侵凌道德。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願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醜,訐人之私。耗人貨財,。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驕,苟富(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穀,勞擾眾生。破人之家,取其財寶。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財,願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埋蠱厭人,用藥殺樹。恚怒師傅,抵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擄掠致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苛虐其下,恐嚇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鬥合爭訟,妄逐朋黨。用妻妾語,違父母訓。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貪冒於財,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毀人稱直,罵神稱正。棄順效逆,背親向疏。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鑑猥事。施與後悔,假借不還。分外營求,力上施設。淫慾過度,心毒貌慈。穢食餧人,左道惑眾。短尺狹度,輕稱小升。以偽雜真,採取姦利。壓良為賤,謾驀愚人。貪婪無厭,咒詛求直。嗜酒悖亂,骨肉忿爭。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誇,常行妒忌。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作為無益,懷挾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愛。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損子墮胎,行多隱僻。晦臘歌舞,朔旦號怒。對北涕唾及溺,對灶吟詠及哭。又以灶火燒香,穢柴作食。夜起裸露,八節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春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飢,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感應篇序 舊刻 文昌帝 君降筆 



文昌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周人之急,濟人之乏;容人之過,憫人之孤。一心如此,聽命於天,故能久證真位。今勸世人,每日誦太上感應篇一遍,遵以修行;及書寫一帙,日夕瞻視,依此修行。行之二年,萬罪消滅;行之四年,百福皆集;行之七年,子孫賢明,榮登科第;行之十年,壽命延長;行之十五年,萬事如意;行之二十年,子孫為卿相;行之三十年,注名僊籍;行之五十年,天神恭敬,名列僊班。不依此加意修行,或作或輟,今日行,明日廢;人事既乖,心田日暗,雖口誦經,而其心不悟,是為瀆天,罪不容赦。



印光大師嘉言節錄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間聖人,烹凡煉聖之大冶洪爐。若最初不以因果是究,則通宗通教之後,尚或有錯因果之事,因果一錯,則墮落有分,超昇無由矣。且勿論此理淺近而忽之,如來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分外。而凡夫心量小,凡經中所說大因果處,或領會不及,當以世間淺近者,為入勝方便,如太上應感篇,文昌陰?文等俾熟讀而詳審以行之,則人人可以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



日誦經咒選錄序云:修持次序,當以信願念佛為正行,萬善莊嚴為助修。因附錄感應篇、陰?文、覺世經,及淨土修持各開示,以為改過遷善,趨吉避凶,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規矩準繩。庶可現生即出三界六道之外,直入七寶九蓮之中。願諸修士,同加注意!



太上感應篇註講證案彙編白話精簡本卷一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解釋】太上老君說:「人的禍福,本來就沒有一定的門路,全都是自己招來的啊!」



【分析】太上,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號伯陽,也就是周朝的聖人老子;得道成仙以後,稱天立教,為道教的始祖,是上天至尊之聖。感應篇,是太上教化世人改惡行善的書;感是感召,應是報應,告訴人們如果以善惡感召之因,必定會得到天降禍福報應的果;所謂有感必有應,隨感而隨應,用以彰顯天道好還的道理,而啟發世人的敬畏之心;知道作惡必定會得到災禍病夭的惡報,因此心有所畏懼而不敢去做;知道行善必定會得到福壽天仙的善報,因此心有所求而勇敢的去做,所以才以感應作為本篇的篇名。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四句話是此一篇的總綱領,也是太上垂示訓誨的宗旨所在。講到聖賢之心,不是為了要祈求福報避免災禍而後才去斷惡行善;說到造化的道理,只要是積善,必定會福蔭子孫;也就是易經所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道理,而且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差錯啊!

自召,就是自己招來的意思,所謂自作還是自受啊!要知道天地是沒有私心的,而吉凶禍福也全都是人心自己招來的啊!然而人在沒起念頭的時候,這顆心是湛然清淨,就如同虛空一樣,那裡有什麼善惡呢!只是因為這個念頭才動,所向著的是好事,就是善,所向著的是壞事,就是惡;其最初不過是起了一個念頭,做了一件事情而已;但是到了後來,經過了日積月累,於是就有了善人和惡人的區別了;所以一個人得禍或是得福,全都決定在當初起了善惡念頭的時候啊!所以太上開口便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就是在提醒警惕世人,注意小心自己的起心動念,其中若有了絲毫的差錯,那麼禍福的果報就會天差地別了。





【故事】宋朝的 趙康靖 先生,曾經用瓶子和黑豆白豆來練習心地功夫;他若起了一個善的念頭,就把一顆白豆投入瓶子裏面;若起了一個惡的念頭,就提一顆黑豆投入瓶子裏面。開始練習的時候,投入瓶子的黑豆很多,後來就漸漸減少了。久而久之,連善惡這兩種念頭都忘了,而進入「不思善、不思惡」心無雜念的境界,最後連瓶子和豆子,都丟棄不用。



【嘉言】「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唐朝的六祖慧能大師所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佛經也講:「吉凶禍福,皆由心造。」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解釋】善惡的報應,就如同影子跟著身體一樣;人到那裏,影子也就跟隨到那裏,永遠都不分離!



【分析】善惡是就人心來說的,而報應則是就天理來講的。要知道身體端正,影子也就端正;身體斜了,影子也就斜了,絕對是絲毫不爽的。而造了善因,就必定會得到樂的果報;造了惡因,就必定會得到苦的果報,這些道理,聖人說得很詳細,可惜一般沒有智慧的人,不相信這種道理,於是就背善向惡了;因為他看到現在做善事的人,有的命運卻非常坎坷;而做惡事的人,有的不但長壽,而且還富貴的很;而今生遭受到的種種果報,也都不一樣啊!於是就說:「善惡不見得會有報應啊!因果也似乎不足以採信啊!」這是因為沒有智慧的愚人,他們不知道:這個世間沒有活到幾百歲的人,而上天也沒有立刻就結的案子,這個世間純善純惡的人既然是很少,那麼可以為善可以為惡的機會也就最多了。因為念頭會有轉移,果報就應該要加以斟酌了。或是報在自己的身上,或是報在子孫的身上,或是報在世,或是報在後世,或大或小、或快或慢,其中雖然會有變化遷移,但是絲毫都不會有錯誤的啊!俗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所以不要只看眼前,應該要看究竟!因為善惡的果報,必定是影隨形!



【故事】清朝崇明地方,有位叫黃永爵的人,有位相士曾替他算命,說他只能活到六十歲;後來南洋有一條船遇到了大風,船就快要翻了,黃永爵就急忙的拿出十兩 黃金,買漁船前往搭救,總共救活了十三條的人命。後來又遇到那位相士,這時相士看到黃永爵非常驚訝的說:「 黃 先生,你滿臉的陰騭紋,一定是積了大德,做了大好事,你不但會有兒子,而且你的兒子還會考上功名,你也會活到高壽啊!」後來黃永爵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叫黃振鳳,考中了康熙己未年會試的榜首,黃永爵也活到九十幾歲,而且得到善終。由此可知,天道是如此的真實可信,人為什麼不肯去惡為善呢?



【結語】東嶽廟有副對聯講道:「陽世姦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陰司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人為什麼要明知故犯,造下了無窮的痛苦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解釋】因為人的一生,無論是白天夜晚,時時刻刻,上下四旁,都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在鑒察著;依照各人所犯過惡的輕重,來奪除人的壽算。(人活一百天叫一算)

【分析】天有三官五帝,百神諸司;地有五嶽四瀆和城隍里社;另外又有舉意司,專門記錄人的起心動念的善惡,凡是這些,都是所謂的司過之神。而上天的心是慈悲仁愛的,想要世人在自己心中獨知的地方,為善去惡;因而才有了司過之神,鑒察人們所犯的惡事,並且量度惡事的輕重,而除減人的命百日。所以說:「人間的竊竊私語,在天聽起來,就跟打雷一樣的響啊!人若是在暗室中做了虧心的事情,是絕對逃不過神明如雷電般銳利的眼睛啊!」詩經書經中也講到:「上帝日日夜夜都在鑒察著,世間每一個人的身體語言心理所造作的行為啊!」這就是所謂的十目所視、十指所指、神之聽之的道理。明白了這個道理,則我們心中獨知的地方,自然就有鬼神,比自然界天地鬼神的鑒察還要嚴格,這就是所謂天人合一的道理啊!

華嚴經說:「每個人出生之後,就有二位天人跟隨著,一位叫同生,另一位名叫同名;這兩位天人能夠時常見到被跟隨的人的言行;而被天人跟隨的人,卻是見不到天人。兩位天人,也就是所謂的善惡二部童子,他們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記錄著人的善惡言行,包括心理行為;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談舉止、待人接物,都要常常想到這兩位天人隨時隨地都在鑒察記錄,不要使自己的惡念持續不斷啊!」



【故事】宋朝的光孝安禪師,在入定的當中,看見了兩位僧人在講話;最初的時候,有天神在旁擁護,並且還傾聽他們的談話;久而久之,天人就散去了。過了沒多久,就有惡鬼在旁邊吐口水罵他們,而且還用掃帚去掃他們兩人走過的足跡;這是因為兩位僧人開始的時候,在談論佛法;接著就閒話家常,最後則是談論名聞利養。須知出家人談論世間的事情,尚且被鬼神討厭、責怪;況且現在,世人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更有不止如此的啊!那麼他們被鬼神的責備,又是當如何呢?想起來真是令人畏懼啊!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解釋】人的壽命,既然已經為犯過而被減少,而且要被懲罰生活貧苦,家庭破碎;又經常的遭逢到憂愁災難啊!



【分析】從這一句,到算盡則死,都是在講減除壽算的事。因為不善之人,他們欺騙掩飾的行為,為神明所察見,以至於減少了他們的壽算,所以貧窮家破,憂患也就跟著接踵而來。福善禍淫,這是造化必然的道理。人若是想要趨吉避凶,必定要改過遷善,那麼它的關鍵,應該在於先治心;檢點自己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不可以放逸隨便,而墮入了邪惡的業網。並且應該要彼此互相的規勸;例如心和口要互相的訓誨,心告訴口說:口啊!口啊!你應當要說好事,說好話,千萬不要說不應該講的話啊!心再告訴身體說:身體啊!身體啊!你應該要精進的修行,不要懈怠懶惰啊!縱然是一日一時、一刻一念,乃至於剎那,都要如此的籤緘默,自己要克制住自己的心,自己要謹慎自己的口,自己要治理好自己的身體;這樣久久都不間斷,自然就不受到外面境界的影響而動心了;此時的心,就到了湛然清淨沒有欲望的境界,全體都是善,這樣怎麼會被神明減去壽算,弄到貧苦家破憂患的地步呢?



人皆惡之。



【解釋】人人都討厭造作惡事的人啊!



【分析】玉樞經上說道:「人若是不修善業,上天必定會斬他的神、攝他的魄,使他神魂顛倒,被人所厭惡,為人所嫌棄!」今天恨別人欺負我的人,怎麼會知道,這是上天斬攝了他的神魂,使他處處碰壁而為人所厭惡啊!今天有幸知道了這個事實,就應當洗心革面,改惡向善。那麼天心是仁慈寬恕的,是不責罰懺悔改過的人的;所以從前所犯的罪過,是可以救贖的,從此改過向善,那麼前途仍然是一片光明。所以無論是生而知之,或是困而知之,只要是改過遷善,他的成功則是一樣的,希望千萬不要自暴自棄啊!



【故事】宋朝的宰相秦檜,欺君誤國、殘害忠良;千百年來,世人莫不厭惡秦檜的奸詐;而岳飛的精忠報國,後世的人,也無不景仰岳飛的風範。在杭州西湖岳王祠的前面,就有鐵鑄的秦檜,和他的妻子王氏的像,跪在岳王的墳前,旁邊還掛了一個木頭做的手掌。無論遠近,只要是來到岳王墓前拜謁的人,都是欽佩岳王的精忠報國,在拜完岳王之後,就都會拿起木掌,批打秦檜夫婦的鐵像。



刑禍隨之。



【解釋】刑罰和災禍,也就跟隨而來。



【分析】太虛真人說:「別人若是將災禍轉嫁給,我那麼我就以福德來回報;他如果能夠這樣做,則福德之氣,始終都是從我這裏出來;而害氣重殃,自然就從惡人那裡生出來。」這裡說到刑罰災禍跟定了惡人,就是因為害氣重殃常在惡人的身上,所以刑罰災禍才跟定他啊!



【故事】漢朝的梁統,向朝廷乞請增重法律的刑罰,然而朝廷卻?有接受他的建議;後來梁統作了一個夢,夢到神明對他說:「梁統啊!雖然有幸朝廷沒有聽從你的意見,但是陰曹地府已經記錄了你的罪過。你今天想要以刑罰來毒害世人,居心實在太狠毒了,那麼你的子孫,怎麼能夠免除刑罰的災禍呢?你這種行為已經得罪了上天,?然你祈禱,也是?用了啊!」後來梁統的兒子,都是死於非命,到了梁冀的罪惡,積的就更深了,最後竟然被皇帝下詔滅族,滿門抄斬。



吉慶避之。



【解釋】吉祥和喜慶,都遠遠的避他而去。



【分析】要知道「天道無親,惟親善人」,人若是能夠去惡為善,恭慎自己,順應天理,自然在靜的時候,心就會與天道和合;在動的時候,行為就會與吉慶相遇了。如果有人的心行與此相反;那麼我們看得到的,就是他難逃世間的刑罰,看不到的,則是他被鬼神的責罰。所以惡人被鬼神減除壽算,短命而死;吉慶和喜慶,也都遠遠的避他而去,而橫禍和刑罰,就跟隨而來,這是必然免不了的啊!



惡星災之。



【解釋】惡煞凶星,也同時降下了災殃給做惡的人。



【分析】惡星,是天上掌管人間一切災禍厄難神。要知道人生在這個世間,每一天乃至於每一個節氣,都是屬於星光在主攝著。造惡的人,因為心常昏暗,身上的黑氣上沖,自然就會以惡召惡,所以惡煞凶星降臨到他的頭上,災禍也就跟隨著而來。若是行善的人,因為他心地光明,則惡的氣氛漸漸的退散,惡煞凶星避他都來不及了,怎麼會降給他災禍呢?唉!實在是人自己造的孽,惡煞災星才會降給他災禍啊!實在來講,災禍並不是惡煞凶星降給他的,而是他自己招來的啊!並不是惡煞凶星不好,而是自己不好啊!知道了這個事實以後,人怎麼可以不畏懼,修正自己的過失,以挽回天心呢!



算盡則死。



【解釋】使惡人的壽算減盡之後,惡人也就死了!



【分析】這句是太上苦口婆心垂誡世人的話。眾生作惡的習氣,實在是難以拔除,盡是在做些不善的惡業啊!而自己茫茫的業識,就像是膏火相煎一樣,生命中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一直到了自己的壽算被奪除盡了,也就是死期到了;而且是死有餘辜啊!還得要隨著生前所造的惡業而受苦報啊!因而神識就墮入了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中受苦,此時所受到的痛苦,也就無窮無盡了啊!誰說一死就百了呢?就沒事了呢?簡直是死了以後,就不得了了啊!就沒完沒了了啊!講到這裡,就不禁要大聲疾呼,痛哭流涕啊!要知道「人身易失,定業難逃」,惟有希望仁人志士,對這個道理一定要深信不疑啊!趁著自己一息尚存,仍然可以懺除彌天的罪惡;如果仍是因循苟且的度日;則百年光蔭,就如同箭一般快速的逝去;等到自己臨命終,地水火風四大分離的時候,再懊惱悔恨,也就來不及了啊!



【故事】從前有一位老夫,死後見到了閻王,就責怪閰王不提早寫信通知他。閰王說:「你的眼睛花了,就是我寫給你的第一封信啊!你的耳朵聾了,就是我寫給你的第二封信啊!你的牙齒壞了,就是我寫給你的第三封信啊!你的身體日益的衰弱,我不知道已經寫了多少封信通知你,怎麼還說我沒有寫信通知你呢?」又有一位少年死了以後,見到了閰王,也責怪閰王說:「我的眼睛明亮,耳朵聰敏,牙齒銳利,身體強壯的很,閰王你招我來,為何不事先寫信通知我呢?」閰王回答說:「我也有寫信通知你啊!你沒有看見你家東邊的鄰居,有三、四十歲就死的,西邊的鄰居有一、二十歲就死的;而且更有週歲的嬰兒,或是小孩就死的些都是我寫給你的信啊!」所以說人命無常啊!就像是早晨的露水一樣,只要是一口氣上不來,這個身體就成了軀殼了!四十二章經裡面講到,佛問他的弟子:「人命在多久之間呢?」有位弟子回答說:「人命在數日之間。」佛說:「你還不知『道』啊!」佛再問另一位弟子,弟子回答道:「在飯食之間。」佛說:「你也不知『道』啊!」佛又再問一位弟子,這位弟子回答道:「人命在呼吸之間啊!」佛說:「善哉!善哉!你知『道』啦!」
轉載自:
http://blog.yahoo.com/_3TDSZPM34QS4FZD6QXRE56W25E/articles/343753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地藏本願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字體:小 中 大
14-06地藏本願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2009/08/02 23:24:08 瀏覽469|回應0|推薦2
地藏本願經14-06(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在忉利天集會的時候,所有十方的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量有好大呢?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就是地藏菩薩分身的身無量無邊的,這都是神力。釋迦牟尼佛舒臂,每一個分身地藏菩薩都得到佛的摩頂。分身地藏菩薩有好多,佛就舒好多臂,這不是咱們想像得到的。這種通叫意念通,如意,每個分身地藏菩薩都感覺著佛摩他頂。就是佛是一臂,遍摩無量無邊的地藏菩薩頂。這個是慰勞的意思,說度眾生辛苦了,眾生難度,佛就是慰問的意思。

同時佛又對這些分身的菩薩說,你們在這個五濁惡世,就是這個世界的時間不好,這個時間不好,混濁的意思,就是善業沒有,那就度起來困難了;而且剛強,難調難伏,把這些人能調伏的讓他心裡頭能夠遂行三寶教導,不生邪見,生正見,非常困難。但是你們已經度了很多了,不過還有兩種沒有度的。兩種是含義,以什麼力量來度?這兩種就是靠智慧,第二個是以大悲心,不厭煩。這個我們體會不到,我們看看每個媽媽帶她小孩的時候,那小孩不會說話,一歲到兩歲之間的時候,他什麼也不懂,媽媽就非常的耐心。佛菩薩度眾生如母憶子,就像媽媽來撫育兒子撫育女兒那樣子,這個我們能想像得到。

在這個世界上,五濁惡世這個時候,來度眾生的時候非常難。像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世界那就方便了,生到那都是善根成熟了,沒有惡念了;不只行為沒有,心裡頭都沒有了,那就好度,像這五濁惡世娑婆世界那很難。同時我們用我們自己的思想體會,比如你回家鄉對你的親友,你勸他信佛的時候,不是那麼容易。即使他當面不說,他背後認為你這是迷信,懷疑。很多人就這樣說,就直接跟我說,你們說你們是學智慧的,你們一點智慧都沒有,那肉吃起來多好吃,營養又好,你們不吃肉,什麼肉都不吃。你跟他講殺生道理,你給他講老虎是血食的,有些動物都吃血食的,你願意不願意把你給牠吃?就將心比心。你可設種種方便跟他講,一個靠自己功德,二種你也得善調伏有智慧。你看第八品,閻羅王問佛說:地藏菩薩那麼大智慧,那麼大的道德,在地獄把眾生度出去了,一出去他就忘了,他又造惡又回來了。為什麼不一次把他直接度好?這在下文第八品講到,我們想想就知道了。同時你勸他,像咱們講法華經常不輕菩薩見到人都稱他未來諸佛,眾生並不接受,他不但不認為是善意,他認為是挖苦他,所以眾生心很難。但是得要你自己明心見性開悟了,自己明瞭了,知道性體,同一體性跟眾生。因此付出來的耐心,耐心就是忍耐忍辱,還有精進心,一回不聽勸他十回,十回不聽一百回,總要把他轉變來信,這個就很難很難。

所以佛就安慰這些個分身地藏菩薩說,你們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頭,來度這些個剛強、不調和、不柔順的眾生,想讓他們心柔軟一些,不要有邪知邪見,因一切法生滅法,要瞭解世出世間的因果。你們已經教化不少了,不過十有一二,就是還有一批人惡的習氣還在。意思就是囑託這些菩薩,還得付出更大的耐心,因為還有這些眾生惡習還在。所以改變一個人、幫助一個人,不是那麼容易的。先從我們自己說,我們依著地藏經教授的方法來調和我們自己,這些個分身地藏菩薩他們現了無盡的身來說很多的方便,但是很難,他不信。佛法是唯信能入,就已信的能夠健康成長也很難。現在我們這在座的四眾弟子都是信佛的,我們自己感覺我們自己接受佛法的程度又如何?就體會到那些個菩薩來教化眾生的時候,他的付出很難。

佛跟這些化身地藏菩薩說,不但你們如是化身,我,就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吾亦分身千百億,我也是分身無量億,設很多方便善巧。在眾生當中,有的他善根很好,就叫利根,或有利根,利根就是很聰明、有智慧、有善根的,他一聞就能領受、信,信能受。或者他過去種的有善根,現生就具足著十善業的果報,但是也得要精勤不懈的勸導他,使他的善根開發,能夠消除業障。還有有的利根的人,利根就是很聰明、很有智慧的,他一聞就信,信就能領受。

像我們道友有很多感覺著自己很愚痴,這是客氣;當然從另一方面說,修道當中,聞法之後,自己感覺著沒有什麼成就。昨天我給幾個新的發心道友剃髮,我就是那樣想,就這一關很難,出家這一關沒有善根的很不容易。聞了就信,信了而且能行,這是過去的善根成熟了。有的不是這樣,他不但不信,他要謗毀。有的暗鈍,暗鈍就是他沒有智慧,在黑暗當中;在黑暗當中,就說他心裡頭沒有智慧、沒有光明,就如在黑暗。那不是一時兩時的就能把他度脫得了,得久化方歸,必須熏染很久。像我們現在都在熏習當中,這是二種熏習,咱們現在都是在這熏習,用淨法熏習你那染法,用善根力消除過去的不善的因果,這不是短時間。有的業重,他根本對三寶不生敬仰,還謗毀。

佛這是像那些化身地藏菩薩介紹,說我也如是廣設方便來教化眾生,我知道教化眾生是很難的。有的有善根的,你給他一說佛法,覺悟的方法,教他明白覺悟的方法,斷煩惱證菩提的方法,他就聽著信了,信了而後就去做,這是好的。有的業障重的,那不容易,要經過很長時間,久化方歸。

我有時候給那些道友授三皈,看來很簡短,半個鐘頭三皈就受了。就這麼短暫的時間,他不曉得經過多少生才能感得受個三皈,不是那麼容易的。受完了,你問他,給他去講,他聽著還是很難得領受的。受完了,已經有了信心了,你問他:你受完三皈領受感覺如何?有的感覺很歡喜,有的感覺流淚悲傷,那是懺悔,這都是好現象。有的像傻子一樣,你問他,受就受了,他跟著就受了,你念他聽了,完了他不知道做什麼,別人勸他來的。咱們看三皈多簡單,這樣暗鈍的人都很不容易。

佛也如是教化,說我也分身千百億去教化人,不是容易事情,必須得有耐心,一個智慧,一個大悲。利根的人,或有利根,他一聽到他就信了,信了就能行。平常授完三皈,我跟他們講,你每天早晨晚上都要不離開三皈。到晚上什麼事情沒有了,睡覺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至少念十遍;早晨一睜開眼睛,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叫什麼意思?在你二十四小時,早晨睜開眼睛到晚上睡眠的時候,乃至包括夜間睡著了,就是念念不離開三寶的意思,念念不離開三寶,念念就增長善根。

咱們念阿彌陀經十六尊者的當中,有個周俐槃陀伽,那是遇到佛;不是遇見佛,我看他很困難了,換了多少老師,那些大阿羅漢教他,給他作師父,他記不到。假如咱們一個掃把,他念到「掃」,「把」忘了,念到「把」,「掃」忘了,念掃把念不成,鈍到什麼程度?那些大阿羅漢給他當老師都不行,後來佛根據他的善根,再假佛的加持力,像周俐槃陀伽也是證得阿羅漢果了,爾後他就開了悟了。還有佛的堂弟,他叔叔的兒子提婆達多,不但不信,一直害佛,身陷地獄,出佛身血。所以這些形容著佛向這些化身菩薩說利生不是容易的,得有大悲,得有智慧。有沒有不得度的?在經上說,因緣經上講,佛住的祇園精舍,東林老母就是不信,一生也不信,隨便怎麼教導她不信,而且還謗毀。她跟佛住鄰居二十五年,就是不信,那個業障該多重?等於不見不聞。這種例子很多的。

像這類眾生,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所以分無量的身來度他。所以在佛說處胎經的時候,佛向智積菩薩講,我成就了佛身變化自在了,沒有做不到的事,乃至墮畜生類,到一切眾生類,我去化度眾生,魚、鱉、蝦、蟹都有我的化身。所以佛問彌勒菩薩說你的心所念的,有哪個地方你感覺著相識,就是很熟練的;有那些個地方不相識。彌勒菩薩怎麼答覆呢?舉手彈指之頃,把手一舉,彈個手指甲,舉手彈指之間,具足了三十二億百千念。一舉手,一彈指,這中間起了好多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這種微細的念頭,我們是不知道的。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了,佛讓他這麼樣說,就知道你那個心識當中的念頭極微細。你凡夫怎麼能覺察得到,覺察到吧?所以佛告訴你,一切放下,不要執著。佛跟彌勒菩薩講,每一個眾生有這麼微細的念頭,佛都能入,去教化他。所以如來為什麼分那麼多身,在大乘教義裡頭講,釋迦牟尼佛並沒入滅,無量身雲。佛跟地藏菩薩也這麼講,你現在分身無量化眾,吾亦如是,我跟你一樣的,我現在還在化無量身,就是利益眾生去。所以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佛現的神鬼身、比丘身,這經上都說的有,大概總說就化那麼多身。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懃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所以佛跟地藏菩薩說,汝觀吾累劫勤苦,無量劫也是如是的。累劫就是時間,無量的時間。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這個眾生不接受度,非常剛強。我們看電視或者看小說,人受災難的時候,經常的你看那些個在槍斃他的時候,他還很剛強,還不服,來生我再來,再來我還跟你作對,就這樣子。這情況非常有,特別在監獄裡頭,那些人剛強得不得了,他認為這才是英雄,在我們佛教說這是罪惡。還有些個人,有些不接受調伏的,你調伏他的煩惱,讓他散散心,他不接受,隨他的業的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的時候,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的殷懃付囑。勸這些化身的地藏菩薩,這個時候你應當想到我們在忉利天開這個會,大家聚會時候,應當對眾生付出最大的耐心,對於墮惡道的,隨他業障受報的,而受大苦難的,讓他憶念地藏經。這是佛的囑託,囑託地藏菩薩。娑婆世界彌勒菩薩出世已來,現在彌勒菩薩還沒出世,在這個時間我已經入滅了,彌勒菩薩還沒出世,地藏菩薩你就應該在這個地方、在這個世界,在一個空檔當中,釋迦牟尼佛入滅了,彌勒菩薩還沒降生,地藏菩薩你這些化身的菩薩,你來這個世界來度眾生,使這個世界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永遠離開苦難,讓他們都能遇到佛,得佛的授記。

這一段的囑託,就是作惡的眾生,業障重的,能夠轉化他們、勸他們多做善業,求得福報,別造惡,造惡就受殃、就受害,那就入惡道去了,行善就是善道。所以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這以下有囑託的意思了。佛就說我要滅度之後,汝當憶念,就是囑託他了。佛就把這個,我走了涅槃之後,我這些弟子們,或者是信三寶還沒成就的,乃至於世界上還很多眾生,汝當,就是囑託他了,你當記著,我在忉利天來付囑你,你在我已入滅,彌勒菩薩沒出生之前,這個時間,空檔的時間,你把這個世界眾生都把他們度脫了,永離諸苦,讓他們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這個時候就是釋迦牟尼佛囑託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弘法利生。就在佛囑託這個時候,所有地獄分身的這些地藏菩薩,把他化身回歸本體,共復一形,把所有的化身收為一身。這個時候地藏菩薩以大悲的心情,涕淚哀戀,承佛的囑託,涕淚就是悲憫眾生,哀戀就是哀戀釋迦牟尼佛對他的付囑,這也算發願了。白其佛言,佛囑託他了,他就向佛表白了。我從久遠劫來,地藏菩薩說他自己本身,我從無量無量劫久遠劫以來,都是在佛接引的,蒙佛接引。佛佛道同,哪個佛接引都一樣的。因此才得到不可思議的神力,具大智慧。地藏菩薩說我現在所有的神通妙用一切力量,都是佛給我的;無量劫來我親近佛,都是佛接引的。

這是佛的通慧,神通智慧。咱們講神通神通,神就是我們的心,神就是自然之心,慧是性;神就是妙心、自然心,通就是智慧,通名慧性,就是智慧之性。同時地藏菩薩向佛表達的話說,他表達他,我所有成就這些分身太多了,遍滿了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有地獄處就有我的化身,有苦難眾生的地方就有我的化身。在一個世界就化百千萬億身,每一個化身又要度百千萬億人,度這些人歸敬三寶。一歸敬三寶了,有所歸依了,他自己就會用功了,漸漸就會離開生死,證涅槃了,這是三寶加持力。為什麼我們勸人家受三皈?一受了三皈之後,那就有三寶加持力了,以佛法僧力量加持他,使他永遠向善,去惡向善。

這段說他分身恆河沙世界當中,現無量億不可思議的神通,度眾生的方法可多了,有這種智慧。地藏菩薩說他自己,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就像一根頭髮那樣是極少極少的了,我也把他度脫了,只要他有一點點善根,我都度脫他,使獲大利,能夠得三寶的利益,使他離苦得樂。

我經常勸大家看看賢愚因緣經,因為我們都愛聽故事,容易記得到,賢愚經都講故事的。佛跟阿難說,在賢愚經裡面說,若有眾生在三寶的福田中,種少善根,一點點善,他的果漸漸就擴大了,都能直至成佛。所以皈依三寶,勸他信三寶的力量,就有這麼大的力量。因為你在人間做善事,做善事做多了生天而已,永遠還不能出離;你皈依三寶之後了,那個善就能廣大了。這咱們在法華經講過了,開闊說來,那就很多了,這都是總說。凡是對於佛法中有一點點的善事,但是那個善事不如皈依三寶之後的善事大。為什麼入佛門第一個先要三皈!

同時地藏菩薩向佛說,唯願世尊,我現在發願,願世尊不要把未來世的眾生掛念著。就是未來請你放心吧!我會替佛做這些事的,就這個意思。

【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如是三白佛言,說一遍又說一遍,說一遍又說一遍。佛經經常是三次,就是我們授三皈也給他念三遍,任何都以三為主。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我請佛不要擔心,不要再以後世的惡業眾生掛在心上,我會去做的。這就是地藏菩薩向佛表白,我會替佛做這些事。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他表白之後佛就讚歎他了,善哉善哉,太好了!太好了!吾助汝喜,我來幫助你,使你度生事業順利,沒有憂,都是歡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把你久遠劫久遠劫所發的大願,一完成了,就證菩提。

這是地藏菩薩分身品。第一品是序分,下頭講第三品。佛給他母親說法,把地藏菩薩召集來了,主要是報他媽媽恩,報摩耶夫人。報恩最大的就是說法,說法利益眾生。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因為地藏菩薩在這個娑婆世界南閻浮提教化眾生時間相當久,什麼都瞭解。所以摩耶夫人就問他說:你在這個世界上閻浮提眾生,你度他們,他們的業果,造的業都是什麼樣子?造了業是因,一定要感果,那果的報應就是苦難。換句話說,你盡在地獄教化眾生,地獄眾生都是什麼因緣感到下地獄的?你又怎麼樣度脫他們的?都以哪些個犯罪的?這說事實。

地藏答言,地藏菩薩就回答摩耶夫人的問。千萬世界,以及國土,千萬世界就說的這些國土。有的世界有地獄,有的世界沒地獄。有的世界有女人有女性,有的世界沒有女性。有的世界有佛法,有的世界沒有佛法。有的世界有聲聞、羅漢、辟支佛,有證果成道的人,也有沒有的,不是全是地獄。非但地獄罪報一等,也有善,也有惡,也有成道的,也有修行的,也有造惡的,就是世界無量無邊,國土也就無量無邊。眾生無盡;眾生界盡,眾生界沒有盡的時候,永遠如是,業果無涯,沒有個涯邊,無邊無岸。

聖母所問的只是閻浮提,我僅就閻浮提的業報差別,閻浮提這些個人所做的業果,簡略的說一說。因為摩耶夫人問,他就答覆了,說這個非常的複雜。有的世界沒地獄,有的世界也沒有監獄。但是我們這個世界是有的,南贍部洲是有的;北俱盧洲沒有,什麼都沒有,人生下來也不害病,到一千歲就死了,但是沒有佛法,聞不到佛法。有的國土有佛法,有的國土沒有佛法;有的國土有女人相,有的國土沒有女人相,都不一樣的,不是一樣的。不是像娑婆世界地獄,人間人類的苦難,監獄、地獄。有的國土有佛法,有的國土沒佛法,佛所莊嚴的國土,所有的世界,有的有佛出世,有的佛不出世,沒有三乘之說,也沒有涅槃之說,無量無邊的世界不一樣的。有的有佛出世,有的沒有。有的有牢獄、有地獄,有的國土沒地獄,地獄也沒有。人間監獄地獄沒有,極樂世界有地獄嗎?這我們知道的。藥師琉璃光如來世界沒有地獄,南方不動世界沒有地獄,這是純粹淨佛國土。有的有佛出世,有的沒佛出世。有的眾生能夠出三界的牢獄,這個牢獄指三界說,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三界就是大牢獄,像我們知道的極樂世界就沒有這個事,也沒這個說法,沒有說它幹啥。但是眾生知道罪福,罪是造業了,福是行善了,造罪就是作惡。但是我們這個世界就什麼都具足的,像北俱盧洲就沒有三皈五戒,沒有佛法,聞不到佛法。所以受三皈、受五戒、受八關齋戒,乃至出家的五重,比丘、比丘尼戒,種種善法,有的國土什麼都沒有,這些全沒有,有的世界沒有,甚至於聲聞、羅漢二乘人沒有,沒有修道的怎麼會有呢?大家讀讀悲華經,悲華經專說這些問題。

因為摩耶夫人向地藏菩薩請問,所以地藏菩薩就答覆摩耶夫人說說整個的世界相。例如北俱盧洲,地藏菩薩不會到那個洲去,那個洲不會接受他的。那個洲也沒地獄,也沒人間監獄,他不感覺有苦,那你跟他說佛法,他信你呀?他不信你。這是總的答覆。摩耶夫人請問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跟他這樣答覆了。

【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

那摩耶夫人就再問,重點的問,摩耶夫人重白菩薩;重白,她說什麼呢?我只是願意你把閻浮提的罪惡感應你說一說就行了,那些個世界我不要瞭解。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我只是讓你說說南閻浮提的犯了罪,所受的報應是什麼情況,所感的惡趣。關於你說得那麼廣,我不想知道那麼多,我只是知道南閻浮提就行了,就是南贍部洲所感的惡趣為何。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希望你能聽我的話,我就跟你說,大概不會很詳細了。因為事情太多了,也說不完;我粗說之,粗說就是大概說一說,唯願聖母你聽受。

【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我希望你說一說。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婬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這個南贍部洲它的地獄名號跟他所受的報應,以下就這樣子。如是,就是下頭就是這樣子。都是什麼樣子呢?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南閻浮提是以孝順為重的,孝親。咱們過去儒教講二十四孝,專門講孝道,父母生我們不容易,我們要報父母恩。但是有些眾生罪業很重的,不但不孝順,還要殺害父母,那個殺父母的絕對下無間地獄。地藏菩薩隨順閻浮提的因緣,說此土(這個世界)以不孝為重,這是罪中之罪,這是罪大惡極了,不孝順父母。豈止不孝,現在殺害父母很多的,父母殺害子女的,人間反常。不像一百年兩百年前的樣子,我們見到的、聽到的,不但不孝,還要殺父殺母,這樣不下無間地獄嗎?無間地獄晝夜二十四小時都在受苦,受苦不間斷;無間就是不間斷的意思,沒有停歇的時候。所以殺害父母罪惡,下了地獄想出來那就不容易了,求出無期。

關於這個很多經都說,報恩經、正法念經,很多經上都這樣介紹。你一小生下來之後,你什麼能力都沒有,必須得靠父母來養育你;等你長大成人了,當你父母老了,你要回饋,這是人倫根本,咱們這個國土就是以孝為先。但是父母他並沒有期望我把你養大了你報我,知道不行的。中國有很多這類的語言,子女對待父母就不一樣了,「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你們有時候回家探探親,父母在的時候,你雖然出了家了,對父母恩還不會忘,念經的時候要迴向父母,知恩!知道父母對我們的恩德,知恩報恩,好多經。這個大家都懂,就是做起來如何就不一樣。

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舉幾個例子,若是有這麼一類的眾生,出佛身血。釋迦牟尼佛出世以來,提婆達多推山上的石頭,砸到佛的腳了,所以他身陷地獄。因為他推石頭想把佛砸死,金剛力士在空中就把這石頭打碎了,護法金剛用金剛杵就把石頭打碎了,一個小塊落到佛的腳上,砸破一點,當時就身陷地獄,當時就陷地獄。現在很多人焚燒佛像、焚燒經書,那罪就受吧!拉佛像的例子很多的,北京的廣濟寺、法源寺都有這個現象,把那大佛像套個繩子好多人拉,繩子一斷,摔傷的很多,因傷致死的也有,各地拉佛像毀壞佛像的例子很多。阿富汗古來的兩尊在石頭上造的大佛,就像我們四川江陰大佛一樣的,比那還大。阿富汗的政府(也就是被打倒那個),他沒法把這佛像毀壞,架上大砲炸,用好多噸炸藥炸,大概有兩尊大佛像給摧毀了。佛像摧毀完了,蘇聯就跟阿富汗打,就佔領阿富汗。佔領阿富汗打,蘇聯退出去了,美國又來了,美國又佔領阿富汗。現在阿富汗還是不安定,隨時在戰亂。世界上就說是毀佛像的報應,這公開的。外國人不信佛,但是認為炸佛像一定受到報應,現在阿富汗還是戰亂頻繁的,還在打仗。這就等於出佛身血,毀謗三寶。毀謗三寶包括和尚在內,和尚是三寶之一,不是一個和尚,得五個和尚以上才是僧眾,得對出家人,不但不禮貌,輕視,那個輕視程度很厲害。

現在香港很信佛的,過去香港可不是這樣子,我一九四0年在香港過,香港還不怎麼樣信佛。以前,倒退五、六十年,香港人一清早晨,如果他今天出門看見一個和尚,或者看見一個比丘尼,他認為今天可倒大楣了,他什麼事都不做,他不敢做任何事,說倒楣了。現在他懂得了,其實和尚跟比丘尼師父是吉祥的,最吉祥了。過去他認為見著最倒楣了,為啥?那個地區過去受基督教、耶穌教的宣傳,英國佔領咱們香港,租借了幾百年;現在歸還了,所以漸漸又恢復佛教了。那時耶穌天主教的勢力,就是這個意思。這還不下地獄嗎?不管他信不信,毀謗三寶一定下地獄,不是信不信的問題。下了地獄,不懺悔,要想出離地獄,那個時間就很長了,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侵損常住,我們寺廟都是常住。每個寺廟,不論大小寺廟,哪管有兩個和尚,有五個就稱眾了。一個人,兩個人,師徒倆住小廟,那也叫常住。有些個廟,和尚去了到他那討單,他不留你,不讓你去住。這個有沒有?有,歷史上也有,這類故事很多。所以破壞常住的,看不起僧人和尼姑的,在廟裡偷盜的、強姦的,有的廟裡頭女眾強姦和尚的,男眾強姦尼眾的,這些事都有。在印度就時常發生,當耶穌教、天主教佔領印度的時候,破壞僧伽藍的時候,都有這些事。在僧伽藍內,恣行婬欲,或者殺,或者害,或者偷盜,這些都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造了罪下地獄很容易,想出來那太難了。因為他謗毀三寶墮地獄的,他還能信三寶嗎?出來那時間也就是長多了。

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這一條是專給我們說的,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什麼叫沙門?沙門翻咱們華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叫沙門。但是他是假的,不是真出家,身出家,心非沙門。那假沙門把真沙門就害苦了,就是咱們五臺山現在就受假沙門害,以前人家打千僧齋的,現在都取消了,不打千僧齋了,打千僧齋打架幹什麼的,那假和尚把真和尚就害了,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我們這心裡頭不修道,不念經,不念佛,不拜懺,不做和尚的事。佛在涅槃的時候,天魔,魔王波旬統率魔子魔孫,那個魔王叫波旬,他跟佛說:這回你可死了,你要死了,那就是我的天下了,我非把你佛法給你破壞了,讓它消滅。佛說:你破懷不了。他就說了種種方法,佛都說你破壞不了,這個方法都不行。後來他就說了,我讓我魔子魔孫去當你的弟子,也去剃髮染衣,但是不做佛事,專門破壞你佛教。佛就傷感了,說你這樣子確實把佛法破壞了。所以現在我們看見有些出家人,你就明白了,佛已經授記了的,這都是魔子魔孫來的。

沙門,真正「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的才稱是沙門。修道的,佛,那些個阿羅漢,叫勝道沙門。有些演說法的,講經說法的,他盡給人家說,他自己沒有修行,但是這叫說道沙門,光說不去做,第二種。第三種,活道沙門。活道沙門是以佛的教導去做,以此為生活,一天念經拜懺,修一切善品,以法活,不是飲食的。第四種是不好的,最不好的,污道沙門,心不在道,盡做壞事,破壞佛教。人家說禿子就罵和尚,看見剃頭髮的,其實他是禿子,不是和尚,是假和尚。因此有這四種。就是心裡頭狡詐得很、虛偽得很,現現相,這叫偽作沙門,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這是在常住裡拿常住東西,這個大家都學戒了,我不要詳細講了,大家明白。不與取的,那跟大眾僧結算,拿一件東西,值一文錢,這個廟裡住一千個僧人,一千個一文就多了。所以這樣墮了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想出來很不容易,除非大眾僧給你做佛事。我們經常做這佛事,放焰口不行,消滅不了這個罪障。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地藏菩薩向聖母說,白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的,上來所說罪,一定下五無間,一定墮到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求一念不受刑,不受那地獄苦刑,就是上刀山下油鍋,到裡死了,死了又生,生了又下去了,生生死死,沒有實體的,都是他靈魂,靈魂受。地藏菩薩跟聖母說,跟佛母說,跟摩耶夫人說,要是做這些罪的人,一定墮到五無間地獄去,那想出來就沒有了。但是這些人能做佛事嗎?他遇見地藏菩薩他信嗎?所以想停息,求一念間不受苦都做不到,受苦無間,五無間就是受苦無間。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

你就說個無間地獄,什麼樣的情況才是無間地獄?明天再講無間地獄吧!【以上文字依夢參老法師法音自行整理,仰請參考】

Redirected from:
http://blog.udn.com/magic/3189716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地藏本願經:分身集會品第二

14-05地藏本願經:分身集會品第二(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2009/08/01 13:33:07 瀏覽456|回應0|推薦1
地藏本願經14-05(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聖女相當的篤信佛教,信仰很真。但是她媽媽不信,她媽媽信邪,信邪教,輕視三寶。聖女就想轉變她媽媽,就示現來化度她媽媽的,她設了種種方便善巧,讓她媽媽轉邪歸正,讓她生正知正見。這個正知正見是一般的,一般的就是信仰三寶,不是像金剛經所說的,那個正知正見是信真空的道理,這個不是。她媽媽是信邪,邪是邪教,信邪知邪見,不是正知正見。常輕三寶,對佛法僧不起恭敬,而且是輕慢謗毀。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就指著地藏菩薩化身,無量劫前化身,她想轉化她的媽媽,勸誘她的媽媽產生正知正見。每位道友你受三皈的時候就跟你說了,受三皈就告訴你說了,不要信邪知邪見。皈依佛了就產生正知正見,信因果。第一個就是信因果,要做好事。但是婆羅門女她的媽媽還沒有轉化過來,未全生信,對三寶還不是怎麼信入。那她命盡了就死了,死了就墮在無間地獄。

一般的無間地獄咱們都是聽到經上講,咱們可也住過無間地獄,但是忘了,一投生就忘了,在無間地獄的事想不起來了。但是從經上教導我們,那無間地獄比我們人間的痛苦不曉得多少萬萬倍,但是不是物質的,是精神的。墮到無間地獄沒有肉體,但是你感受到比肉體的痛苦還厲害。這個時候婆羅門女她知道她媽媽在生的時候毀謗三寶,那她死後一定下地獄,這是她的判斷。因為她不信因果,所造的業一定要生三惡道去,但是墮地獄多。

那她怎麼辦呢?在她母親死了之後,她把她家裡頭的住房(住宅)把它賣了,賣了拿這個錢求香求華,供養佛,在先佛塔寺,大興供養。在先佛塔寺供養,就是她這個時間不是有佛出世。前頭講了,是在什麼時候?是在像法當中,佛已經入滅了。因為她自己感覺到,婆羅門女她知道她的媽媽一定會墮到地獄去。謗毀三寶不墮地獄嗎?必生惡趣。但是一般的人對於念地藏菩薩聖號的功德還不能理解,你要知道這些過去的故事,你就能理解了。怎麼樣理解呢?地藏菩薩能夠成就利益眾生的事業,他不是一年兩年、一生兩生,時間無可計算的,從無量劫他發了菩提心,他就滿一切眾生的願,來度一切眾生。所以她很能判斷她母親,因為不信三寶這個因果一定墮到地獄去,謗毀三寶的。因此她把自己住宅賣了,賣了以這個來買香華燈塗等,反正買供養具了,這只舉兩個例子,就是買香華買供具的,就是供養很多,大興供養就是她供養得很多。

這個時候她供養的佛是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但是是在像法,佛已經入了涅槃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形像,每個寺院裡頭塑的有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形像。他形像在一個寺院裡頭,塑畫都是威容很莊嚴的,功德的殊勝,端嚴畢備。

【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以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時空中有聲。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

婆羅門女到這個寺廟裡頭供養佛,頂禮佛像,她以無量的至誠心、懇切心求佛加持。私自念言,就是自己心裡想對佛來說。她說佛是大覺,沒有不知道的、沒有不覺悟的,有一切智慧。但是現在涅槃了,如果在世的時候,我來求佛說我母親生到哪裡去了、墮到哪裡去了,受苦難,求佛加持給免了。現在佛不在世,她就對像來禱告,就是祈求,對像祈求。在這婆羅門女哭哭啼啼的對佛祈求的時候,忽然間就聽到空中說,感應了,她的感就應了。空中就告訴她說:泣者聖女,你不要悲痛了,不要悲哀了,勿至悲哀,我可以告訴你,你媽媽的去處。你不是要看你媽媽嗎?就讓你親自見見,見見你媽媽的去處。婆羅門女就像空中說,表白,這聲音在空中發出來的,她不知道這個聲音發自何處,是什麼人發出聲音她不知道。在空中有聲音告訴她,她對著空中就問:你是什麼神聖來寬我的憂慮,我怎麼樣才能知道我媽媽生的去處?在這個時候空中又發聲音,再報女曰,再跟婆羅門女說,我就是汝瞻禮過去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我因為見到你憶念你媽媽跟一般的眾生不一樣,異於常情眾生;平常的人憶念媽媽哭哭啼啼,不是心裡的真心。所以佛跟她說我見你憶念媽媽跟其他的眾生不一樣,所以我才現聲來告訴你。

這些個經文很明顯的,誰看都能懂,這跟說話一樣,對答說話一樣。但是它這個特點是什麼?她悲戀她的媽媽,是求她的媽媽謗毀三寶的罪惡消失,她供養佛也好、求佛也好,她知道她的媽媽一定墮三塗。由於她的大悲心所的感,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就應。我們經常求佛的感應感應,我們雖然不能像婆羅門女這樣子,但是我們可以在夢中。她這也是在夢中,這像入定一樣的,她拜拜就是聽空中聲音,她那神識感覺到的。

【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肢節皆損。左右扶持。良久方穌。而白空曰。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時婆羅門女聽到這個聲音解釋之後,她就感謝佛,舉身自撲,舉身自撲就是聽到這個聲音她就倒下去了,禮拜的意思,磕大頭一樣。但是她不是那麼自然的禮拜,突然間,所以她手、腳、腿、四肢都受了傷害了,突然塗地。經過她帶的人把她服持起來,左右扶持,經過一段時間;她一倒下去又昏了,經過一段時間把她扶起來,她又方蘇,方蘇就是好了,精神恢復正常了。她就向空中說,向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說,她說希望我發願佛慈愍,就是慈悲哀愍我,說說我媽媽生到什麼地方去,速說我母的生界。我現在的身心為了我媽媽我損失很大,我也不久於人世了,就是我將要死了,將死不久。這個時候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就告訴她說,你在這供養完了早點回家,但早返舍,就是早點回家去。幹什麼呢?思惟,回家做什麼,怎麼樣做,才能見到你媽媽,就是這意思。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就是念佛,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光念不行,要思惟觀想。你這一觀想當中,就知道你母親生處了,這就是修行的方法。你不是想見你媽媽嗎?學禪定,這是習禪定,思惟就是禪定。當你一習禪定,你一入定了,就能見到你媽媽。定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心裡頭照。照見五蘊皆空,是心的光明照耀。你不入定發揮不出來,但是你怎麼能入定呢?假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加持力,思惟佛的名號,要觀想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在這個時候你就看見你的媽媽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就告訴她,教她用觀照功夫。

【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舍。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涌沸。多諸惡獸。盡復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噉。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

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在這個時候婆羅門女禮拜完了,聽佛教導的話就回家了,即歸其舍。因為她想念她媽媽,以憶母故,因為憶念她的媽媽。她就遵照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教授,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就是稱佛的名號。這也跟我們念阿彌陀佛一樣的,你要想求生極樂世界,或者讓你媽媽也生極樂世界,這是媽媽不在世的,在世的你也可這樣給她迴向,讓她臨命終時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去。但是這個時候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訴婆羅門女,就是念佛名號,觀想佛,就是觀照的功夫。

婆羅門女照著佛的教導打坐靜修,經一日一夜,她已經入定了,一念佛的名號就入定了。這個時間經過好長呢?經過二十四小時,一日一夜,是定中。咱們說那就是像夢一樣的,就作夢。定和夢可不一樣。忽見自身到一海邊,這時候婆羅門女她看見她的自己身到一個大海的海邊上,那海水滔滔的、波浪滾滾的。但是她看見這個海裡頭不同,很多惡獸,海上很多惡獸;到這個海邊,這個海邊很多的惡獸。那就跟咱們到海邊去散散步,看看海邊,那個不一樣的。但是這些個惡獸不是肉體,全是鐵身,鐵鑄成的那些個惡獸。但是鐵鑄成的牠又不沈沒,在海上飛走,就是東西來回跑。同時海中有很多的男子,男相女相,海上有很多的男女,就是那個罪業的人。這個所說的地獄,她看見就是地獄。在海上這些個人,就被那些個惡獸來回吃掉。這些受罪苦難的造罪的人墮了地獄去,就被那些個惡鬼互相搶著吃。同時又見到很多夜叉鬼,形相各個不同,有的長好多隻手,有的長好多隻眼睛,有的長好多的腳,多手多眼多足,多頭,一個人長好多的腦殼。假使菩薩要度這些個惡獸的人,也得現多身。以前在加拿大溫哥華的時候,有人問我說:觀世音菩薩為什麼現那麼多腦殼,現千手千眼?我說:你念念地藏經就知道了,因為他要救那些鬼神,他比那鬼神眼睛還多、手還多、腳還多,那鬼神就怕他、就服他了。所以度哪一類眾生就現哪一類眾生相。婆羅門女看到這種境相,她並不害怕,為什麼?她得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加持她,她在定中觀照這些境界相沒有恐怖感,但是也不敢久視,不願長看。

【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有一鬼王。名曰無毒。稽首來迎。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

在這個時候婆羅門女以念佛的力量,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沒有恐怖感。因為這段經文就是婆羅門女遵照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教授,教導她這麼樣做。她禮完佛了,回到家裡去就靜坐。因為憶念她媽媽故,她一靜坐就達到目的了,就入了定。這個定的時間是二十四小時,就是一晝夜。最初當然不行,坐坐坐坐漸漸入定了,到了二十四小時,她就在定中想。她念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拜佛,供養佛,佛教授她的目的是想看她媽媽,她就想達到她的目的,在定中就到了一個海邊,就是因為她想媽媽的關係。到了海邊一看,那個海水上頭全是惡獸,各種形相惡獸。但是都是鐵生的,不是像人間野獸都是肉體的,不是的;都是鐵生,在那海上來回飛走,這是獸類。還有類似人類的夜叉,夜叉就是鬼,夜叉鬼,也在這個海上。夜叉,一般的說就是餓鬼道,也在這個海上爭著吃這些個人,爭著吃人。

正在這個時間,有一個管理這個地方的一個鬼王,鬼王的名字叫無毒。就是婆羅門女在海邊上看見這些個情況,在這個時間就有鬼王過來,大概是管理這些個地方的,就給她打問訊,來迎接她。因為那時候地藏菩薩雖然是示現婆羅門女,她有種威德,過去無量生修行的力量。鬼王非常恭敬她,稱她聖女,白聖女曰,對她說善哉菩薩,稱這個婆羅門女是菩薩,說善哉菩薩,你什麼因緣來到這?

【時婆羅門女問鬼王曰。此是何處。】

婆羅門女看到鬼王問她的時候,她就反過來問鬼王說,婆羅門女問鬼王曰,此是何處,這個地點叫什麼地點?有什麼名字?它究竟有些什麼作用?

【無毒答曰。此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

這個鬼王無毒就答覆她,答婆羅門女說,此是大鐵圍山,你現在所到這個地方就叫大鐵圍山。婆羅門女到這沒看見山,只是海,海上那些個情況。但是這個地名,這個海是大鐵圍山裡頭的海,你現在看到的是大鐵圍山的西面,還是第一重海。海還有很多,一重往裡頭去還有很多海,這是初步看見的。你問這個地點,這個地點就是大鐵圍山,是它西面的一重海。

【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不。】

婆羅門女就又問他說,我聽見說鐵圍山之內都是地獄。說下地獄,就是下到這個地方。這個事是不是真實的?我是聽到說,鐵圍山之內都是地獄,是事實否,這個事是不是真實的?

【無毒答曰。實有地獄。】

實實在在的有。或者就說你看見不是地獄嗎?就是這樣子。

【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

我怎麼到這個地方來了,怎麼能到得了?

【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無毒鬼王就告訴她了,有兩種原因能到,有兩種能到。一種是威神,菩薩的威德、神力、慈悲能到得了,救拔這苦難眾生。第二種墮地獄的,那得業力,沒有業力你到不了;就是造業了,你自然就產生一種力量,你不想來也把你攝來了。非此二事,終不能到,一個大慈悲力量,度眾生的力量,一個你造業的業力能到了。

但是在這個時候,無毒鬼王就稱婆羅門女是菩薩。因為無毒鬼王稱她聖女,一看她,那些鬼王都是有道德的,這個鬼王不容易當的,不是業障所感的,是大菩薩發心要利益眾生,他見著婆羅門女就知道她是有修行的、得道的,所以稱她為聖女,稱她為菩薩;還有她能到得這海邊來,這是慈悲力量,這是神通力量。那不是下地獄的,下地獄不同了,下地獄墮地獄裡去了。因為婆羅門女她不是業力,她是神通力,一者是她的神通力,二者是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加持她來的,她因為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在定中來的,不是肉體。

婆羅門女問鬼王說:這個地點叫什麼地點?鬼王才告訴她說:這個地點就是地獄,叫大鐵圍山的第一重海。究竟有好多重呢?有八重,這都是地獄,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地獄。這個地區一共有好多里?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四十華里、六十華里、八十華里。就算四十華里說吧!八萬四千由旬,地點比咱們這個地球還大。這在鹹水海裡有七重,一般的說七重海七重山。在這個鹹水海,就是圍繞地球的鹹水海,在鹹水海當中的中間有一種大山;我們經常是這樣講的,這個大山叫迦羅,迦羅的意思就翻鐵,純粹是鐵造的,是自然的,不是假人工修造的。

因為婆羅門女問鬼王:我聽說鐵圍之內都是地獄,是不是這樣子?她問的話是不肯定的,鐵圍山之內是不是都是地獄?無毒答曰:不錯的,實實在在的都是地獄。同時她就問鬼王:我怎麼能到這個地方來?婆羅門女問鬼王:我怎麼到了這個地方了?無毒答覆她說:這有兩種,一種是威神,神力;二種是你造業,業力,一切眾生造了業,業力所感的來到這個地方。若非威神,就須業力。

婆羅門女到這個地方來是她因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聖號,假佛神力的加持她,一者她修定的功夫成了。這就像我們念阿彌陀佛隔我們這十萬億佛土一個道理,所以婆羅門女能到鐵圍山來,是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教她念聖號而來的。如果說我們現在,或者是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或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我們到四大名山,可能大家都朝過了四大名山,什麼原因到的?無因不會到的,過去的因,現在的緣。儘管這四大名山都在,但是沒到過四大名山的人還多得多了,道理是一樣的。他沒有信仰的,來朝山玩水也得有個因緣,因此這就是緣。婆羅門女是假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神力加持,因為她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聖號,又者她自己的善根。

【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涌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

同時她看見這個水,所以她又問無毒鬼王說,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涌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她說我看見現在這個海水的景象,是因為什麼有這麼多罪人、有這麼多惡獸,惡獸又吃這些罪人。海水不是平靜的了,涌,像燒開了一樣的。

【無毒答曰。此是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自然先渡此海。海東十萬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東。又有一海。其苦復倍。三業惡因之所召感。共號業海。其處是也。】

這是問閻浮提眾生造了惡業,這是新死的,到了這個海。現在時候婆羅門女所看這個海都是新死的,不是久的,久的又進到裡邊去了。地獄很多,後邊到專說的有。

無毒答覆婆羅門女說,在這個南贍部洲閻浮提造惡的眾生,這專指造惡的,惡業造得很重的,不是一般的。新死之者,新死了之後。人死了之後,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經過四十九日,他的後人親友沒人給他作功德供養三寶,光有罪業,沒有功德,就是沒人超度他,沒人救拔他的苦難。他自己在生的時候,一點善業沒有,又沒得善因,他死了,根據他所造的業就到這來了,一定先渡此海。這個海的東邊又有一海,那個苦可不是像你看見的,比這個苦更有很多倍。為什麼要受這苦?這是果,都為他身口意三業,三業身口意所造的惡因,召感生到這地方的苦果,這個海就叫業海;整個這個海都叫業海,這業海就是這個地方攝的。

說個小故事,我在剛進監獄的時候,兩個圖,審訊室有兩個地圖,畫兩個圖,這邊是苦海無邊,這邊是回頭是岸。在審訊時候問的人員,工作人員問我說:你信佛本身就是迷信。我說:是這樣的嗎?他說:這是不可變動的。我就問他了,我說:你們信佛教嗎?他說:不信。當然共產黨人不信佛教。我說:為什麼宣傳佛教?他就大冒火,他說:我什麼時候宣傳佛教?我說:你看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是佛教的話,社會上沒這個話。就形容這個苦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那我們回頭了有什麼不好?苦海無邊,回頭,我不下地獄了,還不好嗎?

所以說閻浮提眾生,造惡的眾生,誰都知道,很普遍,雖然不信佛,他也知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你別造業了,你停了業就不會去了。那你要再轉變修善業,布施、持戒、忍辱,幫助別人,有這個功德到不了這個地方去,這個地方不是好地方,不是咱們遊山玩水的地方。哪個旅行社也沒有到這業海去,辦一個旅行社到這個地方去,去得到嗎?辦不到。但是很多人都去,不用經過旅行社,他自己都去了,也不要坐火車,也不要坐飛機,也不要買票。為啥呢?他自己做的事做的業就夠了。

因為他死了之後有四十九天,七七四十九天。為什麼人死了之後,親友要給他請師父們念經,或者給他迴向,給他布施,做些好事,施捨的事情得在四十九天之內,過了四十九天他罪就定了,下到地獄去了。那也靈,只要你能給他做,在地獄也能超生。如果你早點做,他根本就不到地獄去了。因為在四十九天他親友沒人給他來做功德,這個功德不一定說供養三寶,救濟窮人、施捨、幫助別人都可以,當然以供養三寶為重。

沒有救拔苦難的因緣,他自己又沒造善業,善業沒有,因他的業障所感就墮到這裡來了,墮到這個地獄來了,必須先經過此海,人死一定先經過這個海。第二重,此海之東十萬由旬;過了這個海,距離這個海有十萬由旬,又有一海,那個海比這個苦處還大,其苦倍此,那就是十八層地獄盡著往裡頭進吧!愈進愈遠。彼海之東,又有一海,其苦復倍。這些個都是身口意三業所召感的,把這個都稱為業海,業海無邊;你別造業,這就停止了。這就是地獄,其處是也。

【聖女又問鬼王無毒曰。地獄何在。】

聖女又問無毒鬼王說:地獄何在?我看見這三海,這就是地獄嗎?地獄還有沒有,地獄何在?所說十八層地獄。

【無毒答曰。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

無毒答曰,無毒又答覆她,三海之內是大地獄,你看見這是小的。有好多?百千。一千,十千是一萬,百千就是十萬。但是每個地獄不同,各各差別。單是說大的,具有十八。咱們說十八層地獄,那只是大的,舉其大數。中等的,次有五百,比大地獄罪惡輕一點的,沒墮到大地獄,那還有五百個中等地獄。做了一般的罪惡,還有千百,千百個地獄。就是輕罪的千百地獄,中罪的五百地獄,大罪的十八層地獄,那個苦說不盡了,無量!

婆羅門女問的就是她所看見的,說這個現象是很怪的,她看見海的現象很怪的,海水是開的,翻滾的,跟一般的看見在人間的海不一樣的,同時看見那罪人無量。惡獸,海上那些惡獸又是如何形成的?追逐人類吃,吃人,但是牠是鐵的身子,這都是怪現象。咱們看獅子、虎、狼野獸是肉體,婆羅門女在這個海看見的都是鐵的,不是肉體,牠為什麼還要吃人?無毒就告訴她說這是作惡的眾生,剛才新死的,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沒人給他做功德,所以就把他打到地獄去了,打到這裡頭來了。所以聖女問無毒的時候,無毒答覆她說,三海之內所有的地獄,有大、有中、有小,大的十八層地獄,就是人間常說的;人間所說的是根據地藏經說的,十八層地獄來源就是根據地藏經說的,其他的地獄說的還不知道。比十八層地獄受罪又好一點,那就有五百;更輕微的,那就有千百,就很多很多了,那都是根據個人所造的業來定,業的大小。

一般的說,在人死之後,還沒有給他定刑。還有有些的人死,死不下去,纏綿一兩個月,也有是幾年的,也有十幾年的,因他罪還沒有定。同時人說這叫活受罪,活著跟死了一樣的,就跟下地獄一樣的,一天的纏綿,身上的腐爛,但他不嚥那口氣,這類現象在人間都有。

【聖女又問大鬼王曰。我母死來未久。不知魂神當至何趣。】

聖女又問大鬼王曰,這回問她自己了。問這鬼王說:我媽媽死來未久,我母死來未久,是不是也墮到這來了,不知魂神當至何趣?我想請問你。因為這個婆羅門女她所以要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就是想知道她媽媽去處。到了這個地方了,她問:我媽媽是不是也在這裡頭?

【鬼王問聖女曰。菩薩之母。在生習何行業。】

鬼王就問她了,說:菩薩之母在生習何行業?菩薩,你的媽媽活的時候,在人間她做什麼事業?造了什麼罪?

【聖女答曰。我母邪見。譏毀三寶。設或暫信。旋又不敬。死雖日淺。未知生處。】

聖女就直接跟鬼王說,聖女答曰,我媽媽是邪知邪見,最大的罪業就是譏毀謗毀三寶,罪惡很大的。她有時候好像又信了,但是一會兒又不恭敬了。譏毀三寶,就是辱罵三寶、謗毀三寶,說三寶的壞話。她死的時間不久,死雖日淺,但是我不知道她生到哪去了,未知生處。

【無毒問曰。菩薩之母。姓氏何等。】

無毒又問菩薩,菩薩之母姓氏何等。她姓什麼?叫什麼名字?

【聖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父號尸羅善現。母號悅帝利。】

聖女答曰,我父我母都是婆羅門種,在印度的種姓就是貴族,貴族種姓。剎帝利是國王種姓,婆羅門女是搞文化的。她說我父親我母親都是婆羅門種,父號尸羅善現,我爸爸的名字叫尸羅善現,我媽媽的名字叫悅帝利。

【無毒合掌啟菩薩曰。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經今三日。云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

這個鬼王一聽到悅帝利,她只要問她媽媽,就告訴她說,合掌啟菩薩曰,他很恭敬的,對婆羅門女很恭敬的稱她是菩薩,告訴她說願聖者卻返本處,你應該回到你原來去處,你不要擔心了,也不要憂愁哀戀了。為什麼?你媽媽生天了。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已經三日。你媽媽生天已經三天了,為什麼?她有個孝順之子,就指著婆羅門女。子女都是一樣的,有個孝順之子,給她媽媽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廟,到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廟,做布施,做供養。這一天不但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整個的她那一層地獄周圍的受罪的人都沾了她的光,應是無間罪人,在無間犯罪的這些個受報的這些人,他們此日都隨著你媽媽生天了,沾光了!你不但救了你媽媽,把這個地獄的人都得度了。

所以無毒鬼王聽了她一說她媽媽名字悅帝利女,對菩薩很恭敬的,就是對婆羅門女很恭敬的,向她合掌恭敬,那就知道是她做的功德,說:你回家去吧!不要留戀了,因為你媽媽已經生天了;跟她同住的人都沾了她的慈光,一同跟她生去了。

【鬼王言畢。合掌而退。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鬼王答覆完了,合掌而退,答覆完了就走了。這個時候婆羅門女尋如夢歸,在三昧當中就像做了一個夢一樣的恢復了,就是醒了,就是入定中出定了。明白了,悟就是明白了,悟此事已。得報答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所以到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塔像之前,這回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沒現聲了,婆羅門女只是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塔,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寺廟裡頭發願。不止過去那些願不說,現在她發願。願我盡未來劫,這個願就大了,盡未來劫沒有時間的,未來劫還有未來劫,未來劫還有未來劫,沒有時間的限制。盡未來劫所有受苦受難的眾生,就是她所看見那些在地獄受苦受難的眾生,我給他們設些個方便,就是發願度眾生。發願度眾生得有善巧方便,我使令他們都解脫。

這不止過去的發願,地藏經一切時都是隨時在發願,願上加願,願上加願,無窮無盡的願。就像咱們每位道友,咱們現在天天在發願,我們再轉世還是會發願,你到極樂世界還是要發願,永遠不離願,願就是希望。這是第一段說完了,這時地藏菩薩還沒到法會來。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因為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說了地藏菩薩度了這麼多人成佛,這麼多大菩薩,還有無量的鬼神,都是地藏菩薩度的。文殊師利菩薩說我是沒關係,我相信如來的話,那一些眾生不相信,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就請佛說說他往因,這就是地藏菩薩往因,這都是無量無量劫前的事了。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說:那個鬼王是誰,就是無毒鬼王是誰?現在咱們會上的財首菩薩。華嚴經有十首菩薩,那就是財首菩薩。那個時候的婆羅門女是誰?地藏菩薩。這是文殊問,佛答。

文殊師利菩薩說他度了這麼多人,我一千劫都算不出來他度了好多人,還有這麼多佛菩薩;就是他行菩薩道的時間太久了,時間太長了。那時候他遇到的鬼王,就是財首菩薩,現在佛的會中大菩薩,在華嚴經十首菩薩,是十地以上的。

這是第一會,地藏經一共是十三品,咱們講了一個,第一個因緣,地藏菩薩還沒現身。大家念地藏經前頭都有一段,「南方世界湧香雲,香雨花雲及花雨,寶雨寶雲無數種,為祥為瑞遍莊嚴,天人問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薩至」,說地藏菩薩要來了,就是這樣子。

【分身集會品第二】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

爾時百千萬億,百千萬億數字就很大,把百千萬億再加上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地獄之廣不是咱們人間的腦力所能測劃得到的。所有的有世界有地獄的,極樂世界沒有,有地獄的世界太多了,那個地獄所有的分身地藏菩薩,凡是有地獄的都有地藏菩薩分身,現在開始來忉利天集會,都來集會忉利天中。其實在釋迦牟尼佛演說地藏經之前,所含笑放光的威光,光雲所出現的音聲,光雲就是音聲,號召這些個來到此地法會,來集於忉利天這個法會的,百千萬億是大數,說它總數字是無量的。什麼無量?就是地藏菩薩的分身、地藏菩薩化身。就像咱們這南普陀九華山,那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唐朝的時候,朝鮮國,就是新羅,那時候朝鮮叫新羅,新羅國的國王的太子,他出家,他到中國來化度眾生。所以這個百千萬億是數目,就是化現地藏菩薩,凡有地獄處都有地藏菩薩,而且一個地獄當中就化現無量無量的身,地獄有那麼多。

以如來的神力,就是釋迦牟尼佛要召他們來說地藏經。地藏經說,地藏菩薩說地藏經;但這可是佛說,因為佛召他來說。都是承著佛的神力,凡是在釋迦牟尼佛法會,都承釋迦如來的神力。你要生到極樂世界去,就是彌陀佛的神力。你生到藥師琉璃光世界去,就是藥師佛的神力。你到南方不動世界,那是文殊菩薩的神力,不動如來的神力,南方的本尊是不動如來。各以方面,東、西、南、北、東南、西南、西北,就是十方,各一方面。凡是得了解脫的、成了道果的,得了解脫的就是不止三塗了,這個解脫就是成了道、成了大菩薩的,得了解脫了,解脫了煩惱。有好多數字?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那由他翻華言是不可知,就是不可知那麼多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供養釋迦牟尼佛。

Reference:
http://blog.udn.com/magic/3185921

地藏本願經:分身集會品第二(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踴躍。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這一品就是分身集會品,這時候地藏菩薩才來。前頭演說那些是釋迦牟尼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說的,現在地藏菩薩才來。多少數字?無量數。所以度脫這一些個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這些個化身菩薩,地藏菩薩度脫六道輪迴的諸苦難眾生,久遠劫來了,這個時間不可知數。

眾生在流浪生死當中,有幾種的流浪。一種是知見,邪知邪見,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他是看問題看法不一樣的,就是見濁;見濁見濁,看法不一樣,就是很多的執著,見就是執著。解脫了,佛知佛見,那就解脫了。在六欲境界解脫不了,除了見之外,「身、邊、戒、見、邪」,這叫五利使,「財、色、名、食、睡」,這叫五鈍使,這叫欲流,在欲界一些惑斷不了,在欲界流轉。有流,有流是指著天上說的,天人說的。因為惑跟愚痴,有惑就沒有智慧,迷了還有智慧嗎?所以他那個見是三界的知見,是愚痴的知見。如果把惑斷了,知見還有執著。二乘人他欲見沒有了,但是他有塵沙無明惑還在,還有無明流,迷惑的意思,六道輪轉。等你證了二乘羅漢果了,超出六道了,不再流轉了,不在六道輪轉了。見流、欲流、有流、無明流,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愚痴,沒有智慧。這個眾生的生是指著根說的,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根,六根在的時候就叫生,六根滅了這叫死,就是死亡了,這叫做生死。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佛緣人說香港將來

在這裡想說說,有一個人很有福德,他將要為大家的未來的災難作化解,造福大眾。他今日被大眾(凡人)誤解了,但他的護法也紛紛出來保護他了。我在這裡不會公開他是誰,因為公開了,他會受災,而且所有事都會改變了,事情便不如我所說。總之大家擦亮眼睛看清楚,要從心上看,不要從言語上看,很多魔會作障。

地藏本願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地藏本願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2009/07/26 12:22:32 瀏覽634|回應0|推薦3
地藏本願經14-01(夢參老法師2007普壽寺)

我們講地藏經之前,先講講地藏經的大意,還有地藏經修行的方法。我們都知道大願地藏王菩薩,先講講他的大願。我們依著地藏經修行,怎麼修行呢?就學地藏菩薩大行。但是一定要相信業果不失,就是業報不是假的,我們對待我們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要精勤、要常時修。這個修行當中,使我們身口意常時的不間斷,一個是供養諸佛,也學習地藏菩薩發地藏菩薩的大願。同時請地藏像、做地藏像,現在地藏像紙像也很多,一樣的,你拿金子打的地藏像跟你用紙像功德是一樣,發心歸依地藏菩薩。同時要幫助別人,要廣修布施。修布施有多種,看人家有病苦幫人家念念,念念地藏聖號,給他迴向迴向;對貧窮的人跟他講說他沒有福報,過去沒有修行、沒有布施,對於貧賤的人要幫助他們;還有修塔、修像、印經書,這都是布施之類所攝的。

同時在地藏經講地藏菩薩他有修行的方法,乃至於聽見地藏經、聞到地藏經都能滅罪,消除災難。遇到人家有災難的時候,勸人家多念念地藏聖號。在我們臨要命終的時候,彌留的時間,活也活不成,死也死不了,這個時候非常的難受,就是臨終的時候修行的方法。還有供齋的時候,要依照地藏菩薩供佛法僧三寶的供養法,那有十齋日法。同時我們過去多生累劫的六親眷屬是很多的,每一生都有父母、六親眷屬,怎麼樣救度他們。還有久病,有些個病好也好不了、死也死不了,這非常的苦,就依著地藏經方法能可以把它改變。還有在困難當中危險的時候,多念地藏聖號。這都是修地藏的方法。

因為在我們中國佛教傳統當中,我們都知道了四大菩薩,咱們現在居住的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五臺山,普陀山是觀自在菩薩,九華山是地藏菩薩,峨嵋山是普賢菩薩。在我們苦難當中,在這四大菩薩當中,那就以這大願為殊勝法門。因為講地藏經,以地藏經為殊勝法門。在這個第十一品,堅牢地神讚歎地藏菩薩,因此稱大願菩薩的為地藏王菩薩。所以在釋迦牟尼佛最後囑託地藏王菩薩,把我們這個世界佛滅度後人天眾生還未能了脫生死、還在三界火宅當中的就 付囑給他了;付囑給他的意思,叫他把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都把他們度脫了,不讓他們墮到惡趣當中去,地藏菩薩是接受佛的付囑的,因此念地藏菩薩修地藏法門效果非常殊勝。

地藏菩薩的大願不多,四大願。第一大願,在忉利天,說地藏經的時候是在忉利天說的,不是在人間說的。因為地藏菩薩在過去的很久遠不可說不可說之前了,經文上所告訴我們的,他最初發心的時候,他那時候是身為大長者子。經上說他初發心的時候,那個佛(出世的佛)叫師子奮迅 具足萬行如來,那時候他作長者子,因地當中。他見著佛的相好非常莊嚴,他很羨慕,很希望也想得到佛身。他就問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為什麼你相貌這麼好?怎麼樣修行才能得到你這個相貌?師子奮迅 具足萬行如來就告訴他,你要想證得這個身,那你就得永遠度眾生,你當須永遠度一切眾生,度受苦受難的眾生。於是地藏菩薩在因地作長者子的時候,就發願說我盡未來際的不可計劫,就是盡未來無量無量 劫的時間,我要度罪苦的六道眾生。因為在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那立這麼一個大願,所以一直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他還未成佛,他願太深了,他要把眾生度盡才成佛。咱們經常念到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經過無量無量億劫還作為菩薩。這是地藏菩薩發的第一個大願,要度盡眾生。

第二個大願,在過去不可說阿僧祇劫,把阿僧祇劫作不可說不可說,那時候有佛出世叫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佛的壽命是多長時間呢?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時間非常長,久遠。但是佛在涅槃之後,像法當中,有個婆羅門女,這個婆羅門女就是地藏菩薩因地當中,因為過去生多生修福德修志業,得到大家恭敬的,得到一切諸天衛護的。這個聖女就設了很多方便想救她媽媽,這是經文上所說的,她想勸導她媽媽起正知正見,不要毀謗三寶。她媽媽還沒有轉化就死亡了,死了之後就墮了地獄了,受極大苦。這個時候婆羅門女為了要救她媽媽離開三塗苦難,她也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發大願。這個願力是什麼呢?願我盡未來劫,所有一切六道眾生,受苦難的眾生,我都使他們成佛、使他們解脫,究竟解脫。這是第二大願。

第三大願,他說閻浮提眾生,在這個經文閻浮眾生業感品當中,在過去無量無量阿僧祇劫,那時候有佛出世叫一切智成就如來,佛的壽命是六萬劫。一切智成就如來在未出家的時候,有他一個道友也是一個國王,一個小國國王,他與這個小國國王兩個人作朋友。這個小國王就是地藏王菩薩前生,因地當中。這兩個國王都在饒益眾生,因為在地藏王菩薩他那個小國,那個眾生都作惡,不作善事,這兩個國王就發願度那些眾生。一切智成就如來就發願,發願我要成佛,成了佛來度這些眾生;另一個小國王發願,我先把眾生度盡,然後我才成佛。那兩個國王,一個是一切智成就如來,以後就成了佛了,度眾生;這個未成佛,眾生度盡的,就是地藏王菩薩。這是地藏王菩薩發的第三個大願。

第四個大願,也是在過去無量無量劫中,在那個時間有一個清淨蓮華目如來出現於世,佛的壽命是四十劫。在像法當中,就是佛涅槃了;在像法當中,有一個阿羅漢教化眾生。在教化眾生當中,遇見一個女人叫光目女,這個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薩前生,因地當中。光目女就設食供養這個阿羅漢,阿羅漢就問她說:你有什麼願力嗎?有什麼要求嗎?她說:我別的願沒有,我希望我的媽媽永遠離開三塗,再不受女身。同時從現在起,我在清淨蓮華目如來前,以後百千萬億劫,所有的世界地獄三惡道罪苦眾生,我都把他們度盡,誓願救拔,令他們永遠不受地獄苦。 這是地藏菩薩發的第四個大願。

在整個地藏經講地藏菩薩就是以這四種大願力,一個是見著了佛的相好,那時候他作長者子,發第一大願。第二個大願就是為婆羅門女救度她的媽媽。第三個是他作國王的時候,發願把他那個不行善行惡的眾生都度盡。第四個大願就是為光目女救度她的媽媽。這是四種大願。地藏菩薩在這個地藏經中所發的大願力,他要怎麼樣行菩薩道呢?地藏王菩薩的大行,大行是他修行的大行(去聲)門,就法門說就是行(去聲)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說法的當中,對於文殊師利菩薩說,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說地藏菩薩過去所有的修行的功力,度眾生的行為。因為在地藏法會,在忉利天的法會,十方諸佛,還有諸天,還有龍神,乃至各類的鬼神,都集在忉利天。釋迦牟尼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說:你觀一觀,今天來法會的諸佛菩薩、一切天龍鬼神有多少數字?有好多?就是量有好多。文殊師利菩薩跟佛說:以我的神力千劫測度,經過一千劫的時間來測度今天法會所有諸佛菩薩、天龍鬼神,不能盡其數。佛就跟文殊師利菩薩說:不但你算不出來,我以佛眼觀故(這是經文上說的),我以佛眼觀都不能盡數。這個話,佛沒有不知的,這是在地藏經上說,但是這個佛是讚歎地藏功德說,說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經度脫的、當來度脫的、還有沒度脫的,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的,這些眾生無量無邊不可知數。這就是地藏菩薩行,行菩薩道的行為,要度盡眾生;但是沒度盡。

在地藏菩薩的分身集會品當中,也是第二品,地藏經第二品,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無量的阿僧祇世界,凡是有地獄的地方,都有地藏菩薩分身,只要有地獄,就有地藏菩薩在那教化地獄眾生。這些在地獄教化眾生地藏菩薩的化身,現在都集會到釋迦牟尼佛忉利天這個法會當中來了,這是地藏菩薩利益眾生行菩薩道的行為。這些個分身的地藏菩薩無量無邊,但是在忉利天法會,這些所有的分身合為一體,化身都歸於本身。地藏菩薩向佛表白說我最初蒙佛接引,使我能夠有大智慧、有神力,能夠化百千萬億身,我每一身又能夠度百千萬億人,使他們歸敬三寶,乃至於成佛。就這三點,這就是大行,行菩薩道就是這麼行的,地藏菩薩行菩薩道。

同時地藏菩薩教導一切眾生說,我們這個果報造一點點的業,在我們現在要造業的時候沒什麼感覺,隨便就造業了,身口意三業,就是三業,身口意三業;乃至說句話錯了因果,身體做件事情傷害到別人、傷害到眾生,心裡所打主意想的,這三業,有身口意三業,你所做的業不會失掉的,一點一滴都不失掉,因此千萬莫造業。造業應受報的,業報不虛。地藏菩薩就在地藏經上教導眾生勤修身口意,這就是行菩薩道,自己覺悟了,教導一切眾生。第二,修六度萬行 ;第三個,度緣覺乘的,說十二因緣法;度一切眾生行菩薩道的,發菩提心。對於聲聞乘的就說四聖諦法,說苦集滅道法。修人天乘的,修天人的,上品十善。身口意十業修的上品十業,看業的大、業的小,業的大就生淨居天、梵天,乃至於四王天、忉利天。五戒十善是中品的,那就修的人法界,轉生得為人。修下品的十善業,就作阿修羅道。要犯罪了,做這五逆十惡的下品,墮畜生道。犯中品的五逆十惡,墮的是鬼道。要犯上品五逆十惡,下地獄。這是十法界,各個的業因不同,感的果也不同。所以為什麼有生天的、有生人的、有生阿修羅的、有墮三塗的,因為業因不同,感果受報也不同。

在我們修行當中的時候,或者供養佛,或者禮拜佛,應當學習地藏菩薩,發地藏菩薩的願。因為我們要講地藏經,希望大家發地藏的大願,我們學地藏菩薩開始,就把地藏菩薩的大願跟他的大行,常時的心裡頭時時這樣想,口裡頭或者念地藏聖號,或者念地藏經。我們供佛當中,一定要發地藏菩薩的大願,不要插個花就走了,要發願,要發大願。乃至於見到地藏菩薩形像,頂禮的時候要至誠懇切,自己對著地藏像前念歸依地藏菩薩,至誠懇切歸依地藏菩薩。同時要幫助別人,要布施老病的、布施貧賤的,乃至布施塔 像的,修補塔像,修補經典。你別光做,做的時候要發地藏大願。

因為地藏經上所傳授給我們的修行的法門,當我們出生了之後,你還不知道,那時候你的父母,作父母的請給他迴向,當孩子一降生就給他迴向。在經上說,在閻浮提各類的貴族、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當生下新的小孩的時候,在七天當中,能給他讀誦地藏經,或者是給他念地藏聖號一萬遍,這個孩子不論是男孩女孩,他過去的業障就消失了,健康的發展,能夠壽命很長。這是地藏菩薩加持力 ,出在經文當中,閻浮眾生業感品。還有一切眾生出生之前,不論男孩女孩,在他生的時候給他念經,不但他個人,這個家庭裡頭整個都是歡喜的,沒什麼災難降臨,這是生的時候。死的時候,臨終的時候,要給他修地藏法門,利益存亡。我們不是要生極樂世界嗎?地藏經上沒說,大集十輪經就說你信奉供養地藏菩薩的,十方清淨佛國土,你樂生哪個國土,地藏王菩薩都送你去。這在地藏經是利益存亡品,這一品說的這些問題。 你學地藏經的時候,先把這些個都瞭解了,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以地藏菩薩教授的方法去做。

我們經常要打齋、要供眾,在打齋供眾的道友們,供齋的時候應當發地藏願。地藏經上講十齋日,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這十天你供齋、修善業、讀地藏本願經、修懺悔法,或者修占察懺法,它的功德跟平常的日期不一樣,是加倍的。你對於親屬,或者人家找你迴向,你也應當以地藏法門,或者念經給他迴向,或者念地藏聖號給他迴向。看那個多愁善感心裡不舒服的,人都有傷感的事情,在這個時期給他念念地藏聖號,他就感覺著好了。還有病得很久,醫生治療的也不見效,久病不起,這樣子也給他念念聖號,或者念念地藏經,或自己不能念請人家幫著念,當然是請師父更好,不請師父其他的道友也可以。同時這一方災難很多,瘟疫,現在這水災火災,都以地藏法門來救度。經文上都說的有,渡山、拔海,到有危難的國土,念誦地藏經。這在最後見聞利益品,釋迦牟尼佛囑託觀世音菩薩弘揚地藏法門,等我們講到經文裡頭再詳講,在沒講之前大概跟大家說一說,你要學地藏經的時候怎麼樣學,就是怎麼樣做,遇到災難的時候,不過經文更詳細一點,在沒有講前跟大家說一說。

因為在地藏三經,地藏經、大集十輪經咱們也講了,占察善惡業報經咱們講的早了,最近沒講,頭幾年剛到普壽寺來講過的,這是地藏三經。在一般的把地藏三經看成是小乘法,因為我們此土眾生都喜歡修大乘法,把地藏經因為超度的餓鬼道、超度亡靈這樣去理解的,這樣理解就把地藏經劃到小乘部分去。我講地藏經的時候,我的認識,我認為地藏經跟華嚴經一樣的,不是光是地獄。法沒有大小,乃至現在我們這樣分,正法、像法、末法,我們這是末法時代。如果有的眾生依著正法去修行,在他分中時候就是正法時代,不是末法時代。只要有經可在,有法可聞,依法而修,法無大小,在修行人來定。因為我們現在講我們切身的利益, 我們學地藏經最能解決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事,切身利益。如果我們說你求家宅平安,求家庭的成員平安,就是災害減少,生活過得幸福一點,或者做的事業能夠得到成就,想發財,這種都是屬於小乘的,是你心量小,不是法的問題。效果有沒有呢?當然是有。因為你讀地藏經了,看到地藏菩薩的大願大行,你要學地藏菩薩 的行願,發願,那是覺悟的,等覺菩薩的問題;你跟地藏菩薩發同等大願,那是大乘了,也可以說是無上乘了。 法無定法,修行的人你怎麼發心?地藏菩薩他發的願專導罪苦的眾生,哪最苦?地獄最苦了,他這個願大。不但願,而行菩薩道他到地獄去行菩薩道,地獄是最苦的,菩薩的願力大。另一種原因,觀音、地藏跟這個世界眾生緣特別深。在本經的第十二品,釋迦牟尼佛把地藏的願行(地藏經)囑託 觀世音菩薩去弘揚地藏經,這個大家可以理解了。不論歷史,或者現在,不論哪一位法師,他在講經之前,古今都如是,他把大意要說一下子。那就說明了咱們要講地藏經的時候,大意,我希望大家是發地藏菩薩的大願大行,那你是大菩薩了。

同時從地藏經講,不是在人間說的,在忉利天說的。這個法會沒有人,沒有人間的人,佛的人間的四眾弟子都沒有,阿羅漢沒有,千二百五十人沒有,常隨眾都沒有,就佛一人升忉利天,報答他媽媽摩耶夫人的恩,說的地藏經。因為這部經比較著,其他經都是在人間說的,這部經特別是在忉利天說的。而且每一品,從第一到十三全是大菩薩 ,第一品是跟文殊師利,最後囑累品是跟觀世音菩薩,乃至虛空藏菩薩說的第十三品,沒有一位是二乘人,大家可以理解到地藏經不是小乘法,而且宣揚的人都是大菩薩。

我們現在學習像地藏王菩薩這樣的菩薩,我們隨著他發大願。什麼大願呢?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經全部經就是釋迦牟尼佛跟地藏王菩薩互相酬唱,互相的研究說的。我們信這個法門,相信這部經,因為你信,信為道源功德母,你信地藏菩薩,你就化為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化為你,要這樣理解。我們信地藏菩薩不是靠自力,一切修行,離苦得樂,脫離苦難,是仗著地藏力,這叫仗他力。就像我們念阿彌陀佛要生極樂世界,你自己沒力量能生得到,那是仗著阿彌陀佛接引的力量,這也是仗他力。我們過去沒有這個因,今生遇不到學習地藏因緣,遇不到這個緣 ;過去沒這個因,遇不著這個緣,這都是有因緣的。

因為在我們要開始學地藏經,先我們思想得有個準備。準備什麼?好像地藏經說的鬼神特別多,那我們思想就準備有沒有鬼神。我們平常所說的鬼跟地藏經上所說的鬼是一樣嗎?或者是不一樣?我們只舉一個例子,在第八品的時候,有個主命鬼王,主命鬼,主生命鬼。在說到主命鬼王的時候,佛就說他不是鬼王,他是大菩薩化現的,再過一百七十劫他就成佛了,號為無相如來。那這一個鬼王如是,其他的鬼王都如是。鬼是一道,地獄、鬼、畜生,但是那個鬼跟這個鬼不一樣,那個鬼是業報鬼,地藏經所說的鬼都是成就的了,一般的鬼能到忉利天嗎?因此地藏經所說的鬼,那一道的鬼都是成就的了、示現的了,鬼都到忉利天聞法去了。因此人家說地藏經光說的是鬼,這種觀點是不正確,別把他當成一般鬼看。

所以你理解到你能聞到地藏經,能夠再學習地藏經,不是一般的因緣,是你過去得過地藏菩薩的教化沒修成。所以第八品的閻羅王問佛,地藏菩薩那麼大神通、那麼大自在神力,為什麼不把眾生一次 都救度好,我看見他救度出去又回來了。佛才跟閻羅王解說,此土眾生的業非常重。因此咱們學習當中,把這些問題理解清楚了,要發地藏願,要行地藏菩薩的菩薩行,隨時發地藏願、行地藏菩薩行。四大菩薩我們把它合成一個,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四大菩薩,就是平等平等。不過在堅牢地神說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他們的願猶有盡的時候,他說我看地藏王菩薩的願永遠沒盡,獨讚地藏,所以堅牢地神就護持地藏菩薩。如果你修地藏法門,你那塊土地,乃至你種的花草,特別不同。因此大家要學習地藏經的時候,要先有這些思想上的準備,那我們開始講地藏本願經。

【地藏本願經】

先講講地藏這個名字。地,大家都知道就是我們地大的地,土地的地。但是我們把它講成心法,地是什麼?心地,心能生一切。就跟地大一樣的,一切的地上的,你的飲食起居,所有你的衣食住行 ,全由地大生的。大家想想,你蓋房子得蓋在地上吧?地上生的五穀糧食,你得承吧?人穿的衣服棉織品都是棉花的,那些化學纖維也得由地上生長吧?地裡頭含藏無量無邊的東西。地藏,藏者就含藏之意,形容著大地含藏著無量無邊的功能,像鋼鐵、煤炭,乃至造原子的原料,一切都在地裡頭生長的。地能生,還能攝持,能攝持一切,那就形容著地藏菩薩他能負擔一切眾生,能救度一切眾生,能負荷一切眾生,使眾生善根業能夠增長,能夠化導眾生把惡業消失,就是止惡行善。

地藏本願,咱們前頭懸談跟大家說了,地藏他最根本的願力,根本就是本來,是最根本的願力,是什麼?咱們前頭講了,是度眾生。

地藏本願,經呢?地藏本願經,經是通的,這是取我們中國話,我們中國的道教也叫經,乃至儒教也叫經,經者是常的意思,這個裡頭所說的道理不是變化的,經常不變的,所說一切法都把它叫成經。這經是通的,地藏本願是別的,這部經叫地藏本願經,它有別於華嚴經、法華經、金剛經、彌陀經,跟那個經不同,別題,就是地藏本願。那經呢?通題,華嚴也叫經,法華也叫經,金剛、彌陀都叫經。
這部經大概要說地獄苦難時候多,咱們上次講那彌陀經,那說極樂世界,什麼苦難都沒有了。但是我們在苦難當中,依靠地藏菩薩把苦難化為吉祥。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一切皆吉祥,那就把娑婆世界的苦難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這部經的譯者是實叉難陀譯的。實叉難陀翻中國話叫學習,歡喜學。實叉難陀翻譯很多經,大概我們講的經多半實叉難陀翻的,很適合此土的眾生;或是羅什尊者翻的。這部地藏經翻譯的譯人是實叉難陀翻譯的。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第一個就是說法的地點,在哪呢?在忉利天宮。演的什麼?神通,沒有神通到不了忉利天宮去。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號召,在忉利天演說這部經。忉利天是六欲天的第二天,又叫帝釋天,翻帝釋天。我們現在所在這個界叫欲界,我們是地,他是天,欲界的第二重天。第一重天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天就是我們天王殿裡的四大天王天。但是一說到忉利天了,就叫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是通稱,忉利天是別稱。因為四天王天每一天管八部鬼神眾,就是管鬼神的,四八三十二,這三十二天都聽忉利天帝釋天,帝釋天主是主,其他的三十二天都是他的臣,都是他的人民。因為咱們經常說的就是忉利天,包括了三十三天;經常說三十三天,也包括了四王天。這是處所。

我們道教所演繹的全是忉利天以下的事,天、神、人是通的,只能通到四王天、忉利天。咱們那些個所有的聖人都是三十三天之內的,沒超過三十三天,道教也好,儒教也好。只是在佛經這樣詳細分,道教、儒教所說的天是沒分的,只是忉利天。

忉利天有個講堂叫善法堂,就管這個忉利天叫善法堂天,也有這樣叫的,這是經上這樣叫。第一天就是善法堂天,第二天叫山峰天,第三天叫山頂天,第四天叫喜見城天,第五天叫缽私托天,第六天俱吒天,第七天雜殿天,第八天歡喜園天,第九天光明天,第十天波利耶多天,第十一天離險岸天,第十二天谷崖岸天,第十三天摩尼藏天,第十四天旋行天,第十五天金殿天;有時候帝釋天主坐在這個金殿天,我們人間所說的帝王的帝座叫金鸞寶殿,是從金殿天裡頭來的;第十六天鬘形天,第十七天柔軟天,第十八天雜莊嚴天,第十九天如意天,第二十天微細行天,第二十一天歌音喜樂天,第二十二天威德輪天,第二十三天日行天,第二十四天閻摩那娑羅天,第二十五天速行天,第二十六天影照天,第二十七天智慧行天,第二十八天眾分天,第二十九天曼陀羅天,第三十天上行天,第三十一天威德顏天,第三十二天威德燄輪光天,第三十三天清淨天,這就是三十三天的名字。這些名字,咱們經常說三十三天就是總了,沒有這樣分,現在把它分著說這麼一下。

這個在大智度論上講,威德燄輪光天、清淨天,表示三十三天這些個名字形相,指著大菩薩說的,不是人間所能。人間所知道的山東省、河北省,這是人間的省分,天上也是這樣子一層一層、一層一層,有此疆彼界。在大智度論上講,摩陀羅國是印度的一個國家,有一個婆羅門,婆羅門翻淨行,就是咱們儒者這樣子,學者,他的智慧很大的,他交了有三十二個朋友,加他的本人三十三人,就修佛。本來是修佛學佛,因為他們的願心很大,想利眾生,他們死後就生到三十三天去了,這三十三個人聚會在一個堂裡面,把這個堂就叫善法堂。

因為釋迦牟尼佛要報他媽媽的恩,所以在忉利天的善法堂給他媽媽說的這部地藏經,報他母親的恩說的地藏經,利益一切眾生的。我們知道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的,地藏經誰請的?沒人請佛說,佛自己到了三十三天善法堂放光召集,放光召集文殊師利菩薩,乃至地藏菩薩,都召來了,是佛光所召的。地藏菩薩是佛請來的,佛放光,等到經文上佛放光的,是地藏菩薩從南方來的。地藏菩薩不是來請法的,也不是來親近釋迦牟尼佛的,是釋迦牟尼佛光召來的,讓他來說地藏經的。地藏經發起人是誰?釋迦牟尼佛,沒誰請,也沒誰能請得到。因為釋迦牟尼佛要報他媽媽的恩,請地藏菩薩來說地藏經。地藏菩薩就是報他媽媽的恩,地藏經就是報母恩,所以將地藏經又叫報恩經,原因就在此。所以地藏經叫報恩經,就是釋迦牟尼佛要報他媽媽的恩,發起召集說的這部地藏經。召集不止地藏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乃至經中所說的普賢菩薩、定自在王菩薩,最後虛空藏菩薩、 觀世音菩薩,全是大菩薩,是釋迦牟尼佛召集來的。 佛對於一切菩薩就叫召集,不是請。佛佛道同,凡是菩薩報一切佛的恩,佛召集這些人來,來說地藏法門,以地藏法門佛報答他媽媽的恩德。但是佛怎麼召集來的?神通。這以佛的神通力,那個神通力一放光,地藏經是講放光,光照無量無邊世界,一切諸佛菩薩都來集會來了。今天就講到這裡吧!【以上文字依夢參老法師法音自行整理,仰請參考】

3月4日放生焰口報名(轉載自七仙羽部落格)

3月4日焰口請現在報名

下次舉行焰口的日期為3月4日。地點還未定,請密切留意通告。由於參加人數眾多,很多寺廟地方小,未能容納這麼多人,現在正在聯絡適合的寺廟。

根據放焰口的規定,每次放焰口前,都要重新報名,請大家在2月29日前報名。

請趕快在2月29日前向兩位義工(其中一位)報名,後期還有很多工作要處理,請大家配合進度。大家只找其中一位義工報名便可,不要兩位都報,上次很多人重複報名,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請大家留意。請在報名時,寫清楚你的電話,是否出席,隨喜的金額,要超渡的人名及關係...

karen3388@hotmail.com

rachellee10@hotmail.com

放生焰口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编辑本段
原由

饿鬼名
  据《救拔饿鬼陀罗尼经》中所载,一日,释迦尊者在迦毗罗卫国的僧伽蓝所,正在为诸比丘和诸大菩萨以及无数大众说法。这时,阿难尊者独居于林中的寂静中修禅定,到了三更之后,观音大士化作了一位饿鬼的样子,形容枯槁,面貌丑陋,头发散乱,腹大如山,咽喉如针缝一样细小,面部上不停地喷火,来到阿难面前。阿难见到后,大吃一惊,问他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变成这样的。饿鬼告诉阿难说,他的名字叫做面燃,他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他生前居心悭吝,贪婪并且不知足,所以死后堕入到饿鬼道中,变成这种身形,并且遭受种种痛苦。这个时候,饿鬼又告诉阿难说,你在三天之后命当终结,也将会生在饿鬼道中。阿难一听,大惊失色,急忙到世尊处哀求救度。佛陀于是为他说《焰口经》,嘱咐阿难按此经中所说施食之法去做,便能施饱食于恒河沙数的饿鬼和诸天仙等,不但不会堕落到饿鬼道,而且能够延年益寿,诸鬼神也会常来护持,遇事吉祥。从此之后,施饿鬼食便成为修持密教的人每人必行的仪式,也成为了寺院中度化亡灵的一种最常见的佛事活动。  放焰口
法事
  昔时,阿难于林中习定,见一饿鬼(名为焰口)形容枯槁,面貌丑恶,头发散乱,爪甲长利,腹大如山,喉细如针,面上喷火,阿难骇而问其故,饿鬼告以生前居心悭吝,贪不知足,故死后堕入饿鬼道中,变是身形,长年受饿,备受诸苦。饿鬼复谓阿难三日后亦当命尽,堕饿鬼道。阿难大惊,急至佛前哀求救度,佛乃为说焰口经及施食之法,谓其若能施饮食予恒河沙数饿鬼及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寿,诸鬼神等常来拥护,遇事吉祥。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唐代传入
  其法于诸经所载,有详略之别。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载,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面及诸饼食等,以右手按于器上,诵咒七遍,并称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等四如来名号,然后弹指七遍,取于食器,展臂泻之于净地上。后人据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增益科仪,遂有敬供与悲施二部,敬供可分升座、入定、洒净、归依、道场观、献曼荼罗,普供养等七项;悲施可分入定、召请、显施食、灭障、密施、回向等六项。作此施法,宜于戌亥二时(晚间七时至十一时),因过此时段则鬼神不得食。
  最早传入我国有关焰口之经典为唐代实叉难陀所译之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及甘露陀罗尼咒。二书中各载有真言,名为变食真言、甘露真言;谓取一掬水,咒之十遍,散于空中即成甘露。其后,不空译出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与实叉难陀所译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为同本异译。不空又译出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即不空所译仪轨经前半部之起源部分别出单行本)、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其中,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所述行法次第为:破地狱真言、召饿鬼真言、召罪真言、摧罪真言、定业真言、忏悔真言、施甘露真言、开咽喉真言、七如来名、发菩提心真言、三昧耶戒真言、施食真言、乳海真言、普供养真言、奉送真言。此后,施饿鬼食便成为修密法者每日必行之仪式。后遭唐末五代之乱,密教失传,施食一法亦随之失传。  佛教的放焰口
宋代未得其道
  至宋代,诸师对于施食一法不甚了解。遵式之金园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观想诸篇。而其法并非密教仪轨,仅取经中之真言,再附以天台宗之观想方法而已。其施食正名中述有斛食、冥道、水陆。斛食指焰口施食;冥道为唐代之冥道无遮大斋,亦为密教行法之一;水陆为宋代兴起之仪式。此三者于当时混合行使,无所区别。又有宗晓着施食通览,其中有施食须知一篇,亦主张施旷野鬼神、施鬼子母救拔焰口饿鬼同为施食。而释门正统卷四利生篇亦同此说。由此可知宋代诸家对于焰口施食曾企图恢复而未得其道。
元代得以复兴
  元代由于藏族喇嘛进入汉地,密教亦随之复兴。藏经中有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译者不详。就其中真言译音所用字考之,应系元代人所译。其次第与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相同,其前增有三归、大轮明王咒、转轮菩萨咒、三十五佛、普贤行愿偈、运心供养、三宝施食、入观音定,然后方破地狱;其后增尊胜真言、六趣偈、发愿回向偈、吉祥偈、金刚萨埵百字咒、十类孤魂文、三归依赞。从此瑜伽施食之法得以复兴。  北京广济寺放焰口
明代杂乱之势
  明代之时,由于诸家传承不一,遂又形成杂乱之势。今所知明代行法有瑜伽焰口施食科仪。其后,天机禅师删其繁芜,编成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世称‘天机焰口’。天台灵操为之作注,名为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应门。其中唯召请孤魂文不同。莲池祩宏又将天机焰口略加参订,编成‘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又称瑜伽集要施食仪轨,并为之作注,名为施食补注。
编辑本段
仪式过程

简介
  中元节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放焰口”法会施放焰口,常与丧事中追荐亡魂结合在一起,称为“阴焰口”;也有为活人消灾、。延寿施放焰占的,则称为“阳焰口”。此外,寺院在重大法会圆满之白,有的也放焰口。过去放焰口可在寺院、俗家或公共场地举行,现在一般在寺院的殿堂中举行。
举行时间
  放焰口都在黄昏或夜间进行,一般需要四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毕。作法事之前,须在殿堂内设立瑜伽坛,中间为主坛,两侧为陪坛。主坛上坐的法师称为座主,又称为金刚上师。作法时,金刚上师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帽,案上放着法铃、戒尺和香炉等。背后一般设绘有狮子的大型布屏。陪坛为竖放的两排条案,僧人们身披袈裟相对而坐,案上放着各自使用的引磬、木鱼、铙钹、手鼓等。作法事的僧众不得少于七人,一般为十三人至十五人。
地点
  殿堂外设立面燃大士坛,灵坛上陈放香烛供品。面燃大士坛还供鬼王面燃,其貌凶狠丑恶,嘴里喷出三道火焰。有的是纸扎的,有的是彩绘的,有的仅供牌位,现在寺院中多不采用纸扎的面燃大士像。灵坛上供被超荐的灵位牌,上书“佛力超荐某某往生莲位”。灵位牌多少不拘,因为一台焰口可同时为多人施放。瑜伽坛、面燃大士坛、灵坛是“阴焰口”必备的三坛,“阳焰口”不设灵坛。
开坛
  施焰口开始,先由金刚上师领僧人唱《杨枝净水赞》净坛,然后开坛。座主在瑜伽坛前诵《香赞》、上香。斋主(又称功德主、施主,即为追荐亡魂施功德者)上香,依僧俗次序礼拜。座主、众僧、·斋主往灵坛上香礼拜,僧人诵《心经》、《往生咒》、《变食真言》,唱《莲池赞》,念“阿弥陀佛”。再去面燃大士坛上香礼拜,诵《大悲咒》、《变食真言》,唱《观音赞》。  放焰口
诵唱
  众僧登坛,摊开经卷,座主戒尺一击,开卷诵唱。一般是座主唱首句,如唱“会启瑜伽最胜缘”,众僧则和唱下句,如“觉皇垂范利人天”。并常唱菩萨名,还有六字真言。诵真言时,座主手结印契,心存结想。这些手印在《瑜伽焰口》中均有图示,计有遣魔印、伏魔印、火轮印、真空咒印、变空咒印、运心供养印、奉食印、观音禅定印、破地狱印等。
召请文
  一心召请,前王后伯之孤魂等众:累朝帝王,历.代侯王,九重殿阙高居,万里山河独据。西来战舰,千年王气俄收;北去銮舆,五国冤声未断。呜呼!杜鹃叫落桃花月,血染枝头恨正长。为荐亡者,座主振铃拈香,奉请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等,引斋主亲属之亡魂及各种孤魂,赴此道场之会:
  一心召请,英雄将帅之孤魂等众:筑坛拜将,建节封侯,力移金鼎千钩,身作长城万里。霜寒豹帐,徒勤汗马之劳;风息狼烟空负攀龙之望。呜呼!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遍地愁。
  一心召请,文臣宰辅之孤魂等众:五陵才俊,百郡贤良,三年清节为官,一片丹心报主。南州北县,久离桑梓之乡;海角天涯,远丧蓬莱之岛。呜呼:官贶萧萧随逝水,离魂杏杏隔阳关:
  一心召请,文人举子之孤魂等众:黉门 才子,白屋书生,探花脚步文林;射策身游棘院。萤灯飞散,三年徒用功夫;铁砚磨穿,十载慢施辛苦。呜呼!七足红罗书姓字,一抔黄土盖文章。
  一心召请,缁农释子之觉灵等众:出尘上士,飞锡高僧,精修五戒净人,党行比丘尼众。黄花翠竹,空谈秘密真诠;白特黧奴,徒演苦空妙倡。呜呼!经窗冷浸三更月,禅室虚明半夜灯。
  一心召请,玄门道士之遐灵等众:黄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里修真,阆苑洲前养性。三花九炼,天曹未许标名;四大无常,地府难容转限。呜呼!琳观霜寒凡灶冷,醮坛风惨杏花稀。
  一心召请,他乡客旅之孤魂等众:江湖羁旅,南北经商,图财万里游行,积货千金贸易。风波不测,身膏鱼腹之中;途路难防。命丧羊肠之险。呜呼!滞魄北随去黯黯,客魂东逐水悠悠。
  一心召请,阵亡兵率之孤魂等众:戎衣战士,临阵健儿,红旗影里争雄,白刃丛中敌命。鼓金初振,霎时腹破肠穿;胜改才分,遍地肢伤首碎。呜呼!漠漠黄沙闻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
  一心召请,血湖产难之孤魂’等众:怀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鸾凤和鸣,次望熊黑叶梦。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时:璋瓦未分,母子皆归长夜。呜呼!花正开时遭急雨,月当明处覆乌云。
  一心召请,其顽悖逆之孤魂等众:戎夷蛮狄,喑哑盲聋,勤劳失命佣奴,妒忌份身婢妾。轻欺三宝,罪 积若河沙;忤逆双亲,凶恶浮于宇宙。呜呼!长夜漫漫何日晓,幽关隐熄不知春。
  一心召请,裙衩妇女之孤魂等众:宫帏美女,闺阁佳人,胭脂画面争妍。龙麝薰衣竞俏。云收而歇,魂消金谷之园;月缺花残,肠断马嵬之驿。呜呼!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
  一心召请,伤亡横死之孤魂等众;饥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伤身,逢虎狼而失命。悬梁服毒,千年怨气沉沉;雷击崖崩,一点惊魂漾漾。呜呼!暮雨青烟寒鹊噪,秋 风黄叶乱鸦飞。
  这十二则召请文,可说是短小精悍、文辞优美的悼词和祭文。这十二类孤魂,概括了世间所有的亡者之魂。金刚上师把它们召请来后,撒以甘露,施以饮食。斋主的亲属亡魂便得到了超度。然后,把面燃大士的纸俑或牌位、灵坛上的牌位等在念诵中焚烧,并抛撒作供品的糖果,众人争抢,以表功德圆满。

轉載自:http://baike.baidu.com/view/677273.htm,百度百科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因果實証

若想多明暸因果,可多閱讀古大德的因果善文,那些善文,很多都是聖賢的親身經歷,比空談更有警世的作用。了凡四訓,誌公禪師因果經,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都是很好的因果文章,修佛者很應該閱讀。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誌公禪師因果經

這是關於梁武帝與誌公禪師討論因果的文章

轉載自:http://www.amituofohouse.org/redirect.php?tid=221&goto=lastpost

昔日蕭衍帝.即梁武帝.心中樂善好愛修行.禮拜誌公和尚.為國師也.惟有郗氏皇后.心不信善.造業深重.死後墮落.作一蟒蛇之身.武帝得師.究竟指明.心向修行.忽日宮中夜臥不睡.起往乘涼閣乘涼.須臾之間聽得殿下嘧啐之聲.武帝擧眼一觀.只見一條蟒蛇.直至殿下.帝見失色.嘆而言曰.朕宮嚴潔.何更有此蛇怪.
只見其蛇.口作人言告知.我主不要心驚.妾今不是別怪.乃是主宮中郗氏遭貶.妾因在生.不信佛法.至今墮落.得此苦報.尚且無穴藏身.肚中饑餓.遍身鱗甲.多諸毒蟲.恆抱痛苦.無有休息.只得奔投.乞賴我王.慈悲為主.憫念昔日.夫婦之情.施恩救拔.吾若得脫此苦.啣環當報.不負主恩.
武帝見說.魂飛魄散.悶倒龍床.良久方甦.不見蟒蛇.坐守天明.嗟嘆而曰.人若不能行善.豈有超昇之分.是故即發誠心.投拜誌公和尚.啟問師曰.不知我郗氏夫人.何因緣故.死後墮作蟒蛇之身.
誌公答曰.此郗氏娘娘.只因心不信佛.嫉妒六宮.不敬三寶.不修片善.只說此間.便是天堂.倚福受福.不信因果.不懼罪業報應.廣造無邊惡業.不堪言也.所以被值日功曹.具錄文簿.奏上天界.牒下冥司依罪判斷.打失人身.做一蟒蛇之報也.
帝復請曰.乞賴我師.金口究竟.云何懺悔.超度他去.
禪師答曰.若要救拔超度.然當我主發心.合宮齋戒大辦齋供.延請五百高僧.啟建道場.稱揚佛法.我皇親自禮拜.檢尋藏典.禮懺誦經.求哀懺悔.畢竟出離苦海.超生天界也.
武帝見說心生歡喜.即發誠心.合宮齋戒.依師之言.命請五百聖僧.修建道場.投佛懺悔.聖僧檢尋藏典.宣出大藏靈文十卷.號曰梁皇寶懺.帝乃誠心懇切.仗承三寶威光.接引郗氏靈魂.現出蟒蛇之跡.直至道場.壇下盤纏幾匝.醜惡驚人.僧眾登壇禮佛誦經.行道繞旋.果然郗氏受恩薦拔.即脫蟒蛇之體.獲得天人之身.影現雲端.禮謝而去.良因已竟.因果昭然.自後武帝.又加信心.精進修行.時時不昧良因.刻刻搜尋義理.
帝又復曰.已蒙指示.超拔夫人.如是觀之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如影隨形.果然不昧.吾今復問.寡人今作一朝人主.未知前世.作何功德而來.請師究竟.
誌公答曰.我王欲問前世.修因之事.吾今不便言說.武帝聞言.心中慚愧.又復問曰.朕今拜你為師.云何不說.弟子願欲聞知.
誌公答曰.我皇前世.是個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見山間.靈壇古廟.庵宇朽爛.惟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曬.無人侍奉.汝自發起善心.將己頭上箬笠一個.遮蓋佛身.佛以天眼觀見.有此善心.讚言善哉善哉.貧苦布施.    甚為希有.汝如來世.當作上人.是故今生.得此福報也.
武帝見說.心中喜悅.自思念之.若捨這些.就得為帝.我今更作大福不難.厥後武帝.又敕聖旨.遍行天下.五里一庵.十里一寺.建立不絕.日久歲深.武帝惹得大病.仍去問師.寡人今發大善.遍造庵宇.今且大興善因.如何反加大病耶.
誌公答曰.汝說興善因.我言作惡業.帝曰.我師何故說話顛倒了.以前說我捨笠蓋佛.今得帝位.是故我今發大善心.敕旨建庵.興崇佛事.更是大福.云何說我造惡也.師曰.我王前世.捨笠蓋佛.乃是無意之中.傾心布施.故得大福.你今敕行天下.廣造庵宇.自己又不捨財施利.惟使天下百姓之力.但為主上造庵.以此人人受苦.個個艱辛.磨殺世人.不知幾何.所以天下軍民.盡皆怨嘆.雖是真命天子.難當萬民遭怨.故曰汝是造業人也.
武帝聞說.心中慚愧.復問師曰.吾今太子.遍身瘡疥.日夜不安.未知是何緣故.師言.皆因此業累及於他.帝曰.如此萬望吾師.究竟寡人如何懺悔.得生福也.
誌公答曰.我主若要懺悔.仍然快敕聖旨.曉諭天下.即將錢糧賞給工資.自然有福.太子安康.若欲修諸善事.不得空勞眾力.如用眾力者.務宜賞賜工資.或是矜孤惜寡.愛老憐幼.或有僧道及貧子.來化討者.方可發心.不得輕欺.為僧有善者.身貧道不貧.故來化引者.能令汝等.為善事故.若空慢他去.元是自己錯過了也.自後你家.祖宗煩惱.香火神不安矣.
武帝又問.人不修捨作福.祖宗香火神為何生煩惱.
答曰.人家祖宗.或有生前未修善作福.死後久滯幽冥受苦.專望陽世子孫為善積福.有善因相助.亦得沾恩減罪.所以子孫.不為善事者.他無所靠.故生煩惱.人家香火神.正是門丞戶尉.井灶神君.土地神等.掌管人家住宅.亦復愛人行善.亦可同沾善力也.
帝又問曰.僧道修行.信是好事.如何又要去化緣.
誌公答曰.我佛釋迦如來.有大慈大悲.愍念眾生.猶如赤子.平等救度.佛在兜率天上.觀見一切眾生.雖得人身在世.只知恩愛貪戀.但知受福.不肯作福.只知造業.不知懺悔.受盡陽命.死入幽冥.受大苦惱.無有出期.故從兜率.下降人間.托生梵王宮中.為悉達太子.棄捨皇宮.雪山修道.成等正覺.普度眾生.法說四十九年.教啟三百餘會.教化佛門弟子.住在一方一所.且要教化一方人慈.回心向善.修辦前程.正是與佛掌敎.所以此佛歡喜.龍天擁護.若為出家者.遊手好閑.不務究理.不肯看經念佛.不去搬柴運水.不顧常住.空消信施.辜負四恩.如此之人.罪業不輕也.
若是好僧道人.早晚之中.務要勤參三寶.苦下慇懃之心.勿起懈怠之意.看見常住淡泊.或是庵堂佛像朽壞.應當發起勇猛精進之心.募緣修整.施主錢米不可私自受用.務要公平正直.交入常住.公使公用.乃是化緣者之功德也.古人云.難行能行.難做能做.方是出家之佛子.學道之好人.是以天寬地闊.男女善心者多.若不去化他.縱有錢米.無處下手作福田也.乃是僧道有過.枉在空門.為人無慈悲心.不肯引他出苦.僧道善人.化到你家.汝若慳吝不捨.是自己當面錯過了也.
武帝又問.有等不善僧道及俗子.不務正事.作隊成群.打哄過日.冒借善事為端.提疏化緣者如何.
誌公答曰.化緣者.其中有論.若是真正僧道.善人來化緣者.事因端正.不作偽事.或是創立庵宇.裝塑佛像.或修橋砌路.或供佛齋僧.或建修道場.或念佛誦經.或隱關坐禪.一切公用者.其事不偽.功德難量.
如或在世.懶惰過日.不務做個好人.不顧父母家鄉.投入山門.依然懶惰.飲酒吃肉.愚迷邪見.不聽師言.不肯屈下身心.參求明師口訣.不讀經書戒律.不知修行因果.不懼罪業報應.雖在山門.不顧常住.又不尊上禮下.不顧佛祖門風.只圖自己.身命之樂.又將提疏.各處化緣.冒端強化.忘因昧果.世人不能辨其真偽.見他來化.即施與他.他將施主錢米.不當重意.或將俗家.給送六親眷屬.或將結交朋友姊妹.契將為親.邪心熾盛.求情注慾.胡作亂為.污名一出.退息十方信施.敗壞佛祖門風.措陷一切好人.難行好事.如此者.古德云.是地獄抽芽.是畜生群聚.是光頭百姓.快脫袈裟來.快出山門去.且自做俗人.莫與我同住.
又有一等俗漢.裝箇善人樣子.冒將某處.一件善事為題.各方抄化.詐人錢米.肥家運已.養子供妻.這等呆人.可悲可痛.一朝罪報.神鬼不容.已上冒端抄化者.莫言有福.帶累父母.六親眷屬.同入地獄.受苦無盡.自己一日命終.猶如落湯螃蟹.怎求解脫也.所以好心為善事化緣者.自然有其下落.化有錢米.自無私曲.公平正直.知因識果.成就好事.莫說招提公物.就是人分一個果子.亦不可私昧.要將供眾結緣.以此公心.可學佛心也.
武帝又問.人用錢米.供佛齋僧.功德如何.
誌公答曰.其福甚大不可量.若人有此信向.自有無量功德.經云.供佛又禮拜.福等虛空無比賽.齋僧復施襯.如同行路著腳跟.譬如耕種田園一般.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然雖如是.全要後代修行人.脫俗離塵.守戒清淨.剃除鬚髮.不離道場.參求明師.訪問口訣.明心見性.宏法度人.接引後來.報佛恩德.若有如是僧道.應受人間供養.所以捨財施主要信心不退.亦莫生疑.異日有因緣.亦同得此道也.
武帝又問.世間死後.請僧道摩訶道場.超薦父母.未審超得超不得.
誌公答曰.譬如我主.超度郗氏皇后.一般世人死後.若有因緣.得值一箇戒行僧道與他誦經禮懺.莫說一個亡魂.十個百個.亦可超得.莫說要作道場.他若肯到靈前囑咐一聲.承斯善力.即得超昇.存亡兩利也.
又復多見世人.不知因果.請那飲酒食肉僧道.來作道場.敲鈸擂鼓.不必經懺為主.顓事鬧熱為勝.不知教人清淨齋素.反更令人殺生害命.又將酒肉.熏污佛壇.休言超度亡人.反與父母.增添重罪.古德云.刀山劍樹地獄.皆因殺生害命所感.經云.但結業緣.轉增深重.此等僧道.自己不怕地獄.如何度得亡人.古云.欲度他人.先須度己.果然度得自己出苦海.莫道度亡一個.但是汝等上首先亡.井及鄉中.枉死鬼魂.承他善力.俱獲超升.
歎僧偈曰
有德僧人作道場 堅持齋戒諷經章
誠心禮佛多功德 利益存亡獲吉祥
訓僧頌云
手提鐃鈸響叮噹 飲酒茹葷作道場
熏穢佛經真可惜 亡人反更獲災殃
又問.有等僧道.身穿好衣.受用好物者.何故.
答曰.是他前世為善.布施結緣.修來之福.經云.慇懃還自受.福報反己當.然雖如是.不可受福太過.務要知覺.早求解脫.切不可倚福受福.更要福中重作福.來生復勝此生人.今若昧卻前因.不進修者.受盡前生福報.後來畢竟受苦也.
武帝嗟而問曰.凡為僧為道者.又復在山門中.殺牲害命.飲酒吃肉.譭謗正法.壞佛伽藍.為非做歹.損害常住者.何如.誌公答曰.如此之人.乃昔日如來初成道時.有一等妖魔嫉妒佛法.故來擾亂.即被如來束縛摧壞.心猶懷恨.要害佛法.如末法中.混入僧倫.一向信受邪師邪教.只言不用齋戒.只要心好.恣意殺生.烹煮食噉.相伴俗人.傳杯飲酒.共相作樂.占住庵堂.污穢淨地.自稱為佛門弟子.吾謂是光頭百姓.又號魔家眷屬.而今敗壞佛門.死後決墮阿鼻.苦不可言也.
武帝又問.世人得聞佛法.微妙廣大.能度生死.有欲為僧學道.超出輪迴.何故幼入空門.受師恩德.不喜為僧學道.反起邪惡狼心.將山門錢米.搬去還俗.娶妻受用者.後日如何.
誌公答曰.此輩罪根深厚.福力淺薄.不信出家是解脫道.不知懺悔是安樂行.這等人.從畜生中來.初轉人身.邪心易熾.正法難知.吾佛法門中錢米.卻是海外行糧.如同官物一般.或是念經禮懺.或是布施齋僧.種種皆是.佛祖餘糧功德.庇蔭修行弟子養膳.三心不了.信施難消.況復搬去還俗.娶妻受用.
畜髮是生尾 眠妻臥鐵床
有日無常到 追見老閻王
那時節.我蛇王菩薩.方纔與他算數.將他九玄七祖六親眷屬.打落無間地獄.自己魂靈.入地獄如箭.恰似秤錘落水.再無出期矣.
又曰.當初有個楊和尚.是個德行好僧.在山修行.功成果滿.忽日思惟.雲遊外方.方纔發足起程.就被蛇王扯住.汝要還疋絹去.楊和尚曰.我在山門.並無過犯.為何要我還絹.蛇王對曰.正是汝無過犯.是你當初在我常住.拿紙一張.包果子寄奉母親去了.算至於今.該還絹一疋.楊和尚曰.即今天下.一切不學道者.幾多胡作亂為.敗壞山門者.你都不去尋他.如何獨來扯我.蛇王曰.他眾人不學好.胡作亂為.憑他自作自受.我豈不去尋他.待他陽命將盡.我不容他.銖錄對算.打他地獄.受罪滿足.罰出陽間.作種種苦生.償還人之夙債.你今肯入地獄.我也不來扯你.楊和尚曰.拿紙一張.如何要還絹一疋.蛇王對曰.我昔日在靈山會上.受佛囑咐.教我管顧山門常住之事.故我當時.對佛發大誓.願毫茅寸草.什物諸般.凡是我山門物器.吾等盡皆掌管守護.十方信施進門有數.出門註簿.日長三分.夜長七分.一日一夜.對充利息.我發誓願.磚瓦成灰.吾纔不管.所以算至於今.你該還我山門.一疋絹去.楊和尚見說分明.膽碎心寒.連忙拜倒.萬望寬恩.容轉俗家.辦來還你.蛇王讚曰.善哉善哉.快須辦來還我去.免作負恩欠債人.和尚回舍.即取絲銀三兩.填還常住.拜辭伽藍.乃作一偈警誡後人
日打勤勞夜坐禪 免得伽藍算飯錢
若不依吾言警誡 墮落地獄萬千年
說偈已畢.只見雲生足下.騰空而去.蛇王菩薩復作偈曰
蛇嶽靈王不可欺 威靈顯應不思議
昔日靈山曾發誓 莖茅寸草盡為持
侵害山門人絕種 偷盜常住禍相隨
不信但觀楊和尚 拿張紙去絹還歸
若不填還常住去 萬劫輪迴沒了期
帝又問曰.有等僧道.積聚錢米廣多.雖無顛倒還俗.邪淫等項.又復慳貪.不肯布施作福.後日如何.
誌公答曰.此等僧道.與俗不異.只是與別人.堅守財寶.自己亦犯慳貪罪報.忽日.命盡福消.所有財寶.悉屬他人.自己無分.為僧有錢米餘剩.切莫借與俗人.圖他利息.自有當山伽藍對算.日長三分.夜長七分.一日一夜.對生利息.扯他填償不了.僧道同受牽纏果報.但可修營功德.作諸善事.無罪有福也.
又云.吾佛門中人.切不可懶惰懈怠.放逸自恣.早晚之中.莫貪睡眠.若欲睡眠.不可脫衣.須防戒神起單不便.添香換水.鐘鼓莫缺.勤參三寶.功課勿缺.上報四恩.下資三有.如此行持.漸積陰功.終成道果.如或不信因果.不看經律.自執愚見.誇會誇能.譭謗三寶.破壞常住.輕慢師長.不識尊卑.如此之人.若不改過自新.當來畢竟墮落.拔舌地獄.受苦無盡.所謂道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武帝又問.捨財寶造佛菩薩形像.功德如何.
誌公答曰.此乃最勝無漏功德也.《大藏造像功德經》云.有人能於我法未滅盡.來造佛像者.於彌勒初會.皆得解脫.當知此是三十二相因.能令成佛.又《優填王經》云.王白佛言.作佛形像.當得何福.佛告王言.此人世世生生.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福快樂.身體金色.面貌端正.人所愛敬.若生人中.常生帝王.大臣長者.賢善家子.豪尊富貴.若作帝王.王中特尊.若作天主.天中最勝.過無數劫.當得成佛.福雖如是.造像畫像.要擇其精通良匠.同起敬心.諸經集要云.若佛師造像.不具好相者.五百萬世.諸根不具.第一用心.得上妙果.佛在《金棺敬福經》云.造像刊經.當與匠人同共發心.清淨齋素.飲酒吃辛之人.不依聖教.造佛刊經數如恆沙.其福甚少.劫燒之時.不入龍宮.不敬之罪.死入地獄.主匠無益.若肯敬心齋戒.福報無量也.
武帝又問.僧道隱關坐禪.功德何如.
誌公答曰.為僧道人.堅持齋戒.福德難量.何況一心靜慮坐禪.掃除雜念.離諸妄想.細觀萬法皆空.心中不生一念.守到功成果滿.必定成佛不虛.但要個好人.護法久遠.堅心不退.切莫高聲大叫.亦要清規細行.古人云
寧動千江水 莫動道人心
又云
若人靜坐一須臾 勝造浮屠大寶塔
寶塔畢竟化為塵 一念不生成正覺
法界人天應當供養.此則名為.真淨福田也.如是之人者.永嘉云.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所以捨財施主.同心合意.功德豈可稱量也.
武帝又問.誦經功德.福田如何.
誌公答曰.念經功德.不可思議.如何所說.有上中下三等.
復問.吾師恆說.佛法平等.無有高下.如何復有三等.請為解說.
答曰.佛法雖然平等.作福卻有上中下.何以故.若人延僧到俗家誦經者.為下品.若人山間野地.作個供寮祈福者.為中品.若往山門中作福誦經者.為上等.所以在家為污地.山間名淨土.但凡屬庵堂寺觀.乃伽藍淨地.諸佛神祇.常住不離.是故為上也.佛經浩大.不比尋常.經筵方啟.龍天擁護.邪魔聞著.合掌皈依.所以香燈供果.時時勿缺.如有欠缺.即是輕慢聖賢.不敬之罪.了不可休.奉事之人.也要知因識果.不可行動粗躁.動念經者之心.古云
一動念頭 如隔千里
譬如行路 失卻伴侶
所以獲罪非輕.或是僧道嬉笑.無有誠心.不具威儀.不信經中之理.不解經中之義.心猿亂走.意馬奔馳者.是他自己有罪.不涉別人之愆.若有誠心齋戒.禮誦如法.字句清楚者.何須定要許多.但誦幾卷.功德甚多.若當嬉戲.縱多枉然.
偈曰
念經不還錢 福歸僧道邊
依數無欠缺 方為大福田
武帝又問.不持齋戒僧道.禮佛誦經.福德如何.
誌公答曰.不持齋戒僧道.誦經禮佛.全無功德.有甚福田.經云.求福要齋戒.齋戒是求福.佛事門中.齋戒為本.若不齋戒.福從何來.《大乘戒經》云.口吃五辛酒肉.四十九日.污穢不淨.尚且不敢登佛殿寶塔.何況禮佛誦經.又《楞嚴經》云.吃五辛人.夜臥之中.有鬼來舐唇吻.受其污氣.令人福德日消.罪障時益.《戒疏發引》云.提壺相勸.感五百劫無手足報.況自飲乎.噫.為僧道尚不信齋戒.況施主怎得有福田.枉費貲財.徒勞心力.《大藏經》云.昔有三個人.欲度大海.要過海東.有一大智士.就造一隻船.而渡海去.又有一人.用一大牛.拽住牛尾.亦渡海去.又有一人.不造船.不用牛.只用一豬.拽住豬尾.亦欲渡海.其豬焉能渡得海.連人拽下海底.反惹大笑難當.此喻上中下三等.優劣不同.所以求福要擇戒行僧人.若不依此.甚為迷惑.如夢說夢也.
武帝又問.經價多少.請為指示.
答曰.《金剛經》一藏.五千四十八卷.該價一百二十兩.《彌陀經》一藏.〈往生神咒〉一藏.共銀八十兩.《觀音經》一藏.該價十二兩.《地藏經》一藏.該價三百八十兩.凡藏經數.俱係五千四十八卷為一藏.惟有《心經》.是無價之寶.載在大藏中.凡有念經祈福者.不可欠少經價.若有欠缺者.即有伽藍不肯.諸天不護.不生歡喜之心.不降天宮之福.古云.欲求天上福.須用世間財.是以經錢易少.佛債難還.齋主若無捨心.亦莫起此念頭.僧道若無齋戒.切莫起此貪心.偈曰
藏經功德大如山 勸君莫作等閑看
若無信心休貪望 僧道無戒也是閑
三乘妙法古今傳 開度天人大因緣
生死海中念佛勝 人天路上福為先
武帝問云.拜塔禮佛.功德如何.
答曰.拜塔禮佛.功德無量.須當預先齋戒.沐浴更衣.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況多拜乎.經云.禮佛之人.從自足下至金剛際.一塵一轉輪王位之報.以此禮佛功德因緣.當得百福相好之身.禮拜之時.要五體投地.猶如品字模樣.合掌當胸.恰似皓月團圓.三業投誠.一身端正.不可左斜右側.不得回頭轉面.談論戲笑.勿吐痰涎.污佛淨地.香燈茶果.晝夜慇懃.禮佛如是.拜塔亦然.所謂毗盧塔.華嚴塔.多寶佛塔.阿育王塔.佛舍利塔.佛有無量寶塔.不可俱說.凡欲禮塔.俱是八萬四千拜為一藏.依前所說.塔價亦不可欠缺.若依此法奉行.當來畢竟成佛.
武帝又問.念佛功德.福田如何.
誌公答曰.念佛功德廣大無比.虛空可量.福德無窮.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十六觀經》云.志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又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必定見佛往生淨土.
復問.放生功德如何.
答曰.放生功德.不可限量.經云.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緣.遂使昇沉各別.以渠生死輪迴.互為六親眷屬.改頭換面不復相識.若能發喜捨心.起慈悲念.贖命放生者.現世保病延生.未來當證菩提.
頌曰
放生合天心 放生順佛令
放生觀音慈 放生普賢行
放生無憂惱 放生少疾病
放生嗣胤昌 放生官祿盛
放生免三災 放生家門慶
殺生與放生 果報明如鏡
武帝又問.世人多積財寶.勤加守護.凡所善事.不肯修布施者如何.
誌公答曰.此人前世.在因地中.布施結緣.作眾善因.今生得此福報.而今昧卻前因.聞說布施作福.心生吝惜.《藥師經》云.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是人受盡夙福.來生必受貧苦.如人下嶺.一步低一步.其中復有貧苦者.又有減口齋僧.隨喜積福.如人上嶺.一步高一步.受盡今生之苦.再生必得其福.
偈曰
拾得恰似井中泉 早朝打去暮來填
待等三朝不去打 井水何曾滿出弦
武帝又問.世間之人.多有不平.貧者太貧.富者太富.苦者太苦.樂者太樂.是何因緣.
誌公答曰.我佛觀其因.纔說其法.教人要修.今生富貴者.係他前世.積功累德.現世貧苦者.是他前世.不肯修因.所以貧富苦樂.皆由夙世分定.誰人強求得也.羅漢偈曰
富貴貧窮各有由 夙緣分定莫強求
未曾下得春時種 空守荒田望有收
武帝又問.富貴之人正好享福.又有短命者.貧苦之人.憂愁苦惱.有八十而命長者如何.
誌公答曰.富貴短命者.是他前世.肯修肯捨.雖然布施.不肯齋戒.又好殺生害命.是以被殺生靈.俱在陰府呈怨.所以善惡業緣.即有天曹地府.又有賞善罰惡神祇.注記罪福.纖毫無差.如是禍福相連.還他自受.所以今生.正好享福.奈緣短命.斷他一半福田.以補生靈去了.又有孤貧八十.而命長者.是他前世.不肯布施.雖無布施.為人不曾殺生害命.是故今生.註他命長受苦也.
偈曰
因果分明定不差 古今種豆豈生麻
善惡若無罪福報 聖賢豈肯信伏他
又問.施飯鐘月米.及打盆頭米.其福如何.
誌公答曰.如此積善.有大利益.亦要信心久遠.歡喜不退.若無喜捨.福田也薄.信施雖發善心.僧道要知慚愧.戒律云.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不易.我食一粒米.耕夫汗淋漓.若然消不得.披毛戴角還.須知勤事三寶.誦經禮佛.奉報四恩.現生長福消災.異日同登佛地.
偈曰
若要開通佛法門 慇懃供佛及齋僧
如來啟教多方便 人間天上種福田
滴水添河積福多 毫釐施捨感恩波
不信但看梁武帝 曾施一笠管山河
羅漢偈曰
朝中宰相與王侯 富貴皆由夙世修
昔世為人肯布施 端嚴相貌佛中求
不是修來何所得 成仙做佛是清修
釋迦原是皇宮子 觀音也是聖女修
育王不戀皇宮貴 棄職歸山吃苦修
普勸男女眾高賢 切莫慳吝作善緣
莫教一日官事到 說著官司便有錢
唆人結怨罪無邊 鬥亂兩家用了錢
勸君息卻心頭火 何消怒氣到官邊
世上迷人第一蠻 縱有神仙化也閑
惡求千貫容易得 善化一文真個難
肯修之人莫道難 喜捨慈悲不等閑
眼前保得無凶禍 他時免過鐵圍關
閑飲閑飯養閑身 閑遊閑戲斷六親
不是閑人閑不得 閑人不是等閑人
癡漢迷人不肯修 苦戀奔波不肯休
山中靜坐佛歡喜 鬧市場中佛也愁
螺蚌修成珍珠子 鱔鰍誥斗日夜求
蚯蚓尚能知聽法 人不修時失了頭
善人端的似青山 惟有青山不改顏
你問青山何日老 青山問你幾時閑
武帝又問.世間富貴之人.又得福壽雙全.相貌圓滿者.是何因緣.
誌公答曰.如是之人.是他先世.向佛門中.清淨持戒.作諸善業而來.是以今生.在富貴之家.長者之門.托生為人.相貌端嚴.六根清淨.無病無苦.受用大福.若到夏天.便有涼亭水閣.若到冬天.便有紅爐煖閣.出入往來.縱橫自在.人人恭敬.個個欽崇.好親好戚.好妻好妾.好子好孫.左右奴僕.時時擁護.財寶豐盈.受用不盡.是他前世.布施結緣.修來的自然之福.有誰人強分得他.雖然如此獲福.更要及早回頭.
頌曰
受福有時盡 人壽有幾長
若復不再修 也是夢一場
誠哉實言歟
誌公長老嘆富貴偈曰
寒風凜凜雪花飄 多少豪門富貴嬌
煖閣紅爐炙炭火 金瓶酌酒賞香羔
身穿綾羅併錦綴 日食馨香滿口消
觀看如斯受大福 夙生曾種善根苗
今生富貴受榮華 皆是前生種善芽
莫道人間無活佛 分明報在長者家
左右梅香圍擁護 繡鞋三寸羅裙遮
又向福中重作福 猶如錦上再添花
武帝又問.有一等不善之人.不營家計.不務生理.不作好人.不修片善.結黨成群.去為強盜劫賊者.如何果報.
答曰.此人歷世.不植善根.多造眾惡.慳貪嫉妒.毀辱良善.所以今生註定.貧窮困苦人.不耕田種地.以為活計.不生好善之念.反起邪惡狼心.結黨成群.各處為盜.劫擄人財.只圖己富.不顧他貧.這等人.如同雪上加霜.苦上加苦也.忽日大命將盡.或遭官府刑禁.笞杖流徙.或分屍剉斬.一死入獄.再無出路.閻王殿上.業鏡臺前.照出分明.絲毫不昧.該殺千遭.帶累父母.六親眷屬.同入地獄.受苦滿足.罪畢為人.貧窮諸衰.而自困苦.衣不蓋形.食不充口.恆得為人之所惡賤.無量苦事.說不能盡也.
誌公禪師嘆貧子偈曰
手持羮碗叫長街 頭無巾帽腳無鞋
夜宿橋亭并冷廟 日攜袋棍倚門挨
寒風凜凜雪花飛 多少貧人盡皺眉
家內無柴并缺米 腹中餓凍受孤悽
妻兒身上衣襤褸 子女聲聲叫肚饑
不恨前生無修種 埋怨天地有高低
貧窮困苦受災殃 夜臥眠床不安康
破衫爛裙難遮體 無鞋貼地屋無牆
竹釵插鬢飛頭面 手指魯粗似生薑
觀見這些貧乏饉 皆由前世不燒香
昔日幽州有一人.姓毛名侃.一生為人不善.家裏貧窮.不去營生.懶惰過日.不信因果.各處騙害僧人錢米.歸家度日.其妻勸諫.全不依從.用心騙害.忽日陽命將盡.即被當山伽藍拿去.銖錄對算.一夜之間.即將毛侃.改變畜生之形.豬頭驢腳.象耳獅鼻.拘入山門.來掃佛地.是時庵中眾見.盡皆驚嚇.不知是何怪異.毛侃即時開口.告眾人言.我今不是別怪.正是毛侃.只因心不信善.每每騙害汝山門錢米.歸家度日.至今被爾蛇王拿去.將吾改變.這個形像.拘入山門.打掃佛地.受斯苦報.醜不堪言.今是果報.落在地獄.說是話畢.後再不能言.故載因果.流傳於後.偈曰
幽州毛侃異人流 負騙山門債未酬
兩片魚鰓并象耳 一隻驢腳帶豬頭
從前造作無邊業 佛地從今掃未休
奉勸山門來往者 僧錢切莫苦貪求
復問.山門中這等因果浩大.無人敢向山門來往.如此究竟.不得了也.
答曰.山門中雖然因果浩大.但要人人深信因果.勿向山門閑擾.騙害僧人財物.吾佛門中.正要善人來.何妨惡人至.雖是惡人.若肯改邪歸正.去惡從善.不貪不取者.乃是降惡之菩薩.有等人裝點個善人樣子.卻又貪取僧道財物.這等人可謂善中之羅剎也.
又問.布施僧人袈裟戒衣.鐘鼓法器者.其福如何.
答曰.施袈裟者.七世不脫人身.捨戒衣者.生生世世飽暖.捨鐘鼓法器者.出世為人.音聲響喨.得好名聲之報也.捨鞋襪者.再生不用入廚房.有人事奉.捨草鞋者.出路有人扶助.不經險隘.
武帝又問.再有僧道來化.吾則多施與他.不許他到處去化.好不好.
答曰.不好也.我佛啟教平等法門.不當一人.獨自得福.務要普化世人.各發善心.同修福慧.共出苦輪.經云.寧受千家供.莫受一家恩.以此乃是.我出家人之願力也.但凡積福.不拘多寡.可謂稱家之有無.隨心而作福.滴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何以成聖.小惡若為.足以滅身.若論財多而為勝.則富者可作.而貧者永不能種善根.見人為善.發歡喜心.稱讚一言.可以同得其福.何況隨緣緣布施乎.
古德頌云
面上無瞋是供養 口裏無瞋出妙香
心上無瞋無價寶 無罣無礙是真常
三寶門中福好修 一文喜捨萬文酬
與君寄在堅牢庫 世世生生福不休
誌公長老說.世人好善.要積福者.只可口對心量.切不可對妻子說.恐有妻子不賢.打退丈夫道心.能令丈夫.不得因緣也.昔有一長者.十分大富.與佛有緣.感動神仙呂洞賓.欲來度他.化作老人.去賣草鞋.直至長者面前叫他買.長者見其草鞋甚好.心中欲買.問老人曰.要價多少.老人答曰.長者欲買.可賜我黃金三兩.長者意允.回家去取.就被婆婆罵了一場.公公你是癡了.如何一雙草鞋要黃金三兩.長者就聽婆婆之言.出辭老人曰.我且不買你草鞋.說得價太高了.
洞賓聞說.乃作一偈而去.
三兩黃金價不高 草鞋做得甚堅牢
長者莫聽婆婆說 也得仙家走一遭
長者聽偈已畢.回頭不見老人.方知是神仙來究竟我.當時搥胸.大悔大悔.福緣淺薄.大無造化.世間多有婦人不賢.打退丈夫好事.能令不得善緣也.
偈曰
昔世已曾植福田 今生自有大因緣
慳貪不捨洞賓去 大悔搥胸也枉然
又問.有等僧道.掌管山門.不為生死事大.專圖財寶豐盈.刻薄待眾.肥養已身.自不齋戒.反謗他人.倚大壓小.不照公平.打罵徒眾.恆使歪心.此人後日何如.
誌公答曰.掌管山門.扶持常住.為人師者.豈是容易.自己行藏顛倒.又無正法教人.清規不識.戒律不明.又自爭大.要人恭敬.傲慢貢高.行邪險境.不知廉恥.沽酒食肉.吃了聚頭喧喧.但說人間雜話.正是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有日時衰運退.禍犯臨身.損害山門.罪業不輕.猶恐一家無處安身.自己命終入阿鼻如箭也.
武帝嘆曰.居佛地.亦不信齋戒.吃檀那.不思報恩惠.吾未如之何也.是事且置.再問一端.朕今殿下文武百官.受朕俸祿.更有恃執官勢.不依公平正直.判斷究治.茍用酷法.刑杖騙民財者.後日如何果報.
誌公答曰.其官受盡前生福報.待他陽命一盡.陰府閻王.業鏡照出.絲毫不昧.依他自己.本業判斷.罪輕者.罰出陽間為水牛.大力之畜.與人耕田.償還宿債.或有罪重者.罰作蛟龍.拘向四天下.行雨灌蔭山川.滋養萬物.償民夙債.恆被風伯雨師.鐵棒搥打.遍身鱗甲.生諸毒蟲.鮮血長流.晝夜受苦.無有休歇也.
又問.或有為官清廉.公平正直.無騙害者如何.
答曰.為官清正無私者曲者.命終之後.得做城隍.成為名山洞府之明神也.上受天敕.下受民供.享祀之報.其中又有陰德相助者.得為冥司主宰.做閻君也.
武帝又問.天下衙門中.一切辦事當差人等.不依公道.倚官為勢.赫騙良民.及各鄉里中.尊長老人.地方圖甲人等.心不公平.不依道理.騙害民財者.有何報應也.
誌公答曰.衙門中辦事當差之人.恃官騙害民財者.死後罰作山中野獸.見人疾走.驚赫之報.他因赫騙良民.而今驚殺報他.又有地保鄉尊人等.心不公平.私騙人者.命終之後.罰作牛馬豬羊六畜.還人夙債.直待還清.再托為人.貧窮困苦.人所惡賤.不得自在也.
武帝嘆曰.善惡飲報.如影隨形.禍福無門.隨人自召.想我郗氏皇后.生前造何等業.死墮蟒蛇之惡類.再祈我師.說其因緣.
誌公答曰.我主郗氏皇后.生在宮中.暗造輪迴.我主不識他心種種不善.扯破我佛《妙法蓮華經》.妒忌我主學佛修行.憎妒六宮.虧壓良善.輕欺三寶.假意齋僧.又將五種穢污.腥羶之肉.外用麵裹.供佛齋僧.特來破我眾僧淨戒.壞佛清規.幸我山僧.各得明心見性.不中他計所壞.所以吩咐徒眾.自造香齋.藏在身懷.盡將娘娘污齋.換在袖中藏隱.取自素齋.食獻娘娘.齋猶未結.郗氏娘娘.掩口而退.大笑入宮.他卻心生歡喜.沒奈神祇惱怒.山僧轉庵.即把污齋.丟在園中.出生蔥蒜薤韭與毬大蕌幾種污菜.是故吃了莘菜者.禮佛誦經.悉皆得罪.所以禍福隨心作.苦樂自家當.是以郗氏娘娘.每被三界善惡神祇.計其罪過.纖毫不昧.死去閻王殿上.業鏡臺前.照得分明.善無一羽.業重千鈞.故貶落蟒蛇之形.若非我主修善.娘娘永不超昇.古云.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須也.
佛法從來不妄言 只因譭謗自招愆
世間國母何尊貴 墮在蟒蛇蟲類邊
又問.從前不知因果.故作誤為.造作五逆十惡.譭謗三寶.不敬尊經.自己不能布施持戒.而反譭謗他人修善.後有慚愧回心向善.修因者如何.
答曰.苦海茫茫.回頭是岸.又復知罪肯懺.知過肯改.知福肯作.知心肯修.作佛亦不難矣.
正帝含容.歡喜而曰.朕今於百尺樓.焚鼎香問我師.前生今世.後來因果.善惡報應.弟子一一皆知.心明意解.喜讚不盡也.經云.我若無能發問者.無問惟願重宣說.能令大眾.咸得聞知.可以上報佛恩.下度群品.唯願吾師.轉大法輪.
誌公嘆曰.我王所問者.猶恐推而不信.況復大法.難投者哉.已發如是之意.吾將懺法.顯果報事.宣說幾種.令人加信.大眾當知.善惡二輪.未曾暫輟.果報連環.初無休息.貧富貴賤.隨行所生.非有無因.而妄招果.所以經言.
為人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事三寶中來.
為人大富.從布施中來.
為人長壽.從持戒中來.
為人端正.從忍辱中來.
為人勤修.無有懈怠.從精進中來.
為人才明遠達.從智慧中來.
為人音聲清澈.從歌詠三寶中來.
為人潔淨.無有疾病.從慈心中來.
為人長大殊好.恭敬人故.
為人短小.輕慢人故.
為人醜陋.喜瞋恚故.
生無所知.不學問故.
為人顓愚.不教人故.
為人瘖啞.謗譭人故.
為人下使.負債不償故.
為人醜黑.遮佛光明故.
生在裸國.輕衣搪突故.
生馬蹄國.著屐履佛前行故.
生穿胸國.作福布施.悔惜心故.
生獐鹿中.驚怖人故.
生墮龍中.喜調戲故.
身生惡瘡.鞭撻眾生故.
人見歡喜.見人歡喜故.
生遭縣官.籠繫眾生故.
聞說法語.於中兩舌.亂人聽受.後墮耽耳狗中.
聞說法語.心不餐采.後生長耳驢中.
慳貪獨食.墮餓鬼中.出生為人.貧窮饑餓.
惡食飼人.後墮豬貓蜣蜋之中.
劫奪人物.後墮羊中.人生剝皮.食噉其肉.
喜偷盜人.後生牛馬.為人下使.
喜說妄語.傳人惡者.死入地獄.烊銅灌口.拔出其舌.以牛耕之.罪畢得出.生鴝鴿中.人聞其聲.無不驚怖.皆言變怪.咒令其恐.
喜飲酒醉.後墮沸屎.泥犁之中.罪畢得出.生猩猩中.猩猩罪畢.後得為人.頑無所知.人不齒錄.
貪人力者.後生象中.
夫處富貴.為人上者.鞭扑其下.為下之人.告訴無地.如是之人.死入地獄.數千萬歲.受諸苦報.從地獄出.生水牛中.貫穿鼻口.挽船牽車.犬杖打扑.償往宿債.
為人不淨.從豬中來.
慳貪不恕已者.從狗中來.
狠戾自用.從羊中來.
為人輕躁.不能忍事.從獼猴中來.
身體腥臭.從魚鱉中來.
為人含毒不息.從蛇中來.
人無慈心.從虎狼中來.
如經所說.甚可怖畏.一切大眾.當依佛語.改往修來.勿生譭謗.經云.不信之罪.眾罪之上.古人云.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武帝讚曰.善哉善哉.吾今聽說者.如日當空.似月印潭.徹底分明.心無疑惑.吾師說法如流水.弟子聞經似甘露.朕今記錄.給付臣僚.流布天下.咸得聞知.普願一切人天眾信.入佛法大海中.信受奉行.作禮而退.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文昌帝君陰騭文 白話解

轉載自:http://blog.yahoo.com/_3CUNDECH5VDQDYBCC3W5GJ4OHU/articles/375128

帝君曰:【譯文】文昌帝君說: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譯文】我自先世以至末世,共計經過了一十七個世代,均是任職居官,管理眾人之事,做了高階官員。一向愛民如子,從來沒有虐待老百姓;而且待人以寬,未曾以殘暴手段,對付下屬。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譯文】若遇他人遭遇困苦患難,總是竭盡我力,拯救他們。若是他人有急迫性需要時,定要盡我財力,予以濟助。若是有孤苦伶仃之人,就發同情心,加以憐憫。若逢他人有過失,務要容忍包涵,使他懺悔改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錫汝以福。」【譯文】除了表面上常常施行的一些善行,暗地裡也做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功德。以致感動了上蒼,而降福於我。如果人人都能像我這樣懷著慈悲心腸,上天一定會賜給你無邊的福德。於是訓於人曰:【譯文】於是文昌帝君就特別再開示一些天經地義的大道理,來教悔世人:昔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譯文】從前在漢朝的時候,有一位 于公,做了監獄的典獄官,平常管理監獄事務的時候,非常公正廉明。有一次他家裡的大門壞了,眾人為他修理時,他就說:「大門可蓋高大些,因為我平常處理獄政,從未冤枉過好人,子孫必定興盛發達。這樣的大門,可以方便將來四匹馬拉的大車進出。」後來他的兒子于定國,當了宰相。他的孫子于永侶,做了御史大夫。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譯文】五代後周時候的燕山(今河南省薊縣)的地方有一位竇禹鈞,救濟窮困之人,不遺餘力,所以他的五個孩子,皆楊名於世,就像月中丹桂,被他折下了五枝。後來竇禹鈞的長子竇儀做了禮部尚書,次子竇儼做了禮部侍郎,三子竇侃做了右補闕,四子竇?做了右諫議大夫,五子竇僖做了起居郎。當時的宰相馮道,贈以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宋朝王應麟所作的三字經就有一句「竇燕山,有義方,?五子,名俱揚」也是在稱讚他。救蟻,中狀元之選;【譯文】在宋朝仁宗的時候,有一對赴京趕考的兄弟宋郊及宋祁,因為半路上看到螞蟻窩快要被大雨浸蝕了,哥哥宋郊在情急之下,就弄了幾片竹子給螞蟻當橋,幫助螞蟻逃過這一次水難,因此就中了狀元。詳情是宋仁宗天聖二年(西元1024)還沒公佈考試名次時,宋郊、宋祁二人雖然同舉進土,禮部本來把弟弟宋祁列為第一,哥哥宋郊列為第三,但章獻太后認為,弟弟的名字不能排在哥哥前面,於是把宋郊改為第一,而將宋祁降為第十。埋蛇,享宰相之榮。【譯文】春秋時代的楚國,傳說看到兩頭蛇的人會死於非命,那時小小年紀的孫叔敖,不小心在路上碰巧看到一條兩頭蛇,於是就打死它,並且恐怕其他人也會因為看到兩頭蛇,而死於非命,就順手把它埋入土中。因為這樣一念之仁,後來掌管楚國大政,為一代賢相。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譯文】要想廣種能生福報的福田,必須憑藉著清淨無邪的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譯文】時時刻刻,實行有益於人的善事,在在處處,造作不為人知的功德。利物利人,修善修福。【譯文】一言一行,必皆有益於無情的萬物,以及有情的人類。並且勤修善業,以達福慧雙增。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譯文】以正直無邪的胸懷,代天行道,教化眾生,去惡行善。以慈悲祥和的行為,上報國家,下救萬民。忠主、孝親、敬兄、信友。【譯文】盡忠領袖,孝順雙親,恭教兄長,取信朋友。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譯文】或者奉事天仙和朝拜星斗,或者禮拜佛祖、念誦經咒。報答四恩,廣行三教。【譯文】心懷感激,常委懷有酬報答謝父母、眾生、國家、三寶、育我教我的重恩,並普遍推行儒、釋、道三教的義理,志行度一切眾生。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譯文】濟助他人的窮困,就像濟助車轍中缺水的魚蝦。拯救他人的危難,就像拯救陷在羅網中的鳥雀。矜孤恤寡,敬老憐貧,【譯文】遇有失去父母的兒女,我們要以憐憫的心情,去看待他們;喪失丈夫的婦人,我們要竭盡己力,去撫恤她們;年高德邵的老人,我們要尊敬他們;孤苦無依的窮人,我們要憐惜他們。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譯文】籌措衣服和食物,用以濟助在道路上挨餓受凍的行人。施拾內棺和外槨,用以葬埋無法入殮的屍體,以免暴露在荒郊野外。家富,提攜親戚;歲饑,賑濟鄰朋。【譯文】家境如果富裕,就要常常扶助和照顧內親和外戚。遇到年歲歉收,饑寒載道,對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應當竭盡財物,給予救濟。斗秤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譯文】與人交易必須公正、公平,用來計算容量的升斗,以及計算重量的秤具,決不可以發生賣出少給,而買進卻多收的詐巧行為。奴僕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譯文】奴婢也是人之兒女,對待他們,務須寬宏大量,視如已出。決對不可以吹毛求疵、求全責備。印造經文,創修寺院。【譯文】印贈經書和繪製佛像,以弘法利生;創建或修理寺院,以供奉三寶。捨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煩。【譯文】疾病為八苦之一,為人人所不能免,若遇有患病痛苦之人,應即施捨醫藥,使他痊癒、恢復使康。渴則思飲,尤以在行旅之中為甚,滴水難求,宜施與清茶淨水,解救他人因乾渴而生的煩惱。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譯文】世間最寶貴的,莫如生命,眾生又皆具有佛性,想到生物遭宰割的苦痛,就應該儘量出錢、出力,鼓勵放生的行為。五戒以殺為首,應受持齋戒,不食葷腥,以免殺傷生命。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譯文】雖是微小生物,也是性命一條,所以在舉步投足之間,要看清地上有無蟲蟻?免遭踐踏,殺傷生命。山林中是多種生物棲息的地方,若被烈火燃燒,將斷種絕後,永無遺類,故應嚴禁煙火入山。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譯文】黑夜難行,且易發生災患。若有燈火照明,既方便通行,又可以防患於未然。河川阻隔通行,令旅人徘徊嘆望!若有渡人之舟能載人到達彼岸,該是何等歡欣!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譯文】山林本是禽鳥生息處所,若網而補之,供人食玩,有失慈悲胸懷!湖沼水澤,是魚蝦的窟宅,若用藥物毒殺,將斬盡殺絕,慘何可言!勿宰耕牛,勿棄字紙。【譯文】牛能耕田,是食糧的來源,如此大恩大德,若殺而食之於心何忍!聖言古訓,都賴文字以傳後世,片紙隻字,都不可隨意遺棄,以致蔑視文化。勿謀人之財產;勿妒人之技能;【譯文】貨物財產,都是各有其主,若是非我所有,雖一毫亦不可取;何況奸謀詭計,強取強奪,將使天下大亂!學問之道,貴在切磋琢磨,相互研究,才有進步,切不可忌人之長護己之短!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爭訟;【譯文】萬惡淫為首,誰無妻女,豈可任意侵犯!居家戒興訟,訟則終凶,何況唆使他人興訟,害已害人,莫此為甚。勿壞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譯文】世人所重者,就是名和利,不宜存心破壞!男女婚姻,乃是人生大事,俗話說:姻緣天註定,豈可狹嫌懷恨而使之乖離!勿因私讎,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譯文】同胞兄弟,就像人之手足,兄友弟恭,亦是人之天性,豈可因私人仇恨而使之反目!父子是人之天倫,父慈子孝,也是人之至樂,豈可因貪圖小利而使之如同水火!勿倚權勢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窮困。【譯文】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豈可倚權仗勢,侮辱善良百姓。富貴如浮雲,豈可恃一時的富有,就妄自尊大,欺侮貧困之人。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譯文】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身心受它的熏陶和感化,大有助於德行的修養。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應時生警惕,避而遠之,杜絕迫在眼前的災難。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譯文】隱人之惡,使人悔而改過;揚人之善,使人樂而精進,如是鄉黨和諧、社會安樂,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做人要是非分明,心口如一,豈可口蜜腹劍,自欺欺人。翦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譯文】荊榛滿道,瓦石當途,翦之、除之,使成為坦途大道,以便利行人。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譯文】陸地上的道路,若年久失修,必然高低不平,整修之後,使成為康莊大道,以免行旅人的困苦;河川上若無橋樑,怎能到達彼岸?搭建橋樑,可使無數人來往稱便。垂訓以格人非,捐貲以成人美。【譯文】著書立說,遺教世人,以矯正一般人的邪知、邪見。捐助財物,濟世利物,以成全他人的修福修慧。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譯文】做事要循規蹈矩,合乎自然的法則,不可以倒行逆施。說話要真誠信實,順乎人之本性,不可有違心之論。見先哲於羹牆,慎獨知於衾影。【譯文】仰慕先賢大德,坐時,好像現在牆壁之間;食時,又好像浮在羹湯之上。在幽思獨處的時候,要戰競惕勵,使見形影而不自慚形穢。對衾席而不有愧我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譯文】所有壞事,絲毫不敢造作,一切好事,全力遵守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譯文】如能信守上說二句,那麼凶惡之煞,將永不降臨;而吉祥之神,必常來加被。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譯文】善惡報應,是絲毫不差的,不過時間有遠近,近的即現於本身,遠的,將報在子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譯文】百種福報,並駕齊來,千類吉祥,峰擁而至,豈不是皆從力行陰德中得來的麼!

太上感應篇(善惡之辨)

太上感應篇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知善不為;自罪引他,壅塞方術;訕謗聖賢,侵凌道德。
 
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願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醜,訐人之私;耗人貨財,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驕,苟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縠,勞擾眾生;破人之家,取其財寶;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
 
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財,願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材能可稱而抑之。
 
埋蠱厭人,用藥殺樹;恚怒師傅,抵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擄掠致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苛虐其下,恐嚇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鬥合爭訟,妄逐朋黨;用妻妾語,違父母訓;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貪冒於財,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毀人稱直,罵神稱正;棄順效逆,背親向疏;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鑒猥事。
 
施與後悔,假借不還;分外營求,力上施設;淫慾過度,心毒貌慈;穢食餧人,左道惑眾;短尺狹度,輕秤小升;以偽雜真,採取姦利;壓良為賤,謾驀愚人;貪婪無厭,咒詛求直。
 
嗜酒悖亂,骨肉忿爭;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誇,常行妒忌;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作為無益,懷挾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愛;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損子墮胎,行多隱僻;晦臘歌舞,朔旦號怒;對北涕唾及溺,對灶吟詠及哭;又以灶火燒香,穢柴作食;夜起裸露,八節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春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
 
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
 
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轉載自:http://www.bfnn.org/book/books/0477.htm

了凡四訓(白話)

了凡四訓 白話翻譯
(原作者: 明朝 袁了凡 先生)
 
第篇 立命之學
 
一、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我童年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要我放棄學業(科舉),改學醫,她認為學醫可以養活生命,也可以救濟別人。並且學術有成,也可償父親的心願。
後來我在慈雲寺,碰到位老人,一臉長鬚,相貌非凡,看起來飄然若仙風道骨,我就恭敬向他作禮。這位老人向我說:「你有作官的命,明年就可進學,為何不讀書呢?」我就把原因告訴他。並請問老人姓名,那裏人,家住何處。
老人說:「姓孔。雲南人。得有『邵子皇極數』正傳,命該傳你。」於是我就接引孔老人回家裏暫住,並將情形告訴了母親。母親要我好好的招待他老人家,並屢次試驗老人的命學理數,竟然不管巨細都非常靈驗準確。因此我就動了讀書的念頭,並由表兄介紹在郁海谷先生館下拜學。
孔先生替我推算我註定的數說:「你做童生時,縣考應考得第十四名;府考應考得第七十一名,提學考應考得第九名。」到明年,果然三處考試,名數完全相符。孔先生又替我推算終身的吉凶。他說:「那一年考取第幾名,那一年應當選為四川省一個縣的知縣,在任上三年半,便該辭職回鄉。到五十三歲那年八月十四日丑時,應壽終正寢,可惜沒兒子。」我將這些話一一記錄,並謹慎記住。
從此以後,凡是碰到考試,所考名次先後,都不出孔先生的推算所料。惟獨算我的廩米,領到九十一石五斗,方才出貢。那知我吃到七十一石米時,學臺〔相當於教育廳長〕就批准我補了貢生。因此我就懷疑孔先生推算的,有些不靈了。沒想到後來果然被學臺駁掉,不准我補貢生。
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師看到我在考場中的備選試卷。慨嘆道:「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策,竟如同上給皇帝的奏摺一樣。像這樣有大學問的讀書人,怎可讓他埋沒到老呢?」並吩咐縣官替我呈文,正式升補貢職。經過幾翻波折後,總計所領之廩米,又確是九十一石五斗。
從此我更相信:「升官發財、遲速有時、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就對人生一切都淡然無求了!
 
二、命由己作相由心生
 
當貢生後,按規定到北京國子監讀書。在京城一年中,終日靜坐,不閱文字。後回南京國子監讀書。未進國子監前,先到棲霞山拜訪雲谷會禪師。與禪師對坐一室,三日三夜,連眼睛都沒閉上。
雲谷禪師就問我說:「凡人所以不能成聖成賢,都因為被雜念及慾望所纏。你靜坐三天,不曾見你起一妄念,以何緣故呢?」我回答說:「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榮辱生死,皆有定數,怎麼想也不能改變,所以就老實不想了!」
雲谷禪師笑說:「我原以為你是個了不得的豪傑,那裏知道,你只是個凡夫俗子!」我問禪師此話怎解。雲谷禪師說:「一個平常人,不能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束縛了;既被陰陽氣數束縛,怎可說沒數呢?雖說數一定有,但只有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若是一個極善的人,數就拘他不住。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數裏註定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數也拘他不住。因為極惡的人,儘管本來數裏註定要享福;但他若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你二十年來,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不曾把數轉動分毫,反被數把你拘住了。一個人被數拘住,就是凡夫。這樣看來,你不是凡夫,是什麼呢?」
我問雲谷禪師說:「照你說來,究竟一個人的命運,能改變得嗎?」
雲谷禪師說:「『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佛教經典裏說:『求富貴就得富貴,求兒女就得兒女,求長壽就得長壽。』這都不是亂講的。『說謊』是佛家大戒,佛菩薩怎會說假話來欺騙大眾呢?」
我聽了之後,心中還不明白,又進一步問:「孟子說過,凡是求起來就可得到的,這是說在我心裏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若不在我心裏的事,那怎能一定求得到呢?譬如說道德仁義,那全是在我心裏的,我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自然我就成為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這是可以盡我之力去求的。若是功名富貴,那不是在心裏頭的,是在身外的。要別人肯給,我才可得。若別人不給,我怎樣可求得呢?」
雲谷禪師說:「孟子的話說得不錯,只是你未能深入去了解。」。六祖慧能大師曾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夠贏得他人的敬重。因為有仁義道德的人,大家一定會喜歡他,敬重他的。所以功名富貴,不必去求,旁人自然就給他了。為人若不反躬自省,從心而求,而只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則用盡心機,也只會內外皆空。」
 
三、天作孽猶可違
 
雲谷禪師又問:「孔公算你的終身命運如何?」我就從實詳述了過往的經歷。禪師說:「你認為自己應該得功名?應該有兒子嗎?」
我查察過去所為想了很久才說:「我不該得科第,也不該有兒子。因為科第中人,大多有福相,而我相薄福薄,又未能積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煩重,度量狹窄,縱情任性,輕言妄談,自尊自大……,這些都是無福之相,怎麼當得了官!」
俗語說:「地穢多生物,水清常無魚。」我好潔成癖,就變成一個不近人情的人了,這是無子一因。脾氣暴躁,缺乏養育萬物之和氣,這是無子二因。仁愛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我只愛惜自己名節,不能捨己為人,這是無子的三因。其他還有多話耗氣,好酒損精,好徹夜長座不看養護元氣等……,都是無子之因。
雲谷禪師聽了說:「豈但只有科第不應得,恐怕不應得的事情,還多哩!世界上的人,是享千金財富,或享百金財富,或者應該餓死,是取決於各人心性業力所造成。明白的人,都曉得這是個人的努力及境遇不同所致,可是糊塗的人,就都推到命上去了,說是命裏頭註定的了。其實啊,上天只不過是順水推舟,推我們一把罷了。譬如,善的人自己能夠積德,天就會像正在生長的東西那樣,下些雨露去滋潤他,幫助他得到應該得的福報。惡的人自己儘管造孽,天也不過像要倒的東西那樣,降些風雨去吹倒他,讓他得到應該得的禍罷了。傳宗接代的事也一樣,但憑各人積德之厚薄。有百世功德之人,必有百世子孫可傳;有十世功德者,必有十世子孫以護;只有兩、三世功德者,也有兩、三世子孫以保;而那些絕嗣者,那是他的功德極薄之故,恐怕罪孽還積得不少哩!」
雲谷禪師接下去說:「不過,既然你能說到自己種種的短處,就表示你已經曉得自己的不是了。將不發科甲與沒兒的原因盡量改掉,化吝嗇成施捨,化偏激為和平,化虛偽成虔誠,浮躁改成沉著,驕傲改成謙虛,懶敗改為勤奮,殘忍化為仁慈,刻薄改為寬容,珍惜自己,與人為善。從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己經死了;以後的一切一切,譬如今天剛剛出生;能做到這樣,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個義理的身命了。
血肉物質之身,尚且有一定的數;而道德的生命那有不能感動上天的道理。太甲篇說:「天降給你的孽,或者可以避開;而自己作了孽,就要受報應,不能愉快心安地生活了。」詩經也說:「人應常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合不合天道。求禍求福,全在自己。」孔先生算你,不得科第,沒兒繼後,雖是上天註定,但還可改變。只要擴充德行,廣積陰德,這是自己所做的福﹙旁人不能奪走﹚,怎麼能不會享得呢?易經一書。專談趨吉避凶的道理,若說命運不能改變,則吉又如何取?凶又如何避?易經第一章就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福及子孫,你相信嗎?」
 
四、持念咒語感應開智慧
 
從此我猛然頓悟,拜領受教。將往日一切大小過失在佛前表白懺悔。先求登科第,還誓作三千善事,以報天地祖宗養育之恩。雲谷禪師並指點我,將每日所行的一切善事惡事,記在功過簿上,就是極小的善事惡事,也必要記上,如有過失,則須功過相抵。並教我持唸「準提咒」,加上佛菩薩的力量,以期有所應驗。禪師又說:「畫符咒的專家曾說:『一個人若畫符不如法,會被鬼神笑的。』,畫符有一種秘密的方法傳下來,只是不動念頭罷了。當執筆畫符時,不但不可有不正的念頭,就是正當的念頭,也要一齊放下。把心打掃得清清淨淨,沒有一些雜念,有了一些念頭,心就不清淨了。到了念頭不動,用筆在紙上點一點,這一點就叫『混沌開基』。﹙因為完全的一道符,都是從這一點開始畫起,所以這一點是符的根基。﹚從一點起直到畫完,沒有一點別的念頭,那末這道符,就很靈驗了。不但畫符不可夾雜念頭,凡是禱告上天,或求改變命運,都要從沒有妄念上用功夫。」
孟子講立命之道說:「短命同長壽沒有分別」,乍聽之下覺奇怪;因為短命長壽相反,且完全不同,怎說是一樣呢?要曉得一個『妄念』完全沒有時,譬如小孩在胞胎裏時,那曉得短命長壽的分別呢?」〔等出胞胎,漸有知識,有了分別的心;此時前生所做的善業惡業,都要受報應了,那就有短命長壽的分別了。〕進一步而言,豐歉、貧富、貴賤、窮通……等也只是心存慾念後才起分別,正因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對現實,不能以靜心處理順境,以善心安於逆境,因此生死就變成嚴重的二面。一切吉凶禍福,毀譽是非,窮通貴賤,也就困擾著世人,而弄得心神不寧,永無寧日。孟子所說:『修身以俟之』這句話,是說自己要時時刻刻修養德行,勿造一點過失罪惡。若是命能改變與不能改變,那是積德求天的事。說到修字,那身上有一些些過失罪惡,都應像治病一樣,把過失罪惡要完全去掉。說到俟,要等到修的功夫深了,命返然會變好。不可以有一絲一毫非份之想,也不可讓心裏念頭亂起亂滅,都要完全把它斬掉斷絕;能做到這種地步,己經直到先天不動念頭的境界了;到這種功夫,那便是世間受用的真正學問。
禪師接著說:「你現在還不能做到『不動心』的境地。你倘能念『準提咒』,不必用心記或數遍數,一直念下去,不要間斷;念到極熟時,自然會口裏在念,自己不覺在念,這叫持中不持;在不念時,心裏不覺的仍在念,這叫不持中持。念到這樣,就我、咒、念打成一片,自然不會有雜念進來;那末念的咒,也沒有不靈驗了。」
 
五、賢達之人能安命
 
我起初的號叫學海,但從那一天起改號叫了凡;因為我明白立命之道,不願再同凡夫一樣也。從此以後,就整天小心謹慎,自己也覺得與前大不相同。從前儘是糊塗隨便,無拘無束;到了現在,自然有種小心謹慎和戰兢戒懼的景象。雖在暗室無人處,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討厭和毀謗我的,也能安然接受,不與他人計較爭論了。
到了第二年參加考試,孔先生算定得第三名,卻考取了第一名,孔老人的預言開始失靈了。到了秋期舉人考試,也出乎孔先生的推算,而考中了。然而冷靜檢討,還是感覺修養勉強,譬如行善而不徹底,救人而心存疑慮,或身行善而口不擇言,或平時操持守節,而醉後放蕩不拘,將功抵過形同虛度,因此己已年發願,到了己卯年,歷時十多年,才行畢三千善事。隔年回鄉後,即到佛堂回向。並再發求子之願,許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贖此生之過。至辛巳年(僅經過一年),就生了你,取名天啟。
我每做一件善事,都會隨時用筆記下;你母親不會寫字,所以每做一件善事,都用鵝毛管,印一紅圈在日歷上。如送食物給窮人,或買活的東西放生,都會記圈。有時一天多到十幾個紅圈呢!就這樣繼續行善積德,只用了二年的時間,三千善事就完滿達成了。又請性空和尚等,在家裏做回向。到那年九月十三日,又起求中進士的願,並許下做一萬件善事的大願。
經過了三年,我就考中了進士,當了寶坻知縣。從此就備置筆記本於公事桌上,名「治心篇」。交待看門人,不論善惡之大小,也一定要記在治心篇上。到夜裏,在庭中擺了桌子,穿了官服,仿照趙閱道焚香禱告天帝。
你母親見所行善事不多,經常擔憂的說:「以前在家鄉,互相行善,三千之數很快就完成。現居衙門裏沒有什麼善事可行,何日才能達成一萬善事之願呢?」
有一夜裏我偶然做夢,見到一位天神。我就將一萬條善事不易做的緣故,告訴了天神。天神說:「就只是你減錢糧這件事,一萬條善事,已經足夠抵充圓滿了。」原來寶坻縣的田租甚高,每畝本要收銀二分三釐七毫,我就把全縣的田地整理一遍,減收至一分四釐六毫,這件事確是有的,但亦覺得奇怪。怎麼這事會被天神知道,並還疑惑只這件事怎可抵得一萬件善事。
那時恰巧幻余禪師從五臺山到寶坻縣來,我就將夢裏的事向他請教。禪師說:「只要真誠為善,切實力行,就只一善也可抵萬善了。何況全縣減租,萬民受福。」我聽了禪師之話,立刻把我所得的薪俸捐出,請禪師在五臺山齋僧一萬人,並把齋僧功德回向。
孔先生算我的命,到五十三歲,應有災難。我雖沒祈天求壽,那年竟然一些病痛都沒有。現在已六十九歲了。書經上說:「天道是不容易相信的。人的命,是沒一定的。」又說:「人的命沒有一定,是靠自己造的。」這些都不是假話。從此我深知:「凡是說人生禍福惟天定者,必是凡夫俗子。若說禍福憑心定,賢達能安命者,必是聖賢毫傑。」
 
六、謙謙君子道可得
 
你的命運將來不知道會怎麼樣。就算命中該榮華富貴,還是要常當不得意想。就算碰到順當吉利時,還是要常當不稱心如意想。就算眼前豐衣足食,還是要當沒錢用,沒有屋住想。就算你家世代有大聲名,人人看重,還是要常當做低微想。就算你學問高深。還是要常當做粗淺想。〔這六種想法,是從反面來看問題,能這樣虛心,道德自然增進,福報自會增加。〕
講到遠,應要想把祖宗的德行,傳揚開來;講到近,應要想父母若有過失,要替他們遮蓋起來。〔此處說孟子『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大義。〕講到向上,應要想報答國家的恩惠;對下,應要想造一家的福。對外,應要想救濟旁人的急難;對內,應要想預防自己的邪念與邪行。〔這六種想法,都是從正面來肯定問題,能常如此存心,必成正人君子。〕
一個人必須要每天都知道自己所犯的過失,這才能天天的改過。自以為心安理得,沒錯可改,這樣就沒有進步了。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實在不少,然而他們在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業不用功去做;就只為了「因循」兩個字,得過且過,不想前進,就這樣耽誤了一生。
雲谷禪師所說的立命之道,實在精深至遠,至真至正的道理。希望你要仔細研思,還要盡心盡力去做,切不可把大好的光陰白白虛度。
 
第篇 改過之法
 
一、改過三要素
 
在春秋時代,各國的高級官吏,常從一個人的言語和行為去加以判斷,就可推算出這個人的吉凶禍福,而沒有不靈驗的。
一般來說,吉凶禍福的預兆,都是先從人的心裏面產生,然後就表現到全身四肢上去。譬如說一個仁慈厚道的人,他在全身四肢的行為表現一定是穩重的;而心地刻薄的人,表現出來就是輕挑的行為了。一個人凡是偏在厚道的,一定常得福;偏於刻薄的一定常近禍。絕對沒有所謂吉凶未定,渺不可測的道理。一個人心性的善惡,必與天心互相感應。福之將至,可從其人寧靜的心境,安祥的態度判斷出來。禍之將臨,也能從其人乖戾的行為發現得到。人若想得福而避禍,可以先不論如何行善,只要力行改過,自然就能向善。
而改過的方法,第一要發「羞恥心」。試想想,古之聖賢跟我們同樣是人,何以他們能流芳千古,而我們卻沒沒無聞,甚至於身敗名裂呢?因為大多數人只貪戀聲色名利,縱情恣意,背著別人作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自以為他人見不到,而自鳴得意,則將漸漸變成衣冠禽獸而不自知!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可恥可羞的了。孟子也說過,知恥心是十分重要的。能作到知恥就是聖賢,不知羞恥為何物便同於禽獸了。
改過的第二個方法,是要有「敬畏心」。不要以為在暗室無人的地方,就神不知鬼不覺。須知天地鬼神,都在我們的頭上。我們日常一切所作的行為和心裏所想的念頭,天地鬼神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就算騙得了別人,也騙不過自己。而且遮遮掩掩,哪天若是被旁人看破了,就人格破產了,一文錢也不值了。所以,過失重就有種種的禍,降到身上來;就是過失輕,也要減損現有的福報。那又怎麼可以不常存一顆戒慎恐懼的心呢?
這還不只上邊所說的種種。一個人只要一口氣還在,即使犯下滔天大罪,還是可以懺悔改過的。古時有人,一輩子為非作歹;到他快死的時候,因為及時悔改醒悟,發了極大的善念,於是也得到了善終。這就是說,如改過的時候能發一個極痛切勇猛的善念,也可以把百年所積的罪惡洗淨。譬如千年黑暗的山谷,只要一盞燈進去一照,千年以來的黑暗,馬上可以清除。所以過錯不論大小或長久,只要知錯能改,就是了不起,難能可貴的了。
人生無常,肉體易逝,若等到呼吸停止了,就是靈魂想改也不可能,有人從此遺臭萬年,使得孝子賢孫想洗也洗不掉。有人從此沉淪地獄永受折磨,就是仙佛菩薩也救渡不了。超拔之事但憑自身己意,一旦無常身逝,何日重生為人?清夜深思怎能不怕?
第三,必定要發一直向前的「勇猛心」。一個人所以有了過失而不肯改,都是因為得過且過,不能振作奮發,退墮畏縮的緣故。須知改過,一定要起勁用力,當下就改,不能拖延疑惑;也不消得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後天。小的過失,像尖刺戳在肉裏,要趕緊拔掉。大的過失,像毒蛇咬了手指一樣的厲害,得趕快切掉手指,不可有絲毫的猶疑延遲念頭。就像易經中的益卦,風起雷動,萬物都生長起來,利益是這樣的大。一個人改過能具備以上所說的恥、畏、勇三種心,那便能有過即改了。知過能改就像冰逢春日,必能消失瓦解。
 
二、改過三階段
 
一般人改過,有從事上改的,有從理上改的,有從心上改的三個階段,作法不同所得的功效也不同。
譬如前日殺生,今日戒殺。前日暴怒,今日靜心反省。這是從事上去改,但比自然而然的改,要難百倍。並且這犯過的病根沒去掉,仍在心裏。雖然一時勉強壓住,還是要露出來的。東邊把它滅去了,西邊又冒出來,這究竟不是徹底拔除乾淨的方法。
比較理想改過的方法,應該從理上改。譬如想改殺生之過,就應想「天有好生之德」,凡所有生物,皆珍惜生命,貪生怕死。可是現在我們卻要殺它的性命,來滿足自己小小的口慾,撫心自問,怎可安心?在被屠割時的驚惶痛苦,再加上水深火熱鍋爐之苦,必痛徹骨髓,怨恨萬分。一餐山珍海味下來,犧牲了多少物命?可是果腹之後,肚子裏還不是空空的嗎?蔬果素品也能養生活命,可必將自己的肚子變成化屍場,來折損自己的福份呢?
再想凡是有血氣生命的必有靈性,與人同體。自己未能修養大德,使他們來敬我親我,已屬漸愧。〔像大舜,還在他種田時,象幫他犁田,鳥幫他拔草。〕又怎能天天傷害生命,使他們恨我仇我於無窮?若能想到此理,則必見物憐惜,下不了手了。
若要改掉暴躁的壞脾氣,就想天下沒有自以為什麼錯都沒有的豪傑,也斷沒有怨恨旁人的學問。因此做事不能稱心,是自己德行未修,涵養不夠,未能以德服人。應該反過來反省檢討,自己有沒有做得不圓滿的地方,或有沒有對不起他人之處。能這樣存心用功,那旁人謗我辱我,反而就是磨練和教育自己的好機會了。我應歡喜的接受和感恩,還有什麼怨恨呢?再者,別人毀謗也如舉火燒空,必將自燒自滅。若是想盡辨法加以辯論維護,正是愈描愈黑,作繭自縛。〔星星之火,能燒掉功德林,不可不慎!〕總之,殺生和發怒都是有害無益的事,其他尚有種種過失,都可依此類推,仔細思量,道理若能明白,過錯就不會再發生了。
怎麼叫從心上改呢?千百萬樣的過失,都是從心所起;若能心不動念,無私無慾,自然罪過不生。有很多讀書人,甚至還針對種種的過失,訂出種種規定來讓自己遵守。其實,只我們能夠一心向善,讓心裏頭充滿正念,邪念自然就沒有機會接近我們,污染我們了。就像烈日當空,鬼魅盡消。這就是最精確唯一的修心補過方法。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先斷其根,則必枝葉盡落;那用枝枝去剪,葉葉去摘呢?
改過最上最高的方法,還是修心。能修心,就可使心立刻清淨。能修心,那末壞的念頭一動,就自己覺著。自己能覺著,就立刻把心停住不動;心不動,那麼壞的念頭便消失,也就不會再犯了。若不能這樣,那定要明白,所犯過失的原因,把這種犯過的念頭去掉。若再不能這樣,那只好碰到犯過時,用勉強壓住的方法來禁止不犯。以上的功夫方法,可一起來實行。若只懂禁過,而不明道理,就最笨拙不過了。但發願改過,也要有助力;明裏頭,要良師益友來提點;暗裏頭,可請鬼神為證。這樣一心懺悔,晝夜不得鬆弛,經過一段時日必有效驗。
是什麼效驗呢?例如覺得心曠神怡;或覺以往很笨,忽然智慧大開;或雖處在煩忙紛亂之際,心中仍然清清朗朗,無所不通;或碰到怨家仇人,而能全無恨心火氣消除,心生歡喜;或在夢 裏吐出黑色的東西來;或夢到古時聖賢來提拔我,牽引我;或夢見自己在虛空中飛,逍遙自在;或夢見各種殊勝彩旗傘蓋、希有珍寶;或是種種殊勝美事,都是過消孽滅的好徵兆。但也不可因此自滿,而不求再進。
我再舉個例子,蘧伯玉是春秋時候一個很有名的官。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已能做到天天檢察自己的過失,而力求改善。到二十一歲,又發覺以前所改,並不徹底;到了二十二歲,再回顧二十一歲時,還像在夢中一般。像這樣一年一年的過去,一年一年的逐步改過;直到五十歲那年,還覺得過去四十九年,都是有過失的。古人對於改過的學問講究,就是如此值得我們學習和欽佩的。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過失罪惡,就像刺蝟身上的刺一般的多。我們反省檢討的時候,看不到所犯的過失;就是因為我們粗心大意,是非不分。像眼睛長了翳,看不到自己在那裏天天犯過呀!凡是罪孽心重之人,大都心神昏庸,失志健忘,無事煩惱;見到正人君子,則顯出慚愧沮喪之狀態;聽到了真理大道則不高興;或施惠救助,反遭別人怨恨;或夢見一些顛倒惡夢;甚至語無倫次,迷失常性等,這些都是作孽之相。為人若有上述情況,須即發奮圖強,改過向善,切勿自誤。
 
第篇 積善之方
 
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古時有一婦人顏氏,把女兒許配給孔子的父親,只打聽其祖先是否積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她認為只要祖上積有大德,其子孫必然會出人頭地。後來果然就生了孔子這樣的大偉人。孔子也稱讚舜的孝行說:「像舜這樣的大孝,不但祖宗可以享得,將來世代必能興旺。」這都是切實的說明,現再舉些例子來證明。
福建公卿楊榮,其祖上世代以擺渡為生。每當暴雨成災,沖毀民居時,總有人畜貨物順流而下,別的船隻總是爭相撈取貨物,只有楊榮先祖以救人為要,貨物一概不取,鄉里的人都笑他們愚笨。到了楊榮父親出生時,楊家便漸漸富裕起來了。
有一天,一位道人到楊家說:「你們祖先積有陰德,子孫必當享受富貴榮華,某地龍穴可築祖墳。」這就是後來人所共知的「白兔墳」。及後生了楊榮,年幼就登科,位至三公少師,並得皇上追封曾祖父和祖父的官號。至今子孫還是榮華不衰,盡多賢達之仕。
 
二、惻隱之心人皆有
 
浙江寧波人楊自懲,起初做縣裏的書辦,為人非常厚道,守法公明。有一次,縣官處罰一犯人,直打得血流倒地,縣官還不息怒。他就跪地為犯人求情,請縣官息怒寬恕。縣官說:「此人傷天害理,目無王法,怎能叫人不怒!」他聽了就叩頭說:「為政失道,百姓渙散已久了。可憐他們不明事理,誤蹈法網。更不可因審出了案情,就歡喜而忽略了他們犯罪的因由。歡喜尚且不可,可況動怒?」縣官聽了非常感動,整個人立即緩和下來。
楊自懲家境貧窮,但是操守廉潔,從不接受別人的財物。有時碰到囚犯缺糧,他也盡力救濟。有一天,來了幾個新的囚犯,一路上餓得非常可憐。他自己家裏又剛巧缺米。若拿給囚犯,那末自己家人就無得吃了。他只好跟妻子相量,妻子聽後也沒有不悅,把剩下來的一些米,煮成稀飯,供給那幾個囚犯。後來他們生有二子,長子名守陳,次子名守址,為南北吏部侍郎,長孫作到刑部侍郎,次孫也作到四川按察司;而現在兩位著名的人物楚亭和德政,都是他們的後裔。
 
三、上天有好生之德
 
明朝英宗時期,福建倡亂,百姓從賊者很多。朝廷派布政司謝都事,搜捕東路賊黨。謝恐濫殺無辜,因此設法取得賊黨名冊,凡沒有參加賊黨組織的人,即暗中給予白布小旗,教他們在官兵進城時,插旗於門首,並警戒士兵不得濫殺無辜,因此救了萬人的性命。後來謝之子孫有中狀元,當宰相,中探花等,滿門得享富貴。
在福建莆田有一林姓人家,他們的上輩,有一位老太太樂善好施,常常做饅頭送給人家吃,只要有人向她要,她立即就給,臉上沒有半點煩厭的樣子。有位仙人變成道士來試探她,每天早晨都向她討六七個饅頭。如是者過了三年,她也沒有少給過,討厭過。仙人知道她的誠心布施,實在難得,就向她說:「我吃妳的饅頭三年,無以為報,特地前來告訴妳,屋後有一福地可建祖墳,將來子孫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數目。」後依言埋葬,初代即有九人登科,世代從此不斷出貴,福建至今還有「無林不開榜」的傳言。
馮琢菴太吏的父親,是一位秀才。有一年的冬天早晨,在前往學堂的路上,碰到一個倒在雪中快凍死的人。他於是趕緊把自己穿的皮袍解下來替這人穿上,並將他扶回家中救治。結果那天夢裏一位天神告訴他說:「你出於至誠救人一命,很不容易,現在我派宋朝名將韓琦投生你家,作你兒子。」而後生了琢菴,取外號為琦,以作紀念。
 
四、心地光明鬼神欽
 
台州有一位應尚書,年輕時候在山裏讀書。在晚上時常會聽到鬼怪作崇吵鬧的聲音,非常嚇人,但是他卻一點都不害怕。有一夜,他聽到鬼在說話:「有一個婦人,因為丈夫外出訪友很久都沒有回來,丈夫的雙親以為兒子死了,就逼她改嫁。這個貞婦因為不肯,所以明天夜裏就會來這裏上吊,我可找到替身了。」應公聽了就立刻把自己的田賣掉,還假裝婦人丈夫寫了一封信,連同銀子寄到她家。婦人的公婆看到信後,發覺筆跡有異而生懷疑,但又想到:「信就算是假,銀子總沒有白白送人家的道理吧!兒子應該平安無事了。」因此就沒有逼婦改嫁,後來她的丈夫也平安回來,彼此相愛如初。應公又聽到鬼說:「我本來可找到替身,無奈被這秀才壞事!」旁邊一個鬼說:「那你怎麼不去害他?」那鬼說道:「天帝因為這人心好,有陰德,已派他做陰德尚書了,我怎可害得了他!」應公從此更加努力,日日行善,積德甚多,碰到了饑荒,總是捐獻救災。遇到旁人有急難,都盡力給予協助。碰到不如意事,也只逆來順受,反躬自省而不怨天尤人。至今子孫為官享福者,比比皆是。
江蘇常熟有位徐鳳竹先生,他的父親頗為富有。一次碰到饑荒,就先把他應收的田租,完全捐掉,做為全縣田主的榜樣。再把自己的穀糧捐出賑濟。一天夜裏,他在門口聽到鬼不停地唱道:「千不騙,萬不騙,徐家秀才作到了舉人郎!」連續幾天的唱過不停。此年徐鳳竹果然中了舉人。他父親從此更努力積德行善,從不怠弛,舉凡修橋補路,齋僧接眾,凡有益大眾的事,無不盡心盡力。後來又聽到鬼在門前唱道:「千不騙,萬不騙,徐家舉人直做到都堂!」結果徐鳳竹做到了兩浙的巡撫。
 
五、平冤減刑合天心
 
嘉興有一位屠康僖,初在刑部當主事官。他經常晚上留宿在監獄裏和囚犯聊天,以了解他們犯案的原因。結果發現不少無辜枉獄的人。他沒有以此立功,而秘密的把真相簽報給主審官。開庭的時候,主審官就參考他的簽報來審理,結果很多冤囚都被釋放了。那時京裏的百姓,都稱贊他明察秋毫,大公無私。後他再向上級陳情說:「在皇帝所住的京城,已有這麼多的冤事。可想我國之內,必有更多。所以應每五年派一減刑官,到各省去查察囚犯的刑案,以平冤獄。」結果皇帝準其所奏,他也被派為減刑官之一。
一天晚上夢見神靈指點說:「你命中本應無子,今減刑之事,正合天心,天帝特賜你三子,並都享高官厚祿。」這天晚上,屠公的夫人就有了身孕;後來生了應塤、應坤、應三個兒子,都當了大官。
嘉善人支立的父親,當刑房書辦的時候,為有一無辜死囚平冤。那個囚犯說:「支公待人很好,很同情我的遭遇,願意幫我洗刷冤情。可是我們沒有東西可以報答人家,所以明天妳就請他到鄉下來,嫁給他作為報答。他或會念這個情分,那我就有活命的機會了。」他的妻子聽了丈夫的話,就流著淚答應了。隔天,支書辦到了鄉下,她即親切招呼,並把丈夫的意願告訴他。支書辦斷然拒絕,但還是盡力的把案件平反了。
後來囚犯出獄,夫妻二人到支書辦家門叩頭拜謝說:「恩公大德,實在是近世所少有。現在你沒兒子,我有一個女兒,願意送給你為掃掃地的小妾。這在情理上是可說得通的。」支書辦就以厚禮迎娶過門。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支立,二十歲中舉人,還做到翰林院的孔目。以後好幾代的子孫,也都官運亨通。
 
六、敬神護法世代昌
 
嘉興人包憑,他的父親是池州太守,生有七個兒子,包憑最幼。被平湖袁氏招為女婿,雖然博學多才,卻屢次考試都不上榜。一日東遊泖湖,行至村中見一寺院破漏,觀音佛像被雨塵淋濕沾污,即取出身上所有十兩銀子,給住寺作修葺廟堂之用。住寺說:「工事太大,只這一點銀子,恐難完工。」於是他再從行旅中取出很多貴重的衣物布疋,交予住侍。僕人請他不要再送,包憑說:「只要聖像不被損污,我赤身露體也沒關係!」住寺聽後流著淚說:「施送銀子和衣服布疋,還不是件難事;這一點誠心,怎麼容易得到呀!」寺院修好之後,他與老父再遊此寺,夜宿夢見護法神來道謝說:「你子當享世代俸祿。」後來他的兒子汴與孫子檉芳,都作了大官。以上各段所述,所然情節和作法也不一樣,但都是一心向善的實例。
 
七、為善不興、為惡昌盛?
 
若要再詳細地來說,有真與假的,有直與曲的,有陰與陽的,有是與非的,有正與偏的,有半與滿的,有大與小的,有難與易的,這種種都各有各的道理,都應要仔細的辨別。若為善而不明其理,往往就會產生自以為行善,其實是造孽的行為,那就冤枉不過了。〔譬如一般人常說:「某人行善而子孫不興,某人為惡卻家門昌盛」這都因為把善惡因果的觀念準則誤解了。〕
 
八、因有真善與假善
 
怎麼叫做真假呢?從前有幾個讀書人,去拜見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問道:「佛家講善惡的報應,如影隨形。為什麼某人為善而子孫不興?某人為惡卻家門昌盛?」中峰和尚說:「平常人被俗見所矇蔽,這顆靈明的心沒有洗除淨盡,法眼未開,以致認善為惡,認惡為善。怎麼不恨自己的顛顛倒倒,反而怨天的報應錯了呢?」他們又說:「善就是善,惡就是惡,那會弄得相反呢?」中峰和尚聽了便叫他們所認為的善事惡事說出來。他們有的認為打人、罵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有的認為貪財妄取是惡;廉潔守道是善。還把平時看到的種種善惡行為說出來,但中峰和尚說這些都不一定對哩!中峰和尚說:「做有益旁人的事情,是善;做有益於自己的事情,是惡。若做的事情,可使旁人得到益處,那怕罵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於己的事,那就恭敬人,以禮待人,也都是惡。利人的是公,公就是真;私己的是私,私就是假。並且從良心發出來的善行是真;只不過照例做做罷了的,是假。再者,為善不求報答,不露痕跡,那所做的善行,是真;但是為了某種目的,圖有所得才去做的,是假。這些種種都要來反過來考問自己。」
 
九、端直歪曲有分別
 
怎麼叫做直曲呢?現在的人,看見謹慎不倔強的人,大都稱他為善人,而且會很看重;然而古時聖賢倒寧願欣賞志氣高,只向前進,或是安份守己,不肯亂來的人。至於那些看起來小心謹慎卻無用的好人,雖然全鄉的人都喜歡他;但聖人卻說這種人個性柔弱,隨波逐流,沒志氣,是傷害道德的賊。由這推而廣之,聖人與俗人的看法取捨都大不相同。所以凡要積德,決不可被耳所喜歡的聲,目所喜歡的色所利用,而跟著感覺走;必須要從起心動念的隱微地方,將自己的心,默默的洗滌清淨,不可讓邪惡的念頭污染自心。所以全是救濟世人的心,是直;若有一些討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愛人的心,是直;若有一絲對世人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別人的心,是直;若有一絲毫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這都應細細的去分辨。
 
十、陽善陰德也不同
 
怎麼叫做陰陽呢?為善而為人知是陽善,為善而不為人知是陰德。作陰德的人,天將賜福德智慧;作陽善的人,能享世間名譽。世間名譽雖然也是福,但卻為天地所忌;因世人名譽超過了實得,多遭橫禍。〔因此古人勸人:「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人若毫無過失,而被橫加惡名,又能逆來順受,必是大有道德修養的人,子孫往往能突然大發起來。從這能看出陰陽的分別細微得很啊!
 
十一、是善非善論影響
 
怎麼叫做是非呢?從前春秋魯國法定,凡是有人肯出錢,向他國贖回被擄去作做臣妾的國民,都可獲得政府的賞金。但子貢卻贖人而不受賞金。孔子知道後就責備他說:「這件事你錯了。君子作事可以移風易俗,行為將成為大眾的典範,不是只為自己稱心歡喜才去做的。現在魯國貧人多,富人少;若受賞金是貪財,不光彩的事,那還有人願意去贖人嗎?從此贖人的風氣恐怕會消失了。」
又如子路救人於溺,並接受了這人以作報答的牛。孔子很欣慰的說:「從今將有更多人樂於救人於溺了。」因為一個肯救,一個肯謝,則會讓成風氣。由這兩件事,從世俗的眼光來看,子貢不受金,是好的;子路受牛,是不好的。不料孔子卻稱讚子路而責備子貢。因此凡人行善,不可只看眼前的效果,須看它的流弊;不可只看一時的結果,須看它的長遠影響;不可只看個人的得失,須看它對天下大眾的影響。若現行似善,而其結果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善。若現行雖不善,而其結果有益於大眾,則雖非善而實是善。舉此一例可以旁通,如不該的寬恕,過份稱讚別人而迷人神眾,為守小信而誤大事,寵愛小孩而養大患等等,這些都要我們仔細的判斷和分別。
 
十二、偏善正善論結果
 
怎麼叫做偏正呢?從前呂文懿公辭掉宰相之職回鄉,鄉人仍敬他如泰山北斗。有一次,一個醉人把呂公罵了一頓,他沒有因此而發怒,而對他的僕人說:「不要與喝醉的人計較。」一年過後,此人犯了重罪入獄,呂公方才懊悔地說:「倘當時稍與他計較,將他送官治罪,可以起小懲大戒之效,今日他可能不致於此了。當時我是為了心存厚道,不與他計較,不料卻助養了他的惡行,弄巧反拙。」這就是存善心而做惡事的一個例子。
又有存惡心而卻做了善事的例子。如某大富人,碰到荒年,窮人大白天在市上搶米;這大富人告上縣官,縣官卻不受不理,窮人因此膽子更大愈加放肆橫行了。於是這大富人就私下把搶米的人囚困和加以羞辱,因此情況始得平定下來,否則要大亂了。所以說:「善是正,惡是偏。」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以善心而行惡事,叫「正中之偏」;以惡心而行善事,叫「偏中之正」。這也不可不知啊!
 
十三、半善滿善憑一心
 
怎麼叫做半善和滿善呢?易經上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書經上說:「商罪貫盈,如貯物於器。」就像把東西存進容器一樣,勤而積之則滿,懈怠不積則不滿。
從前有某家女子,到佛寺裏去,欲施卻無錢,將僅有的二文錢交予主持,主持親自為她向佛懺悔回向。後來這女子進了皇宮,富貴之後,再帶幾千兩銀子到佛寺佈施。而這主持只叫他的徒弟替她回向罷了。這女子就問:「我從前所施的只有二文錢,師父你也親自替我懺悔。現在我施了幾千兩銀子,師父連回向也不為我做,為什麼呢?」主持回答說:「二文錢雖薄,但佈施的心真誠懇切;所以非我老和尚親自替妳懺悔,不足以報答妳佈施的功德。現在佈施的錢雖多,但不像以前的真切,所以叫人代妳懺悔就夠了。」這就是幾千兩銀子的佈施,只算「半善」;而二文錢的佈施,卻算是「滿善」。
又鐘離把「點鐵成金」練丹之術傳授呂祖,以利行善濟世。呂祖問:「黃金會否變回為鐵?」鐘離說:「五百年後,自然會回復鐵的本質。」呂祖說:「如此就害了五百年後的人,我不願做這樣的事。」鐘離說:「修仙要積三千功德,單這一句話,三千功德已圓滿了。」這是半善滿善的又一種說法。
一個人行善而能心不著善,則所作的善行皆能得到圓滿的成就。若心著於善,雖然一生勤勉地行善,也只不過是半善罷了。譬如以財濟人,要內不見佈施的我,外不見受佈施的人,中不見佈施的物件,這叫三輪體空,也叫一心清淨。如能做到這樣的佈施,則一文錢足以消千劫之罪,斗米也能種無涯之福。若未能將心忘掉,施恩而望報,捨財而心痛,則就是黃金萬兩,也只半善而已。
 
十四、大小難易看動機
 
怎麼叫做大善小善呢?從前有一個在翰林院做官的人,叫衛仲達。有一次被鬼卒將他的魂魄帶到陰間,陰間的主審宮就命人將他的善惡記錄簿送上來;惡錄簿有攤滿了一院子的多,而善錄簿卻只有幾張而已。再用秤一稱,惡錄簿卻比善錄簿要輕。衛仲達就問:「我還不到四十歲,那會犯了這麼多的過失呢?」主審官說:「思念不正即已犯惡,不一定作了才算。」〔譬如看見女色,動了壞念頭,即是犯過。〕衛仲達問:「善錄簿所記錄的是什麼,又何以會比惡錄簿重呢?」主審官說:「朝廷曾有一次想要興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橋。你上奏勸朝廷不要修,免得勞民傷財,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衛仲達說:「我雖曾上書,但朝廷並沒有接納,於事無補,這份奏章何以會有如此大的份量呢?」主審官說:「朝廷雖然沒有接納,但你這個念頭,目的在使千萬百姓免去勞役;倘使朝廷接納,那善的力量就更大了。」由此可知,志在天下,善及萬民,則善雖少而功德大;若志在一身,善及一人,則雖多也小。
怎麼叫做難行易行的善呢?從前有學問的讀書人,都說克制自己的私欲,要從難除的地方先克服。而孔子也說要從難的地方下功夫。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把兩年教書所得的薪金,代一戶窮人繳交公家的欠款,而免除他們夫婦拆散的悲劇。又像河北邯鄲縣的將老先生,把自己十年的積蓄,贖回人家妻兒,以使他們得以存活,這都是難捨處而能捨呀。又如鎮江的靳老先生,雖年幼無子,也不願娶鄰家的幼女,而誤人青春,這可說是難忍處而能忍呀。所以天賜給他們的福,也特別的豐厚。凡是有財勢的人,他們要立德都比平常人容易;易而不做,就是自暴自棄了。而貧賤沒勢的人如要立德,難而能為,就十分可貴的了。
 
十五、行善妙方有十味
 
我們平常若遇到有行善機緣的時候,便應該好好的珍惜,盡力去幫助別人。而隨緣濟眾,行善積德的方法,大約可分為十項:一、與人為善;二、愛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勸人為善;五、救人危急;六、興建大利;七、捨財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尊長;十、愛惜物命。
什麼叫做與人為善呢?先帝舜在還未有做君主的時候,在雷澤湖見漁人捕魚,看到魚藏豐富的淨水深潭,都被年青力壯者爭相佔取,而老弱的漁人,都留在急流淺灘之處。因而十分哀憐他們,於是他也親自下水捕魚,反是碰到了別人過來搶捕,他就故意禮讓,也不談及他們的過失。見到謙讓的漁人,他就到處讚揚,效法他們。如此過了一年,大家都讓出水深魚多的地方來了。試想以舜的才智,豈有不能用言語來勸化大眾?而他卻不用言教,寧取身教,潛移默化轉移人心風氣,真是用心良苦啊!
我們生在這個人心風俗敗壞的末世時代,做人處世已不容易了。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把自己的長處,去蓋過別人。旁人有不善的事情,不可以自己的善,來比較旁人。旁人能力不及我,不可把自己有的能力,來難倒旁人。自己縱有才幹聰明,也要收歛起來,不可外露炫耀,應像沒有才幹聰明一樣,要把才幹聰明看作虛假的。看到旁人有過失,姑且替他包含遮瞞。像這樣,一方面可使他有改過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使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肆。〔如把他的臉皮拉破,他就沒有顧忌了。〕看到旁人有些小的長處,可學的;或有小的善心善事,可記的;都應立刻反轉過來,放下自己的主見,學彼長處;並且稱讚他,替他廣為傳揚。我們日常生活,所講的說話,所做的大小事情,全都不可隨自己的歡喜稱心去作,而是要為天下大眾著想,立出一種規則榜樣,讓大家去遵守奉行,這就是聖賢以天下為公的度量了。什麼叫做愛敬存心呢?君子與小人,從外貌看來,常易混淆,分不出真假。〔因為小人會裝假仁假義,冒充君子。〕不過這一點存心,君子是善,小人是惡,彼此相去很遠,他們的分別,就像黑白二色,絕對相反不同。所以孟子說:「君子所以與常人不同之處,就在他們的存心啊!」君子所存的心,只是愛人敬人的心。因為人雖有親近的,有疏遠的,有尊貴的,有低微的,有聰明的,有蠢笨的,有道德的,有下流的,千千萬萬的不同種類;但都是我的同胞,都是和我一樣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理志,那一個不該愛他敬他呢?愛敬眾人,就是愛敬聖賢人。能夠明白眾人的的意思,就是明白聖賢人的意思。為什麼呢?因為聖賢人,本都希望世人能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我們能夠處處愛人,處處敬人,使世上的人都平安幸福,也就可說是代替聖賢,使這世上的人都平安快樂了。
什麼叫成人之美呢?舉例來說,若把一塊裏邊有玉的石頭,隨便的棄丟,那末這塊石頭也不過和瓦片碎石一樣,一文不值了。若把它好好的加以雕刻琢磨,那末這塊石頭,就成了極珍貴重的圭璋了。而人亦是如此,也全靠提引;所以看到旁人做一件善事或是這個人立志向上,而資質足以造就的話;都應好好的引導他,提拔他,使他成為社會上有用之材;或是誇讚他,激勵他,扶持他;若有人冤枉他,就替他辯白冤屈,來替他分擔,務必要使他能立身於社會,而後才算盡了我的心。
大概通常的人,對那些與他不同類的人,都不免有厭惡感,在一個鄉裏的人,都是善的少不善的多;正因為不善的人多,善的人少,所以善人處在世俗裏,常被惡人欺侮,很難立得住。況且豪傑的性情大多剛正不屈,並且不刻意修飾外表,俗眼見識不高,只看外貌,就說長道短,隨便批評;所以做善事也常易失敗,善人也常被人誹謗。碰到這種情形,只有全靠仁人長者,才能糾正那邪惡不正的人,教導指引他們改邪歸正;保護幫助善人,使其成立;像這種闢邪顯正的功德,實在是最大的。
什麼叫勸人為善呢?一個人既經生在世上做了人,那一個沒有有良心呢?但只因汲汲追逐名利,弄得世上忙碌不堪,只要有名利可得,就昧著良心,不擇手段地去做,那就最容易墮落了。所以與別人往來相處,常要留心觀察這個人,若是看他要墮落了,就應隨時隨地提醒他、警告他,開發他的糊塗昏亂。譬如在長夜裏,做了個渾渾噩噩的夢,一定要叫喚他,使他趕快清醒;又譬如他長久陷落在煩惱裏,一定要提拔一把,使得他頭腦轉為清涼。像這樣待人以恩,功德是最周遍最廣大了。從前韓文公曾說:「以口勸人,只在一時,事情過了,也就忘了;並且別處的人,無法聽到。以書勸人,可傳到百世,並能傳遍世界;所以做善書,有立言的大功德。」這一裏說以口來勸,用書來勸人為善,與前面所講的「與人為善」比較起來,雖然較著了形式痕跡,然而這種對症下藥的事,常有特殊的效果;這種方法是不可廢棄的。並且勸人也要勸的得當,譬如這個人太倔強,不可用話來勸,你倒用話去勸了;不但是白勸,所勸的話,也成了廢話,這叫失言。若這人性情和順,可用話來勸,你卻不勸,錯過了勸人為善的機會,這叫失人。失言失人,都是自己聰明不夠,分辨不出來,就該自己仔細反省檢討;如此才能不失言,也不失人。
什麼叫做救人危急呢?患難顛沛的事情,在人的一生當中,都是常有的。倘使偶然碰到這種人,應該要看他的痛苦,像在自己的身上一樣,趕快設法解敉。他有什麼被人冤屈壓迫的事情,或是用話幫他申辯明白,或是用各種方法去救濟他的困苦。崔子曾說:「恩惠不在乎怎麼大,只要在旁人危急的時候,趕快去幫助他,就可以了。」這句話真是仁人的話呀!
什麼叫做興建大利呢?講小的,在一個鄉中;講大的,在一個縣內;凡是有益公眾的事,最應該發起興建,或是開闢渠道來灌溉農田;或是建築堤防,預防水災,或是修理橋樑,使行旅交通方便;或是施送茶飯,救濟飢餓口渴的人,隨時碰到機會,都要勸導大家,同心協力,出錢出力來興建;縱然旁人在暗中毀謗中傷,你也不要為避嫌疑就不去做,也不要怕辛苦,擔心別人妒忌怨恨,就推托不做,這都是不可以的。
什麼叫捨財作福呢?佛門裏的萬種善行,以布施為最重要。說到布施,就只有一個捨字,什麼都捨得,就合佛的意思了。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什麼都肯捨;如自己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沒有一樣不肯捨掉。在身外的色、聲、香、味、觸、法,也都可以一概捨棄。一個人所有的一切,沒有一樣不肯捨掉。〔能如此,那就身心清淨,沒有煩惱,如同佛菩薩了〕。若是不能什麼都捨,那就先從錢財上著手布施。世人都把穿衣吃飯,看得像生命一樣重要;因此,錢財的佈施也最為重要;如果我能痛痛快快地施捨錢財;對內而言;可以破我慳貪的毛病:對外而言,可以救濟旁人的急難。不過錢財不易看破,起初做起來,難免會有些勉強,只要捨慣了,心中自然安逸,也就沒什麼捨不得了。這是最容易消除自己的貪念私心,也可去除掉自己對錢財的執著與吝嗇。
什麼叫護持正法呢?法是無始以來有情生命的眼目,亦是真理的準繩;如果沒有正法,如何去參贊天地?如何去孕育萬物?如何得以脫離塵世的種種束縛?如何去維持這世間的秩序?如何去擺脫生死輪迴之苦?所以凡是見到聖賢廟宇,經書典籍,都要加以敬重;至於有破碎不全的,都應修補整理。至於宏揚正法,上報佛恩的事,我們都應互相勉勵,努力去實行。
什麼叫敬重尊長呢?家裏的父親、兄長,國家的君王、長官;以及凡是年歲、道德、職位、見識高的人,都應格外用心的遵從和奉事他們。在家裏奉侍父母,要有深愛父母的心,與委婉和順的容貌;而且聲要和,氣要平;這樣不斷地薰染成習慣,就變成自然的好性情,這就是和氣可以感動天心的根本辦法。出門在外,伺候君王,不論什麼事,都應依照國法去做,不可以為君王不知道,自己就可以放肆亂做呀!辦一個犯罪的人,不論其罪輕重,都要仔細審問,公平執法;不可以為君王不知道,就可以作威作福冤枉人呀!服侍君王,像面對天一樣的恭敬,這是古人所訂的規範,這種地方關係陰德最大。你們試看凡是忠孝人家,他們的子孫沒有不發達久遠而且前途興旺的,所以一定要謹慎小心地去做。
什麼叫愛借物命呢?一個人所以能夠算他是人,就是在他有這一片惻隱的心罷了。求仁的,就是求這一片惻隱的心;積德的,也是積這一片惻隱的心。有惻隱心,就是仁;有惻隱心,就是德。周禮上曾說:「每年正月時〔正是畜生容易得胎期間〕,祭品勿用母的。」〔因為防牠們肚裏有胎的緣故〕孟子說:「君子人不肯住在廚房附近」,就是要保全自己的惻隱心。所以前輩有四種肉不吃的禁戒,就是聽到動物被殺的聲音,不吃;或殺的時候看見,不吃;或自己養大的,不吃;或專門為我殺的,不吃。後輩的人,若要學前輩的仁慈心,一時做不到斷食葷腥,也應依照前輩的辦法,禁戒少吃。〔照佛法來講,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因為前生造了孽而投做畜生:到他們的孽債償完了,仍可投生做人。一切眾生都是未來的佛,那末我們所吃的肉,不就是未來佛的肉?!並且他們在無量過去的前世中,也一定曾做過人;那他們可能曾做過我前生中的父、母、妻、子、親族、朋友,我今天所吃的肉,可能就是吃我前生中父、母、妻、子、親族、朋友的肉了。而今天我做人,他做畜生,我吃他,我就造了殺孽,與他結下殺仇。倘然被我吃的畜生,來世他的孽償清投生做人了,我卻因殺生造孽投做畜生,恐怕他也要報復我殺他之仇,而來殺我吃我了。這樣說來,還能殺生麼?肉還吃得下麼?〕
這樣一步一步的去做,慈悲心就會不斷增長。不但應戒殺生,一切會動的,有靈的,我們都不應傷害。求絲煮繭,鋤地殺蟲,想及我們衣食的由來,都是殺牠們來養活自己。所以糟蹋糧食,浪費東西的罪孽,實在也如與殺生的相等。至於隨手誤傷的,腳下誤踏而死的,不知有幾何的多,這都應要設法防止。古詩說:「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是多麼的仁厚慈悲啊!善行無盡的多,那能說得完;只要上邊所說的十件事,加以推廣發揚,那麼一切的功德也可完滿了。
 
第四篇​謙德之效
 
易經謙卦上說:「天的道理,不論什麼;凡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不論什麼;凡驕傲自滿的,也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滿足;而謙虛的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過,必定會充滿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受害,謙虛的便讓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這樣看來,天、地、鬼、神、人,都看重謙虛的一邊。〔易經上六十四卦,所講的都是天地陰陽變化的道理,教人做人的方法。每一卦爻中,有凶有吉,凶卦是警戒人去惡從善,吉卦教人要日新又新。〕獨有這個謙卦,每一爻都吉祥。書經上也說:「自滿、就要招到損害;自謙、就會受到益處。」我好幾次同許多人去應考,每次都見到貧寒的讀書人,快要發達考中的時候,一定臉上有一片謙和而安詳的光彩發出來,彷彿可以用手捧住的樣子。
辛未年到京去會試,我同鄉嘉善人同去會試的有十人,只有丁敬宇這個人年紀最輕,而且非常謙虛。我告訴同去會試的曹錦坡說:「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曹成說:「怎樣能看出來呢?」我說:「只有謙虛的人,可承受福報。老兄你看我們十人中,有誠實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搶在人前,像敬宇的麼?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順受,小心謙遜,像敬宇的麼?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聽到人家毀謗他而不去爭辯,像敬宇的麼?一個人能做到這樣,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豈有不發達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裏,同馮開之住在一處;看到他總是虛心自謙,面容和順,一點也不驕傲;大大的改變了小時候的那種習氣。他有一位正直又誠實的朋友李霽巖,常當面指責他的錯處;只看到他平心靜氣地接受朋友的責備,從不反駁一句話。我告訴他說:「一個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禍,也一定有禍的預兆。只要這個心能謙虛,天一定幫助他,老兄你今年必定登第了!」後來果真考中。
趟裕峰、名光遠,是山東冠縣人,不滿二十歲時,就中了舉人。後來又考會試,卻多次不中。他父親做嘉善縣的主簿,裕峰隨同他父親到任。裕峰非常羨慕嘉善名士錢明吾的學問,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見他;那曉得這位錢先生,竟拿起筆來,把他的文章全塗掉了;趟裕峰不但不發火,並且心服口服,趕緊把自己文章缺失改了。到明年,裕峰就登第了。
壬辰年我進京覲見皇帝,見到一位叫夏建所的讀書人;看到他氣質虛懷若谷,毫無驕傲的神氣;而他那謙虛的光彩,就像逼近了人的樣子。我回來告訴朋友說:「凡是上天要使這個人發達,在沒有發他的福時,一定先發他的智慧。這種智慧一發,那就浮滑的人自然會變得誠實,放肆的人也自動收斂了。建所溫和善良到這種地步,是已經發了智慧,上天一定要發他福了。」等到開榜,就所果然中了。
江陰有一位讀書人張畏巖,學問積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在許多讀書人當中很有名聲。甲午年南京鄉試,他借住在一處寺院裏;等到放榜,榜上沒他名宇。他不服氣,大罵考官,眼睛不清楚,看不出他文章好。那時有一個道士在傍微笑,張畏巖馬上就把怒火,發到道士身上。道士說:「你的文章,一定不好。」張畏巖更加發怒道:「你沒看到我的文章,怎知道我寫的不好?」道士說:「我常聽人說,做文章最要緊的,是心平氣和;現在聽到你大罵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氣也太暴了,你的文章怎會好呢?」張聽了道士的話,倒不覺的屈服了;因此,就轉過來向道士請教。道士說:「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裏不該中,文章雖好,也沒益處。一定要你自己改變改變。」張問道:「既然是命,怎樣去改變呢?」道士說:「造命的權,雖然在天;立命的權,還是在我;只要你肯盡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什麼福不可求得呢?」張說:「我是個窮讀書人,能做什麼善事呢?」道士說:「行善事,積陰功,都是從這個心做出來的。只要常存做善事、積陰功的心,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就像謙虛這件事,又不要費錢,你為什麼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淺,不能謙虛,反而罵考官不公平呢?」
張聽士的話,從此就壓低向來驕傲的志向,自己很留意把住自己,勿走錯了路。善天天加功夫去修,德天天加功夫去積。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夢到一處很高的房屋裏去,看到一本考試錄取的名冊,中間有許多缺行。張不懂,就問旁邊的人「這是什麼?」那人說:「這是今年考試錄取名冊。」張問:「為什麼名冊裏有這麼多的缺行?」那人道:「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三年查考一次,一定要積德沒有過失的,這冊裏才會有名字。像冊子前面的缺額,都是從前本該考中;但因為他們新近犯了有罪過的事情,才把姓名去掉的。」後來他又指一行道:「你三年來,很留心把持住自己,沒犯罪過,或者應該補這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愛,勿犯過失!」果然張就在這次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從上邊所說看來,舉頭三尺高,必定有神明監察著人的行為;因此,利人、吉祥的事情,應趕快地去做;凶險、損人的事,應避免莫作,這是可以由我自己決定的。只要我存好心,約束一切不善的行為,絲毫不得罪天地鬼神;而且還要虛心,自己肯遷就不驕傲,使天地鬼神,時時哀憐我,才可有受福的根基。那些滿懷傲氣的人,一定不是遠大的器量;就算能發達,也不會長久地享受到福報。稍有見識的人,一定不肯把自己的度量弄得很狹窄,而自己拒絕可以得到的福;況且謙虛的人,他還有地方可以受到教導。〔若人不謙虛,誰肯去教他?〕並且謙虛的人,肯學旁人好處;旁人有善的行動,就去學他;那就得到的善行,沒有窮盡了。這尤其是進德修業的人,一定所不可缺少的啊!
古人有幾句老話說:「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一個人有遠大的志向,就像樹要有根一樣;人要立定這種偉大的志向,必須在每一個念頭上,都要謙虛;即使碰到像灰塵一樣極小的事情,也要使旁人方便;能做到這樣,自然會感動天地;而造福全在我自己,自己真心要造,就能造成。像現在那些求取功名的人,當初那有什麼真心,不過一時高興罷了;興致來了,就去求;興致退了,就停止。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喜好音樂,若是到了極點,那末齊國國運大概可以興旺了。但是大王喜歡音樂,衹是個人追尋快樂罷了;若能把個人追尋快樂的心,推廣到與民同樂;使百姓都快樂,那麼齊國還有不興旺的麼?」我看求科名,也是這樣;要把求科名的心,落實推廣到積德行善;並要盡心盡力去做,那麼命運與福報,都能由我自己決定了!

轉載自:http://www.corey.org/download/了凡四訓白話翻譯.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