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二零零七年八月六、七及八日
地點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演講廳
今日因緣難得,藉著普賢佛學會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演講廳所舉辦的佛學講座,跟大家分享一部大乘經典之宗要。此大乘經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古德簡稱其為大佛頂首楞嚴經。現在的人更簡稱其為楞嚴經。
蕅益大師云:「(此經)乃宗教之司南。」宗指禪宗;教指教下,即研究經教的法師。大師的意思是指無論參禪的禪和子或講經法師,都應以楞嚴經為指南針。此言甚是。楞嚴經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禪宗以不生不滅為話頭。若參禪人未見不生不滅的真心,就只會以生滅的妄想心用功,變成參話尾,不是參話頭。用妄心修行,最後仍是妄,不能夠出生死。
三藏十二部之中,能清楚、詳細指出參禪人可能遇到的五十種陰魔境界者,亦只有楞嚴經。所以楞嚴經被奉為禪宗的寶典。
楞嚴經不但清楚指出不生不滅的真心及生生滅滅的妄心,更教導世人辨別邪正。弘法的法師若是真妄與邪正尚且分別不到,不可能自度度他。
蕅益大師又說:「(此經)誠一代時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一代時教,指釋迦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所說的種種法門。無論世尊說何法門,目的為令眾生轉迷成悟,轉凡入聖。眾生迷,則有生老病死,生死輪迴無有了期。眾生悟,則常樂我淨,永斷生死輪迴。在釋迦世尊所說的無量法門中,只有楞嚴經能清楚指出何者為妄心,捨之,則永斷生死輪迴。何者為真心,依之用功,方可圓成果地修証。所以說,楞嚴經乃成佛作祖的秘要。虛雲老和尚亦言:「所有佛教徒都應看楞嚴經。」可知楞嚴經的重要。
楞嚴經乃唐朝一位印度僧人般剌密諦所譯,共有十卷。
楞嚴經本來藏於龍宮。因龍勝菩薩到龍宮說法,見到此經。閱後歎為稀有。由是默背記熟。返國後,將經文寫出,呈上國王。
隋朝智者大師,立空假中三觀。有一印度高僧謂智者大師:「你立的三觀,跟我國楞嚴經的意旨相符。」於是智者大師在天台山造了一個拜經台,日夜向西拜求,希望楞嚴經早日流傳到中國。如是拜了十八年,終未得見。迨至唐朝,才由印度的般剌密諦將此經弘傳到中國。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乃經題。結集經文者,於佛所命名的五個題目之中,揀出最重要的十九個字,合成一個經題。
本經以人法為題,略兼比喻。如來是已經証果的人,菩薩乃修因的人。密因、了義、萬行、首楞嚴是法。所以本經以人法立題。又因為用佛頂兩字來比喻最勝最妙之法,所以本經的經題亦略帶比喻。
現在解釋經題:
解釋經題應該根據經文內容的義理。因為全經的要義,都在經題裡面。若不據經文的內容來解釋,就會離題萬丈。
大佛頂──大,指眾生本有的真心,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一切世間法及出世間法都是由心而現。就算這個宇宙,在吾人的真心裡面,其比例猶如一片浮雲在虛空之中。所以真心最大。楞嚴經稱其為常住真心,妙真如性;又稱為如來藏心。法華經稱其為一實相。圓覺經稱其為圓覺妙心。在涅槃經稱為佛性。在華嚴經稱為一真法界。在般若經稱為實相般若。在維摩經稱為不二法門,都是指此一真心。
大,亦是稱讚之詞。稱讚此經為大經。因為密因乃成佛的大因;了義是依實相而說的大義。萬行乃菩薩依實相而起之大行;楞嚴是大定。具足上來大因、大義、大行、大定,是故此經是大經。題目冠以大字,目的是鼓勵我們受持楞嚴經。依楞嚴經的大教,解大理、起大行、証大果。
佛頂──佛頭頂正中有一紅色的肉骨,形如髻狀,名為頭頂肉髻相。能夠放光化佛。惟是一切人天及十地菩薩都不見其頂,稱無見頂相,乃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佛頂不能見,表不屬於有;能放光化佛,表不屬於無。有無俱遣,就是妙。即是說,經題冠以佛頂,表示密因乃妙因、了義是妙義、萬行是妙行、楞嚴是妙定。
如來──佛十種通號之一。表示佛佛道同,後佛如先佛之再來,故云如來。若依本經的終實教義來解釋:如,是本覺,即不生不滅的理體。來,是始覺,即觀照般若。
本覺,即我等本有的覺性,不是經過修行而有,乃本來有,故稱為本覺,又名佛性。禪宗稱其為本來面目。迷了本覺,就稱為不覺。凡夫通通都是不覺,因為全都被無明迷了本覺。本覺雖然在迷,但未曾失去。若遇善知識開導,或自己看經、聽經,開始覺悟自己本有的覺性,就叫始覺。本覺屬理,始覺屬智。無論是因為善知識的開導,或是因為讀經,都是依理而起智,才能開始覺悟,稱為始覺智,覺悟之後,以始覺智時時迴光返照,才名真實修行。依本覺不生不滅之理,起始覺迴光返照之般若智,照到無明盡,始覺與本覺合一,名叫究竟覺,稱為如來。
密因──看不到的才稱為密。眾生本來具有成佛的正因佛性,但是迷而不覺,完全見不到自己的佛性,故稱為密因。那密因應稱為眾生密因才對,為何經題稱其為如來密因呢?因為十方如來在因地修行都以正因佛性為本修因,故稱為如來密因。
何謂正因佛性?佛性本來是一,不是二或三,但是從修正的過程中,可以用三種角度來解釋:
(一)正因佛性。就是眾生不生不滅的本覺,本來就具有,天魔外道都不能破壞。例如埋在泥土裡面的黃金,無論環境如何變遷,黃金都不會壞。
(二)了因佛性。即是始覺智,又名觀照般若。簡而言之,開大悟就是了因佛性。開大悟的人,知道自己將來一定成佛。猶如有人堅定的知道泥土裡面藏有黃金。此始覺智亦不會被天魔外道所破壞。
(三)緣因佛性。指修一切善根功德去開顯正因佛性。等於要除草、要掘泥才可以開發黃金。
佛性在那裡?佛性在我們的見聞覺知裡。能見、能聞、能覺、能知者,不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若然,何以人死後,其眼耳鼻舌身尚在,卻不能見聞覺知?
眼耳鼻舌身乃由地水火風四大而成的色法。地水火風無知覺,故由地水火風而成的眼耳鼻舌身亦無知覺。有知覺者,乃我們的佛性。佛性在眼根起能見的作用、在耳根起能聽聞的作用、在鼻根聞氣味、在舌根嚐味、在身覺觸、在意能思想。所以實實在在能見聞覺知者是佛性,又稱為六根之性。在耳根稱為聞性、在眼根稱為見性。楞嚴經經文所講的見性非指明心見性,是指在眼根能見的佛性。名詞雖然相同,意思不同。
佛性不但在我們的六根裡,佛性亦遍於宇宙萬法。「萬法唯心所現」,宇宙萬法都是從真心而現。即萬法即真心。開悟之人見到「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法王身即法身,又即是佛性。如果你想明白宇宙萬法,你可以參究一下自己的佛性,要迴光返照的去參。參到無明盡,智慧圓滿,你就明白宇宙的起源。
修証了義──題目中的了義,與一般佛經的解釋不同。通常大乘經所講的了義法,是「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即事即理,名為了義。例如法華經、華嚴經、圓覺經等大乘經典,所講的都是了義之法,稱為了義經,若是厭生死求涅槃,厭煩惱求菩提,是為不了義。是故小乘經名為不了義。現在楞嚴經經題所講的了義乃指了悟密因的道理。修証指從密因所起的了義修,因了義修而得的了義証。首先一定要因果相符。佛果是不生不滅,故必定要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稱為了義因。不可以用生滅的因去求不生不滅的果──因果都不相符。何者無生滅?佛性無生滅。有生滅者是我們的妄想。一時想東、一時想西,生滅不停。佛性則如如不動,無生無滅。想東想西是第六意識心。用生滅的識心去修行,永不得佛果。
既然佛性在六根裡,是故應從根性起修。以不生不滅的根性為因地心修行,自然証到不生不滅的佛果。惟是首要大開圓解──即是要悟到此不生不滅的根性──就是了義。未悟以前不稱為了義。悟後從性起修,迴光返照,照到無明盡,本有的佛性全體顯露即成佛。即是說,捨識用根是了義修;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了義証。故謂修証了義。
諸菩薩萬行──梵語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菩提譯曰覺,薩埵譯曰有情。覺即覺悟真理。但煩惱未盡,生死未了,仍然是有情識的眾生,所以名覺有情。覺有情有三種意思:一.已經覺悟我法二空的有情。二.能令法界無量眾生覺悟的有情。三.悲智雙運,自利利他的有情。以智慧上求佛道,屬於自利,以慈悲下度眾生,屬於利他。
諸菩薩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共五十五個階位的菩薩。
萬行指菩薩自利利他,廣修六度萬行。其實菩薩行有無量之多,經題以萬表示無量的意思。
首楞嚴──釋迦佛於涅槃經親自解釋首楞嚴的意思:「首楞嚴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指十法界正報的眾生、依報的世界與及因果等等,統稱為一切事。一切事先無後有,從因緣而生;有成住壞空。因緣一滅就空,一切事都無常,都了不可得。究竟堅固乃謂眾生的佛性。究竟即是畢竟的意思。佛性非因緣生,佛性無生故無滅,所以是究竟堅固。惟是佛性起用之時能幻出一切法。即是說,一切法均以佛性為本體,是故一切事的本體都是究竟堅固。
經云:「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即此不可得就是實相。實相亦就是究竟堅固的佛性。即事即理,所以楞嚴經乃大乘了義經。
經──每一部經都各別有其題,名為別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此十九字乃別題,屬於所詮的法。「經」乃通題。因為每一部經通通都以其為題目,所以名為通題。
經,印度文是修多羅,中文譯曰契經。表示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契經又有貫、攝、常、法四種義意。貫即貫串。佛經能貫串事理因果。攝指攝受所應度的機,令他們得解脫。常即不會改變。過去佛如是說,現在佛亦如是說,未來佛亦如是說。佛經所詮的真理乃萬古不易,故謂常。佛經又是十方三世眾生所共遵守的法則,故名法。
楞嚴經的發起眾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多聞第一。本來多聞是一件好事,因為菩薩有三不厭:一.供佛不厭。二.聽法不厭。三.供僧不厭。聽法不厭即多聞。但聽了之後就要思惟其義理。然後依理而修。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即正定。可惜阿難只喜歡多聞,不喜歡老老實實的去修定,終於不敵外道邪咒,幾乎毀戒。好在釋迦佛派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往護。
只喜歡聽經,不依理而修當然不會有成就。若是一味講修行而不聽經、不看經,則是盲修瞎練,容易走錯路。佛教是解行並重,即了解跟修行同樣重要。
阿難見到佛,非常後悔自己只樂多聞而未曾修定。阿難又知道小乘的定未得究竟,所以求佛開示十方如來在因地中所修定的最初方便。阿難不知道十方佛因地中所修定是何名字,故以自己平常所知的三種定:奢摩他、三摩、禪那,加一妙字,成為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表示他所要求的乃是能成佛的大定。
釋迦佛一聽,就知道阿難不清楚佛定的名字,所以首先告知:「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原來佛定的名字為大佛頂首楞嚴王。圓含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而成為一大定。釋迦佛在涅槃經云:「首楞嚴定又名佛性。」所以首楞嚴定又稱為自性定。眾生本來具足,不是經修行而有,乃不生不滅的天然大定。所以首楞嚴定與一般所修的定不同。一般所修的定有入定、住定、出定。入定及住定時則有定。出之則無。乃因修定者以生滅的意識心為本修因。
首楞嚴定迥不同於常途工夫所修之定。首楞嚴定就是佛性,佛性無動搖、無生滅去來。無動搖、無生滅去來就是定。因此首楞嚴定並無入定出定,是究竟堅固的大定。
現在先解釋何謂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
奢摩他是印度文,譯曰止,乃定的一種。把心收攝起來,令其不散亂,不打妄想,不昏沈。一打妄想,立即制止。此種定需要你用心力,即是用意志去止息妄心而得的,很多經論都有談及,楞嚴經所說的則完全不同。不需要你作意去修,一作意就落於虛妄,就與自性背道而馳。
妙奢摩他是首楞嚴大定所依的理體,亦即是我人的本覺佛性。本來就不生滅、不動搖,本來就是定。從本覺理起始覺智,返照本覺,名為妙奢摩他微密觀照。此微密觀照,不同識心分別,有覺有觀的止觀。此乃離妄絕相,以始覺智,照本覺理,故謂微密。但無始劫以來,我們習慣以六識為心,若不捨去虛妄的六識心,大定無從修証。所以修首楞嚴定,先要大開圓解。即先要你悟。悟個甚麼呢?悟到意識非真心,你就會捨去妄心。悟到六根中有不動搖不生滅的佛性,稱為根性,又名如來藏性,你就會用真性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証。若果未悟,即是未得其體,未得其體又如何可以起返照之用呢?所以在經文中,釋迦佛七番破六識的虛假,令阿難捨去虛妄的意識心;十番顯根性的真實,令阿難悟到常住妙明,不動周圓的大定本體就是妙奢摩他。務要阿難捨識用根。即捨去妄識,而依不生滅、不動搖的根性為因地心。此即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的最初方便。因地心亦即經題中「如來密因」。至於何謂六識心,請參聽我在心經內的詳細解釋。
大開圓解後,從解起行,就是妙三摩。以不生不滅的根性為本修因。在六根之中選擇一根下手,一門深入。選那一根呢?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所以選耳根。從聞思修,返聞聞自性,入三摩地,即經題中的修証了義。下文會介紹觀音菩薩耳根圓通。
禪那,中文譯為靜慮。靜即是定,慮即是慧。本經所講的乃自性本具的定慧,故謂妙。以始覺智照本覺理,定慧均等,中中流入薩婆若海,經歷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証入涅槃之門。所以捨識用根,是楞嚴經的宗要。
如何捨去妄心?又或者應該問如何去除妄識呢?首先一定要知道妄心在那裡?如果不知道自己妄心所在之處,如何能降伏自己的塵勞煩惱?譬如捉賊,一定要知道賊巢所在,才可以擒賊。所以佛問阿難:「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心指六識,乃生死根本,本來非心,可是我們偏偏認六識為自己的心。「目」指肉眼,由無知覺的色法而成。本來無見的功能,但眾生偏偏認為能見者是肉眼。釋迦佛不單要破妄心,並且要指出能見者不是我們的肉眼,而是我們的真心。
阿難立即回答:「心在身內,眼在面上。」不但阿難,相信我們都會這樣回答。佛謂:「心是靈敏的,無論心在那處,都能夠清楚知道周邊一切的事物,如果我們的心是在身內,先應知道身內的五藏六腑。如果不知內,怎可以知外?」釋迦佛為了要証明六識非心,所以有七番破妄識無住處,以証明妄心根本不存在。上來破心在內,是第一番。即如今日的講題名楞嚴經宗要,所以七番破妄之中,只揀要點而述。
阿難被釋迦佛推破了心在身內之說後,立即又回應:「既然我們見不到五臟六腑,証明心不在身內。但是我們能見到身外的一切事物,証明我們的心是在身外。」佛言:「如果心在身外,即是身心互不相干。若如是,當身有所覺之時,心不會知,因為身心互不相連。同樣,當心有所知時,身亦不會覺。但現實的情況是,當你身中的眼見物之時,你的心就立即起分別。証明心與身相連。若是相連,心就不會在身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