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金光明經卷第五
金光明經
空品第五
無量餘經 已廣說空 是故此中 略而解說
眾生根鈍 尟於智慧 不能廣知 無量空義
故此尊經 略而說之 異妙方便 種種因緣
為鈍根故 起大悲心 今我演說 此妙經典
如我所解 知眾生意 是身虛偽 猶如空聚
六入村落 結賊所止 一切自住 各不相知
眼根受色 耳分別聲 鼻嗅諸香 舌嗜於味
所有身根 貪受諸觸 意根分別 一切諸法
六情諸根 各各自緣 諸塵境界 不行他緣
心如幻化 馳騁六情 而常妄想 分別諸法
猶如世人 馳走空聚 六賊所害 愚不知避
心常依止 六根境界 各各自知 所伺之處
隨行色聲 香味觸法 心處六情 如鳥投網
其心在在 常處諸根 隨逐諸塵 無有暫捨
身空虛偽 不可長養 無有諍訟 亦無正主
從諸因緣 和合而有 無有堅實 妄想故起
業力機關 假為空聚 地水火風 合集成立
隨時增減 共相殘害 猶如四蛇 同處一篋
四大蚖蛇 其性各異 二上二下 諸方亦二
如是蛇大 悉滅無餘 地水二蛇 其性沈下
風火二蛇 性輕上升 心識二性 躁動不停
隨業受報 人天諸趣 隨所作業 而墮諸有
水火風種 散滅壞時 大小不淨 盈流於外
體生諸蟲 無可愛樂 捐棄塚間 如杇敗木
善女當觀 諸法如是 何處有人 及以眾生
本性空寂 無明故有 如是諸大 一一不實
本自不生 性無和合 以是因緣 我說諸大
從本不實 和合而有 無明體相 本自不有
妄想因緣 和合而有 無所有故 假名無明
是故我說 名曰無明 行識名色 六入觸受
愛取有生 老死愁惱 眾苦行眾 不可思議
生死無際 輪轉不息 本無有生 亦無和合
不善思惟 心行所造 我斷一切 諸見纏等
以智慧刀 裂煩惱網 五陰舍宅 觀悉空寂
證無上道 微妙功德 開甘露門 示甘露器
入甘露城 處甘露室 令諸眾生 食甘露味
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 然大法炬 雨勝法雨
我今摧伏 一切怨結 豎立第一 微妙法幢
度諸眾生 於生死海 永斷三惡 無量苦惱
煩惱熾然 燒諸眾生 無有救護 無所依止
我以甘露 清涼美味 充足是輩 令離焦熱
於無量劫 遵修諸行 供養恭敬 諸佛世尊
堅固修習 菩提之道 求於如來 真實法身
捨諸所重 肢節手足 頭目髓腦 所愛妻子
錢財珍寶 真珠瓔珞 金銀琉璃 種種異物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金光明經卷第四
金光明經
讚歎品第四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善女天。過去有王名金龍尊。常以讚歎。讚歎去來現在諸佛
我今尊重 敬禮讚歎 去來現在 十方諸佛
諸佛清淨 微妙寂滅 色中上色 金光照耀
於諸聲中 佛聲最上 猶如大梵 深遠雷音
其髮紺黑 光螺焰起 蜂翠孔雀 色不得喻
其齒鮮白 猶如珂雪 顯發金顏 分齊分明
其目脩廣 清淨無垢 如青蓮華 映水開敷
舌相廣長 形色紅輝 光明照耀 如華初生
眉間毫相 白如珂月 右旋潤澤 如淨琉璃
眉細脩揚 形如月初 其色黑耀 過於蜂王
鼻高圓直 如鑄金鋌 微妙柔軟 當于面門
如來勝相 次第最上 得味真正 無與等者
一一毛孔 一毛旋生 軟細紺青 猶孔雀項
即於生時 身放大光 普照十方 無量國土
滅盡三界 一切諸苦 令諸眾生 悉受快樂
地獄畜生 及以餓鬼 諸人天等 安隱無患
悉滅一切 無量惡趣 身色微妙 如融金聚
面貌清淨 如月盛滿 佛身明耀 如日初出
進止威儀 猶如師子 脩臂下垂 立過于膝
猶如風動 娑羅樹枝 圓光一尋 能照無量
猶如聚集 百千日月 佛身淨妙 無諸垢穢
其明普照 一切佛剎 佛光巍巍 明焰熾盛
悉能隱蔽 無量日月 佛日燈炬 照無量界
皆令眾生 尋光見佛 本所修習 百千行業
聚集功德 莊嚴佛身 臂傭纖圓 如象王鼻
手足淨軟 敬愛無厭 去來諸佛 數如微塵
現在諸佛 亦復如是 如是如來 我今悉禮
身口清淨 意亦如是 以妙香華 供養奉獻
百千功德 讚詠歌歎 設以百舌 於千劫中
歎佛功德 不能得盡 如來所有 現世功德
種種深固 微妙第一 設復千舌 欲讚一佛
尚不能盡 功德少分 況欲歎美 諸佛功德
大地及天 以為大海 乃至有頂 滿其中水
尚以一毛 知其滴數 無有能知 佛一功德
我今以禮 讚歎諸佛 身口意業 悉皆清淨
一切所修 無量善業 與諸眾生 證無上道
如是人王 讚歎佛已 復作如是 無量誓願
若我來世 無量無邊 阿僧祇劫 在在生處
常於夢中 見妙金鼓 得聞懺悔 深奧之聲
今所讚歎 面貌清淨 願我來世 亦得如是
諸佛功德 不可思議 於百千劫 甚難得值
願於當來 無量之世 夜則夢見 晝如實說
我當具足 修行六度 濟拔眾生 越於苦海
然後我身 成無上道 令我世界 無與等者
奉貢金鼓 讚佛因緣 以此果報 當來之世
值釋迦佛 得受記[卄/別] 并令二子 金龍金光
常生我家 同共受記 若有眾生 無救護者
眾苦逼切 無所依止 我於當來 為是等輩
作大救護 及依止處 能除眾苦 悉令滅盡
施與眾生 諸善安樂 我未來世 行菩薩道
不計劫數 如盡本際 以此金光 懺悔因緣
使我惡海 及以業海 煩惱大海 悉竭無餘
我功德海 願悉成就 智慧大海 清淨具足
無量功德 助菩提道 猶如大海 珍寶具足
以此金光 懺悔力故 菩提功德 光明無礙
慧光無垢 照徹清淨 我當來世 身光普照
功德威神 光明焰盛 於三界中 最勝殊特
諸功德力 無所減少 當度眾生 越於苦海
并復安置 功德大海 來世多劫 行菩提道
如昔諸佛 行菩提者 三世諸佛 淨妙國土
諸佛至尊 無量功德 令我來世 得此殊異
功德淨土 如佛世尊 信相當知 爾時國王
金龍尊者 則汝身是 爾時二子 金龍金光
今汝二子 銀相等是
金光明經卷第三
金光明經
懺悔品第三
爾時信相菩薩。即於其夜夢見金鼓。其狀姝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復於光中得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尊。
眾寶樹下坐琉璃座。與無量百千眷屬圍繞而為說法。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枹擊鼓出大音聲。其聲演說懺悔偈頌。時信相菩薩。從夢寤已。至心憶念夢中所聞懺悔偈頌。過夜至旦出王舍城。爾時亦有無量無邊百千眾生。與菩薩俱往耆闍崛山至於佛所。至佛所已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卻坐一面敬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以其夢中所見金鼓及懺悔偈。向如來說
昨夜所夢 至心憶持 夢見金鼓 妙色晃耀
其光大盛 明踰於日 遍照十方 恒沙世界
又因此光 得見諸佛 眾寶樹下 坐琉璃座
無量大眾 圍繞說法 見婆羅門 擊是金鼓
其鼓音中 說如是偈 是大金鼓 所出妙音
悉能滅除 三世諸苦 地獄餓鬼 畜生等苦
貧窮困苦 及諸有苦 是鼓所出 微妙之音
能除眾生 諸惱所逼 斷眾怖畏 令得無懼
猶如諸佛 得無所畏 諸佛聖人 所成功德
離於生死 到大智岸 如是眾生 所得功德
定及助道 猶如大海 是鼓所出 如是妙音
令眾生得 梵音深遠 證佛無上 菩提勝果
轉無上輪 微妙清淨 住壽無量 不思議劫
演說正法 利益眾生 能害煩惱 消除諸苦
貪瞋癡等 悉令寂滅 若有眾生 處在地獄
大火熾然 燒炙其身 若聞金鼓 微妙音聲
所出言教 即尋禮佛 亦令眾生 得知宿命
百生千生 千萬億生 令心正念 諸佛世尊
亦聞無上 微妙之言 是金鼓中 所出妙音
復令眾生 值遇諸佛 遠離一切 諸惡業等
善修無量 白淨之業 諸天世人 及餘眾生
隨其所思 諸所願求 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
皆悉能令 成就具足 若有眾生 墮大地獄
猛火炎熾 焚燒其身 無有救護 流轉諸難
當令是等 悉滅諸苦 若有眾生 諸苦所切
三惡道報 及以人中 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
悉能滅除 一切諸苦 無依無歸 無有救護
我為是等 作歸依處 是諸世尊 今當證知
久已於我 生大悲心 在在處處 十方諸佛
現在世雄 兩足之尊 我本所作 惡不善業
今者懺悔 諸十力前 不識諸佛 及父母恩
不解善法 造作眾惡 自恃種姓 及諸財寶
盛年放逸 作諸惡行 心念不善 口作惡業
隨心所作 不見其過 凡夫愚行 無知闇覆
親近惡友 煩惱亂心 五欲因緣 心生忿恚
不知厭足 故作眾惡 親近非聖 因生慳嫉
貧窮因緣 姦諂作惡 繫屬於他 常有怖畏
不得自在 而造諸惡 貪欲恚癡 擾動其心
渴愛所逼 造作眾惡 依因衣食 及以女色
諸結惱熱 造作眾惡 身口意惡 所集三樂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或不恭敬 佛法聖眾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或不恭敬 緣覺菩薩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以無智故 誹謗正法
不知恭敬 父母尊長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愚惑所覆 驕慢放逸 因貪恚癡 造作諸惡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我今供養 無量無邊
二千大千 世界諸佛 我當拔濟 十方一切
無量眾生 所有諸苦 我當安止 不可思議
阿僧祇眾 令住十地 已得安止 住十地者
悉令具足 如來正覺 為一眾生 億劫修行
使無量眾 令度苦海 我當為是 諸眾生等
演說微妙 甚深悔法 所謂金光 滅除諸惡
千劫所作 極重惡業 若能至心 一懺悔者
如是眾罪 悉皆滅盡 我今已說 懺悔之法
是金光明 清淨微妙 速能滅除 一切業障
我當安止 住於十地 十種珍寶 以為腳足
成佛無上 功德光明 令諸眾生 度三有海
諸佛所有 甚深法藏 不可思議 無量功德
一切種智 願悉具足 百千禪定 根力覺道
不可思議 諸陀羅尼 十力世尊 我當成就
諸佛世尊 有大慈悲 當證微誠 哀受我悔
若我百劫 所作眾惡 以是因緣 生大憂苦
貧窮困乏 愁熱驚懼 怖畏惡業 心常怯劣
在在處處 暫無歡樂 十方現在 大悲世尊
能除眾生 一切怖畏 願當受我 誠心懺悔
令我恐懼 悉得消除 我之所有 煩惱業垢
惟願現在 諸佛世尊 以大悲水 洗除令淨
過去諸惡 今悉懺悔 現所作罪 誠心發露
所未作者 更不敢作 已作之業 不敢覆藏
身業三種 口業有四 意三業行 今悉懺悔
身口所作 及以意思 十種惡業 一切懺悔
遠離十惡 修行十善 安止十住 逮十力尊
所造惡業 應受惡報 今於佛前 誠心懺悔
若此國土 及餘世界 所有善法 悉以迴向
我所修行 身口意業 願於來世 證無上道
若在諸有 六趣險難 愚癡無智 造作眾惡
今於佛前 皆悉懺悔 世間所有 生死險難
種種婬欲 愚煩惱難 如是諸難 我今懺悔
心輕躁難 近惡友難 三有險難 及三毒難
遇無難難 值好時難 修功德難 值佛亦難
如是諸難 今悉懺悔 諸佛世尊 我所依止
是故我今 敬禮佛海 金色晃耀 猶如須彌
是故我今 頂禮最勝 其色無上 如天真金
眼目清淨 如紺琉璃 功德威神 名稱顯著
佛日大悲 滅一切闇 善淨無垢 離諸塵翳
無上佛日 大光普照 煩惱火熾 令心焦熱
唯佛能除 如月清涼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莊嚴其身 視之無厭 功德巍巍 明網顯耀
安住三界 如日照世 猶如琉璃 淨無瑕穢
妙色廣大 種種各異 其色紅赤 如日初出
頗梨白銀 校飾光網 如是種種 莊嚴佛日
三有之中 生死大海 潦水波蕩 惱亂我心
其味苦毒 最為麤澀 如來網明 能令枯涸
妙身莊嚴 相好殊特 金色光明 遍照一切
智慧大海 彌滿三界 是故我今 稽首敬禮
如大海水 其量難知 大地微塵 不可稱計
諸須彌山 難可度量 虛空邊際 亦不可得
諸佛亦爾 功德無量 一切有心 無能知者
於無量劫 極心思惟 不能得知 佛功德邊
大地諸山 尚可知量 毛滴海水 亦可知數
諸佛功德 無能知者 相好莊嚴 名稱讚歎
如是功德 令眾皆得 我以善業 諸因緣故
來世不久 成於佛道 講宣妙法 利益眾生
度脫一切 無量諸苦 摧伏諸魔 及其眷屬
轉於無上 清淨法輪 住壽無量 不思議劫
充足眾生 甘露法味 我當具足 六波羅蜜
猶如過佛 之所成就 斷諸煩惱 除一切苦
悉滅貪欲 及恚癡等 我當憶念 宿命之事
百生千生 千萬億生 常當至心 正念諸佛
所說微妙 無上正法 我因善業 常值諸佛
遠離諸惡 修諸善業 一切世界 所有眾生
無量苦惱 我當悉滅 若有眾生 諸根毀壞
不具足者 悉令具足 十方世界 所有病苦
羸瘦頓乏 無救護者 悉令解脫 如是諸苦
還得勢力 平復如本 若犯王法 臨當刑戮
無量怖畏 愁憂苦惱 如是之人 悉令解脫
若受鞭撻 繫縛枷鎖 種種苦事 逼切其身
無量百千 愁憂驚畏 種種恐懼 擾亂其心
如是無邊 諸苦惱等 願使一切 悉得解脫
若有眾生 飢渴所惱 令得種種 甘美飲食
盲者得視 聾者得聽 啞者得言 裸者得衣
貧窮之者 即得寶藏 倉庫盈溢 無所乏少
一切皆受 安隱快樂 乃至無有 一人受苦
眾生相視 和顏悅色 形貌端嚴 人所喜見
心常思念 他人善事 飲食飽滿 功德具足
隨諸眾生 之所思念 皆願令得 種種妓樂
箜篌箏笛 琴瑟鼓吹 如是種種 微妙音聲
江河池沼 流泉諸水 金華遍布 及優缽羅
隨諸眾生 之所思念 即得種種 衣服飲食
錢財珍寶 金銀琉璃 真珠璧玉 雜廁瓔珞
願諸眾生 不聞惡聲 乃至無有 可惡見者
願諸眾生 色貌微妙 各各相於 共相愛念
世間所有 資生之具 隨其所念 悉令具足
願諸眾生 諸所求索 如其所須 應念即得
香華諸樹 常於三時 雨細末香 及塗身香
眾生受者 歡喜快樂 願諸眾生 常得供養
不可思議 十方諸佛 無上妙法 清淨無垢
及諸菩薩 聲聞大眾 願諸眾生 常得遠離
三惡八難 值無難處 覲睹諸佛 無上之王
願諸眾生 常生尊貴 多饒財寶 安隱豐樂
上妙色像 莊嚴其身 功德成就 有大名稱
願諸女人 皆成男子 具足智慧 精勤不懈
一切皆行 菩薩之道 勤心修習 六波羅蜜
常見十方 無量諸佛 坐寶樹下 琉璃座上
安住禪定 自在快樂 演說正法 眾所樂聞
若我現在 及過去世 所作惡業 諸有險難
應得惡果 不適意者 願悉滅盡 令無有餘
若諸眾生 三有繫縛 生死羅網 彌密堅固
願以智刀 割斷破裂 除諸苦惱 早成菩提
若此閻浮 及餘他方 無量世界 所有眾生
所作種種 善妙功德 我今深心 隨其歡喜
我今以此 隨喜功德 及身口意 所作善業
願於來世 成無上道 得淨無垢 吉祥果報
若有敬禮 讚歎十力 信心清淨 無諸疑網
能作如是 所說懺悔 便得超越 六十劫罪
諸善男子 及善女人 諸王剎利 婆羅門等
若有恭敬 合掌向佛 稱歎如來 并讚此偈
在在生處 常識宿命 諸根具足 清淨端嚴
種種功德 悉皆成就 在在處處 常為國王
輔相大臣 之行恭敬 非於一佛 五佛十佛
種諸功德 聞是懺悔 若於無量 百千萬億
諸佛如來 種諸善根 然後乃得 聞是懺悔
金光明經卷第二
壽量品第二
爾時王舍城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信相。已曾供養過去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佛。種諸善根。是信相菩薩作是思惟。何因何緣。釋迦如來壽命短促方八十年。復更念言。如佛所說有二因緣壽命得長。何等為二。一者不殺。二者施食。而我世尊。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劫。修不殺戒具足十善。飲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己身骨髓肉血。充足飽滿飢餓眾生。況餘飲食。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義時其室自然廣博嚴事天紺琉璃種種眾寶。雜廁間錯以成其地。猶如如來所居淨土。有妙香氣過諸天香。煙雲垂布遍滿其室。其室四面。各有四寶上妙高座自然而出。純以天衣而為敷具。是妙座上各有諸佛所受用華眾寶合成。於蓮華上有四如來。東方名阿。南方名寶相。西方名無量壽。北方名微妙聲。是四如來自然而坐師子座上。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雨諸天華作天妓樂。爾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神力受天快樂。諸根不具即得具足。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具出現。爾時信相菩薩。見是諸佛及希有事。歡喜踊躍恭敬合掌。向諸世尊至心念佛。作是思惟。釋迦如來無量功德。唯壽命中心生疑惑。云何如來壽命如是方八十年。爾時四佛。以正遍知告信相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思量如來壽命短促。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見諸天世人魔眾梵眾沙門婆羅門人及非人有能思算如來壽量知其齊限。唯除如來。時四如來。將欲宣暢釋迦文佛所得壽命。欲色界天。諸龍鬼神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悉來聚集信相菩薩摩訶薩室。爾時四佛。於大眾中略以偈喻說釋迦如來所得壽量。而作頌曰
一切諸水 可知幾滴 無有能數 釋尊壽命
諸須彌山 可知斤兩 無有能量 釋尊壽命
一切大地 可知鹿數 無有能算 釋尊壽命
虛空分界 尚可盡邊 無有能計 釋尊壽命
不可計劫 億百千萬 佛壽如是 無量無邊
以是因緣 故說二緣 不害物命 施食無量
是故大士 壽不可計 無量無邊 亦無齊限
是故汝今 不應於佛 無量壽命 而生疑惑
爾時信相菩薩摩訶薩。聞是四佛宣說如來壽命無量。深心信解歡喜踊躍。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四如來忽然不現
爾時王舍城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信相。已曾供養過去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佛。種諸善根。是信相菩薩作是思惟。何因何緣。釋迦如來壽命短促方八十年。復更念言。如佛所說有二因緣壽命得長。何等為二。一者不殺。二者施食。而我世尊。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劫。修不殺戒具足十善。飲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己身骨髓肉血。充足飽滿飢餓眾生。況餘飲食。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義時其室自然廣博嚴事天紺琉璃種種眾寶。雜廁間錯以成其地。猶如如來所居淨土。有妙香氣過諸天香。煙雲垂布遍滿其室。其室四面。各有四寶上妙高座自然而出。純以天衣而為敷具。是妙座上各有諸佛所受用華眾寶合成。於蓮華上有四如來。東方名阿。南方名寶相。西方名無量壽。北方名微妙聲。是四如來自然而坐師子座上。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雨諸天華作天妓樂。爾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神力受天快樂。諸根不具即得具足。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具出現。爾時信相菩薩。見是諸佛及希有事。歡喜踊躍恭敬合掌。向諸世尊至心念佛。作是思惟。釋迦如來無量功德。唯壽命中心生疑惑。云何如來壽命如是方八十年。爾時四佛。以正遍知告信相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思量如來壽命短促。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見諸天世人魔眾梵眾沙門婆羅門人及非人有能思算如來壽量知其齊限。唯除如來。時四如來。將欲宣暢釋迦文佛所得壽命。欲色界天。諸龍鬼神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悉來聚集信相菩薩摩訶薩室。爾時四佛。於大眾中略以偈喻說釋迦如來所得壽量。而作頌曰
一切諸水 可知幾滴 無有能數 釋尊壽命
諸須彌山 可知斤兩 無有能量 釋尊壽命
一切大地 可知鹿數 無有能算 釋尊壽命
虛空分界 尚可盡邊 無有能計 釋尊壽命
不可計劫 億百千萬 佛壽如是 無量無邊
以是因緣 故說二緣 不害物命 施食無量
是故大士 壽不可計 無量無邊 亦無齊限
是故汝今 不應於佛 無量壽命 而生疑惑
爾時信相菩薩摩訶薩。聞是四佛宣說如來壽命無量。深心信解歡喜踊躍。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四如來忽然不現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金光明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大城耆闍崛山。是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
是金光明 諸經之王 若有聞者 則能思惟
無上微妙 甚深之義 如是經典 常為四方
四佛世尊 之所護持 東方阿 南方寶相
西無量壽 北微妙聲 我今當說 懺悔等法
所生功德 為無有上 能壞諸苦 盡不善業
一切種智 而為根本 無量功德 之所莊嚴
滅除諸苦 與無量樂 諸根不具 壽命損減
貧窮困苦 諸天捨離 親厚鬥訟 王法所加
各各忿諍 財物損耗 愁憂恐怖 惡星災異
眾邪蠱道 變怪相續 臥見惡夢 晝則愁惱
當淨洗浴 聽是經典 至心清淨 著淨絜衣
專聽諸佛 甚深行處 是經威德 能悉消除
如是諸惡 令其寂滅 護世四王 將諸官屬
并及無量 夜叉之眾 悉來擁護 持是經者
大辯天神 尼連河神 鬼子母神 地神堅牢
大梵尊天 三十三天 大神龍王 緊那羅王
迦樓羅王 阿修羅王 與其眷屬 悉共至彼
擁護是人 晝夜不離 我今所說 諸佛世尊
甚深祕密 微妙行處 億百千劫 甚難得值
若得聞經 若為他說 若心隨喜 若設供養
如是之人 於無量劫 常為諸天 八部所敬
如是修行 生功德者 得不思議 無量福聚
亦為十方 諸佛世尊 深行菩薩 之所護持
著淨衣服 以上妙香 慈心供養 常不遠離
身意清淨 無諸垢穢 歡喜悅豫 深樂是典
若得聽聞 當知善得 人身人道 及以正命
若聞懺悔 執持在心 是上善根 諸佛所讚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大城耆闍崛山。是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
是金光明 諸經之王 若有聞者 則能思惟
無上微妙 甚深之義 如是經典 常為四方
四佛世尊 之所護持 東方阿 南方寶相
西無量壽 北微妙聲 我今當說 懺悔等法
所生功德 為無有上 能壞諸苦 盡不善業
一切種智 而為根本 無量功德 之所莊嚴
滅除諸苦 與無量樂 諸根不具 壽命損減
貧窮困苦 諸天捨離 親厚鬥訟 王法所加
各各忿諍 財物損耗 愁憂恐怖 惡星災異
眾邪蠱道 變怪相續 臥見惡夢 晝則愁惱
當淨洗浴 聽是經典 至心清淨 著淨絜衣
專聽諸佛 甚深行處 是經威德 能悉消除
如是諸惡 令其寂滅 護世四王 將諸官屬
并及無量 夜叉之眾 悉來擁護 持是經者
大辯天神 尼連河神 鬼子母神 地神堅牢
大梵尊天 三十三天 大神龍王 緊那羅王
迦樓羅王 阿修羅王 與其眷屬 悉共至彼
擁護是人 晝夜不離 我今所說 諸佛世尊
甚深祕密 微妙行處 億百千劫 甚難得值
若得聞經 若為他說 若心隨喜 若設供養
如是之人 於無量劫 常為諸天 八部所敬
如是修行 生功德者 得不思議 無量福聚
亦為十方 諸佛世尊 深行菩薩 之所護持
著淨衣服 以上妙香 慈心供養 常不遠離
身意清淨 無諸垢穢 歡喜悅豫 深樂是典
若得聽聞 當知善得 人身人道 及以正命
若聞懺悔 執持在心 是上善根 諸佛所讚
金光明經-經中之王
當您在展場中,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如置身諸佛之境,正在細聽佛陀說《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是止息世上暴力與戰爭,帶來世界和平的最有威力方式之一。《金光明經》之重要性,人人當誦。不論多忙,或一天一頁,或讀幾行,還是可以的。持續讀誦,每人能做。
《金光明經》是經中之王。有非常力量,強大療癒力,能滿你所願,並給一切有情,帶和平、喜悅,直至佛果。對世界和平、保護自己、國家,和世界,同樣極具威力。
希望自他都獲和平的人,其實無須傷害他人、批評他人,甚或向他人示威,當以修行或佛法的方式,帶來和平。任何希冀世界和平的人均應誦,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能持誦這經。
《金光明經》也能保護個人和國家免於地、水、火、風四大方面的自然災害,例如地震、水災、火災、暴風、龍捲風等。這些災害其實並不自然,是來自讓危險發生的因緣,來自人們過去內在的不善念和不善業,來自外在的緣。
持誦此經,利益不可思議。經中說,就算以無數珍寶,其數量等同太平洋中的原子那麼多,來供養無量諸佛,僅持誦數句《金光明經》,比向佛陀獻上如此無量珍寶的供養功德還大。
讀誦此經,將導你成佛。讀誦此經,功德之多,凡事均可顧及,生活平順,所求願滿。全因不可思議的淨業,和累積了廣大的功德。我們解脫無數有情,令其脫離輪迴,並度他們成佛。
在此祈求,為世界和平多誦《金光明經》。
附圖為《金光明經》金冊,金冊以銅質為胎,其外鎏金,上刻經文。
附圖為《金光明經》玉冊,玉片以雙面陰刻「篆」體漢字經文。
象王與弟子規
文殊菩薩 管治智慧
當您在展場中,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如置身諸佛之境,正在細聽佛陀說《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是止息世上暴力與戰爭,帶來世界和平的最有威力方式之一。《金光明經》之重要性,人人當誦。不論多忙,或一天一頁,或讀幾行,還是可以的。持續讀誦,每人能做。
《金光明經》是經中之王。有非常力量,強大療癒力,能滿你所願,並給一切有情,帶和平、喜悅,直至佛果。對世界和平、保護自己、國家,和世界,同樣極具威力。
希望自他都獲和平的人,其實無須傷害他人、批評他人,甚或向他人示威,當以修行或佛法的方式,帶來和平。任何希冀世界和平的人均應誦,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能持誦這經。
《金光明經》也能保護個人和國家免於地、水、火、風四大方面的自然災害,例如地震、水災、火災、暴風、龍捲風等。這些災害其實並不自然,是來自讓危險發生的因緣,來自人們過去內在的不善念和不善業,來自外在的緣。
持誦此經,利益不可思議。經中說,就算以無數珍寶,其數量等同太平洋中的原子那麼多,來供養無量諸佛,僅持誦數句《金光明經》,比向佛陀獻上如此無量珍寶的供養功德還大。
讀誦此經,將導你成佛。讀誦此經,功德之多,凡事均可顧及,生活平順,所求願滿。全因不可思議的淨業,和累積了廣大的功德。我們解脫無數有情,令其脫離輪迴,並度他們成佛。
在此祈求,為世界和平多誦《金光明經》。
附圖為《金光明經》金冊,金冊以銅質為胎,其外鎏金,上刻經文。
附圖為《金光明經》玉冊,玉片以雙面陰刻「篆」體漢字經文。
象王與弟子規
文殊菩薩 管治智慧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觀音經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與佛有因。與佛有緣。
佛法相因。常樂我靜。
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
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
天羅神。地羅神。
人離難。難離身。
一切災殃化為塵。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
另外誦大悲咒 能得很大利益
根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
2009-08-20 09:13:05 補充
得十五種善生者。
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二者。常生善國。
三者。常值好時。
四者。常逢善友。
五者。身根常得具足。
六者。道心純熟。
七者。不犯禁戒。
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
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
十三者。龍天善神。恒常擁衛。
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
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2009-08-20 09:19:36 補充
有
緣
佛
法
相
因
常
樂
我
靜
朝
念
觀
世
音
暮
念
觀
世
音
念
念
從
心
起
念
佛
不
離
心
天
羅
神
地
羅
神
人
離
難
難
離
身
一
切
災
殃
化
為
塵
南
無
摩
訶
波
般
野
若
波
羅
蜜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天眼智証通
頂後有光猶是幻 雲生足下未為仙
在佛教修行人來說,頂後有光、雲生足下,也不足為奇,這要看修行
人所修證的是甚麼層次。在道教而言,頂後有光亦分多種層次及修證
。頂後的光圈是甚麼顏色?黃色、紅色、白色、紫色?顏色的亮度如
何?光頻的輻射如何?光圈的大小覆蓋範圍幾何?
身後光圈固然是修行人的心力放射,內證而外現;但身後有光圈,卻
未必一定是神仙境界。三界中的阿修羅、龍類、羅剎、魔類等,以致
其它不同空間的靈界眾生,身後都有大小不同、色澤各異的光圈;假
若看見修行人身後有光圈就認作神、看見腳底生雲就認作仙,這未免
亦過於武斷。
道教修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已是最高的大羅金仙境界。大羅金
仙身後金光閃閃、紫氣騰騰,普通肉眼,又焉可看見如此高頻的光能
!腳底生雲,可以用念力從虛空中召一片雲來;可以畫符或念咒化出
來。從虛空召來的雲易見,以畫符或念咒化出來的就不是人人可見的
了。身後化光、足下生雲,對大羅金仙來說,又有甚麼難度?只要不
可錯認生起如此外相的,便一定是真正的神仙便是了。
佛教認為這一切都是幻。身後光環,亦是修證過程中的產物,心力投
射於外層,法爾自然之事,修行人切不要過於取著。
身後光環,亦可隨心力控制而使其色澤及亮度改變。一般人妄念紛飛
,是以身光亦不斷浮動變色,只是自己不知、亦不受控。身光顏色,
包含了很多意思,代表眾生的思想及行為的結聚,反射出來的成象結
果。普通人類肉眼當然看不見身光,要經修鍊的肉眼才可看得到;而
更上一層的天眼則可一目了然。是以看見身光,又並不表示某修行人
具有天眼,可能只是一剎那的感應,稍見即逝,亦可能是經修練的肉
眼功能。
真正佛教的「天眼智證通」,除了天人是報得,一生下來在天界中已
具備。如果是人界的話,有些報盡天人,輪轉人間,過往天眼的力量
還沒完全失去,是以生而為人後,多少亦具備天眼的部份功能,但當
然功力較前已大減,若以人身再重新修練,則不在其論。
人身要從定中,天眼才可發揮其功能;而入定並不代表必要閉目。有
些修行人開眼凝神,亦已在定中;從定中,天眼的功能便得以發揮,
心光便可發出照見所想要知道的事物。
天眼是心力的運用發揮,證量越高,心力越大,眼力越厲害!人界中
的天眼,要從修禪定中得;今生人界若有報得天眼,只是前生的修因
罷了。可能某修行人前生是天人,亦或阿修羅等其祂的異類眾生,亦
或是高僧轉世。但此種人界所報得的天眼,畢竟與天界報得的天眼,
其功力及功能亦相去甚大甚多。
三界二十八天,層層福報向上遞增,是以下一層天絕對不及上一層天
的天眼厲害。故此今生人界若有報得的天人眼睛,由於從不同的天界
轉生人間,發揮出來的功能功力,一定有所不同。
佛教真正的「天眼智證通」,不論其天眼能力的高底大小,最重要的
一點,就是可以「隨心運用」;不能隨心運用,若是被動的,不是要
看就可看,一定是假天眼,是俗世所言的「陰陽眼」為多。
真正完全的「天眼智證通」,可隨心運用,不論明暗、遠近、大小,
有否障隔等,都可清楚一覽無遺。普通肉眼或有陰眼的人,在陽界黑
暗的地方,一定不能清楚看見物體,除非有靈界附身,如鬼類的眼睛
則在黑暗中可見。陰眼又焉能將人類血液中有多少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數目等,一目了然而沒有差錯?陰眼可能感知到人身中有甚麼
疾患,但一定不能如天眼可完全清晰透視人體每一部份,就連每根毛
髮上的爬行小生物,都歷歷可見。天眼隨意可看天界上的事物,陰眼
就不能了。陰眼的功能是被動感知,或被靈界所附從而得知,因為非
為修正定所發出之力用,是以不可與天眼同日而語。
阿那律尊者的天眼智證通,是從苦修正定而得;正定又必需從嚴守正
戒而得。不勞而獲、不持正戒,決不能成證真天眼,只是妖魅魍魎的
幻變而已。
當今世上,又有幾位如阿迦曼尊者的修證呢!?尊者的天眼,是佛世
時無異的阿羅漢修得的「天眼智證通」;尊者是「外現小乘相,內秘
菩薩行。」實是乘願再來度化小乘聲聞的大菩薩。金山活佛-妙善和
尚的天眼亦是真正的「天眼智證通」,是聲聞極果聖人行菩薩大道的
示現。兩位聖者化身已歿,徒惹學佛者追思孺慕。
可嘆末法明師罕遇、正法難逢,若沒有天眼的老師,切不可自認或受
弟子稱誦,而默許自有天眼神通。弟子若過份稱讚老師,與其實證不
符,無疑是害了恩師慧命法身;老師默認不實之證量,亦誤了一己之
菩提大道。
今日法未之時,若是真正的佛菩薩或阿羅漢化現人間化育眾生,決定
不會以神通作主流設教;恐為魔界所利用。因為神通境界及層次複雜
,眾生難於辨識。加以今日眾生盲目崇拜神通,正見不具,錯認有通
靈能力的老師,不論正邪,以為他們都有真正的神通,亦便等如有真
正的證量。此種不正見皆助長魔師四起,若不予以矯正,亦會慢慢斷
送了一己的學佛前途。就算有神通,並不代表某師父一定已證阿羅漢
或菩薩果位,何況是佛?可能某師父只是前述的報盡天人而已!或只
有普通人所沒有的陰眼靈通罷了!謹記修行人切勿把神通指向於證量
;一切邪見,便是末法的根源。
「正法不未依舊在,眾生邪見令沉埋。」好好跟隨一位沒有任何神通
,但嚴遵佛戒的老師。老師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就是他的證
量;請你在日常動靜中細意觀察;請你下拜相求,祈念這位具足「四
無量心」的老師住世。
佛菩薩會轉世度生,這是真相,但不要從光環或神通中去辨認祂們,
或分辨靈童真假;請你學習佛菩薩的「四無量心」才是最重要。真真
假假,已傷害了眾多善心善緣,豈不是「一將功成要萬骨枯」!這已
完全違背了真正的轉世意義及精神。真正的佛菩薩轉世,不掛名義出
來,反而內藏唯恐人知,就是怕今日學佛的眾生崇拜神通神異,不能
以平常心處之及面對。遠在唐朝時的佛菩薩已如此示現,何況今日惡
世?若身份外露,便會相繼圓寂,唯恐眾生貪執不放。假使反其道而
行,大力宣揚提倡佛菩薩的轉世,亦且以神通指向證量而加以辨認,
則法末更速矣!
誰是真正佛菩薩的化世,不是今日我等凡夫所可認證出來,這亦不是
全體佛法的重點所在。若能以謙和、安忍、包容之心而對一切外境,
則可決定能利他自利,此刻真正的佛菩薩已轉化在各修行者心中。
謙和、安忍、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共一切眾生苦,這才是佛菩薩
真正要昭示及教導眾生的化世精神,如斯檢討修正(證)自心,一切
眾生皆是佛也!
忘掉了得失邊一個多,無謂再計較你對或我錯;抬望眼遠看滿天晚霞
,又見千千億世上風波,匆匆又過.......
天地風雲生我輩
一入娑婆歲月催
宏圖佛業談等間
不勝人生一場醉
撰於 世尊涅槃金剛化現日
在佛教修行人來說,頂後有光、雲生足下,也不足為奇,這要看修行
人所修證的是甚麼層次。在道教而言,頂後有光亦分多種層次及修證
。頂後的光圈是甚麼顏色?黃色、紅色、白色、紫色?顏色的亮度如
何?光頻的輻射如何?光圈的大小覆蓋範圍幾何?
身後光圈固然是修行人的心力放射,內證而外現;但身後有光圈,卻
未必一定是神仙境界。三界中的阿修羅、龍類、羅剎、魔類等,以致
其它不同空間的靈界眾生,身後都有大小不同、色澤各異的光圈;假
若看見修行人身後有光圈就認作神、看見腳底生雲就認作仙,這未免
亦過於武斷。
道教修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已是最高的大羅金仙境界。大羅金
仙身後金光閃閃、紫氣騰騰,普通肉眼,又焉可看見如此高頻的光能
!腳底生雲,可以用念力從虛空中召一片雲來;可以畫符或念咒化出
來。從虛空召來的雲易見,以畫符或念咒化出來的就不是人人可見的
了。身後化光、足下生雲,對大羅金仙來說,又有甚麼難度?只要不
可錯認生起如此外相的,便一定是真正的神仙便是了。
佛教認為這一切都是幻。身後光環,亦是修證過程中的產物,心力投
射於外層,法爾自然之事,修行人切不要過於取著。
身後光環,亦可隨心力控制而使其色澤及亮度改變。一般人妄念紛飛
,是以身光亦不斷浮動變色,只是自己不知、亦不受控。身光顏色,
包含了很多意思,代表眾生的思想及行為的結聚,反射出來的成象結
果。普通人類肉眼當然看不見身光,要經修鍊的肉眼才可看得到;而
更上一層的天眼則可一目了然。是以看見身光,又並不表示某修行人
具有天眼,可能只是一剎那的感應,稍見即逝,亦可能是經修練的肉
眼功能。
真正佛教的「天眼智證通」,除了天人是報得,一生下來在天界中已
具備。如果是人界的話,有些報盡天人,輪轉人間,過往天眼的力量
還沒完全失去,是以生而為人後,多少亦具備天眼的部份功能,但當
然功力較前已大減,若以人身再重新修練,則不在其論。
人身要從定中,天眼才可發揮其功能;而入定並不代表必要閉目。有
些修行人開眼凝神,亦已在定中;從定中,天眼的功能便得以發揮,
心光便可發出照見所想要知道的事物。
天眼是心力的運用發揮,證量越高,心力越大,眼力越厲害!人界中
的天眼,要從修禪定中得;今生人界若有報得天眼,只是前生的修因
罷了。可能某修行人前生是天人,亦或阿修羅等其祂的異類眾生,亦
或是高僧轉世。但此種人界所報得的天眼,畢竟與天界報得的天眼,
其功力及功能亦相去甚大甚多。
三界二十八天,層層福報向上遞增,是以下一層天絕對不及上一層天
的天眼厲害。故此今生人界若有報得的天人眼睛,由於從不同的天界
轉生人間,發揮出來的功能功力,一定有所不同。
佛教真正的「天眼智證通」,不論其天眼能力的高底大小,最重要的
一點,就是可以「隨心運用」;不能隨心運用,若是被動的,不是要
看就可看,一定是假天眼,是俗世所言的「陰陽眼」為多。
真正完全的「天眼智證通」,可隨心運用,不論明暗、遠近、大小,
有否障隔等,都可清楚一覽無遺。普通肉眼或有陰眼的人,在陽界黑
暗的地方,一定不能清楚看見物體,除非有靈界附身,如鬼類的眼睛
則在黑暗中可見。陰眼又焉能將人類血液中有多少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數目等,一目了然而沒有差錯?陰眼可能感知到人身中有甚麼
疾患,但一定不能如天眼可完全清晰透視人體每一部份,就連每根毛
髮上的爬行小生物,都歷歷可見。天眼隨意可看天界上的事物,陰眼
就不能了。陰眼的功能是被動感知,或被靈界所附從而得知,因為非
為修正定所發出之力用,是以不可與天眼同日而語。
阿那律尊者的天眼智證通,是從苦修正定而得;正定又必需從嚴守正
戒而得。不勞而獲、不持正戒,決不能成證真天眼,只是妖魅魍魎的
幻變而已。
當今世上,又有幾位如阿迦曼尊者的修證呢!?尊者的天眼,是佛世
時無異的阿羅漢修得的「天眼智證通」;尊者是「外現小乘相,內秘
菩薩行。」實是乘願再來度化小乘聲聞的大菩薩。金山活佛-妙善和
尚的天眼亦是真正的「天眼智證通」,是聲聞極果聖人行菩薩大道的
示現。兩位聖者化身已歿,徒惹學佛者追思孺慕。
可嘆末法明師罕遇、正法難逢,若沒有天眼的老師,切不可自認或受
弟子稱誦,而默許自有天眼神通。弟子若過份稱讚老師,與其實證不
符,無疑是害了恩師慧命法身;老師默認不實之證量,亦誤了一己之
菩提大道。
今日法未之時,若是真正的佛菩薩或阿羅漢化現人間化育眾生,決定
不會以神通作主流設教;恐為魔界所利用。因為神通境界及層次複雜
,眾生難於辨識。加以今日眾生盲目崇拜神通,正見不具,錯認有通
靈能力的老師,不論正邪,以為他們都有真正的神通,亦便等如有真
正的證量。此種不正見皆助長魔師四起,若不予以矯正,亦會慢慢斷
送了一己的學佛前途。就算有神通,並不代表某師父一定已證阿羅漢
或菩薩果位,何況是佛?可能某師父只是前述的報盡天人而已!或只
有普通人所沒有的陰眼靈通罷了!謹記修行人切勿把神通指向於證量
;一切邪見,便是末法的根源。
「正法不未依舊在,眾生邪見令沉埋。」好好跟隨一位沒有任何神通
,但嚴遵佛戒的老師。老師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就是他的證
量;請你在日常動靜中細意觀察;請你下拜相求,祈念這位具足「四
無量心」的老師住世。
佛菩薩會轉世度生,這是真相,但不要從光環或神通中去辨認祂們,
或分辨靈童真假;請你學習佛菩薩的「四無量心」才是最重要。真真
假假,已傷害了眾多善心善緣,豈不是「一將功成要萬骨枯」!這已
完全違背了真正的轉世意義及精神。真正的佛菩薩轉世,不掛名義出
來,反而內藏唯恐人知,就是怕今日學佛的眾生崇拜神通神異,不能
以平常心處之及面對。遠在唐朝時的佛菩薩已如此示現,何況今日惡
世?若身份外露,便會相繼圓寂,唯恐眾生貪執不放。假使反其道而
行,大力宣揚提倡佛菩薩的轉世,亦且以神通指向證量而加以辨認,
則法末更速矣!
誰是真正佛菩薩的化世,不是今日我等凡夫所可認證出來,這亦不是
全體佛法的重點所在。若能以謙和、安忍、包容之心而對一切外境,
則可決定能利他自利,此刻真正的佛菩薩已轉化在各修行者心中。
謙和、安忍、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共一切眾生苦,這才是佛菩薩
真正要昭示及教導眾生的化世精神,如斯檢討修正(證)自心,一切
眾生皆是佛也!
忘掉了得失邊一個多,無謂再計較你對或我錯;抬望眼遠看滿天晚霞
,又見千千億世上風波,匆匆又過.......
天地風雲生我輩
一入娑婆歲月催
宏圖佛業談等間
不勝人生一場醉
撰於 世尊涅槃金剛化現日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天眼通
在佛教修行人來說,頂後有光、雲生足下,也不足為奇,這要看修行
人所修證的是甚麼層次。在道教而言,頂後有光亦分多種層次及修證
。頂後的光圈是甚麼顏色?黃色、紅色、白色、紫色?顏色的亮度如
何?光頻的輻射如何?光圈的大小覆蓋範圍幾何?
身後光圈固然是修行人的心力放射,內證而外現;但身後有光圈,卻
未必一定是神仙境界。三界中的阿修羅、龍類、羅剎、魔類等,以致
其它不同空間的靈界眾生,身後都有大小不同、色澤各異的光圈;假
若看見修行人身後有光圈就認作神、看見腳底生雲就認作仙,這未免
亦過於武斷。
道教修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已是最高的大羅金仙境界。大羅金
仙身後金光閃閃、紫氣騰騰,普通肉眼,又焉可看見如此高頻的光能
!腳底生雲,可以用念力從虛空中召一片雲來;可以畫符或念咒化出
來。從虛空召來的雲易見,以畫符或念咒化出來的就不是人人可見的
了。身後化光、足下生雲,對大羅金仙來說,又有甚麼難度?只要不
可錯認生起如此外相的,便一定是真正的神仙便是了。
佛教認為這一切都是幻。身後光環,亦是修證過程中的產物,心力投
射於外層,法爾自然之事,修行人切不要過於取著。
身後光環,亦可隨心力控制而使其色澤及亮度改變。一般人妄念紛飛
,是以身光亦不斷浮動變色,只是自己不知、亦不受控。身光顏色,
包含了很多意思,代表眾生的思想及行為的結聚,反射出來的成象結
果。普通人類肉眼當然看不見身光,要經修鍊的肉眼才可看得到;而
更上一層的天眼則可一目了然。是以看見身光,又並不表示某修行人
具有天眼,可能只是一剎那的感應,稍見即逝,亦可能是經修練的肉
眼功能。
真正佛教的「天眼智證通」,除了天人是報得,一生下來在天界中已
具備。如果是人界的話,有些報盡天人,輪轉人間,過往天眼的力量
還沒完全失去,是以生而為人後,多少亦具備天眼的部份功能,但當
然功力較前已大減,若以人身再重新修練,則不在其論。
人身要從定中,天眼才可發揮其功能;而入定並不代表必要閉目。有
些修行人開眼凝神,亦已在定中;從定中,天眼的功能便得以發揮,
心光便可發出照見所想要知道的事物。
天眼是心力的運用發揮,證量越高,心力越大,眼力越厲害!人界中
的天眼,要從修禪定中得;今生人界若有報得天眼,只是前生的修因
罷了。可能某修行人前生是天人,亦或阿修羅等其祂的異類眾生,亦
或是高僧轉世。但此種人界所報得的天眼,畢竟與天界報得的天眼,
其功力及功能亦相去甚大甚多。
三界二十八天,層層福報向上遞增,是以下一層天絕對不及上一層天
的天眼厲害。故此今生人界若有報得的天人眼睛,由於從不同的天界
轉生人間,發揮出來的功能功力,一定有所不同。
佛教真正的「天眼智證通」,不論其天眼能力的高底大小,最重要的
一點,就是可以「隨心運用」;不能隨心運用,若是被動的,不是要
看就可看,一定是假天眼,是俗世所言的「陰陽眼」為多。
真正完全的「天眼智證通」,可隨心運用,不論明暗、遠近、大小,
有否障隔等,都可清楚一覽無遺。普通肉眼或有陰眼的人,在陽界黑
暗的地方,一定不能清楚看見物體,除非有靈界附身,如鬼類的眼睛
則在黑暗中可見。陰眼又焉能將人類血液中有多少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數目等,一目了然而沒有差錯?陰眼可能感知到人身中有甚麼
疾患,但一定不能如天眼可完全清晰透視人體每一部份,就連每根毛
髮上的爬行小生物,都歷歷可見。天眼隨意可看天界上的事物,陰眼
就不能了。陰眼的功能是被動感知,或被靈界所附從而得知,因為非
為修正定所發出之力用,是以不可與天眼同日而語。
阿那律尊者的天眼智證通,是從苦修正定而得;正定又必需從嚴守正
戒而得。不勞而獲、不持正戒,決不能成證真天眼,只是妖魅魍魎的
幻變而已。
當今世上,又有幾位如阿迦曼尊者的修證呢!?尊者的天眼,是佛世
時無異的阿羅漢修得的「天眼智證通」;尊者是「外現小乘相,內秘
菩薩行。」實是乘願再來度化小乘聲聞的大菩薩。金山活佛-妙善和
尚的天眼亦是真正的「天眼智證通」,是聲聞極果聖人行菩薩大道的
示現。兩位聖者化身已歿,徒惹學佛者追思孺慕。
可嘆末法明師罕遇、正法難逢,若沒有天眼的老師,切不可自認或受
弟子稱誦,而默許自有天眼神通。弟子若過份稱讚老師,與其實證不
符,無疑是害了恩師慧命法身;老師默認不實之證量,亦誤了一己之
菩提大道。
今日法未之時,若是真正的佛菩薩或阿羅漢化現人間化育眾生,決定
不會以神通作主流設教;恐為魔界所利用。因為神通境界及層次複雜
,眾生難於辨識。加以今日眾生盲目崇拜神通,正見不具,錯認有通
靈能力的老師,不論正邪,以為他們都有真正的神通,亦便等如有真
正的證量。此種不正見皆助長魔師四起,若不予以矯正,亦會慢慢斷
送了一己的學佛前途。就算有神通,並不代表某師父一定已證阿羅漢
或菩薩果位,何況是佛?可能某師父只是前述的報盡天人而已!或只
有普通人所沒有的陰眼靈通罷了!謹記修行人切勿把神通指向於證量
;一切邪見,便是末法的根源。
「正法不未依舊在,眾生邪見令沉埋。」好好跟隨一位沒有任何神通
,但嚴遵佛戒的老師。老師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就是他的證
量;請你在日常動靜中細意觀察;請你下拜相求,祈念這位具足「四
無量心」的老師住世。
佛菩薩會轉世度生,這是真相,但不要從光環或神通中去辨認祂們,
或分辨靈童真假;請你學習佛菩薩的「四無量心」才是最重要。真真
假假,已傷害了眾多善心善緣,豈不是「一將功成要萬骨枯」!這已
完全違背了真正的轉世意義及精神。真正的佛菩薩轉世,不掛名義出
來,反而內藏唯恐人知,就是怕今日學佛的眾生崇拜神通神異,不能
以平常心處之及面對。遠在唐朝時的佛菩薩已如此示現,何況今日惡
世?若身份外露,便會相繼圓寂,唯恐眾生貪執不放。假使反其道而
行,大力宣揚提倡佛菩薩的轉世,亦且以神通指向證量而加以辨認,
則法末更速矣!
誰是真正佛菩薩的化世,不是今日我等凡夫所可認證出來,這亦不是
全體佛法的重點所在。若能以謙和、安忍、包容之心而對一切外境,
則可決定能利他自利,此刻真正的佛菩薩已轉化在各修行者心中。
謙和、安忍、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共一切眾生苦,這才是佛菩薩
真正要昭示及教導眾生的化世精神,如斯檢討修正(證)自心,一切
眾生皆是佛也!
忘掉了得失邊一個多,無謂再計較你對或我錯;抬望眼遠看滿天晚霞
,又見千千億世上風波,匆匆又過.......
天地風雲生我輩
一入娑婆歲月催
宏圖佛業談等間
不勝人生一場醉
人所修證的是甚麼層次。在道教而言,頂後有光亦分多種層次及修證
。頂後的光圈是甚麼顏色?黃色、紅色、白色、紫色?顏色的亮度如
何?光頻的輻射如何?光圈的大小覆蓋範圍幾何?
身後光圈固然是修行人的心力放射,內證而外現;但身後有光圈,卻
未必一定是神仙境界。三界中的阿修羅、龍類、羅剎、魔類等,以致
其它不同空間的靈界眾生,身後都有大小不同、色澤各異的光圈;假
若看見修行人身後有光圈就認作神、看見腳底生雲就認作仙,這未免
亦過於武斷。
道教修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已是最高的大羅金仙境界。大羅金
仙身後金光閃閃、紫氣騰騰,普通肉眼,又焉可看見如此高頻的光能
!腳底生雲,可以用念力從虛空中召一片雲來;可以畫符或念咒化出
來。從虛空召來的雲易見,以畫符或念咒化出來的就不是人人可見的
了。身後化光、足下生雲,對大羅金仙來說,又有甚麼難度?只要不
可錯認生起如此外相的,便一定是真正的神仙便是了。
佛教認為這一切都是幻。身後光環,亦是修證過程中的產物,心力投
射於外層,法爾自然之事,修行人切不要過於取著。
身後光環,亦可隨心力控制而使其色澤及亮度改變。一般人妄念紛飛
,是以身光亦不斷浮動變色,只是自己不知、亦不受控。身光顏色,
包含了很多意思,代表眾生的思想及行為的結聚,反射出來的成象結
果。普通人類肉眼當然看不見身光,要經修鍊的肉眼才可看得到;而
更上一層的天眼則可一目了然。是以看見身光,又並不表示某修行人
具有天眼,可能只是一剎那的感應,稍見即逝,亦可能是經修練的肉
眼功能。
真正佛教的「天眼智證通」,除了天人是報得,一生下來在天界中已
具備。如果是人界的話,有些報盡天人,輪轉人間,過往天眼的力量
還沒完全失去,是以生而為人後,多少亦具備天眼的部份功能,但當
然功力較前已大減,若以人身再重新修練,則不在其論。
人身要從定中,天眼才可發揮其功能;而入定並不代表必要閉目。有
些修行人開眼凝神,亦已在定中;從定中,天眼的功能便得以發揮,
心光便可發出照見所想要知道的事物。
天眼是心力的運用發揮,證量越高,心力越大,眼力越厲害!人界中
的天眼,要從修禪定中得;今生人界若有報得天眼,只是前生的修因
罷了。可能某修行人前生是天人,亦或阿修羅等其祂的異類眾生,亦
或是高僧轉世。但此種人界所報得的天眼,畢竟與天界報得的天眼,
其功力及功能亦相去甚大甚多。
三界二十八天,層層福報向上遞增,是以下一層天絕對不及上一層天
的天眼厲害。故此今生人界若有報得的天人眼睛,由於從不同的天界
轉生人間,發揮出來的功能功力,一定有所不同。
佛教真正的「天眼智證通」,不論其天眼能力的高底大小,最重要的
一點,就是可以「隨心運用」;不能隨心運用,若是被動的,不是要
看就可看,一定是假天眼,是俗世所言的「陰陽眼」為多。
真正完全的「天眼智證通」,可隨心運用,不論明暗、遠近、大小,
有否障隔等,都可清楚一覽無遺。普通肉眼或有陰眼的人,在陽界黑
暗的地方,一定不能清楚看見物體,除非有靈界附身,如鬼類的眼睛
則在黑暗中可見。陰眼又焉能將人類血液中有多少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數目等,一目了然而沒有差錯?陰眼可能感知到人身中有甚麼
疾患,但一定不能如天眼可完全清晰透視人體每一部份,就連每根毛
髮上的爬行小生物,都歷歷可見。天眼隨意可看天界上的事物,陰眼
就不能了。陰眼的功能是被動感知,或被靈界所附從而得知,因為非
為修正定所發出之力用,是以不可與天眼同日而語。
阿那律尊者的天眼智證通,是從苦修正定而得;正定又必需從嚴守正
戒而得。不勞而獲、不持正戒,決不能成證真天眼,只是妖魅魍魎的
幻變而已。
當今世上,又有幾位如阿迦曼尊者的修證呢!?尊者的天眼,是佛世
時無異的阿羅漢修得的「天眼智證通」;尊者是「外現小乘相,內秘
菩薩行。」實是乘願再來度化小乘聲聞的大菩薩。金山活佛-妙善和
尚的天眼亦是真正的「天眼智證通」,是聲聞極果聖人行菩薩大道的
示現。兩位聖者化身已歿,徒惹學佛者追思孺慕。
可嘆末法明師罕遇、正法難逢,若沒有天眼的老師,切不可自認或受
弟子稱誦,而默許自有天眼神通。弟子若過份稱讚老師,與其實證不
符,無疑是害了恩師慧命法身;老師默認不實之證量,亦誤了一己之
菩提大道。
今日法未之時,若是真正的佛菩薩或阿羅漢化現人間化育眾生,決定
不會以神通作主流設教;恐為魔界所利用。因為神通境界及層次複雜
,眾生難於辨識。加以今日眾生盲目崇拜神通,正見不具,錯認有通
靈能力的老師,不論正邪,以為他們都有真正的神通,亦便等如有真
正的證量。此種不正見皆助長魔師四起,若不予以矯正,亦會慢慢斷
送了一己的學佛前途。就算有神通,並不代表某師父一定已證阿羅漢
或菩薩果位,何況是佛?可能某師父只是前述的報盡天人而已!或只
有普通人所沒有的陰眼靈通罷了!謹記修行人切勿把神通指向於證量
;一切邪見,便是末法的根源。
「正法不未依舊在,眾生邪見令沉埋。」好好跟隨一位沒有任何神通
,但嚴遵佛戒的老師。老師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就是他的證
量;請你在日常動靜中細意觀察;請你下拜相求,祈念這位具足「四
無量心」的老師住世。
佛菩薩會轉世度生,這是真相,但不要從光環或神通中去辨認祂們,
或分辨靈童真假;請你學習佛菩薩的「四無量心」才是最重要。真真
假假,已傷害了眾多善心善緣,豈不是「一將功成要萬骨枯」!這已
完全違背了真正的轉世意義及精神。真正的佛菩薩轉世,不掛名義出
來,反而內藏唯恐人知,就是怕今日學佛的眾生崇拜神通神異,不能
以平常心處之及面對。遠在唐朝時的佛菩薩已如此示現,何況今日惡
世?若身份外露,便會相繼圓寂,唯恐眾生貪執不放。假使反其道而
行,大力宣揚提倡佛菩薩的轉世,亦且以神通指向證量而加以辨認,
則法末更速矣!
誰是真正佛菩薩的化世,不是今日我等凡夫所可認證出來,這亦不是
全體佛法的重點所在。若能以謙和、安忍、包容之心而對一切外境,
則可決定能利他自利,此刻真正的佛菩薩已轉化在各修行者心中。
謙和、安忍、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共一切眾生苦,這才是佛菩薩
真正要昭示及教導眾生的化世精神,如斯檢討修正(證)自心,一切
眾生皆是佛也!
忘掉了得失邊一個多,無謂再計較你對或我錯;抬望眼遠看滿天晚霞
,又見千千億世上風波,匆匆又過.......
天地風雲生我輩
一入娑婆歲月催
宏圖佛業談等間
不勝人生一場醉
一入娑婆歲月催
頂後有光猶是幻 雲生足下未為仙
在佛教修行人來說,頂後有光、雲生足下,也不足為奇,這要看修行
人所修證的是甚麼層次。在道教而言,頂後有光亦分多種層次及修證
。頂後的光圈是甚麼顏色?黃色、紅色、白色、紫色?顏色的亮度如
何?光頻的輻射如何?光圈的大小覆蓋範圍幾何?
身後光圈固然是修行人的心力放射,內證而外現;但身後有光圈,卻
未必一定是神仙境界。三界中的阿修羅、龍類、羅剎、魔類等,以致
其它不同空間的靈界眾生,身後都有大小不同、色澤各異的光圈;假
若看見修行人身後有光圈就認作神、看見腳底生雲就認作仙,這未免
亦過於武斷。
道教修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已是最高的大羅金仙境界。大羅金
仙身後金光閃閃、紫氣騰騰,普通肉眼,又焉可看見如此高頻的光能
!腳底生雲,可以用念力從虛空中召一片雲來;可以畫符或念咒化出
來。從虛空召來的雲易見,以畫符或念咒化出來的就不是人人可見的
了。身後化光、足下生雲,對大羅金仙來說,又有甚麼難度?只要不
可錯認生起如此外相的,便一定是真正的神仙便是了。
佛教認為這一切都是幻。身後光環,亦是修證過程中的產物,心力投
射於外層,法爾自然之事,修行人切不要過於取著。
身後光環,亦可隨心力控制而使其色澤及亮度改變。一般人妄念紛飛
,是以身光亦不斷浮動變色,只是自己不知、亦不受控。身光顏色,
包含了很多意思,代表眾生的思想及行為的結聚,反射出來的成象結
果。普通人類肉眼當然看不見身光,要經修鍊的肉眼才可看得到;而
更上一層的天眼則可一目了然。是以看見身光,又並不表示某修行人
具有天眼,可能只是一剎那的感應,稍見即逝,亦可能是經修練的肉
眼功能。
真正佛教的「天眼智證通」,除了天人是報得,一生下來在天界中已
具備。如果是人界的話,有些報盡天人,輪轉人間,過往天眼的力量
還沒完全失去,是以生而為人後,多少亦具備天眼的部份功能,但當
然功力較前已大減,若以人身再重新修練,則不在其論。
人身要從定中,天眼才可發揮其功能;而入定並不代表必要閉目。有
些修行人開眼凝神,亦已在定中;從定中,天眼的功能便得以發揮,
心光便可發出照見所想要知道的事物。
天眼是心力的運用發揮,證量越高,心力越大,眼力越厲害!人界中
的天眼,要從修禪定中得;今生人界若有報得天眼,只是前生的修因
罷了。可能某修行人前生是天人,亦或阿修羅等其祂的異類眾生,亦
或是高僧轉世。但此種人界所報得的天眼,畢竟與天界報得的天眼,
其功力及功能亦相去甚大甚多。
三界二十八天,層層福報向上遞增,是以下一層天絕對不及上一層天
的天眼厲害。故此今生人界若有報得的天人眼睛,由於從不同的天界
轉生人間,發揮出來的功能功力,一定有所不同。
佛教真正的「天眼智證通」,不論其天眼能力的高底大小,最重要的
一點,就是可以「隨心運用」;不能隨心運用,若是被動的,不是要
看就可看,一定是假天眼,是俗世所言的「陰陽眼」為多。
真正完全的「天眼智證通」,可隨心運用,不論明暗、遠近、大小,
有否障隔等,都可清楚一覽無遺。普通肉眼或有陰眼的人,在陽界黑
暗的地方,一定不能清楚看見物體,除非有靈界附身,如鬼類的眼睛
則在黑暗中可見。陰眼又焉能將人類血液中有多少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數目等,一目了然而沒有差錯?陰眼可能感知到人身中有甚麼
疾患,但一定不能如天眼可完全清晰透視人體每一部份,就連每根毛
髮上的爬行小生物,都歷歷可見。天眼隨意可看天界上的事物,陰眼
就不能了。陰眼的功能是被動感知,或被靈界所附從而得知,因為非
為修正定所發出之力用,是以不可與天眼同日而語。
阿那律尊者的天眼智證通,是從苦修正定而得;正定又必需從嚴守正
戒而得。不勞而獲、不持正戒,決不能成證真天眼,只是妖魅魍魎的
幻變而已。
當今世上,又有幾位如阿迦曼尊者的修證呢!?尊者的天眼,是佛世
時無異的阿羅漢修得的「天眼智證通」;尊者是「外現小乘相,內秘
菩薩行。」實是乘願再來度化小乘聲聞的大菩薩。金山活佛-妙善和
尚的天眼亦是真正的「天眼智證通」,是聲聞極果聖人行菩薩大道的
示現。兩位聖者化身已歿,徒惹學佛者追思孺慕。
可嘆末法明師罕遇、正法難逢,若沒有天眼的老師,切不可自認或受
弟子稱誦,而默許自有天眼神通。弟子若過份稱讚老師,與其實證不
符,無疑是害了恩師慧命法身;老師默認不實之證量,亦誤了一己之
菩提大道。
今日法未之時,若是真正的佛菩薩或阿羅漢化現人間化育眾生,決定
不會以神通作主流設教;恐為魔界所利用。因為神通境界及層次複雜
,眾生難於辨識。加以今日眾生盲目崇拜神通,正見不具,錯認有通
靈能力的老師,不論正邪,以為他們都有真正的神通,亦便等如有真
正的證量。此種不正見皆助長魔師四起,若不予以矯正,亦會慢慢斷
送了一己的學佛前途。就算有神通,並不代表某師父一定已證阿羅漢
或菩薩果位,何況是佛?可能某師父只是前述的報盡天人而已!或只
有普通人所沒有的陰眼靈通罷了!謹記修行人切勿把神通指向於證量
;一切邪見,便是末法的根源。
「正法不未依舊在,眾生邪見令沉埋。」好好跟隨一位沒有任何神通
,但嚴遵佛戒的老師。老師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就是他的證
量;請你在日常動靜中細意觀察;請你下拜相求,祈念這位具足「四
無量心」的老師住世。
佛菩薩會轉世度生,這是真相,但不要從光環或神通中去辨認祂們,
或分辨靈童真假;請你學習佛菩薩的「四無量心」才是最重要。真真
假假,已傷害了眾多善心善緣,豈不是「一將功成要萬骨枯」!這已
完全違背了真正的轉世意義及精神。真正的佛菩薩轉世,不掛名義出
來,反而內藏唯恐人知,就是怕今日學佛的眾生崇拜神通神異,不能
以平常心處之及面對。遠在唐朝時的佛菩薩已如此示現,何況今日惡
世?若身份外露,便會相繼圓寂,唯恐眾生貪執不放。假使反其道而
行,大力宣揚提倡佛菩薩的轉世,亦且以神通指向證量而加以辨認,
則法末更速矣!
誰是真正佛菩薩的化世,不是今日我等凡夫所可認證出來,這亦不是
全體佛法的重點所在。若能以謙和、安忍、包容之心而對一切外境,
則可決定能利他自利,此刻真正的佛菩薩已轉化在各修行者心中。
謙和、安忍、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共一切眾生苦,這才是佛菩薩
真正要昭示及教導眾生的化世精神,如斯檢討修正(證)自心,一切
眾生皆是佛也!
忘掉了得失邊一個多,無謂再計較你對或我錯;抬望眼遠看滿天晚霞
,又見千千億世上風波,匆匆又過.......
天地風雲生我輩
一入娑婆歲月催
宏圖佛業談等間
不勝人生一場醉
撰於 世尊涅槃金剛化現日
在佛教修行人來說,頂後有光、雲生足下,也不足為奇,這要看修行
人所修證的是甚麼層次。在道教而言,頂後有光亦分多種層次及修證
。頂後的光圈是甚麼顏色?黃色、紅色、白色、紫色?顏色的亮度如
何?光頻的輻射如何?光圈的大小覆蓋範圍幾何?
身後光圈固然是修行人的心力放射,內證而外現;但身後有光圈,卻
未必一定是神仙境界。三界中的阿修羅、龍類、羅剎、魔類等,以致
其它不同空間的靈界眾生,身後都有大小不同、色澤各異的光圈;假
若看見修行人身後有光圈就認作神、看見腳底生雲就認作仙,這未免
亦過於武斷。
道教修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已是最高的大羅金仙境界。大羅金
仙身後金光閃閃、紫氣騰騰,普通肉眼,又焉可看見如此高頻的光能
!腳底生雲,可以用念力從虛空中召一片雲來;可以畫符或念咒化出
來。從虛空召來的雲易見,以畫符或念咒化出來的就不是人人可見的
了。身後化光、足下生雲,對大羅金仙來說,又有甚麼難度?只要不
可錯認生起如此外相的,便一定是真正的神仙便是了。
佛教認為這一切都是幻。身後光環,亦是修證過程中的產物,心力投
射於外層,法爾自然之事,修行人切不要過於取著。
身後光環,亦可隨心力控制而使其色澤及亮度改變。一般人妄念紛飛
,是以身光亦不斷浮動變色,只是自己不知、亦不受控。身光顏色,
包含了很多意思,代表眾生的思想及行為的結聚,反射出來的成象結
果。普通人類肉眼當然看不見身光,要經修鍊的肉眼才可看得到;而
更上一層的天眼則可一目了然。是以看見身光,又並不表示某修行人
具有天眼,可能只是一剎那的感應,稍見即逝,亦可能是經修練的肉
眼功能。
真正佛教的「天眼智證通」,除了天人是報得,一生下來在天界中已
具備。如果是人界的話,有些報盡天人,輪轉人間,過往天眼的力量
還沒完全失去,是以生而為人後,多少亦具備天眼的部份功能,但當
然功力較前已大減,若以人身再重新修練,則不在其論。
人身要從定中,天眼才可發揮其功能;而入定並不代表必要閉目。有
些修行人開眼凝神,亦已在定中;從定中,天眼的功能便得以發揮,
心光便可發出照見所想要知道的事物。
天眼是心力的運用發揮,證量越高,心力越大,眼力越厲害!人界中
的天眼,要從修禪定中得;今生人界若有報得天眼,只是前生的修因
罷了。可能某修行人前生是天人,亦或阿修羅等其祂的異類眾生,亦
或是高僧轉世。但此種人界所報得的天眼,畢竟與天界報得的天眼,
其功力及功能亦相去甚大甚多。
三界二十八天,層層福報向上遞增,是以下一層天絕對不及上一層天
的天眼厲害。故此今生人界若有報得的天人眼睛,由於從不同的天界
轉生人間,發揮出來的功能功力,一定有所不同。
佛教真正的「天眼智證通」,不論其天眼能力的高底大小,最重要的
一點,就是可以「隨心運用」;不能隨心運用,若是被動的,不是要
看就可看,一定是假天眼,是俗世所言的「陰陽眼」為多。
真正完全的「天眼智證通」,可隨心運用,不論明暗、遠近、大小,
有否障隔等,都可清楚一覽無遺。普通肉眼或有陰眼的人,在陽界黑
暗的地方,一定不能清楚看見物體,除非有靈界附身,如鬼類的眼睛
則在黑暗中可見。陰眼又焉能將人類血液中有多少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數目等,一目了然而沒有差錯?陰眼可能感知到人身中有甚麼
疾患,但一定不能如天眼可完全清晰透視人體每一部份,就連每根毛
髮上的爬行小生物,都歷歷可見。天眼隨意可看天界上的事物,陰眼
就不能了。陰眼的功能是被動感知,或被靈界所附從而得知,因為非
為修正定所發出之力用,是以不可與天眼同日而語。
阿那律尊者的天眼智證通,是從苦修正定而得;正定又必需從嚴守正
戒而得。不勞而獲、不持正戒,決不能成證真天眼,只是妖魅魍魎的
幻變而已。
當今世上,又有幾位如阿迦曼尊者的修證呢!?尊者的天眼,是佛世
時無異的阿羅漢修得的「天眼智證通」;尊者是「外現小乘相,內秘
菩薩行。」實是乘願再來度化小乘聲聞的大菩薩。金山活佛-妙善和
尚的天眼亦是真正的「天眼智證通」,是聲聞極果聖人行菩薩大道的
示現。兩位聖者化身已歿,徒惹學佛者追思孺慕。
可嘆末法明師罕遇、正法難逢,若沒有天眼的老師,切不可自認或受
弟子稱誦,而默許自有天眼神通。弟子若過份稱讚老師,與其實證不
符,無疑是害了恩師慧命法身;老師默認不實之證量,亦誤了一己之
菩提大道。
今日法未之時,若是真正的佛菩薩或阿羅漢化現人間化育眾生,決定
不會以神通作主流設教;恐為魔界所利用。因為神通境界及層次複雜
,眾生難於辨識。加以今日眾生盲目崇拜神通,正見不具,錯認有通
靈能力的老師,不論正邪,以為他們都有真正的神通,亦便等如有真
正的證量。此種不正見皆助長魔師四起,若不予以矯正,亦會慢慢斷
送了一己的學佛前途。就算有神通,並不代表某師父一定已證阿羅漢
或菩薩果位,何況是佛?可能某師父只是前述的報盡天人而已!或只
有普通人所沒有的陰眼靈通罷了!謹記修行人切勿把神通指向於證量
;一切邪見,便是末法的根源。
「正法不未依舊在,眾生邪見令沉埋。」好好跟隨一位沒有任何神通
,但嚴遵佛戒的老師。老師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就是他的證
量;請你在日常動靜中細意觀察;請你下拜相求,祈念這位具足「四
無量心」的老師住世。
佛菩薩會轉世度生,這是真相,但不要從光環或神通中去辨認祂們,
或分辨靈童真假;請你學習佛菩薩的「四無量心」才是最重要。真真
假假,已傷害了眾多善心善緣,豈不是「一將功成要萬骨枯」!這已
完全違背了真正的轉世意義及精神。真正的佛菩薩轉世,不掛名義出
來,反而內藏唯恐人知,就是怕今日學佛的眾生崇拜神通神異,不能
以平常心處之及面對。遠在唐朝時的佛菩薩已如此示現,何況今日惡
世?若身份外露,便會相繼圓寂,唯恐眾生貪執不放。假使反其道而
行,大力宣揚提倡佛菩薩的轉世,亦且以神通指向證量而加以辨認,
則法末更速矣!
誰是真正佛菩薩的化世,不是今日我等凡夫所可認證出來,這亦不是
全體佛法的重點所在。若能以謙和、安忍、包容之心而對一切外境,
則可決定能利他自利,此刻真正的佛菩薩已轉化在各修行者心中。
謙和、安忍、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共一切眾生苦,這才是佛菩薩
真正要昭示及教導眾生的化世精神,如斯檢討修正(證)自心,一切
眾生皆是佛也!
忘掉了得失邊一個多,無謂再計較你對或我錯;抬望眼遠看滿天晚霞
,又見千千億世上風波,匆匆又過.......
天地風雲生我輩
一入娑婆歲月催
宏圖佛業談等間
不勝人生一場醉
撰於 世尊涅槃金剛化現日
天眼觀疾病
典籍資料庫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五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身念處品之二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閉筋蟲。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閉筋蟲。或行麤筋。或行細筋。若覺蟲行。筋則疼痛。若不覺行。筋則不疼痛。一切骨肉。皆亦消瘦。筋中疼痛。若蟲瞋恚。人不能食。若住筋中而飲人血。令人無力。若食人肉。令人羸瘦。觀嚙筋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動脈蟲。是蟲遍行一切脈中。其身微細。行無障礙。若蟲住人食脈之中。則有病過。令身乾燥。不喜飲食。若蟲住在水脈之中。則有病生。令口乾燥。若在汗脈。令人一切毛孔無污。若在尿脈。令人淋病。或令精壞。或令痛苦。若蟲瞋恚。行下門中。令人大便閉塞不通。苦惱垂死。觀動脈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食皮蟲。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皮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能令人面顏色醜惡。或生惡皰。或痒或赤或黃或破。或復令其鬚爪墮落。令人惡病。或皮斷壞。或肉爛壞。觀食皮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嚙脂蟲。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動脂蟲。住在身中脂脈之內。若食有過。若多睡眠。此蟲則瞋。不消飲食。或生疥[癈-(弓*殳)+虫]。或生惡腫。毛根瘭病。或得癭病。或脈脹病。或乾消病。或身臭病。或食時流汗。如是觀動脂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和集蟲於我身中。作何等業。或病或安。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和集蟲。集二種身。一者覺身。二不覺身。皮肉骨血脂髓精等。是名覺身。髮毛爪齒。名不覺身。是名和集二身。以食過故。蟲則無力。人亦無力。不能速疾行來往返。睡眠[夢-夕+登]瞢或多焦渴。皮肉骨血。髓精損減。觀和集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於臭蟲。住在肉中。屎尿之中。以食過故。蟲則瞋恚。身肉屎尿。涕唾皆臭。鼻中爛膿。或眵淚爛臭。隨蟲行處。皆悉臭穢。若衣若敷若食。住齒中。以蟲臭故。食亦隨臭。衣敷盡臭。舌上多有白垢臭穢。身垢亦臭。觀臭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濕行蟲。行背肉中。知食消已。入腰三孔。取人糞穢汁則成尿。滓則為糞。令入下門觀濕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十種蟲行於根中。一切人身。皆從中生。何等為十。一名[病-丙+習][病-丙+習]蟲。二名惙惙蟲。三名苗花蟲。四名大諂蟲。五名黑蟲。六名大食蟲。七名暖行蟲。八名作熱蟲。九名火蟲。十名大火蟲。此諸蟲等。住陰黃中。何等是蟲為人疾病。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病-丙+習][病-丙+習]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食人眼睫。令人眼痒。多出眵淚。此微細蟲。若行眼中。眼則多病。或令目壞。若入精中。眼生白翳。其蟲赤色。為眼生病。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病-丙+習][病-丙+習]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惙惙蟲。住在人身。行於陰中。一切身中行無障礙。陰黃覆身。如此蟲者。若入骨中。令人身體皆大蒸熱。若行肉中。晝夜常熱。手足皆熱。若入皮裏。身則汗出。觀惙惙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苗華蟲行住陰中。利嘴短足。身如火藏。不欲食飲。若以食過。蟲行異處。隨所行處。則大熱爛。身血增長其身大熱。猶如煙起。身皮破壞。如火燒瘡。若蟲順行。則無此病。觀苗華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諂蟲住在身中。行陰黃中。或安不安。以食過故。蟲則瞋恚。從頂至足。行無障礙。能令身中一切熱血生於熱瘡。若血若陰從於口中耳中流出。或死或次死。或身青黃。熱病口苦。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大諂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黑蟲住在身內。行於黃陰中。或安不安。以食過故。蟲則瞋恚。令人面皯。或生多黶。或黑或黃。或赤或令身臭。或令雀目。或口中生瘡。或大小便處生瘡。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黑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食蟲住在身中。或作安隱。或為疾病。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食蟲。以食過故。則生瞋恚。住陰黃中。隨食隨消。身大力故。一切身及身分。眼耳鼻舌。於自境界。皆悉減劣。見不明了。以食過故。根不正緣。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大食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暖行蟲。常愛暖食。憎於冷食。此蟲云何與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暖行蟲。若我食冷。或以飲冷。或食或味。蟲則瞋恚。口多出水。或極或重。或[宋-木+(爪*爪)]或睡。或心陰[夢-夕+登]瞢。或身疼強。或復多唾。或咽喉病。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暖行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熱蟲住在身內。行於陰中。作何等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熱蟲住人身中。若食重食。以食過故。病垢增長。妨出入息。以食過故。令身麤大。或咽喉塞。令大小便悉皆白色。不愛寒冷。不愛[酉*炎]食。觀熱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火食蟲住在身內。行住陰中。此蟲寒時。則便歡喜。熱時萎弱。寒歡喜故。人則憶食。熱時火增。不欲飲食。於冬寒時陰則清涼。熱則陰發。如是火食蟲。如是憎火。觀火食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見大火蟲。此蟲云何令人疾病。或令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火蟲。若人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以食過故。蟲則瞋恚。噉身內蟲。以是過故。令人腸痛。或腳疼手疼。隨食蟲處。則皆疼痛。若蟲不瞋。則無如上所說諸病。觀黃陰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於骨中。有十種蟲。何等為十。一名舐骨蟲。二名嚙骨蟲。三名割節蟲。四名赤口臭蟲。五名爛蟲。六名赤口蟲。七名頭頭摩蟲。八名食皮蟲。九名風刀蟲。十名刀口蟲。如是骨蟲。云何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舐骨蟲。住於骨外住多骨處。或住髀骨。脛骨臂骨。脊骨如是一切骨中。或行脈中。以食過故。蟲則瞋恚。令骨疼痛。或令骨動。令人色惡。食近骨肉。令骨大疼。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骨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嚙骨蟲。遍住一切身骨之中。若蟲嚙骨。諸大乾消。其聲破散。下痢不調。或兩脅痛。鼻塞歐吐。不憶飲食。若蟲不嚙。一切諸骨。其人則無如是等病。觀嚙骨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割節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或身身分。頭痛心痛。或於城邑聚落多人之處。謂為空廓。鼻塞心惱。以痛惱故。於好色聲香味觸中。心不愛樂。若割骨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割節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臭蟲住在身中。或為疾病。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臭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令身重熱。或生赤色。黑色痶瘓。身汗多出。不能睡眠。即成癩病。一切身分皆悉爛臭。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臭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爛骨蟲住在身內。或為疾病。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爛骨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或一歲二歲。乃至多年。或年少時。被傷瘡[病-丙+盤]。雖復除差。至老猶發。如是爛蟲。久久乃發。令骨壞爛體生赤瘡。如優曇缽羅果。臭爛可惡。其瘡大痒。多有膿血。從瘡流出。眾蠅封著。蚊虻唼食。若爛骨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爛骨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赤口蟲。住身骨中。作何等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赤口蟲。以食過故。則生瞋恚。其蟲赤色。過於火色。令人身體日夜汗流。作血癖病。若赤口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赤口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頭頭摩蟲住在骨中。行於骨中。云何此蟲。令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頭頭摩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能令人身周遍生瘡。若蟲行時。令人頻申。心動忪忪。或如失身。或身動搖。不能睡眠。身體痒相。猶如蟲行。目視不明。得寒熱病。或身體腫。若頭頭摩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頭頭摩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皮蟲住在身中。或為疾病。或為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皮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脣口及眼。皆生諸瘡。兩脅生瘡。若行筋中。或復嚙筋。能令其人咽喉乾燥。或復聾塞。耳中膿出。或髑髏上。剎剎而行。或非時頭。白咽喉嗽病。非時睡眠。或憎飲食。不樂一處。樂行空地。心或多亂。狂說是非。蟲食皮故。一切身分。[國*爪]裂破壞。塵土坌身。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食皮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風刀蟲行於骨中。以蟲瞋故。或為疾病。或為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風刀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猶如蛇螫痛毒難忍。所謂頭頂。咽喉心胞。大小便處。手足甲中。亦如針刺。以蟲嚙嚙。鼻則失香。舌不知味。其目[目*閏]動。不憶飲食。以蟲瞋故。與骨行蟲共害其身。以痛多故。晝夜不睡。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風刀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刀口蟲。住在身中。此蟲或為疾病。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刀口蟲。始於母胎。初出生時。此蟲初生。以法勝故。始出胎藏。飲母乳故。是時此蟲盡食餘蟲。後還雜食。以是因緣。餘蟲還生。觀刀口蟲已。如實知身。此十種蟲行於骨中。如實觀之。如實觀已。眼離塵垢。離凡夫過。心生厭惡。離我我所。離疑清淨。離於邪見。如實知身。乃至涅槃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十種蟲行於屎中。何等為十。一名生蟲。二名針口蟲。三名白節蟲。四名無足蟲。五名散汁蟲。六名三燋蟲。七名破腸蟲。八名閉塞蟲。九名善色蟲。十名穢門瘡蟲。其色可惡。住糞穢中。作何等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生蟲行糞穢中。若蟲燒熱。我身亦熱。若蟲冷病。我亦冷病。下痢白膿。令身損減。顏色萎黃。若此生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生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針口蟲行糞穢中。其身長大。從於熟藏。行趣生藏。一切諸蟲。皆不能遮。復從生藏上至咽喉。唾吐俱出。或作心痛。或令不安。以火弱故。與糞俱出。須臾即死。觀針口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白節蟲行糞穢中。身短白色。多蟲相續。冷而大臭。破壞人力。隨糞俱出。眾蠅封愛。有此病者。糞穢益多。不憶飲食。觀白節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無足蟲住在身中。此蟲云何。為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無足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吹一切風氣塞大小便。若塞生藏。不能[口*歐]吐。亦不能嚏。不能頻申。疲極不安。不能睡眠。不耐飢渴。以蟲停故。多生諸病。觀無足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散汁蟲住在身中。為消食故。於汁流處。撥令分散。於身分中。與汁俱行。乃至於足。從足至頂。一切身分汁遍流故。眾人說之。以為好色。若汁不流。色則醜惡。觀散汁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三燋蟲住在身中。若我熱病。蟲增垢惡。生藏不安。火大增動。以熱病故。蟲亦熱病。遍身奔走。熱惱自燋。以蟲瞋故。味流之脈。皆悉乾燥。渴病頭痛。觀三燋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腸蟲住在身中。此蟲云何而作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腸蟲。若人多食飲食味故。諸蟲逼迫。蟲則生瞋。嚙破人腸。或心脹痛。或令風脹。或令熱脹。或令冷腸。得如是等種種苦惱。是破腸蟲。傷害人腸。若蟲調順。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破腸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閉塞蟲住在身中。此蟲云何。為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閉塞蟲行糞穢中。若我飲食。其蟲亦食。食已閉塞。以食過故。傷害流脈。傷於火大。所食腸脹。屈腸戾腸。或時令人心痛腸痛。觀閉塞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善色蟲住在身中。此蟲云何而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善色蟲。若我食時。或食好肉。或食惡肉。或食重食蟲於身中為作安隱口中取味走遍身中。令無病惱。氣力增長。斷除諸病住在身中。以福德故蟲有大力。人則有色。氣力充足。若蟲無力人亦瘦瘠。色貌憔悴。觀善色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下門瘡蟲住在身中。云何為我而作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下門瘡蟲以食相違。蟲則瞋恚。生種種瘡。或生濕瘡。或生乾瘡。或前生瘡。或後生瘡。或生熱瘡。若蟲瞋恚。閉塞穢門。糞流之脈。若血流脈。若汁流脈。或以火少。不消飲食。以火少故。穢門生瘡。以蟲瞋故。作種種病。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穢門瘡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十種蟲行於髓中。有行精中。何等為十。一名毛蟲。二名黑口蟲。三名無力蟲。四名大痛蟲。五名煩悶蟲。六名火色蟲。七名下流蟲。八名起身根蟲。九名憶念蟲。十名歡喜蟲。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髓蟲。名曰毛蟲。一切身分。皆悉生毛。若此蟲瞋。令髓傷害。既與其過便食人髓。令人癩病。顏色醜惡。骨髓疼痛。皆失氣力。若毛蟲調順。不生瞋恚。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毛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黑口蟲。住於髓中。一切身中。行無障礙。若蟲瞋恚。能令髓融。以傷髓故。令人色惡。曲脊身傴。行步不便。柱杖而行。顏色憔悴。身體振掉。若黑口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黑口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少力蟲。住在身中。此蟲食髓。若髓不足。蟲則無力。蟲無力故。人亦無力。復有餘蟲。亦食人髓。為於強蟲之所陵逼。人則苦惱。觀無力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痛蟲遊行髓中。流轉常行。遍諸身界。此蟲能為諸病因緣。遍諸根中膿汁流出。不能睡眠。觀大痛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悶蟲住在身中。行於微細心流脈中。與脈為妨。以妨脈故。則得心病心悶欲吐。顏色弊惡。不欲飲食。或熱病心痛。猶如刀割。見外蟲時。心悶欲吐。觀悶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諸蟲。名曰下流。行精流脈中。若食好食發欲之食。令精增長。如此蟲等。於尿流脈中。引精令出。觀下流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起根蟲住在胞中。若尿滿胞蟲則歡喜。既歡喜已。以尿因緣。令身根起。此是一切愚癡凡夫不善觀門。觀起根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憶念歡喜蟲。作何疾病。云何安隱。若蟲歡喜有力。多見諸夢。或善不善。以蟲過故。以蟲流行。於心脈故。夢見眾相。觀憶念蟲已。如實知身。如是那羅帝婆羅門長者聚落。修行比丘。作是觀已。如實觀身。如是身者。何者是常不動不壞。何者為樂。何者是我。何者是淨。何者可恃。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身中。若麤若細。無有一法是常不動不壞。若樂若淨。若我而可依恃。譬如有人求日中闇。若麤若細。皆不可得。身亦如是。若有求其常樂我淨。亦不可得。是名修行者內身循身觀。作是觀時。遠離魔界。近涅槃道。愛不能亂。及餘煩惱。不能為礙。是名內身循身觀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心轉風住在身中。云何心風。能運轉身。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心轉風。以風調故。能轉其身。或行或住。或俯或仰。或作眾事。以風力故。或安或危。觀心轉風已。如實知身。是名內身循身觀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爪甲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手足甲。以風因緣。而得增長。乃至老朽。是名觀於爪甲之風。如是修行者。觀身內風。以風堅故。手足爪甲。亦成堅實。速得增長。比丘如是觀身爪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足下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足下風若不調順。能生搔痒。既生搔痒。能令生瘡。或於行時。蹈地有聲。令足骨堅。耐於寒熱。又此足筋。通於眼脈。以油灌鼻。以油塗足。令眼明淨。觀足下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不覺風住在身中。或調不調。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不覺風住於皮內。令[跳-兆+尃][病-丙+習][病-丙+習]。以風力故。令[跳-兆+尃]皮內。猶如蟻行。若以手捺瘡如蟻蟲。觀不覺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見有風。名曰破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骨風。或晝或夜。或行或住。或在園林。或在寺舍。或疲極時。破骨苦痛。不得睡眠。手足不便。不能屈伸。觀破骨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一風。名曰破行。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行風。若不調順。此風則發。以為惱亂。不能行步。去來進趣。觀破行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踝風。住在身中。為作何等。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節風。若得冷觸。令[月*坒]骨疼。遍於身中。觀破節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月*坒]骨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髀骨風。若不調順。令其[月*坒]內汁流之脈。洪麤甚壯。令腳屈伸。兩髀相近。肉重膇起。如是觀破髀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節風住在身中。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節風。於兩肩四節。咽喉二節。額骨二節。鼻骨一節。頤骨一節。牙齒骨有三十二節。上齶一節。交牙二節。項十五節。兩膊二節。兩肘二節。兩腕二節。脊骨數有四十五節。胸十四節。左右脅肋。各十二節。兩脅肋端。各有跪骨二十四節。橫骨一節。跨骨二節。身根一接。兩髀二節。兩膝二節。兩踝二節。足跟二節。足趺二節。兩手二足上下。合有六十節。手足爪甲。合二十節。此是節風之所依也。若我有病。或致喪命。或致苦惱。觀節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髀頑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髀頑風。若不調順。不能屈伸。不能行來。以病過故。觀髀頑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身行界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身界風。調順安隱。則有氣力。氣行出入。能消飲食。身有顏色。眼耳鼻舌身皆安隱。所食消化。若不調順。身色麤惡。五根減劣。飲食不消。顏色不悅。眼等諸根於境劣弱。不產子孕。如是觀身行界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抽筋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抽筋風。若風調順。諸有所作。若眠若住。一切身色。皆悉光澤。皆是筋風之所為作。若不調順。不能修作。若眠若住。一切不能有所施作。觀筋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見有風。名曰往返。住在身內。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往返風。若不調順。閉身流脈。令作淋病。一切身分。皆悉疼痛。腹痛身根疼痛。不能飲食。精血竭盡。不產子孕。若風調適。則無此病。觀往返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見有風名節行惱亂。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節行惱亂風。若不調順。令人生癖。或生痔病。便利苦惱。四大枯悴。或令頭痛。飲食不消。下風不通。身體燋悴。生諸瘡病。或生熱病。若行節風調順。則無如上所說諸病。觀行節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我身中。或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見有風。名破毛爪糞。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毛爪糞風。若不調順。諸根瘦損。或復頭痛。或一眼一耳。半面疼痛。或目視[目*芒][目*芒]。或復鼻塞不知香臭。面色萎黃。咳逆[口*歐]唾。見不淨時即便[口*歐]吐。其心多亂。不能禪思。常念身心無病安隱。人身之中。受想行識。四陰住處。此身所攝。一切無常。作是觀已。知生死法。觀破毛屎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我身中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亂精沫風。於小便中。能令其人精尿俱出。細如芥子。與尿俱出。或大便疼。作如是病。惱亂其心。不得專一。若風調順。則無此病。觀亂精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或作安隱。或不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老風住在身中。隨風轉增漸就衰老。氣力微弱。不能去來。須臾欲起。極不從心。行住坐臥。疲極頓乏。猶如他身。心睡惛濁。若風調順則無此病。觀老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我身中。或為安隱。或不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塞胞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身肉[目*閏]動。身羸心痛。屎尿閉塞。便利澀難。妨於修禪。得大苦惱。心意散亂。識不安隱。不能觀法。以身苦故。不能念法。若風調順。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塞胞風已。如實知身
正法念處經卷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五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身念處品之二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閉筋蟲。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閉筋蟲。或行麤筋。或行細筋。若覺蟲行。筋則疼痛。若不覺行。筋則不疼痛。一切骨肉。皆亦消瘦。筋中疼痛。若蟲瞋恚。人不能食。若住筋中而飲人血。令人無力。若食人肉。令人羸瘦。觀嚙筋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動脈蟲。是蟲遍行一切脈中。其身微細。行無障礙。若蟲住人食脈之中。則有病過。令身乾燥。不喜飲食。若蟲住在水脈之中。則有病生。令口乾燥。若在汗脈。令人一切毛孔無污。若在尿脈。令人淋病。或令精壞。或令痛苦。若蟲瞋恚。行下門中。令人大便閉塞不通。苦惱垂死。觀動脈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食皮蟲。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皮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能令人面顏色醜惡。或生惡皰。或痒或赤或黃或破。或復令其鬚爪墮落。令人惡病。或皮斷壞。或肉爛壞。觀食皮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嚙脂蟲。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動脂蟲。住在身中脂脈之內。若食有過。若多睡眠。此蟲則瞋。不消飲食。或生疥[癈-(弓*殳)+虫]。或生惡腫。毛根瘭病。或得癭病。或脈脹病。或乾消病。或身臭病。或食時流汗。如是觀動脂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和集蟲於我身中。作何等業。或病或安。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和集蟲。集二種身。一者覺身。二不覺身。皮肉骨血脂髓精等。是名覺身。髮毛爪齒。名不覺身。是名和集二身。以食過故。蟲則無力。人亦無力。不能速疾行來往返。睡眠[夢-夕+登]瞢或多焦渴。皮肉骨血。髓精損減。觀和集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於臭蟲。住在肉中。屎尿之中。以食過故。蟲則瞋恚。身肉屎尿。涕唾皆臭。鼻中爛膿。或眵淚爛臭。隨蟲行處。皆悉臭穢。若衣若敷若食。住齒中。以蟲臭故。食亦隨臭。衣敷盡臭。舌上多有白垢臭穢。身垢亦臭。觀臭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濕行蟲。行背肉中。知食消已。入腰三孔。取人糞穢汁則成尿。滓則為糞。令入下門觀濕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十種蟲行於根中。一切人身。皆從中生。何等為十。一名[病-丙+習][病-丙+習]蟲。二名惙惙蟲。三名苗花蟲。四名大諂蟲。五名黑蟲。六名大食蟲。七名暖行蟲。八名作熱蟲。九名火蟲。十名大火蟲。此諸蟲等。住陰黃中。何等是蟲為人疾病。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病-丙+習][病-丙+習]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食人眼睫。令人眼痒。多出眵淚。此微細蟲。若行眼中。眼則多病。或令目壞。若入精中。眼生白翳。其蟲赤色。為眼生病。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病-丙+習][病-丙+習]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惙惙蟲。住在人身。行於陰中。一切身中行無障礙。陰黃覆身。如此蟲者。若入骨中。令人身體皆大蒸熱。若行肉中。晝夜常熱。手足皆熱。若入皮裏。身則汗出。觀惙惙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苗華蟲行住陰中。利嘴短足。身如火藏。不欲食飲。若以食過。蟲行異處。隨所行處。則大熱爛。身血增長其身大熱。猶如煙起。身皮破壞。如火燒瘡。若蟲順行。則無此病。觀苗華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諂蟲住在身中。行陰黃中。或安不安。以食過故。蟲則瞋恚。從頂至足。行無障礙。能令身中一切熱血生於熱瘡。若血若陰從於口中耳中流出。或死或次死。或身青黃。熱病口苦。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大諂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黑蟲住在身內。行於黃陰中。或安不安。以食過故。蟲則瞋恚。令人面皯。或生多黶。或黑或黃。或赤或令身臭。或令雀目。或口中生瘡。或大小便處生瘡。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黑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食蟲住在身中。或作安隱。或為疾病。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食蟲。以食過故。則生瞋恚。住陰黃中。隨食隨消。身大力故。一切身及身分。眼耳鼻舌。於自境界。皆悉減劣。見不明了。以食過故。根不正緣。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大食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暖行蟲。常愛暖食。憎於冷食。此蟲云何與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暖行蟲。若我食冷。或以飲冷。或食或味。蟲則瞋恚。口多出水。或極或重。或[宋-木+(爪*爪)]或睡。或心陰[夢-夕+登]瞢。或身疼強。或復多唾。或咽喉病。若蟲不瞋。則無此病。觀暖行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熱蟲住在身內。行於陰中。作何等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熱蟲住人身中。若食重食。以食過故。病垢增長。妨出入息。以食過故。令身麤大。或咽喉塞。令大小便悉皆白色。不愛寒冷。不愛[酉*炎]食。觀熱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火食蟲住在身內。行住陰中。此蟲寒時。則便歡喜。熱時萎弱。寒歡喜故。人則憶食。熱時火增。不欲飲食。於冬寒時陰則清涼。熱則陰發。如是火食蟲。如是憎火。觀火食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見大火蟲。此蟲云何令人疾病。或令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火蟲。若人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以食過故。蟲則瞋恚。噉身內蟲。以是過故。令人腸痛。或腳疼手疼。隨食蟲處。則皆疼痛。若蟲不瞋。則無如上所說諸病。觀黃陰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於骨中。有十種蟲。何等為十。一名舐骨蟲。二名嚙骨蟲。三名割節蟲。四名赤口臭蟲。五名爛蟲。六名赤口蟲。七名頭頭摩蟲。八名食皮蟲。九名風刀蟲。十名刀口蟲。如是骨蟲。云何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舐骨蟲。住於骨外住多骨處。或住髀骨。脛骨臂骨。脊骨如是一切骨中。或行脈中。以食過故。蟲則瞋恚。令骨疼痛。或令骨動。令人色惡。食近骨肉。令骨大疼。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骨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嚙骨蟲。遍住一切身骨之中。若蟲嚙骨。諸大乾消。其聲破散。下痢不調。或兩脅痛。鼻塞歐吐。不憶飲食。若蟲不嚙。一切諸骨。其人則無如是等病。觀嚙骨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割節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或身身分。頭痛心痛。或於城邑聚落多人之處。謂為空廓。鼻塞心惱。以痛惱故。於好色聲香味觸中。心不愛樂。若割骨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割節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臭蟲住在身中。或為疾病。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臭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令身重熱。或生赤色。黑色痶瘓。身汗多出。不能睡眠。即成癩病。一切身分皆悉爛臭。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臭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爛骨蟲住在身內。或為疾病。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爛骨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或一歲二歲。乃至多年。或年少時。被傷瘡[病-丙+盤]。雖復除差。至老猶發。如是爛蟲。久久乃發。令骨壞爛體生赤瘡。如優曇缽羅果。臭爛可惡。其瘡大痒。多有膿血。從瘡流出。眾蠅封著。蚊虻唼食。若爛骨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爛骨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赤口蟲。住身骨中。作何等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赤口蟲。以食過故。則生瞋恚。其蟲赤色。過於火色。令人身體日夜汗流。作血癖病。若赤口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赤口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頭頭摩蟲住在骨中。行於骨中。云何此蟲。令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頭頭摩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能令人身周遍生瘡。若蟲行時。令人頻申。心動忪忪。或如失身。或身動搖。不能睡眠。身體痒相。猶如蟲行。目視不明。得寒熱病。或身體腫。若頭頭摩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頭頭摩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皮蟲住在身中。或為疾病。或為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皮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脣口及眼。皆生諸瘡。兩脅生瘡。若行筋中。或復嚙筋。能令其人咽喉乾燥。或復聾塞。耳中膿出。或髑髏上。剎剎而行。或非時頭。白咽喉嗽病。非時睡眠。或憎飲食。不樂一處。樂行空地。心或多亂。狂說是非。蟲食皮故。一切身分。[國*爪]裂破壞。塵土坌身。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食皮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風刀蟲行於骨中。以蟲瞋故。或為疾病。或為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風刀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猶如蛇螫痛毒難忍。所謂頭頂。咽喉心胞。大小便處。手足甲中。亦如針刺。以蟲嚙嚙。鼻則失香。舌不知味。其目[目*閏]動。不憶飲食。以蟲瞋故。與骨行蟲共害其身。以痛多故。晝夜不睡。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風刀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刀口蟲。住在身中。此蟲或為疾病。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刀口蟲。始於母胎。初出生時。此蟲初生。以法勝故。始出胎藏。飲母乳故。是時此蟲盡食餘蟲。後還雜食。以是因緣。餘蟲還生。觀刀口蟲已。如實知身。此十種蟲行於骨中。如實觀之。如實觀已。眼離塵垢。離凡夫過。心生厭惡。離我我所。離疑清淨。離於邪見。如實知身。乃至涅槃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十種蟲行於屎中。何等為十。一名生蟲。二名針口蟲。三名白節蟲。四名無足蟲。五名散汁蟲。六名三燋蟲。七名破腸蟲。八名閉塞蟲。九名善色蟲。十名穢門瘡蟲。其色可惡。住糞穢中。作何等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生蟲行糞穢中。若蟲燒熱。我身亦熱。若蟲冷病。我亦冷病。下痢白膿。令身損減。顏色萎黃。若此生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生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針口蟲行糞穢中。其身長大。從於熟藏。行趣生藏。一切諸蟲。皆不能遮。復從生藏上至咽喉。唾吐俱出。或作心痛。或令不安。以火弱故。與糞俱出。須臾即死。觀針口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白節蟲行糞穢中。身短白色。多蟲相續。冷而大臭。破壞人力。隨糞俱出。眾蠅封愛。有此病者。糞穢益多。不憶飲食。觀白節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無足蟲住在身中。此蟲云何。為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無足蟲。以食過故。蟲則瞋恚。吹一切風氣塞大小便。若塞生藏。不能[口*歐]吐。亦不能嚏。不能頻申。疲極不安。不能睡眠。不耐飢渴。以蟲停故。多生諸病。觀無足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散汁蟲住在身中。為消食故。於汁流處。撥令分散。於身分中。與汁俱行。乃至於足。從足至頂。一切身分汁遍流故。眾人說之。以為好色。若汁不流。色則醜惡。觀散汁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三燋蟲住在身中。若我熱病。蟲增垢惡。生藏不安。火大增動。以熱病故。蟲亦熱病。遍身奔走。熱惱自燋。以蟲瞋故。味流之脈。皆悉乾燥。渴病頭痛。觀三燋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腸蟲住在身中。此蟲云何而作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腸蟲。若人多食飲食味故。諸蟲逼迫。蟲則生瞋。嚙破人腸。或心脹痛。或令風脹。或令熱脹。或令冷腸。得如是等種種苦惱。是破腸蟲。傷害人腸。若蟲調順。則無如向所說之病。觀破腸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閉塞蟲住在身中。此蟲云何。為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閉塞蟲行糞穢中。若我飲食。其蟲亦食。食已閉塞。以食過故。傷害流脈。傷於火大。所食腸脹。屈腸戾腸。或時令人心痛腸痛。觀閉塞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善色蟲住在身中。此蟲云何而為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善色蟲。若我食時。或食好肉。或食惡肉。或食重食蟲於身中為作安隱口中取味走遍身中。令無病惱。氣力增長。斷除諸病住在身中。以福德故蟲有大力。人則有色。氣力充足。若蟲無力人亦瘦瘠。色貌憔悴。觀善色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下門瘡蟲住在身中。云何為我而作疾病。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下門瘡蟲以食相違。蟲則瞋恚。生種種瘡。或生濕瘡。或生乾瘡。或前生瘡。或後生瘡。或生熱瘡。若蟲瞋恚。閉塞穢門。糞流之脈。若血流脈。若汁流脈。或以火少。不消飲食。以火少故。穢門生瘡。以蟲瞋故。作種種病。若蟲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穢門瘡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十種蟲行於髓中。有行精中。何等為十。一名毛蟲。二名黑口蟲。三名無力蟲。四名大痛蟲。五名煩悶蟲。六名火色蟲。七名下流蟲。八名起身根蟲。九名憶念蟲。十名歡喜蟲。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髓蟲。名曰毛蟲。一切身分。皆悉生毛。若此蟲瞋。令髓傷害。既與其過便食人髓。令人癩病。顏色醜惡。骨髓疼痛。皆失氣力。若毛蟲調順。不生瞋恚。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毛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黑口蟲。住於髓中。一切身中。行無障礙。若蟲瞋恚。能令髓融。以傷髓故。令人色惡。曲脊身傴。行步不便。柱杖而行。顏色憔悴。身體振掉。若黑口蟲。調順不瞋。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黑口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少力蟲。住在身中。此蟲食髓。若髓不足。蟲則無力。蟲無力故。人亦無力。復有餘蟲。亦食人髓。為於強蟲之所陵逼。人則苦惱。觀無力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大痛蟲遊行髓中。流轉常行。遍諸身界。此蟲能為諸病因緣。遍諸根中膿汁流出。不能睡眠。觀大痛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悶蟲住在身中。行於微細心流脈中。與脈為妨。以妨脈故。則得心病心悶欲吐。顏色弊惡。不欲飲食。或熱病心痛。猶如刀割。見外蟲時。心悶欲吐。觀悶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諸蟲。名曰下流。行精流脈中。若食好食發欲之食。令精增長。如此蟲等。於尿流脈中。引精令出。觀下流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起根蟲住在胞中。若尿滿胞蟲則歡喜。既歡喜已。以尿因緣。令身根起。此是一切愚癡凡夫不善觀門。觀起根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憶念歡喜蟲。作何疾病。云何安隱。若蟲歡喜有力。多見諸夢。或善不善。以蟲過故。以蟲流行。於心脈故。夢見眾相。觀憶念蟲已。如實知身。如是那羅帝婆羅門長者聚落。修行比丘。作是觀已。如實觀身。如是身者。何者是常不動不壞。何者為樂。何者是我。何者是淨。何者可恃。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身中。若麤若細。無有一法是常不動不壞。若樂若淨。若我而可依恃。譬如有人求日中闇。若麤若細。皆不可得。身亦如是。若有求其常樂我淨。亦不可得。是名修行者內身循身觀。作是觀時。遠離魔界。近涅槃道。愛不能亂。及餘煩惱。不能為礙。是名內身循身觀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心轉風住在身中。云何心風。能運轉身。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心轉風。以風調故。能轉其身。或行或住。或俯或仰。或作眾事。以風力故。或安或危。觀心轉風已。如實知身。是名內身循身觀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爪甲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手足甲。以風因緣。而得增長。乃至老朽。是名觀於爪甲之風。如是修行者。觀身內風。以風堅故。手足爪甲。亦成堅實。速得增長。比丘如是觀身爪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足下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足下風若不調順。能生搔痒。既生搔痒。能令生瘡。或於行時。蹈地有聲。令足骨堅。耐於寒熱。又此足筋。通於眼脈。以油灌鼻。以油塗足。令眼明淨。觀足下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不覺風住在身中。或調不調。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不覺風住於皮內。令[跳-兆+尃][病-丙+習][病-丙+習]。以風力故。令[跳-兆+尃]皮內。猶如蟻行。若以手捺瘡如蟻蟲。觀不覺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見有風。名曰破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骨風。或晝或夜。或行或住。或在園林。或在寺舍。或疲極時。破骨苦痛。不得睡眠。手足不便。不能屈伸。觀破骨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一風。名曰破行。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行風。若不調順。此風則發。以為惱亂。不能行步。去來進趣。觀破行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踝風。住在身中。為作何等。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節風。若得冷觸。令[月*坒]骨疼。遍於身中。觀破節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月*坒]骨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髀骨風。若不調順。令其[月*坒]內汁流之脈。洪麤甚壯。令腳屈伸。兩髀相近。肉重膇起。如是觀破髀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節風住在身中。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節風。於兩肩四節。咽喉二節。額骨二節。鼻骨一節。頤骨一節。牙齒骨有三十二節。上齶一節。交牙二節。項十五節。兩膊二節。兩肘二節。兩腕二節。脊骨數有四十五節。胸十四節。左右脅肋。各十二節。兩脅肋端。各有跪骨二十四節。橫骨一節。跨骨二節。身根一接。兩髀二節。兩膝二節。兩踝二節。足跟二節。足趺二節。兩手二足上下。合有六十節。手足爪甲。合二十節。此是節風之所依也。若我有病。或致喪命。或致苦惱。觀節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髀頑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髀頑風。若不調順。不能屈伸。不能行來。以病過故。觀髀頑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身行界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身界風。調順安隱。則有氣力。氣行出入。能消飲食。身有顏色。眼耳鼻舌身皆安隱。所食消化。若不調順。身色麤惡。五根減劣。飲食不消。顏色不悅。眼等諸根於境劣弱。不產子孕。如是觀身行界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抽筋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抽筋風。若風調順。諸有所作。若眠若住。一切身色。皆悉光澤。皆是筋風之所為作。若不調順。不能修作。若眠若住。一切不能有所施作。觀筋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見有風。名曰往返。住在身內。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往返風。若不調順。閉身流脈。令作淋病。一切身分。皆悉疼痛。腹痛身根疼痛。不能飲食。精血竭盡。不產子孕。若風調適。則無此病。觀往返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若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見有風名節行惱亂。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節行惱亂風。若不調順。令人生癖。或生痔病。便利苦惱。四大枯悴。或令頭痛。飲食不消。下風不通。身體燋悴。生諸瘡病。或生熱病。若行節風調順。則無如上所說諸病。觀行節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我身中。或調不調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見有風。名破毛爪糞。住在身中若不調順。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破毛爪糞風。若不調順。諸根瘦損。或復頭痛。或一眼一耳。半面疼痛。或目視[目*芒][目*芒]。或復鼻塞不知香臭。面色萎黃。咳逆[口*歐]唾。見不淨時即便[口*歐]吐。其心多亂。不能禪思。常念身心無病安隱。人身之中。受想行識。四陰住處。此身所攝。一切無常。作是觀已。知生死法。觀破毛屎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我身中作何等業。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亂精沫風。於小便中。能令其人精尿俱出。細如芥子。與尿俱出。或大便疼。作如是病。惱亂其心。不得專一。若風調順。則無此病。觀亂精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在身中。或作安隱。或不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有老風住在身中。隨風轉增漸就衰老。氣力微弱。不能去來。須臾欲起。極不從心。行住坐臥。疲極頓乏。猶如他身。心睡惛濁。若風調順則無此病。觀老風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風住我身中。或為安隱。或不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塞胞風住在身中。若不調順。身肉[目*閏]動。身羸心痛。屎尿閉塞。便利澀難。妨於修禪。得大苦惱。心意散亂。識不安隱。不能觀法。以身苦故。不能念法。若風調順。則無如向所說諸病。觀塞胞風已。如實知身
正法念處經卷
一文喜捨萬文收
人生的福壽因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佛教有一首十來偈,最能說明其中的道理: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恭敬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諸根具足者持戒中來。
有時福報來臨的時候,好比江濤潮水一樣,滾滾洶湧而來,無法抵擋;福德因緣不具足的時候,眼看唾手可得的財富,卻消失湮滅。福壽的取得滅失與否,不是神明所能主宰的,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決定的,縱然是家族親人,也只是一種助緣而已,如何才能獲得福壽呢?要靠自己去培植福壽的因果。古德說:「現在之福,積之祖宗,不可不惜;將來之福,貽之子孫,不可不培。現在之福,如點燃燈火,隨點隨竭;將來之福,如添油料,愈點愈久。」我們要善於把握現在已有的福德因果,努力種植未來的福德因緣,如此必能福樂常隨,永享甘甜的美果。
過去印度有一位王后,賢慧美貌,篤信佛教,常常行佈施供養三寶,深得國王的寵愛。有一天,夫婦在花園散步的時候,國王望著身披錦繡羅衣,頭戴珠鬘寶冠的皇后就說了:「王后!今天你打扮得這般美麗,享受人間至高的殊榮,這一切都應該感謝我所賜給你的恩寵啊!」
王后平心靜氣地回答說:「雖然妻以夫為貴,但是這一切的富貴是我自己佈施修福得來的,每個人有他各人不同的因果業報,誰也無法更改。」
國王聽了王后如此斬釘截鐵的回答,悻悻然地回到宮中,暗中把王后心愛的鑽石戒子偷偷地丟到江河。第二天,王后醒來,找不到戒子,就問國王說:「國王!你看見我的戒子了嗎?」
「你的福報力量不是很大嗎?怎麼保不住自己指上的戒子呢?」國王不懷好意的譏諷她。
「如果這個戒子屬於我應得的福份的話,是絕對不會丟失的;如果不是我的福德,強求也是沒有用的。」王后悠閒自在的回答。
事情過了數日之後,有一天,御廚買回一條大魚回宮烹煮,不可思議地,當他剖開魚肚一看,竟然在魚肚中發現王后失去的那顆閃亮晶瑩的戒子。國王至此不得不相信福報要靠各人去培養,種了一分,收穫十分,絲毫也不會缺失。
既然福壽的得失與否有它一定的因果關係,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植福壽的善因善緣,才能感得福壽的美果好報呢?
TOP
yuen1777 [本主題作者]
[發短訊息]2010-1-17 03:42 AM
▲ ▼ #2
如何才能多福多壽?如果我們能做到以下六點,必能福報增廣,壽命延長:
少貪多捨:一般觀念總以為取得才能擁有,事實上,貪饜並不能得到福報,反而因小失大,甚至把本來擁有的福報丟失盡淨。貪取的心如果能減少一分,喜捨的心增長一分,福報不求自生,自然會降臨我們身上。喜捨好比播種,懂得播種,必然能有收成;貪婪彷彿掘根,根本不固,如何冀望果實累樹呢?因此,唯有知道施捨,才能得到福報。
少聚多散:有的人一生就活在屯積之中,屯積金錢、屯積物品,慳吝守財,最後做了錢財的奴隸,不能享受「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放曠灑脫。對金錢應該視如流水行雲,流動的江水才不會發出臭味,飄蕩的浮雲才不會拘泥一方,金錢應善加運用,充分發揮它的功效,而不是積聚執取,成為日後子孫紛爭的根源。有錢固然是一種福報,懂得如何散金用錢,更是一種智慧,有錢而不知有意義地使用,金錢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堆廢紙而已。
少憂多喜:彌勒菩薩有一首偈語說:「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日常生活中不要常常拿憂愁的事情來煩惱自己,讓自己活在愁雲慘霧之中;縱然遇到不幸打擊,也要抱持豁達的心胸,轉痛苦為快樂,化鬱悶為開朗。譬如辛辛苦苦積蓄的錢被人詐騙了,可以如此觀想:「也許自己前世虧欠對方,這輩子有力量償還你,算了,破財消災。」聽到別人譭謗中傷自己,可以如此運思:「如果自己有過失,別人的指責正可以為自己消除業障,應該聞過則喜;如果自己沒有瑕疵,譭謗正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應該感激對方。」如此一個回心,天地多麼的遼闊,任我徜徉;如此一個轉念,再嚴重的困局,沒有不迎刃而解。
少拒多容:常人總有一種習慣,當別人向我們請教問題,或者求助困難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先加以否定,「不是啦!」 「不過」 「然而」的口頭禪,不知造成人與人之間多大的距離?別人有求於我們的時候,不能輕率地拒人於千里之外,要包容對方,給予信心激勵。大海能成其深廣,因為它不揀擇細流;高山所以能成其峻偉,因為它不拒絕寸土。有容乃大,無別則廣,我們應該培養彌勒菩薩「大肚能容,容納世間難容之事」。能夠如此,何處不能隨遇而安呢?
少殺多放:少殺生,多放生才能長壽。社會上有一種怪現象,每逢婚喪喜慶的時候,宰殺動物牲禽尤其激烈。譬如為老人祝壽,往往以殺豬宰羊享宴天神來求得長壽。求長壽應多放生,夭折其他眾生的生機,只會招致短命果報,如此緣木求魚的愚行,智者不為。小孩彌月,母親要吃多少的雞湯補品,人類只想到自己骨肉天倫生命誕生的喜悅,而不顧其他生命骨肉乖違,生離死別的痛苦,何其自私!親友病逝,生命的殞滅已經是讓人傷感的事了,但是無知的子孫卻殺害牲畜來祭拜亡靈,增加亡者的罪業,能不戒懼!因此婚喪喜慶的時候應該以放生來代殺生,增加民福民壽,讓全世界、全宇宙的一切眾生都能和自己一樣多福多壽。
少欲多施:把愛慾心去除一分,少貪取、少企求;把施捨心增加一分,多給予、多慈悲。過去日本有一個貧女阿照,由於佈施一盞油燈供佛,終於和失散多年的老父親團圓。這盞貧女的一燈,一千三百多年來一直供奉在高野山上,常明不滅,後來,日本的幾位佛教徒專程包機,把這盞千年長明燈送到了佛光山,少欲多施的功德可見一斑。
TOP
yuen1777 [本主題作者]
[發短訊息]2010-1-17 03:43 AM
▲ ▼ #3
如何增福添壽?試舉幾首古德高僧的詩偈,讓大家從中得到幾分的啟示:
三寶門中福好修,大富之家前世修,
未曾下得春時種,坐守荒田望有秋。
一切財產總非真,急早將他施於貧,
水火盜官並逆子,五家有份盡來侵。
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捨萬文收,
與君寄在堅牢庫,汝及子孫享不休。
富貴要自己去耕耘,福壽要自己去播種,不知勤奮耕種而冀望有成,猶如守株待兔,終歸幻滅。世間的財富虛妄不實,熊熊烈火、洶湧洪水、強盜貪官、不肖子孫,都可能奪去我們辛辛苦苦、血汗相濡攢聚的錢財,不如把它施捨出去,讓窮困的人現世受益,並且德澤庇蔭子孫於來生,享無盡福報,何樂而不為呢?怎樣才有福壽?「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求得福壽之道並不困難,就看我們努力多少,實踐幾分。
有時福報來臨的時候,好比江濤潮水一樣,滾滾洶湧而來,無法抵擋;福德因緣不具足的時候,眼看唾手可得的財富,卻消失湮滅。福壽的取得滅失與否,不是神明所能主宰的,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決定的,縱然是家族親人,也只是一種助緣而已,如何才能獲得福壽呢?要靠自己去培植福壽的因果。古德說:「現在之福,積之祖宗,不可不惜;將來之福,貽之子孫,不可不培。現在之福,如點燃燈火,隨點隨竭;將來之福,如添油料,愈點愈久。」我們要善於把握現在已有的福德因果,努力種植未來的福德因緣,如此必能福樂常隨,永享甘甜的美果。
過去印度有一位王后,賢慧美貌,篤信佛教,常常行佈施供養三寶,深得國王的寵愛。有一天,夫婦在花園散步的時候,國王望著身披錦繡羅衣,頭戴珠鬘寶冠的皇后就說了:「王后!今天你打扮得這般美麗,享受人間至高的殊榮,這一切都應該感謝我所賜給你的恩寵啊!」
王后平心靜氣地回答說:「雖然妻以夫為貴,但是這一切的富貴是我自己佈施修福得來的,每個人有他各人不同的因果業報,誰也無法更改。」
國王聽了王后如此斬釘截鐵的回答,悻悻然地回到宮中,暗中把王后心愛的鑽石戒子偷偷地丟到江河。第二天,王后醒來,找不到戒子,就問國王說:「國王!你看見我的戒子了嗎?」
「你的福報力量不是很大嗎?怎麼保不住自己指上的戒子呢?」國王不懷好意的譏諷她。
「如果這個戒子屬於我應得的福份的話,是絕對不會丟失的;如果不是我的福德,強求也是沒有用的。」王后悠閒自在的回答。
事情過了數日之後,有一天,御廚買回一條大魚回宮烹煮,不可思議地,當他剖開魚肚一看,竟然在魚肚中發現王后失去的那顆閃亮晶瑩的戒子。國王至此不得不相信福報要靠各人去培養,種了一分,收穫十分,絲毫也不會缺失。
既然福壽的得失與否有它一定的因果關係,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植福壽的善因善緣,才能感得福壽的美果好報呢?
TOP
yuen1777 [本主題作者]
[發短訊息]2010-1-17 03:42 AM
▲ ▼ #2
如何才能多福多壽?如果我們能做到以下六點,必能福報增廣,壽命延長:
少貪多捨:一般觀念總以為取得才能擁有,事實上,貪饜並不能得到福報,反而因小失大,甚至把本來擁有的福報丟失盡淨。貪取的心如果能減少一分,喜捨的心增長一分,福報不求自生,自然會降臨我們身上。喜捨好比播種,懂得播種,必然能有收成;貪婪彷彿掘根,根本不固,如何冀望果實累樹呢?因此,唯有知道施捨,才能得到福報。
少聚多散:有的人一生就活在屯積之中,屯積金錢、屯積物品,慳吝守財,最後做了錢財的奴隸,不能享受「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放曠灑脫。對金錢應該視如流水行雲,流動的江水才不會發出臭味,飄蕩的浮雲才不會拘泥一方,金錢應善加運用,充分發揮它的功效,而不是積聚執取,成為日後子孫紛爭的根源。有錢固然是一種福報,懂得如何散金用錢,更是一種智慧,有錢而不知有意義地使用,金錢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堆廢紙而已。
少憂多喜:彌勒菩薩有一首偈語說:「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日常生活中不要常常拿憂愁的事情來煩惱自己,讓自己活在愁雲慘霧之中;縱然遇到不幸打擊,也要抱持豁達的心胸,轉痛苦為快樂,化鬱悶為開朗。譬如辛辛苦苦積蓄的錢被人詐騙了,可以如此觀想:「也許自己前世虧欠對方,這輩子有力量償還你,算了,破財消災。」聽到別人譭謗中傷自己,可以如此運思:「如果自己有過失,別人的指責正可以為自己消除業障,應該聞過則喜;如果自己沒有瑕疵,譭謗正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應該感激對方。」如此一個回心,天地多麼的遼闊,任我徜徉;如此一個轉念,再嚴重的困局,沒有不迎刃而解。
少拒多容:常人總有一種習慣,當別人向我們請教問題,或者求助困難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先加以否定,「不是啦!」 「不過」 「然而」的口頭禪,不知造成人與人之間多大的距離?別人有求於我們的時候,不能輕率地拒人於千里之外,要包容對方,給予信心激勵。大海能成其深廣,因為它不揀擇細流;高山所以能成其峻偉,因為它不拒絕寸土。有容乃大,無別則廣,我們應該培養彌勒菩薩「大肚能容,容納世間難容之事」。能夠如此,何處不能隨遇而安呢?
少殺多放:少殺生,多放生才能長壽。社會上有一種怪現象,每逢婚喪喜慶的時候,宰殺動物牲禽尤其激烈。譬如為老人祝壽,往往以殺豬宰羊享宴天神來求得長壽。求長壽應多放生,夭折其他眾生的生機,只會招致短命果報,如此緣木求魚的愚行,智者不為。小孩彌月,母親要吃多少的雞湯補品,人類只想到自己骨肉天倫生命誕生的喜悅,而不顧其他生命骨肉乖違,生離死別的痛苦,何其自私!親友病逝,生命的殞滅已經是讓人傷感的事了,但是無知的子孫卻殺害牲畜來祭拜亡靈,增加亡者的罪業,能不戒懼!因此婚喪喜慶的時候應該以放生來代殺生,增加民福民壽,讓全世界、全宇宙的一切眾生都能和自己一樣多福多壽。
少欲多施:把愛慾心去除一分,少貪取、少企求;把施捨心增加一分,多給予、多慈悲。過去日本有一個貧女阿照,由於佈施一盞油燈供佛,終於和失散多年的老父親團圓。這盞貧女的一燈,一千三百多年來一直供奉在高野山上,常明不滅,後來,日本的幾位佛教徒專程包機,把這盞千年長明燈送到了佛光山,少欲多施的功德可見一斑。
TOP
yuen1777 [本主題作者]
[發短訊息]2010-1-17 03:43 AM
▲ ▼ #3
如何增福添壽?試舉幾首古德高僧的詩偈,讓大家從中得到幾分的啟示:
三寶門中福好修,大富之家前世修,
未曾下得春時種,坐守荒田望有秋。
一切財產總非真,急早將他施於貧,
水火盜官並逆子,五家有份盡來侵。
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捨萬文收,
與君寄在堅牢庫,汝及子孫享不休。
富貴要自己去耕耘,福壽要自己去播種,不知勤奮耕種而冀望有成,猶如守株待兔,終歸幻滅。世間的財富虛妄不實,熊熊烈火、洶湧洪水、強盜貪官、不肖子孫,都可能奪去我們辛辛苦苦、血汗相濡攢聚的錢財,不如把它施捨出去,讓窮困的人現世受益,並且德澤庇蔭子孫於來生,享無盡福報,何樂而不為呢?怎樣才有福壽?「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求得福壽之道並不困難,就看我們努力多少,實踐幾分。
隨緣治怪病-主婦手(轉載)
主婦手是因為雙手經常濕水,及長期接觸化學清潔劑而引起。患者皮膚組織變得非常乾燥、失去彈性,嚴重會出現龜裂、流血及腫痛。預防方法是做清潔工作時戴上手套,工作後徹底洗手抹乾,然後塗上潤膚膏。
由於主婦手是長期接觸清潔劑等化學物引致,所以主婦應盡量避免接觸刺激性物品,少做濕水及洗濯的工作。或在做家務時,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如洗碗時用長棒幫手,可減少與水直接接觸。因為手部不斷洗擦,時濕時乾,損害到皮膚的組織。
在清潔時,若要接觸清潔劑的,應戴上手套保護手部,但要注意,一般的膠手套會很焗,對手部皮膚不好,所以應該先戴上可吸汗的棉質手套,才套上膠手套比較好。不過切勿長時間戴着手套做家務,要不時脫下來吹乾一下才戴回。
在平時應多塗潤膚露,以防止皮膚過分乾燥。而每次完成家務工作後,洗淨雙手,然後塗上潤膚露滋潤一下雙手。
如皮膚已變得紅腫及痕癢不停,就需要給醫生診治,現在對付主婦手的藥物也是塗藥膏,含有激素及類固醇幫助消炎,減輕紅腫。而痕癢得很厲害,塗藥膏也不能止痕時,就要服用止痕藥物。如最嚴重的,因抓皮膚導致流血而受細菌感染,就必須服用抗生素殺菌,也要定期覆診及依照醫生指示用藥。
保護雙手不爆坼,少接觸皂粉或洗潔精等物,用皂液洗完手,或者沾水後,應立即塗潤膚膏。若到了皮膚炎階段,可以塗上由醫生處方的油性殺菌消炎膏,情況嚴重時,可以經醫生指示下酌量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早晚一次,但不能過量使用,早上塗後一、兩小時後,其餘時間可以塗平時常用的潤膚膏,不夠滋潤寧願搽多幾次,毋須刻意更換其他牌子。潤膚膏成份最好無香料及無藥性,含Urea(尿素)的藥膏保護成份較佳,記緊潤膚膏的作用不是保濕,而是保存皮膚油份。
我係睇一個朋友的媽媽, 佢叫我用綠茶浸隻手, 浸時要用些茶葉來卒隻手冇茶葉, 我只得茶包, 我就剪開個茶包黎用, 浸時亦用d茶葉卒下隻手, 浸完後, 發覺隻手冇咁痕, 仲冇咁腫, 水pok冇咁大粒, 隻手仲非常滑~咁我見用d茶葉磨完隻手咁滑. 我又試下磨下塊面(貪靚^^), 磨完真係好滑呀, d毛孔乾淨左好多, 黑頭都唔多覺 (我係油性+敏感皮膚) 敏感都改善左好多, 我覺得用綠茶黎磨沙, 真係好過好多磨沙膏. 如果係有主婦手的話, 用來浸手, 真係好過凈係搽藥膏, 大家不防一試
富貴手=主婦手
什麼是富貴手?
A: 富貴手俗稱主婦濕疹,是一種手部濕疹,其生成原因主要在於本身的膚質較為敏感,對於外來的物質,經反覆的刺激,而導致手部乾燥、脫皮、龜裂、指紋消失,尤其在冬天乾燥的季節更是雪上加霜,容易加重惡化。
Q: 哪些物質會引致或加重富貴手?
A: 不論是天然的或人工合作的、日常生活中的或是工作上的刺激物質皆可能產生富費手或加重其症狀。這些物質包括清潔劑(如漂白水、洗衣粉、洗衣精、衣領精、洗碗精、魔術靈、肥皂、香皂等),食物(如薑、蔥、蒜、辣椒、洋蔥、檸檬、蕃茄、柳丁、橘子、葡萄柚、馬鈴薯、生肉、海鮮等生鮮食物)及汽油、酒精、地板臘或汽車臘等,甚至會因為洗手常碰水皮膚變得乾燥,而加重富貴手。
Q: 富費手可以根治嗎?
A: 富貴手惡化時就應接受皮膚科醫師的治療,但患者需注意皮膚科醫師雖可使用藥物來促使富費手痊癒,但並不能改變病人的體質,使其手的皮膚對刺激物的抵抗力和加強,所以治療富貴手重要的一環,即是如何保護手部的皮膚,如這點不注意,治癒功敗垂成,這也是大家一般有一個觀念「富貴手不會好」的由來。所以患富貴手的病人如想醫好自己的手,應要特別注意手部的保養。
此外病人還需了解,雖然皮膚科醫師治癒了富貴手,但手的皮膚仍然很脆弱。只要發生過一次富貴手,約需四、五個月後才能復原,在這期間如不好好地保養自己的手,稍有不對,必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富貴手當然不會好了,這也是皮膚科醫師在門診常聽到有些婦女表示,在生小孩坐月子期間不做家事,富貴手就自然而然進步很多,一旦再開始料理家務後富貴手又開始惡化的原因。
Q: 如何預防富貴手?
A: 下列事項應特別注意配合,以免富貴手的再發或加重:
◎ 遇到要碰水的場合如洗衣、煮飯、洗碗等一定要戴防水手套。因有人會對橡皮過敏,所以最好不要買橡皮手套,儘可能買聚乙烯製品,不過這類手套市面上不易見到。手套裡面不要忘了再加一層棉妙手套,以免手被汗浸濕。但千萬不要在手濕了以後繼續戴手套或戴有破洞的手套,在這種情況戴手套比不戴手套更可怕。
◎ 在廚房切薑、蔥、蒜、辣椒、洋蔥、檸檬、蕃茄、柳丁、剝橘子、葡萄柚、削馬鈴薯、蕃薯,處理生肉、海鮮等生食物均需戴防水的手套。
◎ 處理廚房以外需碰水的家務事也最好戴棉紗手套,以避免把手弄髒,寧願髒的是棉紗手套而不是自己的手。
◎ 不要用手直接去接觸汽油、酒精、地板臘、魔術靈、冷洗精、潔領精、漂白水、鞋油、洗衣粉、洗碗精。如要碰這些東西一定要戴防水的水套。
◎ 使用溫水洗手,洗完手後馬上要把手擦乾。洗手使用肥皂量越少越好,且要記得把手沖乾淨,尤其指縫間及戒指間特別要注意洗淨。
◎ 在任何情況下,手如果碰到水,擦乾後要馬上塗護手膏或潤滑油脂。
◎ 做家事時儘可能拿掉戒指,以免戒指下面藏污納垢。
◎ 不要用手去扭乾衣服、拖把,以避免手的皮膚受到磨擦與刺激。
◎ 天冷出門或騎摩托車最好戴手套,保護手不要接觸到冷風以避免手乾裂。
◎ 依醫師指示用藥膏及護手膏,不要自己使用朋友或藥房買來的藥物。
將苦茶粉溶於熱水中,加一點鹽,將患處浸於溶液中三十分鐘,晾乾勿擦拭,連續三至四次,可見效。
相關詞:
皮膚敏感, 皮膚黑, 皮膚紅點, 皮膚專科醫生, 皮膚好, 皮膚光滑, 皮膚差, 皮膚發炎, 油性皮膚, 混合性皮膚
由於主婦手是長期接觸清潔劑等化學物引致,所以主婦應盡量避免接觸刺激性物品,少做濕水及洗濯的工作。或在做家務時,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如洗碗時用長棒幫手,可減少與水直接接觸。因為手部不斷洗擦,時濕時乾,損害到皮膚的組織。
在清潔時,若要接觸清潔劑的,應戴上手套保護手部,但要注意,一般的膠手套會很焗,對手部皮膚不好,所以應該先戴上可吸汗的棉質手套,才套上膠手套比較好。不過切勿長時間戴着手套做家務,要不時脫下來吹乾一下才戴回。
在平時應多塗潤膚露,以防止皮膚過分乾燥。而每次完成家務工作後,洗淨雙手,然後塗上潤膚露滋潤一下雙手。
如皮膚已變得紅腫及痕癢不停,就需要給醫生診治,現在對付主婦手的藥物也是塗藥膏,含有激素及類固醇幫助消炎,減輕紅腫。而痕癢得很厲害,塗藥膏也不能止痕時,就要服用止痕藥物。如最嚴重的,因抓皮膚導致流血而受細菌感染,就必須服用抗生素殺菌,也要定期覆診及依照醫生指示用藥。
保護雙手不爆坼,少接觸皂粉或洗潔精等物,用皂液洗完手,或者沾水後,應立即塗潤膚膏。若到了皮膚炎階段,可以塗上由醫生處方的油性殺菌消炎膏,情況嚴重時,可以經醫生指示下酌量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早晚一次,但不能過量使用,早上塗後一、兩小時後,其餘時間可以塗平時常用的潤膚膏,不夠滋潤寧願搽多幾次,毋須刻意更換其他牌子。潤膚膏成份最好無香料及無藥性,含Urea(尿素)的藥膏保護成份較佳,記緊潤膚膏的作用不是保濕,而是保存皮膚油份。
我係睇一個朋友的媽媽, 佢叫我用綠茶浸隻手, 浸時要用些茶葉來卒隻手冇茶葉, 我只得茶包, 我就剪開個茶包黎用, 浸時亦用d茶葉卒下隻手, 浸完後, 發覺隻手冇咁痕, 仲冇咁腫, 水pok冇咁大粒, 隻手仲非常滑~咁我見用d茶葉磨完隻手咁滑. 我又試下磨下塊面(貪靚^^), 磨完真係好滑呀, d毛孔乾淨左好多, 黑頭都唔多覺 (我係油性+敏感皮膚) 敏感都改善左好多, 我覺得用綠茶黎磨沙, 真係好過好多磨沙膏. 如果係有主婦手的話, 用來浸手, 真係好過凈係搽藥膏, 大家不防一試
富貴手=主婦手
什麼是富貴手?
A: 富貴手俗稱主婦濕疹,是一種手部濕疹,其生成原因主要在於本身的膚質較為敏感,對於外來的物質,經反覆的刺激,而導致手部乾燥、脫皮、龜裂、指紋消失,尤其在冬天乾燥的季節更是雪上加霜,容易加重惡化。
Q: 哪些物質會引致或加重富貴手?
A: 不論是天然的或人工合作的、日常生活中的或是工作上的刺激物質皆可能產生富費手或加重其症狀。這些物質包括清潔劑(如漂白水、洗衣粉、洗衣精、衣領精、洗碗精、魔術靈、肥皂、香皂等),食物(如薑、蔥、蒜、辣椒、洋蔥、檸檬、蕃茄、柳丁、橘子、葡萄柚、馬鈴薯、生肉、海鮮等生鮮食物)及汽油、酒精、地板臘或汽車臘等,甚至會因為洗手常碰水皮膚變得乾燥,而加重富貴手。
Q: 富費手可以根治嗎?
A: 富貴手惡化時就應接受皮膚科醫師的治療,但患者需注意皮膚科醫師雖可使用藥物來促使富費手痊癒,但並不能改變病人的體質,使其手的皮膚對刺激物的抵抗力和加強,所以治療富貴手重要的一環,即是如何保護手部的皮膚,如這點不注意,治癒功敗垂成,這也是大家一般有一個觀念「富貴手不會好」的由來。所以患富貴手的病人如想醫好自己的手,應要特別注意手部的保養。
此外病人還需了解,雖然皮膚科醫師治癒了富貴手,但手的皮膚仍然很脆弱。只要發生過一次富貴手,約需四、五個月後才能復原,在這期間如不好好地保養自己的手,稍有不對,必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富貴手當然不會好了,這也是皮膚科醫師在門診常聽到有些婦女表示,在生小孩坐月子期間不做家事,富貴手就自然而然進步很多,一旦再開始料理家務後富貴手又開始惡化的原因。
Q: 如何預防富貴手?
A: 下列事項應特別注意配合,以免富貴手的再發或加重:
◎ 遇到要碰水的場合如洗衣、煮飯、洗碗等一定要戴防水手套。因有人會對橡皮過敏,所以最好不要買橡皮手套,儘可能買聚乙烯製品,不過這類手套市面上不易見到。手套裡面不要忘了再加一層棉妙手套,以免手被汗浸濕。但千萬不要在手濕了以後繼續戴手套或戴有破洞的手套,在這種情況戴手套比不戴手套更可怕。
◎ 在廚房切薑、蔥、蒜、辣椒、洋蔥、檸檬、蕃茄、柳丁、剝橘子、葡萄柚、削馬鈴薯、蕃薯,處理生肉、海鮮等生食物均需戴防水的手套。
◎ 處理廚房以外需碰水的家務事也最好戴棉紗手套,以避免把手弄髒,寧願髒的是棉紗手套而不是自己的手。
◎ 不要用手直接去接觸汽油、酒精、地板臘、魔術靈、冷洗精、潔領精、漂白水、鞋油、洗衣粉、洗碗精。如要碰這些東西一定要戴防水的水套。
◎ 使用溫水洗手,洗完手後馬上要把手擦乾。洗手使用肥皂量越少越好,且要記得把手沖乾淨,尤其指縫間及戒指間特別要注意洗淨。
◎ 在任何情況下,手如果碰到水,擦乾後要馬上塗護手膏或潤滑油脂。
◎ 做家事時儘可能拿掉戒指,以免戒指下面藏污納垢。
◎ 不要用手去扭乾衣服、拖把,以避免手的皮膚受到磨擦與刺激。
◎ 天冷出門或騎摩托車最好戴手套,保護手不要接觸到冷風以避免手乾裂。
◎ 依醫師指示用藥膏及護手膏,不要自己使用朋友或藥房買來的藥物。
將苦茶粉溶於熱水中,加一點鹽,將患處浸於溶液中三十分鐘,晾乾勿擦拭,連續三至四次,可見效。
相關詞:
皮膚敏感, 皮膚黑, 皮膚紅點, 皮膚專科醫生, 皮膚好, 皮膚光滑, 皮膚差, 皮膚發炎, 油性皮膚, 混合性皮膚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超級許願經: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超級許願經: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今天為大家介紹筆者極力推崇的 超級許願經: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超級許願經: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讀誦此經的無量功德。“若人讀誦。即為讀誦過去一切諸佛所說經典。若受持此經。即彼十方九十九百千俱胝如胡麻如來應正等覺。彼一切如來一一方所。遙加攝護晝夜現身。”
供養此經的無量功德。“若人供養此經。以花香塗香花鬘衣服嚴具而供養者。即於彼十方九十九百千俱胝如來之前。成天妙花妙香衣服嚴具。七寶所成積如須彌。而為供養。種殖善根亦復如是。”
供養此塔和此經的無量功德。“若有有情能於此塔種殖善根。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乃至應墮阿鼻地獄若於此塔一禮拜一圍繞必得解脫。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此經給佛像藏的無量功德。“若人作塔或土石木金銀赤銅。書此法要安置其中。才安置已其塔即為七寶所成。上下階陛露盤傘蓋鈴鐸網綴純為七寶。其塔四方如來形像亦復如是。則一切如來神力所持。其七寶塔大全身舍利藏。高至阿迦尼吒天宮。一切諸天守衛供養”
禮拜供養塔及塔像的無量功德。“若有有情,能於此塔,一香一華,禮拜供養,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一時消滅,生免災殃,死生佛家。若有應墮阿鼻地獄,若於此塔,或一禮拜,或一右繞,塞地獄門,開菩提路。”
暫見此塔及形像的無量功德。“若人暫見是塔,能除一切災難,其處亦無人馬六畜童子童女疫鬁之患。不為橫死非命所夭,不為刀杖水火所
傷,不為盜賊怨仇所侵,亦無飢饉貧乏之憂,厭魅咒詛不能得便。四大天王與諸眷屬晝夜衛護,二十八部大藥叉將、日月五星、幢雲彗星、晝夜護持。一切龍王加其精氣順時降雨。一切諸天與忉利天,三時下來亦為供養。一切諸仙,三時來集,贊詠旋繞禮謝瞻仰。釋提桓因與諸天女,晝夜三時,來下供養。其處即為一切如來護念加持。”
誦咒念經增福延壽斷煩惱的無量功德。“復有眾生,重罪報故,百病集身,苦痛逼身,誦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萬惱一時消滅,壽命延長,福德無盡。”
見聞接近經咒塔及塔形像即生成就的無量功德。“況有眾人,或見塔形,或聞鐸聲,或聞其名,或當其影,罪障悉滅,所求如意,現世安穩,後生極樂。”
與受持此經之人見,聞,觸等成就的無量功德。“若與此人,往過道路,或觸衣風,或踏其跡,或唯見面,或暫交語,如是等人,重罪鹹滅,悉地圓滿。”
要供養此經最簡易的方法, 可到任何售賣齋菜 或 彿俱店, 均有此經可取/可賣, 閣下可帶回家, 放在高處, 每天誦讀經名一遍(即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任何許願, 煩惱都能迎刃而解!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六道輪迴(4)
中國民間傳統認為人死必墮地獄,佛教認為人死後將依業力招感,而在六道中流轉生死。什麼是輪迴?造成輪迴的原因是什麼?
《圓覺經》說:「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後,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輪迴的觀念,建構在「因果報應」、「緣起性空」中。因果,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有的事物,都是依「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另一個「因」,待「緣」生起聚集後,產生另一個「果」,如此輾轉相攝,流轉無窮。
而「業」是主宰輪迴的動力,業本身只是意志力的反應,造業的主人翁則是身(身體)、口(語言)、意(思想),無論我們身口意的造作是善是惡,都會形成一股力量,推動我們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形成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語言、思想的造作,有如一顆顆的念珠,業則是貫串身口意等念珠的線,雖然隱而不顯,卻緊緊維繫眾生的生命,引領我人在六道中升沉輪迴,永無止盡。
《涅槃經》說:「因果業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已。」《大寶積經》也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現在造作的善、惡業,只要因緣成熟,必定要受果報,無論遲速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會消滅」。因此,人的貧富貴賤、長壽夭亡,乃至美醜,皆受過去世所造善、惡業影響的結果,而非由他人所操縱,更非命中注定。〈因果十來偈〉說:「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吝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憍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人間如此,鬼道乃至六道、十法界眾生必也如是。
輪迴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而是人人心中的一把萬能尺;因為有了輪迴,人生就會有希望,當犯錯懺悔時,因為有輪迴,業就會有滌盡的一天,才能在無盡的輪迴中一一去除,換得清淨自在的佛性。(淨妙)
Share 分享 :
《圓覺經》說:「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後,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輪迴的觀念,建構在「因果報應」、「緣起性空」中。因果,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有的事物,都是依「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另一個「因」,待「緣」生起聚集後,產生另一個「果」,如此輾轉相攝,流轉無窮。
而「業」是主宰輪迴的動力,業本身只是意志力的反應,造業的主人翁則是身(身體)、口(語言)、意(思想),無論我們身口意的造作是善是惡,都會形成一股力量,推動我們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形成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語言、思想的造作,有如一顆顆的念珠,業則是貫串身口意等念珠的線,雖然隱而不顯,卻緊緊維繫眾生的生命,引領我人在六道中升沉輪迴,永無止盡。
《涅槃經》說:「因果業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已。」《大寶積經》也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現在造作的善、惡業,只要因緣成熟,必定要受果報,無論遲速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會消滅」。因此,人的貧富貴賤、長壽夭亡,乃至美醜,皆受過去世所造善、惡業影響的結果,而非由他人所操縱,更非命中注定。〈因果十來偈〉說:「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吝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憍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人間如此,鬼道乃至六道、十法界眾生必也如是。
輪迴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而是人人心中的一把萬能尺;因為有了輪迴,人生就會有希望,當犯錯懺悔時,因為有輪迴,業就會有滌盡的一天,才能在無盡的輪迴中一一去除,換得清淨自在的佛性。(淨妙)
Share 分享 :
六道輪迴(3)
中國民間傳統認為人死必墮地獄,佛教認為人死後將依業力招感,而在六道中流轉生死。什麼是輪迴?造成輪迴的原因是什麼?
《圓覺經》說:「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後,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輪迴的觀念,建構在「因果報應」、「緣起性空」中。因果,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有的事物,都是依「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另一個「因」,待「緣」生起聚集後,產生另一個「果」,如此輾轉相攝,流轉無窮。
而「業」是主宰輪迴的動力,業本身只是意志力的反應,造業的主人翁則是身(身體)、口(語言)、意(思想),無論我們身口意的造作是善是惡,都會形成一股力量,推動我們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形成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語言、思想的造作,有如一顆顆的念珠,業則是貫串身口意等念珠的線,雖然隱而不顯,卻緊緊維繫眾生的生命,引領我人在六道中升沉輪迴,永無止盡。
《涅槃經》說:「因果業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已。」《大寶積經》也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現在造作的善、惡業,只要因緣成熟,必定要受果報,無論遲速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會消滅」。因此,人的貧富貴賤、長壽夭亡,乃至美醜,皆受過去世所造善、惡業影響的結果,而非由他人所操縱,更非命中注定。〈因果十來偈〉說:「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吝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憍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人間如此,鬼道乃至六道、十法界眾生必也如是。
輪迴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而是人人心中的一把萬能尺;因為有了輪迴,人生就會有希望,當犯錯懺悔時,因為有輪迴,業就會有滌盡的一天,才能在無盡的輪迴中一一去除,換得清淨自在的佛性。(淨妙)
Share 分享 :
《圓覺經》說:「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後,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輪迴的觀念,建構在「因果報應」、「緣起性空」中。因果,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有的事物,都是依「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另一個「因」,待「緣」生起聚集後,產生另一個「果」,如此輾轉相攝,流轉無窮。
而「業」是主宰輪迴的動力,業本身只是意志力的反應,造業的主人翁則是身(身體)、口(語言)、意(思想),無論我們身口意的造作是善是惡,都會形成一股力量,推動我們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形成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語言、思想的造作,有如一顆顆的念珠,業則是貫串身口意等念珠的線,雖然隱而不顯,卻緊緊維繫眾生的生命,引領我人在六道中升沉輪迴,永無止盡。
《涅槃經》說:「因果業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已。」《大寶積經》也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現在造作的善、惡業,只要因緣成熟,必定要受果報,無論遲速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會消滅」。因此,人的貧富貴賤、長壽夭亡,乃至美醜,皆受過去世所造善、惡業影響的結果,而非由他人所操縱,更非命中注定。〈因果十來偈〉說:「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吝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憍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人間如此,鬼道乃至六道、十法界眾生必也如是。
輪迴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而是人人心中的一把萬能尺;因為有了輪迴,人生就會有希望,當犯錯懺悔時,因為有輪迴,業就會有滌盡的一天,才能在無盡的輪迴中一一去除,換得清淨自在的佛性。(淨妙)
Share 分享 :
輪迴做動物旳記憶
六道輪回的奧秘無論如何,總有一些特例
ET999 - [轉貼]六道輪迴的奧秘
六道輪回的奧秘
無論如何,總有一些特例出現,讓我們得以一窺有關人和動物之間輪回的奧秘。
輪回為人的狗
在清朝余樾所著的右台仙館筆記里,有這么一則故事。
在江西玉山縣地方,有間叫水南寺的古廟,寺廟的住持叫月印,年約六十余,是一位頗有德行的高僧,常常誦經修行,足不出戶。
月印養有一條狗,十多年了,頗有靈性,每當月印誦經時,一敲木魚,這條狗必定搖著尾巴前來聽經,廟中之人,不管僧俗,見此情形,莫不同感訝異。
后來,這條老狗忽然不知染上什么癩病,皮毛脫落而且身有臭氣,但依然每日前來聽經如故,有一天,月印突然告訴他的徒弟說︰「這老狗染病頗令人討厭,你們把它拉出去殺了!」徒弟聽了,都驚訝萬分,莫知其意,但因月印平素庄嚴持重,弟子都不敢違逆,只好將狗叫出,但又不忍心殺它,只好暫時將它拘禁,不使前往聽經。
但過了三天,這只老狗乘隙又偷跑出來聽經,月印看到不禁大驚失色,對他的徒弟說︰「你們沒有殺掉這條狗,可能因此壞事了!」于是趕緊命令他的徒弟,趕到某村某姓人家去探問,果然發現有一大腹便便的孕婦,生了三天還生不出來,生命垂危,連醫生也束手無策。
月印得知后,告訴他的徒弟說︰「你們不忍心殺狗,難道忍心殺這個婦人嗎?這條狗不死,婦人肚中胎兒就無法出生!」因此命令徒弟殺掉這條狗后,立刻再去某家探詢,果然,那位婦人已經生下一個男孩了,月印跟他的徒弟說︰「這條狗,因為聽經得善果的緣故,將托生為某家的孩子,以后會小有祿位,我可能看不到,你們或許可以做個見証。」
等這個小孩子年紀稍長,常常到廟里來,而且每次都依依不舍的離去,月印常常摸著他的頭說︰「善哉!你果然不昧宿根,但因你還有小富貴未享,不適合留在這里。」
等這個孩子長大后,果然做了小官,家中亦頗有積蓄,到了晚年時,就常常寄宿在廟中,并大力出資整修老舊傾圮的寺廟和供養廟中的和尚,后來活到七十余歲才離世。
這個故事有一個有趣的重點,就是狗兒不死,則婦人肚中胎兒無法出生,這點從因緣觀的角度來看,是這只狗和這婦人宿世有緣,此番注定來當她兒子,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讓我們回歸到一個主題上,那就是一般常討論的︰靈魂何時入胎的問題。
有的觀點認為在受精的那一剎那,靈魂就入胎了,不然胎兒就無法成長,有的認為是在几個月后,有的則認為是在出生的那一刻,頗是眾說紛紜并無定論,但大部份都傾向支持在出生那一剎那才入胎的說法,大部份例証也都支持此說,就像前述狗兒投胎的故事。
但此說也有一個疑點,即是,如果靈魂是在出生那一剎那才投胎的話,那么,之前沒有靈魂的投胎參與,胎兒是如何成長的?或胎兒與欲投胎靈魂之間的關系是如何建立的?因為按照一般的說法與見解,如果靈魂不入胎的話,將導致胎兒流產現象。
底下,有個真實的故事,或許可稍稍解答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靈魂何時投胎?
阿迦曼尊者,是泰國一位得道高僧(已于一九四九年圓寂),這是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
有一年,當尊者旅居在某個村落時,有一個受他感化很深的老婦人,來請教他有關她禪坐時發生的一個問題,她說她昨天晚上,當心思達到高度的專一時,她突然看到一條微細的線,從她自己的「心」中跑出去了,她感覺很詫異,因此決定跟隨著它,想知道這條「心線」究竟往何處去,結果她發現這條「心線」,竟然跑到她侄女的子宮里去了。
等老婦人從禪定中出來,她感到極度的不安,因為她知道她的侄女當時已懷孕一個多月了,因此她前來請教阿迦曼尊者,准備聽取他的忠告。
阿迦曼尊者閉起眼睛,沈思了一會,然后張開眼睛告訴她說,等下次她靜坐時,如果再看到那條「心線」跑出去時,必須要以極堅定不可動搖的決心「剪斷」它,如果她心意不夠堅決,死后必定「再生」于她侄女的子宮內,成為她的子女,因為她的心一直被她侄女所吸引著。
等兩天后,她高興的來拜見阿迦曼尊者說,當那條「心線」再度跑到侄女那里時,當下她就以極堅定的決心剪斷它了,第二天晚上她再度靜坐時,她發現那條線已了無蹤跡了,奇異的是,當老婦人剪斷那條「心線」后,她的侄女就流產了。
尊者的弟子聽到這個奇異的事件后,很感困惑,就同來請教尊者,尊者告訴他們說,一個人的心意是非常微細而難以覺察的,如果沒有開發禪思,是很難去防護它的,這個老婦人因為非常鍾愛她的侄女,以致潛意識的心意「溜出去」,即使她仍然還活著,但已為她的來生准備了地方,如果她沒覺察或無法下定決心剪斷這個牽系,那么,她將注定投生于她侄女的子宮內,成為她的女兒。
由這個故事發現,一個人雖然還沒死,但因為「心力」的作用,不管是意識或潛意識的,都已和來生的去處有了聯系,而對自己的「來生」產生了「形塑」的作用,也就是說,盡管我們每個人都還沒死,但我們也都同時在參與或決定我們來生的去處或樣貌,只是愈接近死亡,「心力」就愈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而已!
因此,靈魂什么時候入胎,確實因人、因緣而定,并無什么定規,因為□使不入胎,靈魂和胎兒之間仍可產生某種聯系的形塑作用。
曾經輪回為豬的人
在動物和人的相互輪回中,在一般典籍中最常見到的,并不是人和狗,而是人和豬之間的輪回,因為在中國,豬是肉類的主要來源,因此生為一只豬,自然免不了被宰殺的命運,所以,投胎為豬,不只是一種悲慘的宿命,還摻雜著因果報應的涵意在里頭。
煮云法師就曾講述過一個關于人豬輪回,令人聞之聳然的故事。
他說在很久以前,他曾參加過一次法會,席間恰巧與一位董姓立法委員的太太同桌,閑談中得知,董姓夫婦雖然應酬繁忙,但自早年起即茹素,因此他好奇的問起緣由,董太太說,那是因為她舅舅的緣故,她舅舅說他能記起多世前的事,并說他是豬來投胎的,而且還當了不只一世的豬,并且向她描述豬被宰殺的痛苦。
他說當豬被殺死后,痛苦并不就此結束,仍然對肉體有非常敏銳的感覺,當豬肉在□場被買回去后,凡是把豬肉剁得愈碎或煮的時間愈長,豬就愈痛苦,尤其是將豬肉做成火腿,須用鹽浸入皮肉內,還需經過日晒風吹等過程,其間所受的痛苦實非常人所能了解,更甚的是,此種痛苦必須等到人們完全把火腿吃完才結束,也就是說,一只豬的痛苦不在死后結束,必須等到人們把所有的豬肉吃完了才結束!
他說他不知做了几世豬了,數都數不清,每當想到曾為豬時的痛苦,仍不免膽戰心驚,他說本來閻羅王還要判他這一世再做豬,他聽了嚇得趕快拔腿就跑,但判官很快的就抓起一把豬毛往他背后丟來,所以他今世背部仍有一撮豬毛,說完,并脫下衣服,以顯示他所言確實不虛。
董太太說,自從聽聞舅舅的故事后,兩夫婦從此即斷除一切肉食。
煮云法師所敘述的這個故事,雖不是第一手資料,但可信度極高,而且頗發人深省,實不宜以一般故事等閑視之。
無獨有偶,有一個署名「既明」的作者,也曾在「中國佛教」月刊,講述一個他親見其人的故事。
他說,在一九三七年,當他旅居四川西昌的光福寺時,有一天清晨下山,欲入城辦事,山下有一湖,要入城須先乘船渡湖,當時同船者十余人,其中有三、四個牧童,年約十一、二歲,他發現當中有一牧童,總把手插入腰中,以衣服覆蓋,好像怕別人看見,開始時他并未特別予以注意,然而不久后,另一個頑皮的牧童突然將那牧童的手拉出,結果牧童的那只手,竟然是一只帶毛的豬蹄,當時同船看到的人,咸感震驚。
此時,旁邊一個同船的當地老者向他解釋說,這個牧童能記起前三世之事,據牧童說,他前三世都轉生為豬,當被殺死后,挂在街頭出售時,每割一刀,都感覺痛徹肺腑,直到完全出售后,魂識才能脫離再度轉生,他記得前兩世都是如此。
但在前世,當被宰殺后擺在□街販售時,過了很久仍未能賣完,當最后僅剩一蹄時,他感覺痛苦得實在無法忍受了,因此猛然用力一掙扎,這時魂識突然脫離豬蹄而投胎,雖然幸得人身,但因剩一蹄的「業債」還未還清,所以累及今生,猶留一蹄以示人。
和前例一樣,這個人豬的輪回故事,仍然令人聞之驚駭!
哲學家休謨說,動物在很多方面都很像人,所以我們自然不能說,只允許人類有靈魂,而不允許動物也具有所謂的靈魂,休謨的說法不僅合邏輯,也可同理推廣為,如果人類可以有輪回,當然動物也可以有輪回,既然人和動物都可以有輪回,那么,人和動物之間會互相輪回,也是極其合邏輯的事了!
相信嗎?如果你有輪回的義理,非常的幽微與深奧,雖然現今的科學界仍在信與不信間打轉,但我們深信,有更多的真相和秘密,將會在嚴謹的學朮方法檢驗和探索下,被慢慢揭露出來。
六道輪回:
天道行善及有修行的人轉世的地方,受福報。天道不是修行的地方,因為福報大,沒有什么痛苦,天人容易溺于玩樂而懶惰,所以不修行,天上修行因為沒有什么考驗,必須修很久。天人福報盡后,根據他的因果轉生他界。
人道半善半惡的世界,人們根據自身的因果和努力決定一生的起落。 人道乃是六道中最好修行的地方,因為世界上的痛苦提醒人們去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必須面對邪惡的考驗,能經過考驗就能得道。得道之人,可自決生死,若能進入四聖道,就可避免輪回之苦。
阿修羅道充滿沖突及糾紛的世界,阿修羅像神有法力,不過沒有神的福報。他們的嫉妒心及驕慢心造成沖突及糾紛。若修行人不修心而有嫉妒心,驕慢心,就可能轉生于此界。
畜生道欲望及疑妄所控制的世界,畜生道乃懲罰為惡,犯邪淫及疑妄罪的眾生。轉生為畜生后,互相行刑(殺害),繼續墮落,非常難離開。
餓鬼道懲罰非常自私的眾生,餓鬼道的眾生因前世自私而不肯施舍救他人,死后轉世入餓鬼道受飢渴的折磨。
地獄道懲罰殘酷的眾生,受諸種酷刑,懲罰終盡以后,轉生餓鬼,諸世之后,方得轉生為畜生。
諸善奉行,諸惡莫作,若墮落進入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痛苦非常,脫離困難。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百年身。
ET999 - [轉貼]六道輪迴的奧秘
六道輪回的奧秘
無論如何,總有一些特例出現,讓我們得以一窺有關人和動物之間輪回的奧秘。
輪回為人的狗
在清朝余樾所著的右台仙館筆記里,有這么一則故事。
在江西玉山縣地方,有間叫水南寺的古廟,寺廟的住持叫月印,年約六十余,是一位頗有德行的高僧,常常誦經修行,足不出戶。
月印養有一條狗,十多年了,頗有靈性,每當月印誦經時,一敲木魚,這條狗必定搖著尾巴前來聽經,廟中之人,不管僧俗,見此情形,莫不同感訝異。
后來,這條老狗忽然不知染上什么癩病,皮毛脫落而且身有臭氣,但依然每日前來聽經如故,有一天,月印突然告訴他的徒弟說︰「這老狗染病頗令人討厭,你們把它拉出去殺了!」徒弟聽了,都驚訝萬分,莫知其意,但因月印平素庄嚴持重,弟子都不敢違逆,只好將狗叫出,但又不忍心殺它,只好暫時將它拘禁,不使前往聽經。
但過了三天,這只老狗乘隙又偷跑出來聽經,月印看到不禁大驚失色,對他的徒弟說︰「你們沒有殺掉這條狗,可能因此壞事了!」于是趕緊命令他的徒弟,趕到某村某姓人家去探問,果然發現有一大腹便便的孕婦,生了三天還生不出來,生命垂危,連醫生也束手無策。
月印得知后,告訴他的徒弟說︰「你們不忍心殺狗,難道忍心殺這個婦人嗎?這條狗不死,婦人肚中胎兒就無法出生!」因此命令徒弟殺掉這條狗后,立刻再去某家探詢,果然,那位婦人已經生下一個男孩了,月印跟他的徒弟說︰「這條狗,因為聽經得善果的緣故,將托生為某家的孩子,以后會小有祿位,我可能看不到,你們或許可以做個見証。」
等這個小孩子年紀稍長,常常到廟里來,而且每次都依依不舍的離去,月印常常摸著他的頭說︰「善哉!你果然不昧宿根,但因你還有小富貴未享,不適合留在這里。」
等這個孩子長大后,果然做了小官,家中亦頗有積蓄,到了晚年時,就常常寄宿在廟中,并大力出資整修老舊傾圮的寺廟和供養廟中的和尚,后來活到七十余歲才離世。
這個故事有一個有趣的重點,就是狗兒不死,則婦人肚中胎兒無法出生,這點從因緣觀的角度來看,是這只狗和這婦人宿世有緣,此番注定來當她兒子,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讓我們回歸到一個主題上,那就是一般常討論的︰靈魂何時入胎的問題。
有的觀點認為在受精的那一剎那,靈魂就入胎了,不然胎兒就無法成長,有的認為是在几個月后,有的則認為是在出生的那一刻,頗是眾說紛紜并無定論,但大部份都傾向支持在出生那一剎那才入胎的說法,大部份例証也都支持此說,就像前述狗兒投胎的故事。
但此說也有一個疑點,即是,如果靈魂是在出生那一剎那才投胎的話,那么,之前沒有靈魂的投胎參與,胎兒是如何成長的?或胎兒與欲投胎靈魂之間的關系是如何建立的?因為按照一般的說法與見解,如果靈魂不入胎的話,將導致胎兒流產現象。
底下,有個真實的故事,或許可稍稍解答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靈魂何時投胎?
阿迦曼尊者,是泰國一位得道高僧(已于一九四九年圓寂),這是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
有一年,當尊者旅居在某個村落時,有一個受他感化很深的老婦人,來請教他有關她禪坐時發生的一個問題,她說她昨天晚上,當心思達到高度的專一時,她突然看到一條微細的線,從她自己的「心」中跑出去了,她感覺很詫異,因此決定跟隨著它,想知道這條「心線」究竟往何處去,結果她發現這條「心線」,竟然跑到她侄女的子宮里去了。
等老婦人從禪定中出來,她感到極度的不安,因為她知道她的侄女當時已懷孕一個多月了,因此她前來請教阿迦曼尊者,准備聽取他的忠告。
阿迦曼尊者閉起眼睛,沈思了一會,然后張開眼睛告訴她說,等下次她靜坐時,如果再看到那條「心線」跑出去時,必須要以極堅定不可動搖的決心「剪斷」它,如果她心意不夠堅決,死后必定「再生」于她侄女的子宮內,成為她的子女,因為她的心一直被她侄女所吸引著。
等兩天后,她高興的來拜見阿迦曼尊者說,當那條「心線」再度跑到侄女那里時,當下她就以極堅定的決心剪斷它了,第二天晚上她再度靜坐時,她發現那條線已了無蹤跡了,奇異的是,當老婦人剪斷那條「心線」后,她的侄女就流產了。
尊者的弟子聽到這個奇異的事件后,很感困惑,就同來請教尊者,尊者告訴他們說,一個人的心意是非常微細而難以覺察的,如果沒有開發禪思,是很難去防護它的,這個老婦人因為非常鍾愛她的侄女,以致潛意識的心意「溜出去」,即使她仍然還活著,但已為她的來生准備了地方,如果她沒覺察或無法下定決心剪斷這個牽系,那么,她將注定投生于她侄女的子宮內,成為她的女兒。
由這個故事發現,一個人雖然還沒死,但因為「心力」的作用,不管是意識或潛意識的,都已和來生的去處有了聯系,而對自己的「來生」產生了「形塑」的作用,也就是說,盡管我們每個人都還沒死,但我們也都同時在參與或決定我們來生的去處或樣貌,只是愈接近死亡,「心力」就愈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而已!
因此,靈魂什么時候入胎,確實因人、因緣而定,并無什么定規,因為□使不入胎,靈魂和胎兒之間仍可產生某種聯系的形塑作用。
曾經輪回為豬的人
在動物和人的相互輪回中,在一般典籍中最常見到的,并不是人和狗,而是人和豬之間的輪回,因為在中國,豬是肉類的主要來源,因此生為一只豬,自然免不了被宰殺的命運,所以,投胎為豬,不只是一種悲慘的宿命,還摻雜著因果報應的涵意在里頭。
煮云法師就曾講述過一個關于人豬輪回,令人聞之聳然的故事。
他說在很久以前,他曾參加過一次法會,席間恰巧與一位董姓立法委員的太太同桌,閑談中得知,董姓夫婦雖然應酬繁忙,但自早年起即茹素,因此他好奇的問起緣由,董太太說,那是因為她舅舅的緣故,她舅舅說他能記起多世前的事,并說他是豬來投胎的,而且還當了不只一世的豬,并且向她描述豬被宰殺的痛苦。
他說當豬被殺死后,痛苦并不就此結束,仍然對肉體有非常敏銳的感覺,當豬肉在□場被買回去后,凡是把豬肉剁得愈碎或煮的時間愈長,豬就愈痛苦,尤其是將豬肉做成火腿,須用鹽浸入皮肉內,還需經過日晒風吹等過程,其間所受的痛苦實非常人所能了解,更甚的是,此種痛苦必須等到人們完全把火腿吃完才結束,也就是說,一只豬的痛苦不在死后結束,必須等到人們把所有的豬肉吃完了才結束!
他說他不知做了几世豬了,數都數不清,每當想到曾為豬時的痛苦,仍不免膽戰心驚,他說本來閻羅王還要判他這一世再做豬,他聽了嚇得趕快拔腿就跑,但判官很快的就抓起一把豬毛往他背后丟來,所以他今世背部仍有一撮豬毛,說完,并脫下衣服,以顯示他所言確實不虛。
董太太說,自從聽聞舅舅的故事后,兩夫婦從此即斷除一切肉食。
煮云法師所敘述的這個故事,雖不是第一手資料,但可信度極高,而且頗發人深省,實不宜以一般故事等閑視之。
無獨有偶,有一個署名「既明」的作者,也曾在「中國佛教」月刊,講述一個他親見其人的故事。
他說,在一九三七年,當他旅居四川西昌的光福寺時,有一天清晨下山,欲入城辦事,山下有一湖,要入城須先乘船渡湖,當時同船者十余人,其中有三、四個牧童,年約十一、二歲,他發現當中有一牧童,總把手插入腰中,以衣服覆蓋,好像怕別人看見,開始時他并未特別予以注意,然而不久后,另一個頑皮的牧童突然將那牧童的手拉出,結果牧童的那只手,竟然是一只帶毛的豬蹄,當時同船看到的人,咸感震驚。
此時,旁邊一個同船的當地老者向他解釋說,這個牧童能記起前三世之事,據牧童說,他前三世都轉生為豬,當被殺死后,挂在街頭出售時,每割一刀,都感覺痛徹肺腑,直到完全出售后,魂識才能脫離再度轉生,他記得前兩世都是如此。
但在前世,當被宰殺后擺在□街販售時,過了很久仍未能賣完,當最后僅剩一蹄時,他感覺痛苦得實在無法忍受了,因此猛然用力一掙扎,這時魂識突然脫離豬蹄而投胎,雖然幸得人身,但因剩一蹄的「業債」還未還清,所以累及今生,猶留一蹄以示人。
和前例一樣,這個人豬的輪回故事,仍然令人聞之驚駭!
哲學家休謨說,動物在很多方面都很像人,所以我們自然不能說,只允許人類有靈魂,而不允許動物也具有所謂的靈魂,休謨的說法不僅合邏輯,也可同理推廣為,如果人類可以有輪回,當然動物也可以有輪回,既然人和動物都可以有輪回,那么,人和動物之間會互相輪回,也是極其合邏輯的事了!
相信嗎?如果你有輪回的義理,非常的幽微與深奧,雖然現今的科學界仍在信與不信間打轉,但我們深信,有更多的真相和秘密,將會在嚴謹的學朮方法檢驗和探索下,被慢慢揭露出來。
六道輪回:
天道行善及有修行的人轉世的地方,受福報。天道不是修行的地方,因為福報大,沒有什么痛苦,天人容易溺于玩樂而懶惰,所以不修行,天上修行因為沒有什么考驗,必須修很久。天人福報盡后,根據他的因果轉生他界。
人道半善半惡的世界,人們根據自身的因果和努力決定一生的起落。 人道乃是六道中最好修行的地方,因為世界上的痛苦提醒人們去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必須面對邪惡的考驗,能經過考驗就能得道。得道之人,可自決生死,若能進入四聖道,就可避免輪回之苦。
阿修羅道充滿沖突及糾紛的世界,阿修羅像神有法力,不過沒有神的福報。他們的嫉妒心及驕慢心造成沖突及糾紛。若修行人不修心而有嫉妒心,驕慢心,就可能轉生于此界。
畜生道欲望及疑妄所控制的世界,畜生道乃懲罰為惡,犯邪淫及疑妄罪的眾生。轉生為畜生后,互相行刑(殺害),繼續墮落,非常難離開。
餓鬼道懲罰非常自私的眾生,餓鬼道的眾生因前世自私而不肯施舍救他人,死后轉世入餓鬼道受飢渴的折磨。
地獄道懲罰殘酷的眾生,受諸種酷刑,懲罰終盡以后,轉生餓鬼,諸世之后,方得轉生為畜生。
諸善奉行,諸惡莫作,若墮落進入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痛苦非常,脫離困難。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百年身。
六道輪迴(2)
§佛教相信輪迴是確實的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經解脫生死(如小乘的阿羅漢)或已經自主生死(如大乘的聖位菩薩)的聖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不能不受輪迴的限制。
所謂輪迴,實際上是上下浮沈的生死流轉,並不真的像輪子一般地回環。輪迴的範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於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生於上三道,作惡業,生於下三道。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迴生死。
不過佛教特別相信,眾生的生死範圍雖有六道,眾生的善惡業因的造作,則以人道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業並兼受報的雙重道,其餘各道,都只是受報的單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報,無暇另造新業,下三道只有感受苦報,沒有分別善惡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佛教主張業力的造作薰習,在於心識的感受,如若無暇分辨或無能分辨,縱然造業,也不能成為業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別重視人生善惡的行為責任。
正因為造作業力的主因是在人間,所以上升下墮之後的眾生,都還有下墮上升的機會,不是一次上升永遠上升,一次下墮永遠下墮。
人間眾生的造作業因,是有善有惡的,是有輕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種種的業,或善或惡,或少或多,或輕或重。因此受報的機會,也有先後的差別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結束之後,朝向輪迴的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隨重:一生之中,善業比惡業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業比人業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惡業比善業重,便先生於惡道,惡道的地獄業比傍生業重,便先生於地獄道,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第二是隨習: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惡,但在生平有一種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之後,便隨著習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所以,修善學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隨念:這是在臨命終時的心念決定,臨終之時,如果心念惡劣,比如恐怖、焦慮、貪戀、鎮惱等等,那就很難不墮惡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張人在臨死或新死之時,家屬不可哭,應該代他佈施修福,並且使他知道,同時宣說他一生所作的善業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並且大家朗誦佛號,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淨土;若無重大的惡業,這種臨死的心念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墮,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應了諸佛菩薩的願力,往生佛國的淨土──這是佛教主張臨終助念佛號的主要原因。
民間的信仰,以為人死之後即是鬼,這在佛教的輪迴觀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鬼道只是六道輪迴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後,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於鬼道。
佛教徒應該如何舉行喪葬儀式?
葬儀的進行,應該有誦經、念佛等佛事。但在中國現行的佛教葬儀中,出家人只管誦經,卻不是葬儀的主體;因為葬儀中的家祭、公祭等儀式,均委由葬儀社派人司禮,佛事反倒成為一種點綴。
正確的佛教葬儀,除了司禮者之外,主體應該是出家的法師為亡者誦經。參與的大眾,均應人手一冊佛經跟著持誦。持誦的內容,最好是簡短的經文及偈頌,例如「心經」、「往生咒」、「讚佛偈」、佛號、「回向偈」等,不用喝,只用誦;否則,大眾無法隨唱而無參與感。然後由法師簡單地介紹亡者的生平及其為善、利人、學佛等的功德,並做簡短的開示──一則度化亡者超生淨土佛國;同時安慰、啟發亡者的家屬、親友。
至於家祭和公祭,最好同日舉行,因為既然已經全體參與葬禮了,就沒有必要另外舉行;否則,除了拉長葬儀的時間外,只是顯示個人和團體的突出感而已。如果要同日舉行家祭或親友、團體的公祭,則應該在正式的葬儀之前舉行。佛化的葬儀應該簡單、隆重,前後的時間不須超過一小時,最多一個半小時。至於用中西樂隊或儀仗等場面,都是虛榮的鋪張,此舉對於非佛教徒而言,也許有其慰靈的作用;對佛教徒來說,則反而會擾亂亡者一心求生佛國淨土。
自古以來,佛教的喪葬並沒有一定的制度。但在中國,有關死者未亡之前的彌留,及命終後的沐浴、更衣、設靈位、伴靈、納棺、出葬、埋葬、做七,乃至百日等,大致都有它固定的儀式。
依據「淨土法門」,在彌留時宜有善知識──不論是在家或出家的修行者──為亡者說法、誦經、念佛,稱為助念,一直到命終十二小時之後,移動遺體,為之沐浴、更衣,並繼續以助念代替伴靈。而且,每舉行一項儀式,都用佛法開示亡者,令其一心皈命佛國淨土。當然,最好能有出家僧眾說法開示,否則亦應以同道、同修中的長輩乃至資深的平輩為之。
對於佛教徒,遺體的處理,只有坐龕、坐缸和火葬、土葬的不同。如果遺體坐龕,則採坐龕火化,只有封龕及舉火的儀式;如果遺體坐缸,則有封缸土葬的儀式;如果遺體臥棺,則有封棺的儀式,封棺以後,有土葬及火葬兩種,若是火葬,則將骨灰壇置於寺院或墓場的塔中,也有將骨灰壇埋於地下墓中的。
不論是火葬或土葬,凡有儀式,均以念佛、誦經、回向代替由家屬輪番舉哀及哭泣、音樂等的鋪張。在過去的農村社會,如果家有老人,往往會預備棺木,稱為壽材;預備葬服,稱為壽衣,以求福壽綿長,大吉大利。在今天工商業的社會以及都市的環境,已經不許可有這樣的風俗,而事實上也沒有這樣做的必要。
上面已經說過,佛教的葬儀宜力求簡單、隆重。且特別不允許在喪葬期間,以殺生的葷腥招待親友,更不可以酒肉葷腥來祭祀亡者。故在吾鄉江蘇參加喪禮的用餐稱為吃豆腐,那是由於純以素食招待前來吊祭的親友,以豆腐類的食物為主之故。靈前則以香花、蔬果、素食供養。花籃、花園、挽幛,亦當適可而止;最好除了喪家和代表性的親友致送數對花籃以及數幅挽聯、挽額以表示悼念之外,不需要大事鋪張。如果親友致送奠儀,除了由於家屬貧苦而留著喪葬費用及生活所需外,最好悉數移做供奉三寶、弘法利生及公益慈善等的用途,將此功德回向亡者,超生離苦,蓮品高升。
至於父母親過世,飲泣哀傷乃人之常情。世尊涅槃之時,除了已得解脫的大阿羅漢,弟子們無不涕泣。唯世習以哭泣表示亡者的哀榮,則屬虛偽。佛教徒當以佛事代替哭泣。
參考資料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24 http://book.bfnn.org/books/0069.htm#a11
2007-02-14 21:59:38 補充
為亡者做佛事,最好是在過世之後,七七四十九天之內。通常,人在死後,若有重大的惡業,直接下墮三塗;若有眾多的善業,便可立即生天;若修淨業,即可往生淨土。否則的話,就在四十九天之內,等待因緣成熟,隨緣、隨業轉生。
2007-02-14 22:00:13 補充
在未轉生之前,為他超度,便能轉惡業的力量為善業的基礎,心開意解、積習漸消,便可超生天界,乃至往生淨土。如果已墮三塗,依親友眷屬做佛事的功德力量,也能減少亡者的痛苦,改善三塗的環境。如果已生天界,也能增進亡者在天上所享的福樂。如果已生淨土,也能使他蓮品高升。即使是在四十九天之後,當然還是可以做佛事,同樣可使亡者得到超度與救濟的力量。所不同的是,如果死者已經轉生或下墮,就沒有辦法挽回他投生的類別。
2007-02-14 22:00:35 補充
根據《地藏經》的記載,若要超度先亡眷屬,應該恭敬、供養諸佛菩薩,讀誦、受持諸種佛經。如果依照《盂蘭盆經》的記載,應該布施、供養出家僧眾。綜合而言,以亡者親屬的立場,用亡者遺留的財物,盡力布施,供養三寶,救濟貧窮,利益社會,乃至等施一切眾生,使之離苦得樂,都是促成亡者超生離苦,往生佛國的助緣。
2007-02-14 22:01:01 補充
在七七之內,最好從過世的那一刻起,佛號不斷,是為助念。如果他在世時專修西方淨土的彌陀法門,當然為他專念阿彌陀佛,由數人或者一人一人地輪流助念。如果沒有任何法門是亡者的專修,當然也以阿彌陀佛聖號為其助念。假如生前已有專修的法門,例如常誦某一部經或常持某一尊佛菩薩的聖號,最好是以他所修的法門為其持誦回向。
相關詞:
輪迴眼, 六道輪迴, 輪迴轉世, 心之輪迴, 輪迴 電影, 咒怨輪迴, 輪迴之雨, 輪迴英文, 魂之輪迴, 輪迴 ロンド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經解脫生死(如小乘的阿羅漢)或已經自主生死(如大乘的聖位菩薩)的聖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不能不受輪迴的限制。
所謂輪迴,實際上是上下浮沈的生死流轉,並不真的像輪子一般地回環。輪迴的範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於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生於上三道,作惡業,生於下三道。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迴生死。
不過佛教特別相信,眾生的生死範圍雖有六道,眾生的善惡業因的造作,則以人道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業並兼受報的雙重道,其餘各道,都只是受報的單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報,無暇另造新業,下三道只有感受苦報,沒有分別善惡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佛教主張業力的造作薰習,在於心識的感受,如若無暇分辨或無能分辨,縱然造業,也不能成為業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別重視人生善惡的行為責任。
正因為造作業力的主因是在人間,所以上升下墮之後的眾生,都還有下墮上升的機會,不是一次上升永遠上升,一次下墮永遠下墮。
人間眾生的造作業因,是有善有惡的,是有輕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種種的業,或善或惡,或少或多,或輕或重。因此受報的機會,也有先後的差別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結束之後,朝向輪迴的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隨重:一生之中,善業比惡業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業比人業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惡業比善業重,便先生於惡道,惡道的地獄業比傍生業重,便先生於地獄道,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第二是隨習: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惡,但在生平有一種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之後,便隨著習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所以,修善學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隨念:這是在臨命終時的心念決定,臨終之時,如果心念惡劣,比如恐怖、焦慮、貪戀、鎮惱等等,那就很難不墮惡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張人在臨死或新死之時,家屬不可哭,應該代他佈施修福,並且使他知道,同時宣說他一生所作的善業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並且大家朗誦佛號,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淨土;若無重大的惡業,這種臨死的心念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墮,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應了諸佛菩薩的願力,往生佛國的淨土──這是佛教主張臨終助念佛號的主要原因。
民間的信仰,以為人死之後即是鬼,這在佛教的輪迴觀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鬼道只是六道輪迴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後,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於鬼道。
佛教徒應該如何舉行喪葬儀式?
葬儀的進行,應該有誦經、念佛等佛事。但在中國現行的佛教葬儀中,出家人只管誦經,卻不是葬儀的主體;因為葬儀中的家祭、公祭等儀式,均委由葬儀社派人司禮,佛事反倒成為一種點綴。
正確的佛教葬儀,除了司禮者之外,主體應該是出家的法師為亡者誦經。參與的大眾,均應人手一冊佛經跟著持誦。持誦的內容,最好是簡短的經文及偈頌,例如「心經」、「往生咒」、「讚佛偈」、佛號、「回向偈」等,不用喝,只用誦;否則,大眾無法隨唱而無參與感。然後由法師簡單地介紹亡者的生平及其為善、利人、學佛等的功德,並做簡短的開示──一則度化亡者超生淨土佛國;同時安慰、啟發亡者的家屬、親友。
至於家祭和公祭,最好同日舉行,因為既然已經全體參與葬禮了,就沒有必要另外舉行;否則,除了拉長葬儀的時間外,只是顯示個人和團體的突出感而已。如果要同日舉行家祭或親友、團體的公祭,則應該在正式的葬儀之前舉行。佛化的葬儀應該簡單、隆重,前後的時間不須超過一小時,最多一個半小時。至於用中西樂隊或儀仗等場面,都是虛榮的鋪張,此舉對於非佛教徒而言,也許有其慰靈的作用;對佛教徒來說,則反而會擾亂亡者一心求生佛國淨土。
自古以來,佛教的喪葬並沒有一定的制度。但在中國,有關死者未亡之前的彌留,及命終後的沐浴、更衣、設靈位、伴靈、納棺、出葬、埋葬、做七,乃至百日等,大致都有它固定的儀式。
依據「淨土法門」,在彌留時宜有善知識──不論是在家或出家的修行者──為亡者說法、誦經、念佛,稱為助念,一直到命終十二小時之後,移動遺體,為之沐浴、更衣,並繼續以助念代替伴靈。而且,每舉行一項儀式,都用佛法開示亡者,令其一心皈命佛國淨土。當然,最好能有出家僧眾說法開示,否則亦應以同道、同修中的長輩乃至資深的平輩為之。
對於佛教徒,遺體的處理,只有坐龕、坐缸和火葬、土葬的不同。如果遺體坐龕,則採坐龕火化,只有封龕及舉火的儀式;如果遺體坐缸,則有封缸土葬的儀式;如果遺體臥棺,則有封棺的儀式,封棺以後,有土葬及火葬兩種,若是火葬,則將骨灰壇置於寺院或墓場的塔中,也有將骨灰壇埋於地下墓中的。
不論是火葬或土葬,凡有儀式,均以念佛、誦經、回向代替由家屬輪番舉哀及哭泣、音樂等的鋪張。在過去的農村社會,如果家有老人,往往會預備棺木,稱為壽材;預備葬服,稱為壽衣,以求福壽綿長,大吉大利。在今天工商業的社會以及都市的環境,已經不許可有這樣的風俗,而事實上也沒有這樣做的必要。
上面已經說過,佛教的葬儀宜力求簡單、隆重。且特別不允許在喪葬期間,以殺生的葷腥招待親友,更不可以酒肉葷腥來祭祀亡者。故在吾鄉江蘇參加喪禮的用餐稱為吃豆腐,那是由於純以素食招待前來吊祭的親友,以豆腐類的食物為主之故。靈前則以香花、蔬果、素食供養。花籃、花園、挽幛,亦當適可而止;最好除了喪家和代表性的親友致送數對花籃以及數幅挽聯、挽額以表示悼念之外,不需要大事鋪張。如果親友致送奠儀,除了由於家屬貧苦而留著喪葬費用及生活所需外,最好悉數移做供奉三寶、弘法利生及公益慈善等的用途,將此功德回向亡者,超生離苦,蓮品高升。
至於父母親過世,飲泣哀傷乃人之常情。世尊涅槃之時,除了已得解脫的大阿羅漢,弟子們無不涕泣。唯世習以哭泣表示亡者的哀榮,則屬虛偽。佛教徒當以佛事代替哭泣。
參考資料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24 http://book.bfnn.org/books/0069.htm#a11
2007-02-14 21:59:38 補充
為亡者做佛事,最好是在過世之後,七七四十九天之內。通常,人在死後,若有重大的惡業,直接下墮三塗;若有眾多的善業,便可立即生天;若修淨業,即可往生淨土。否則的話,就在四十九天之內,等待因緣成熟,隨緣、隨業轉生。
2007-02-14 22:00:13 補充
在未轉生之前,為他超度,便能轉惡業的力量為善業的基礎,心開意解、積習漸消,便可超生天界,乃至往生淨土。如果已墮三塗,依親友眷屬做佛事的功德力量,也能減少亡者的痛苦,改善三塗的環境。如果已生天界,也能增進亡者在天上所享的福樂。如果已生淨土,也能使他蓮品高升。即使是在四十九天之後,當然還是可以做佛事,同樣可使亡者得到超度與救濟的力量。所不同的是,如果死者已經轉生或下墮,就沒有辦法挽回他投生的類別。
2007-02-14 22:00:35 補充
根據《地藏經》的記載,若要超度先亡眷屬,應該恭敬、供養諸佛菩薩,讀誦、受持諸種佛經。如果依照《盂蘭盆經》的記載,應該布施、供養出家僧眾。綜合而言,以亡者親屬的立場,用亡者遺留的財物,盡力布施,供養三寶,救濟貧窮,利益社會,乃至等施一切眾生,使之離苦得樂,都是促成亡者超生離苦,往生佛國的助緣。
2007-02-14 22:01:01 補充
在七七之內,最好從過世的那一刻起,佛號不斷,是為助念。如果他在世時專修西方淨土的彌陀法門,當然為他專念阿彌陀佛,由數人或者一人一人地輪流助念。如果沒有任何法門是亡者的專修,當然也以阿彌陀佛聖號為其助念。假如生前已有專修的法門,例如常誦某一部經或常持某一尊佛菩薩的聖號,最好是以他所修的法門為其持誦回向。
相關詞:
輪迴眼, 六道輪迴, 輪迴轉世, 心之輪迴, 輪迴 電影, 咒怨輪迴, 輪迴之雨, 輪迴英文, 魂之輪迴, 輪迴 ロンド
訂閱:
文章 (Atom)