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你懂得財布施嗎?
http://purelightbuddhist.yolasite.com/blog/-nov-21-2010-4-23-13-am-13
你懂得財布施嗎?如何才能將有漏的布施福報轉化成無漏功德?
六度是實踐大乘菩薩道的重要途徑,菩薩所修六度萬行,以布施為初度攝後五度,可見布施之重要。蓋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也。財布施得財富,所以財施是因,財富是果報。許多弟子問我,如何才能得布施波羅密?如何才能把有漏的財布施福報轉化成殊勝的無漏功德?本文就財布施,作些簡單的探討,歡迎大家指正。 我們常常講福田,財要種在福田上,才有可能越長越多,將來才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就好比一滴水,如何才能讓它不干涸呢?只有置之于大海。那么,哪些是福田呢?一般說來,福田分有三種:以恭敬心供養三寶,即與三寶、聖賢結緣,能增長自己的福德,此屬敬田;若布施給窮人、病者,此屬悲田;布施給師長、父母,則屬恩田。無論布施給什么人,如果沒有達到三輪體空,如果沒有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都不能叫做布施波羅密,所得的果報只是有限的有漏人天福報而已。只有真正達到三輪體空(無能施之人、無受施之對象、無所施之物),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和無壽者相,以恭敬心、慈悲心、清淨心來行布施,那才叫圓滿,才算是真正的布施波羅密。 構成布施波羅密要具備三個要件,即施者、受者與施物,此稱為「三輪」。若布施之時,能了悟此三者皆悉本空,摧破執著之相,稱為「三輪體空」。第一、施空: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既知無實在的能施之我,布施時便無希求福報之心。第二、受空:既體達本無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者,故對受者不起慢心。第三、施物空:既了達資財珍寶一切所施物品本來皆空,對所施物品不起貪想。《宗鏡錄》卷三十:「大菩薩行施等時,能觀唯議,知境是心,即心外無法,三輪體空,是稱真施。」以上所說的都是指布施者動機應該要純正,且能夠懷著一顆喜捨心、恭敬心、慈悲心與因緣觀,來看待一切眾生,以“無所著、無所求、無所得”之心態來行布施。 大家知道,梁武帝的前世是個樵夫,他上山砍柴,遇見古廟朽爛,看見一尊古佛日灑雨淋,無人侍奉。于是生起善心,將自己頭上的箬笠,遮蓋佛身。以此布施功德,來世感得帝王之報,享受榮華富貴。需要指出的是,他所感得的皇位,不是在于他的一個箬笠,一個箬苙能值幾個錢,而是他在行布施時的一念恭敬心、清凈心和平等心。當前佛教界存在一個普遍的誤區,一般人在行財布施時,過分執著財物本身帶來的福報,而忽略了真正的功德在于布施當下的一念恭敬心和歡喜心,因布施而去除我們內心深處的慳貪,少了一分生死的輪回執著,多了一分清凈法身功德,這才是真正的布施意義所在,也只有這樣的布施,才算是真正懂得布施波羅密的真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